试论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农业竞争力培育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赵排凤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全球化;农业竞争力;因素;措施 
  [论文内容提要]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和2010年—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施,以及中澳、中新等其他自由贸易区谈判的开始,保护农业的传统手段如关税、配额等逐步消失,中国农产品市场已经融入世界市场,如何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在明晰农业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西方贸易理论和波特“国家钻石”模型分析范式,提出影响农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资源禀赋、农业生产要素、农产品需求和产品特征、农业微观经营主体状况、制度环境和政府行为等,在分析我国农业竞争力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思路和措施。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的结束和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施,以及中澳、中新等其他贸易区谈判的开始,我国农业不仅面临来自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在国内市场也将面临国外农产品的严峻挑战。农业是我国国民的基础,目前农业收入仍是我国大多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因此,如何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以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就成为一个亟需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竞争力与农业竞争力的内涵 
   
  《世界经济》1985年的《关于竞争力的报告》指出,竞争力就是“主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环境中以比他们国内和国外的竞争者更有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并销售货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构建了分析一国国际竞争力的经济范式——“钻石模式”。波特认为,一国的特定产业能否在国际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四个关键因素:一是生产要素,包括一国的禀赋与人为创造的高级要素如现代化的通讯设施、受过高等的人力资源以及一些研究机构等;二是需求条件,主要指本国市场需求特征,包括本国市场的性质、需求规模和成长模式以及本国市场向国际市场转换的能力;三是相关支柱产业,包括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加工、销售产业等;四是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与竞争状态,包括企业产权结构、规模、企业目标,同一产业内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创新与企业家才能等。此外,政府和机遇作为另外两个辅助因素影响着上述四个因素,也对一国国际竞争力产生影响。这六个方面的因素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激励创新的竞争环境,由此构成一国国际竞争力的来源。 
  在运用一般竞争力理论对农业竞争力进行分析时,首先必须明确农业竞争力的内涵。大多数学者认为农业竞争力是一种通过农产品在市场上与其他竞争主体相比较而表现出来的市场占有能力和盈利能力。还有的学者认为,农产品竞争力只是农业竞争力的局部表现,一国某一农产品竞争力的强弱并不能表明该国农业整体竞争力的强弱。农业竞争力除了农产品的适应能力、盈利能力之外,还包括农业的可能扩张力、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农业的可持续能力以及由这些能力所形成的农业综合实力。综合起来,农业竞争力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个层次是农业产业竞争力,体现为一国或一地区整个农业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现实和潜在的竞争力。第二个层次是农户和农业企业所生产出的农产品的竞争力。波特认为,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所能为消费者提供的价值和为此付出的成本的差异;而优胜的价值来自以低于竞争者的价格提供同等的效用,或者以较高的价格提供超出价格的特殊效用。根据这一理论,农产品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同质产品的低成本所导致的低价格,同价格下的高效用,同价格和同效用条件下农产品的新颖性和差别性(特色)。 
   
  二、农业竞争力内涵和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农业再生产自身的特点和对农业竞争力内涵的理解,参考西方贸易理论和波特“国家钻石”模型分析范式,本文提出影响农业竞争力的六个主要因素: 
  1.资源禀赋 
  虽然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论”在指导实际贸易时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同时也应承认,资源条件对农产品生产和贸易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为农产品对土地、水、气候等自然资源的依赖性极强。土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及时间分布,气温、光照等自然条件,不仅决定农产品生产的种类,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农产品生产的组织方式、生产规模及专业化程度,同时还对农产品质量以巨大影响,并对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资源禀赋是农产品竞争力形成的基础,并对农产品竞争力的形成具有持久的作用,是农产品竞争力的基本要素。 
  2.现代农业生产要素 
  随着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生产要素在农业竞争力中的作用愈益突出。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农业技术、人力资本、信息技术、现代农业机械设备等。综观世界农业竞争力较强的国家,无一不是实现了自然资源优势与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密切结合。 
  3.农产品需求和产品特征 
  产品的差异化是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世界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农业生产者必须根据不同国家之间甚至同一国家内部不同地区消费者的不同偏好细分市场,对产品做出特殊设计,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另外,其他非价格因素如可靠性、耐用性、服务等,对加工者和最终消费者也都是非常重要的产品特征。 
  4.相关产业发展的状况 
  农业相关产业包括为农业提供支持的上游产业如种子供应、农药、农膜、饲料、农业机械等,也包括农产品储存、加工、销售等下游产业。优质的上游产业的存在可以为农业提供各种产前产中所需的商品和服务,为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增产增收提供有效的保障。而有竞争力的下游产业的发展则可进一步拉长农业产业链,对农业竞争力起到进一步提升的作用。 
  5.农业微观经营主体状况 
  农业经营主体主要指农业家庭经营者和企业。农业微观经营主体对农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经营主体的素质。包括文化水平、开发和运用农业新技术能力、经营能力等。二是农业经营规模大小。农业经营规模大小直接影响着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运用,影响着农业人均生产率和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6.政府行为  政府行为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要素状况、相关和支持产业发展状况、农业经营主体状况等关键因素来实现的。如政府通过农田基本水利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补贴、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以及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农产品出口的政策等来提高本国农业的现实和潜在竞争力。 
   
  三、我国农业竞争力现状及政策建议 
   
  1.我国农业竞争力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并不是农业强国。从自然资源条件看,我国农业资源在总量上居世界前列,但按人口平均,各类农业资源的相对量很少;在农业科技方面,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达到了40%左右,但发达国家一般都在70%左右;在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方面,据农业部统计显示,在我国4.9亿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3%,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6.7%,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不足5%;在农业结构和生态环境方面,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趋同,不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由于化肥、农药等的过量使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质量下降,使发达国家使用绿色壁垒阻止我国农产品出口成为可能;在相关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程度上,农业相关产业发展滞后,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产业一体化程度低,加工增值能力不强;在经营规模和农业生产力水平上,我国农业生产仍以零星分散的单户小型经营为主,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土地依赖型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在政府对农业的保护方面,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的政策倾斜力度,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政府对农业的保护程度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2.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思路和措施 
  (1)遵循比较优势原理,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由于受到资源禀赋的影响,我国农业在很长时期内都难以改变规模过小,单位成本相对较高和竞争力趋于下降的状况。但是,不用产品之间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差别。我国粮棉油等土地资源密集型农产品在竞争力上明显低于美国和凯恩斯集团国家,而且还在相对下降;而蔬菜、水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则具有一定优势。因此,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农户和农业企业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土地资源型的农产品生产,增加高品质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同时,由于区域间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在进行生产结构调整时,要结合当地实际,形成有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生产格局。    在进行结构调整的同时,应大力改善我国农产品生产环境,按照国际产品质量标准,大力推行“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健全和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动植物防疫检疫体系和技术培训、推广、服务体系等,增加农林环保科技投入,逐步建立起农业、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农业结构体系。 
  (2)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在人多地少、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压力较大的现实条件下,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增加农业产量,改进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要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和重点项目支持力度;创新农业科技管理与推广应用机制,提高农业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健全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强科研单位与基层农业科研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3)大力发展和完善农业相关产业和环节。农业相关和支持产业竞争力不强,尤其是农产品加工部门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落后,是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大力发展运输、仓储业,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农业产业链,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有机连接起来,形成完整高效、相互促进的农业产业体系。 
  (4)培育农业经营主体。首先,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育现代农民。要通过发展事业,完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等措施,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其次,培育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创立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引导优势企业向优势区域集聚。要通过市场机制与“非市场安排”,建立产业化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使龙头企业和农民在利益分配上收到“双赢”效果。第三,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稳步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仅为广大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减少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保护农民利益,而且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引导和指导农业提供了新的载体。要通过完善法规、项目带动、示范推广等,促使农民的农业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5)加快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我国人多地少,户均耕地面小。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获取价格竞争优势,就必须大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此,必须统筹城乡发展,破除一系列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的体制和制度障碍。一是继续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村人口转移的教育支持体系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信息服务体系,加快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步伐。二是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减少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心理。三是完善土地制度,促进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农村土地流转要坚持农民自愿、有利于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有利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业竞争力提高的原则。 
  (6)建立比较完善的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要借鉴发达国家做法,通过提供公共服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补贴和免税政策,增长农民收入;通过增加投入,改善农村环境和生态条件等措施,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 
  [1]苏航.农产品竞争力与农业竞争力的内涵界定[J].经济,2005,(24). 
  [2]伊志超.试论农业竞争力及其提升[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