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缺口模型看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两缺口模型;结构失衡;刺激消费;社会保障
一、两缺口模型
对一个开放的体来说,总需求=国内需求+海外需求=消费需求(政府消费+居民消费)+投资需求(库存变化+固定资本形成)+(货物出口+服务出口),总供给=国内供给+来自海外的供给=国内生产总值+(货物进口+服务进口)。设定:D为总需求,C为消费需求,CG为政府消费,CP为居民消费,I为投资需求,SK为库存变化,GFCF为固定资本形成,EX为产品出口,EXS为服务出口,SP为总供给,IM为产品进口,IMS为服务进口,GDPE为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的国内生产总值),则上述总需求总供给公式变为:D=CG+CP+SK+GFCF+EX+EXS,SP=GDPE+IM+IMS。从国民经济核算恒等式看,总需求总是等于总供给,因此可得:CG+CP+SK+GFCF+EX+EXS=GDPE+IM+IMS。对上式整理得:[GDPE-(CG+CP)]-(SK+GFCF)=(EX+EXS)-(IM+IMS),即(储蓄-投资)=(出口-进口)或储蓄与投资缺口=出口与进口缺口。这即是著名的两缺口模型,即储蓄与投资间的缺口总是等于出口与进口间的缺口。对于任何一个开放的经济体来说,其储蓄与投资间的缺口可通过调节进口与出口来弥补。若国内投资等于储蓄,则对外贸易保持平衡;若国内投资小于储蓄,则出口大于进口,对外贸易出现顺差;若国内投资大于储蓄,则进口大于出口,对外贸易出现逆差。
二、从两缺口模型看我国的经济结构失衡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消费率不断下降,储蓄率持续高升,消费率已由2000年的62.3%下降到2006年的49.9%,相应地,储蓄率由37.7%上升到50.1%。高储蓄带动高投资,同期,投资率由35.3%上升到42.5%。由于投资率上升速度慢于储蓄率,使得储蓄与投资间的缺口不断扩大,导致出口与进口间的缺口持续扩大,贸易顺差持续上升。我国净出口占GDP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2.4%上升到2006年的7.5%。储蓄率过高、消费需求相对不足导致我国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一是需求结构失衡,表现为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过旺;二是产业结构失衡,表现为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第二产业比重过高;三是就业结构失衡,表现为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过低。与此同时,的过快增长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增加了污染物的排放。
(一)需求结构失衡。消费率太低,投资率和净出口率过高。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的增长,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继续下降,已由2000年的65.1%下降到2006年的39.2%。与此同时,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上升,由22.4%上升到了41.3%。其中,2006年固定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40%。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05和2006年分别达24.1%和19.5%。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高速增长和消费的相对缓慢增长,推高了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率,拉低了消费率。从国际比较来看,目前我国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已严重失衡,即最终消费率太低,投资率过高。2006年,我国最终消费率只有49.9%,其中居民消费率36.2%,政府消费率13.7%。资本形成率为42.6%,其中固定资本形成率高达40.8%。当前,全球平均消费率约77.5%,资本形成率22.3%左右,其中,2006年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消费率为71.9%,资本形成率26.0%。2006年,我国最终消费率比全球平均水平低27.6个百分点,比中等收入国家低22个百分点;而资本形成率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20.3个百分点。2000年以来,我国货物和商品净出口占GDP的比重一直保持在2%以上,2006年上升到7.5%,比中等收入国家高5.4个百分点(见表1、表2)。
(二)产业结构失衡。第三产业比重太低,第二产业比重过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产出取决于市场需求。因此,需求结构不合理必然导致产业结构失衡。消费需求增长缓慢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高速增长推动了第二产业的蓬勃发展。结果导致第二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持续上升,第三产业比重基本保持稳定。按照2000年价格计算,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45.9%上升到2006年的49.2%;第三产业的比重则基本稳定在40%上下。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发展,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下降是基本,我国第一产业比重已由2000年的14.8%下降到了2006年的10.8%,平均每年下降0.67个百分点。目前,全球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按照当年价格计算)平均约为4%、32%、64%,其中工业产值比重为2l%左右。高收入国家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平均分别为2%、30%、64%,中等收入国家为10%、36%、54%。按照当年价格计算,2006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1.7%、48.9%和39.4%,其中工业产值比重为43.3%。我国第二产业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17.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比重高22.3个百分点,建筑业低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4.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则比世界平均水平高7.8个百分点。
(三)产业结构失衡增大了就业压力。尽管过去近30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接近9.7%,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但由于劳动力供给的较快增长和经济结构失衡,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经济增长始终是在较大的失业压力下实现的。2006年底,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47万人,失业率为4.1%,而实际失业人数要高许多。另外,我国还有许多富余劳动力。
我国就业压力一直未能缓解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产业结构失衡,表现为第二产业的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太低,使第三产业吸纳的劳动力人数相对较少。第三产业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吸纳劳动力最多的部门。目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60%以上的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的工作,而到2006年底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才刚刚达到32.2%。实际上,我国第三产业亿元产值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是最多的部门,服务业不发达是我国就业压力不减的主要原因。按现价计算,2006年我国第二产业亿元增加值需要劳动力1 810人,而第三产业创造亿元产值需要劳动力2 920人,后者是前者的1.6倍。若2006年第三产业比重为50.0%,比实际提高1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为38.9%,比实际下降10.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保持不变,那么,我国非农部门的就业岗位就将比实际增加2 418万个。(见表3)由此可见,若能大幅度提高我国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就会大大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
(四)贸易不平衡状况日趋加剧。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进口需求的增长,为我国扩大出口创造了条件。而我国产品竞争力的提高与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善,促进了出口的高速增长。我国货物对外贸易额从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7 60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7.2%,而同期全球贸易总额增长率仅为6%左右。其中,出口由97.5亿美元增加到9 691亿美元,年均增长17.9%;进口由108.9亿美元增加到7 916亿美元,年均增长16.5%。(见表4)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排位迅速上升,排在美国和德国之后,居世界第三位。产品竞争力逐步提高、国际贸易条件不断改善,是我国出口保持高速增长的基本原因,而国内储蓄大于投资是推动出口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消费需求相对不足,使我国进口增长慢于出口增长,导致净出口占GDP的比重迅速上升,成为拉动增长的重要动力。2005年,我国货物与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24.1%,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2006年的贡献率为19.5%,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贸易顺差扩大也推动外汇储备急剧增加。1981年之前,我国外汇储备从来没有超过10亿美元,甚至有几年还是负值。在改革开放的最初十多年,国家外汇储备基本在20~90亿美元之间变化,直到1990年才超过100亿美元。之后,随着出口的不断增长和海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外汇储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1996年突破了1 000亿美元,2000年达到了1 655.7亿美元。进入21世纪后,形势突然发生变化,在“人世”利好因素带动下,我国出口呈强劲增长态势,海外直接投资保持稳定增长,迅速推动外汇储备飙升。2005年,我国外汇储备达到8 188.72亿美元,“十五”期间年均增加1 300多亿美元,增长率达到37.7%。200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超过10 000亿美元,达到10 663.4亿美元,增长30.2%。2007年9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14 336.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45.1%,呈现加速增长态势。(见表5)充足的外汇储备增强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上的影响力,提高了国际支付能力,使我国有能力应对突发事件,防范风险,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但高额外汇储备使管理成本升高,并面临贬值的风险。高额外汇储备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宏观经济调控效果。最近几年,为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我国政府采取措施紧缩货币供给,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的过快增长。而按照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中央银行通过发行人民币来收购出口得来的外汇和海外直接投资。所以,当贸易顺差持续扩大、海外直接投资稳定流人时,我国中央银行必须投放等值的人民币来收购这些外汇。而大幅攀升的外汇储备必然造成国内金融市场流动资金过多,刺激信贷和投资的快速增长。这与中央宏观调控目标是相悖的。
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量主要来自于贸易顺差,因此,增加进口,减缓出口,缩小贸易顺差,是抑制外汇储备高速增长的根本出路。国内需求结构失衡是贸易顺差扩大的重要原因。需求结构失衡还延缓了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增加了就业压力,制约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所以,调整国内需求结构,促进国内消费需求有更快的增长是当务之急。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主要是大幅度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消费信心。另外,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减税等也有助于促进消费增长。居民消费的较快增长必然带动进口,抑制出口,减少贸易顺差,进而减缓外汇储备过快增长的势头。
(五)的持续高速增长增加了环保压力。能源消费是主要的污染源,目前我国工业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70%以上,因此,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高速增长增大了环保压力。2005年我国工业万元增加值(2000年价格)能耗是农业的5.3倍,建筑业的5.9倍,第三产业的5倍。所以,耗能强度很高的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较快增长,必然增加能源消耗,导致污染物排放大幅度上升。2006年,我国工业废气排放量达到330 992亿立方米,比2002年增长88.9%;二氧化硫排放量达2 589万吨,比2002年增长43.1%,其中工业排放量占86.3%;工业废物产生量达到了151 541万吨,比2002年增长60.3%。因此,实现节能目标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要调整产业结构,逐步降低工业在GDP中的比重,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
三、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就业压力未能缓解、贸易顺差过大、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都是由需求结构失衡引起的。而调整失衡的需求结构,关键是刺激消费有更快的增长。消费的更快增长将会促进第三产业的,而投资增长适当放缓将会抑制第二产业的过快增长,使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协调。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就会逐步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并使单位GDP能耗显著下降,减小环境压力。而且,国内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将会刺激我国进口有更快的增长,使国际贸易逐渐趋于平衡,抑制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
我国消费增长慢于GDP增长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相对缓慢,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降低了居民的消费信心。因此,要使消费需求有更快的增长,一是需要大幅度提高居民收人,二是需要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一)使居民收入有更快的增长。最近几年,中央政府已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还逐步加大中央财政对的支持力度,包括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等。另外,针对农民工工资支付不规范、拖欠工资比较突出的问题,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确保农民工能按时足额拿到工资。推进新农村建设,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也将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加、负担减少,将提高其购买力。2006年,我国提高了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标准,调整了消费税的税目和税率,加强了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和调控,完善了工资形成和管理机制,实施了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这有助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今后特别需要通过深化改革、调整结构与完善政策法规等多种途径,使各类居民收入水平都能随着经济发展而有更快的增长。同时,需要更加注重收入分配的公平,切实重视提高中低收入者的基本工资与福利,提高城乡居民最低收入保障标准。要充分发挥税收对国民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加强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征管,加大中央则政转移支付力度。要通过深化改革,逐步改变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过低、收入分配不尽合理的格局。
(二)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前20多年,各级政府比较关注经济发展问题,而对于改善公共服务重视不够,导致我国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严重不足,使部分城镇居民和广大农村居民享受不到基本的公共服务。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不足、分配不均,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这些矛盾与问题,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统筹发展的战略方针。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要求政府逐步增加国家财政对于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投人,不断增强供给能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几年来,各级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逐步增加对于公共服务的投入,我国在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加强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仍然满足不了需求,分配不均的状况依然存在。因此,继续增加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入,逐步提高供给能力,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是我们长期的奋斗目标。
下一篇:对我国环境服务业专业化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