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环境服务业专业化发展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环境服务;专业化;污染治理
环境服务业是环境保护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环保产业的发展水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在制定的《环境服务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对环境服务业进行了如下界定:“环境服务业是指为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等提供的相关服务活动。”具体讲,环境服务业主要包括环境技术服务、环境咨询服务、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管理、废旧资源回收处置、环境贸易与服务、环境功能及其他环境服务六类。
一、我国环境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环境服务业起步较晚,1990年后才形成雏形。按我国环境服务业的定义和分类,我国环境服务业年总产值约60亿美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境服务发展水平较低。如,发达国家的环境服务业总产值通常占环保总值的50%以上,而我国的环境服务业总产值只占环保总值的10%左右。目前世界环境服务业总产值约4000亿美元,美国、西欧和日本共占世界市场的87%,而我国仅占世界市场的1.5%左右。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居民环境意识的加强,全社会对环境服务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在巨大需求的推动下,我国环境服务业的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据统计,近十年,环境服务市场年均增长率约达25%,是同期环保产品制造业市场增长率的近2倍;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也大量增加,我国现有年收入200万元以上的环境服务从业单位3400个,从业人员17万人。根据环境服务业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国要形成一批具有“专、精、特、新”特征的环境服务专业化骨干;到2010年,环境服务业年收入约达1100亿元,环境服务业年增长率可达15%~17%。
目前,我国环境服务业在数量上迅速扩张,但整个产业的专业化程度较低,经营效率不高,主要表现为:一是经营主体的专业化层次较低。我国提供环境服务的经营主体主要是事业单位性质的科研设计部门,服务以开发、设计等技术性服务为主;以工程建设为基础的环境服务专业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但其规模和实力都较弱;环境信息、环境咨询、环境贸易等专业企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二是专业化技术水平较低。环境服务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其综合实力表现在技术优势上。我国环境服务业在技术开发、新产品研制、工程应用等方面,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如,目前我国环境服务设备进口依存度高达35%左右,一些高、精、尖和大型环境设备的进口比例更高。三是专业化经营模式缺乏。目前,我国的环境服务业仍以非专业化经营为主。以污染治理为例,污染企业自行治理的现象十分普遍。污染企业自行购建污染治理设施、配置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设施运营和维护。但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污染企业自行治理污染的效果并不理想。然而,在国际上,工业污染的专业化治理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承包运营”、“综合服务”、“委托治理”、“参与式管理”等。
二、我国环境服务业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我国环境服务业在经历低水平的数量扩张后,应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第一,推行专业化能提升环境服务主体的经营效率。由于实行专业化分工,生产者的工作集中于较少的操作上,能快速提升劳动熟练程度,提高生产质量,减少工作的失误。第二,推行专业化能促进环境服务业的技术进步。在专业化生产条件下,劳动者能逐步提高对技术的掌握水平;技术和科研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更狭窄的领域,因而更容易推进科技创新。第三,推行专业化能节约环境服务业的资金投入。以专业化污染治理模式为例,专业污染治理公司利用其技术和人才优势,能有效降低污染治理成本,提高污染治理效果。并且,专业公司还可同时接受多个企业的委托,在设施设备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发挥规模经营优势,提高设施运营效率。第四,推行专业化能促使环境服务业不断壮大。因为随着专业化的发展,环境服务业内部分工将继续细化,产生效应。网络效益形成一个动态的良性机制,推动进一步的专业化和一体化,使环境服务业不断壮大。
三、我国环境服务业专业化发展面临的两个任务
(一)优化组织体系。专业化是一个涉及经济组织和制度的问题。随着一个产业的专业化发展,其面临的经济联系会变得复杂,对经济组织和制度会产生多种需求。在完全的自给自足生产方式条件下,不存在专业化分工与交换,因而也就不需要任何组织和制度。在分工阶段,家庭是一个与其相适应的组织,风俗、习惯和宗教等非正式制度就能协调分工。在社会专业化分工阶段,需要有严密的组织来整合和协调生产,除风俗、习惯和宗教等非正式制度安排外,还需要、规章等正式的制度安排。所以,环境服务业专业化发展对环境服务经营主体、经济组织和制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即要求优化经济组织体系。
(二)降低环境服务交易费用。专业化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随着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从事中间产品生产和提供中间服务的企业增多,交易更加迂回和复杂,导致交易费用增加。交易费用分为有形的外生交易费用和无形的内生交易费用。外生交易费用指在交易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发生的费用,如信息搜寻、谈判、生产、运输等费用。外生交易费用通常在交易进行之前就能大致估算。随着科技的进步,外生交易费用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如工具的发展会降低运输的费用。内生交易费用则是指在所有参与交易的人都作出了决策后,由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如欺骗、不守诺、不遵守契约等而产生的费用。内生交易费用是个人自利决策之间冲突的结果,为降低内生交易费用,政府需要制定健全的法规制度,建立公平的交易市场。 四、推动我国环境服务业专业化的对策
(一)培育环境服务的专业化经营主体。在我国,环境服务长期被视为公共物品,由政府通过建立各种事业单位来提供环境服务。而事业单位运营模式存在政企不分、效率低下、财政资金压力巨大等问题。目前,我国正积极推行环境服务业的管理体制改革,将事业单位改制为化运营单位。改制后的企业化经营主体能利用市场机制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但大多数改制后的环境服务企业仍是国有企业,在缺乏竞争机制的情况下,其经营效率的提高是有限的,仍然不能缓解资金的压力。因此,在环境服务业进行企业化改制的同时,还应积极引入私人投资者。如政府应提高环境服务收费标准、建立全面的环境服务收费体系、推行多样化的政府和私人合作模式、加强对环境服务企业的税收优惠等。
(二)制定专门用于环境服务业的法规制度。虽然我国现已颁布多部环境管理的法规,但仍没有专门规范环境服务业发展的法规,涉及环境服务业的政策法规基本包含在综合环境法规及环境产业政策中,内容分散。并且,现有的环境法规体系缺乏配套措施,因而造成执法力度不够,难以有效地保护环境。因此,政府应尽快制定完善的、专门用于规范环境服务业的法规。
(三)建立环境服务专业市场。环境服务专业市场是环境服务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交易的场所。这样,就会减少双方寻找交易对象的成本;专业市场还可通过市场管理部门的监管,做到信息发布真实、及时和充分,阻止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增加交易的成功率,降低外生交易费用。
(四)改善环境服务业的资金环境。我国现有的环境服务业资金环境不利于其专业化发展。如,环境服务项目的收费体系尚未全面建立;一些环境服务收费标准也由于政府的限制显得过低;很多环境服务项目由于所需的资金量大、工程时间长、收益受政府政策影响较大,很难通过商业银行获得信贷资金。因此,政府应贯彻“使用者付费”的原则,制定严格的环境服务收费体系和合理的收费标准;还应实施保障环境服务业专业化发展的政策,培育环境服务业的投资市场,鼓励有条件的环境服务企业通过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来进行融资。
(五)建立环境服务业的技术创新体系。技术进步是环境服务业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动力。环境服务业应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具体包括政府实施支持环境服务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各类科研机构应加强环境服务技术的研发。
(六)发挥环境保护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协会是连接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业的重要纽带。目前,我国的环境服务业协会尚未建立,在这种情况下,应充分发挥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的职能。如,利用协会促进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和环境服务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开展环境服务业的统计和信息收集工作、制订环境服务业的相关标准体系等。同时,还应以环保协会的专业化组织为基础,尽快建立专门的环境服务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