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影响
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业、由农村向城市流动是世界中的普遍现象和必然趋势,但农村劳动力流动具有地域性和文化性特征,文化和人文环境的差异会给各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打上独特的烙印。本文以新疆为例,通过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状况的考察,探析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经济效果。
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缓慢的原因
(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农民的市场参与程度,进而影响农民的转移和流动,因为受过高等的农村青年几乎不会再从事直接农业生产。尽管国家采取各种倾斜政策,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历史、现实的原因,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整体而言相对较低,在农村,表现更为突出。如,新疆全部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占7.2%、小学程度的占42.8%、初中程度的占40.8%、高中程度的占6.6%、中专及以上程度的占2.5%。
(二)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影响劳动力的流动。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化等方面与内地大部分地区有较大差异,这些差异有时会制约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流动。如,新疆是少数民族集聚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0.3%,在教育水平统计数字的背后,还存在因实行民族语言教学而带来的在知识和工作能力方面与汉族学生的差别。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南部新疆农村地区,有很多初中、高中毕业的民族青年的汉语交际能力较差,他们去外地打工会遇到语言障碍,直接影响了他们外出务工。
(三)地理环境所带来的不畅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从地理区位讲,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大都较为偏僻,距内地路途远等原因限制了农民大规模去内地打工,流动出来的劳动力主要在本地域内,特别是到小城镇就地安置和转化。而且,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城市少,且城市与乡村的距离相对较远,如,新疆除在天山北坡经济带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城市群外,其他地区的城市都散布在广大的地域中,使城市对周边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受到制约。
二、外地劳动力流入新疆农业部门的状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沿边开放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之发达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引致的产业流动,使新疆出现较大容纳劳动力的空间,对流动人口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目前,新疆棉花主产区几乎都大量雇佣外地劳动力,新疆各地和生产建设兵团每年雇佣至少60万拾花工,这相当于新疆农村劳动方总数15%左右;在新疆牧区,每户牧民承包的草场面积少则百十亩,多则四五百亩,为了充分利用草场,不少牧民雇佣内地农民帮助他们种植玉米、小麦、油菜等粮油作物。据统计,每年有100多万劳动力来新疆创收。外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新疆,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收入是外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新疆的首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以“只要有钱挣就留在新疆”为目的的流动劳动力的比例逐年升高。其主要流入新疆经济状况相对较好的乡村和农牧团场。由于新疆很多地区对外来承包土地的人员有各种优惠政策,流入劳动力通过从事农业生产所得的收入远高于其在移出地的收入。因此,新疆对其它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着较大的就业吸引力。
(二)原籍生活压力促使外地劳动力流入新疆。农村劳动力迁出的推动力来自农村经济的落后和不发达。流入新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来自河南、四川、甘肃等省,这些省份是的内陆地区,其中,河南、四川是中国的人口大省,由于人多地少的矛盾尖锐,其农村生活水平较低。移出农民在原籍耕地面积较少也是影响其流动的重要因素。新疆人均土地面积相对较多,对少地的劳动力具有强烈的诱导效应。
三、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经济效果分析
劳动力由效率较低的农业部门流动到效率较高的二、三产业,将促进经济的增长。然而,新疆农业劳动力再配置的特征则是:一方面农村滞留大量剩余劳动力,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另一方面又有大量外地剩余劳动力流入新疆农村。从新疆经济增长实绩出发,就农业部门劳动力再配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我国目前各产业劳动力数量的统计,建立在户口登记基础上。尽管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劳动力取得城市户籍,但并未阻挡农村人口向其它产业流动,所以,统计年鉴中的农业劳动力数据存在明显高估。鉴于上述情况,分别使用了两组数据,一组是按照统计年鉴有关数据做出的,另一组则是在统计年鉴数据基础上结合流动人口估计值而做出的。 本文将1978~2006年分为三个阶段(即1978~1983年、1984~1993年、1994~2006年),并分别进行分析。这种划分的主要依据为:1978~1983年农业产值增长较快,农业劳动力流动数量较少;1984~1993年农业劳动力加速向外流动;1994年后农业劳动力流动趋于平稳,三个阶段农业劳动力再配置对的贡献不同。如果不考虑农业人口流动,则1978~2006年农业劳动力再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为0.3~0.4%(即农业劳动力再配置使GDP增长了0.3~0.4个百分点)。其中,1978~1983年的贡献为0.3~0.5%,1984~1993年的贡献为0.4~0.6%,1994~2006年的贡献为0.1~0.2%。如果考虑农业劳动力流动因素,则1978~2006年农业再配置使GDP增长了0.4~0.6%。其中,1978~1983年的贡献仍为0.3~0.5%(因本文假定此期间没有流动人口)。1984~1993年劳动力再配置的贡献最为显著,为0.6~0.9%。这一时期,劳动力再配置对GDP增长的贡献占整个GDP增长率的10%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一时期农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同时,国家逐步放宽了农民向非农产业流动的限制。上世纪80年代乡镇较快,成为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因此,这一时期大量农业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产业流动,劳动力的再配置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而1994~2006年劳动力再配置的贡献仅为0.2~0.3%,远低于1984~1993年。其原因是这一时期乡镇企业发展减慢,吸纳劳动力的成本提高,接受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减少。同时,城市化进程滞后导致农业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速度减缓,对经济的再配置效应相对较小。
绝大多数实证结果均表明,劳动力再配置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正的贡献,但大多数年份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配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不明显,这主要由于新疆非农产业就业人数比例低且变化趋势不稳定,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对新疆经济增长没有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促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对策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必须立足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按照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来构建多元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模式,从农业内、外部两方面考虑,通过农业内部消化、城市分流及区域间流动等渠道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流动。
(一)发展农村经济,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实现就地流动。在城市就业不充分、失业率较高的情况下,可大力发展农村的各项事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流动。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现状的分析可看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流动虽然较为缓慢,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其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没有达到充分、有效、合理的程度。而且随着城市改革的深入,城市就业形势恶化,城市不可能马上吸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所以,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不容忽视的途径。
(二)农业结构调整可为深化农业内部就业提供很大空间。从大农业的角度看,农业内部包含农、林、牧、渔等行业;就种植业来说,某些经济作物如蔬菜、花卉等,其需求弹性和种植效益比单纯种粮食要高;就大农业来说,畜产品、水产品又比种植业产品的需求弹性和效益高。因此,构建多元种植业结构和调整大农业结构,既可提高农业收益,增加农民收入,又可改变农民就业渠道,劳动力不再集中于种植业,而是向畜牧、水产、林果业流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光、热、水、土资源丰富,物种资源多样,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潜力,既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又可通过出口创汇来增加农民收入。
(三)延伸农业产业链,开辟就业新领域。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与东部地区农村的差距突出表现在非农化程度的差异上,即在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育程度上。高效农业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是种养加销一体化,农产品加产值超过种植业和畜牧业产值总和,农民进入农产品加工、流通领域,分享加工、销售环节的增值效益,既提高农业整体产业竞争力,也突破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局限于农业生产部门的局面。因此,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要利用农牧区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加工业,以农产品储藏、运输、销售为主的服务业,要面向市场办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带领加工业的发展,使农户的产品呈批量化、专业化生产,从而实现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连接,大幅度增加农业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扩大劳动力就业空间。
(四)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如果通过政策引导和统一规划,进行农业基础建设,不仅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提高奠立一定基础,而且可以大批量地使用剩余劳动力,减轻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压力。如,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都大量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极大缓解了农村巨大的就业压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应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加快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五)推动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劳动力在产业间流动的步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异地流动主要靠城市非农部门来吸收,就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城镇化的滞后限制了就业规模的扩大,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不畅的重要原因;而农村劳动力流动对该地区经济增长贡献度不高的重要原因即流入的劳动力大量进入了农业部门,因此该地区应借助于工业化的推动,在城乡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高效、合理流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还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阶段的过渡期,工业基础薄弱,结构不尽合理,信息化程度低。顺利实现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必须加快工业的发展,以工业的发展来推动城市的发展,扩大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上一篇:基于价值分析的轿车国产化过程研究
下一篇:东北地区经济合作的层次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