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科技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郁鹏 安树伟 时间:2010-06-25
  摘要:西部地区必须始终把技术置于西部开发的主导地位,将科技进步渗透到西部开发的各个环节。本文对西部科技的现状做了SWOT分析,指出了科技进步对西部地区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发展的科技对策。
  关键词:西部开发;SWOT分析;科技进步;科技对策
  
  一、西部地区科技发展现状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是1971年美国学者K.J.安德鲁斯在其《公司战略概念》一书中首次提出,指在对内部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以及企业外部环境的机遇(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与其内部能力和外部环境相适应的经营战略,以保证企业经营的成功。区域经济学者将SWOT分析方法运用于区域经济领域的研究,通过分析区域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威胁,制定区域发展战略。SWOT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遇,化解危机。运用SWOT分析方法能比较客观地分析西部地区科技发展状况,从中找出西部地区有优势的、需要加以发挥的因素,以及不具比较优势的、需要克服的因素,利用有利条件把握机遇、规避外部威胁,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制定发展战略,进而有针对性地做出决策和规划。
  (一)西部地区科技发展的优势。西部地区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拥有较多的科技成果,具有较好的科技环境。从各地专利申请受理数和授权数中的发明数来看,西部地区专利申请受理数中发明数占比最高为23.8%,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占76.2%;专利申请授权数中的发明数占比为13.6%,高于东部地区3.1个百分点。从西部地区与其它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比较来看,西部地区在某些总量指标上,如科技经费支出额、高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研发经费支出及研发人员方面都强于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在发明专利申请授予量与国内中文期刊科技数量上,西部地区都强于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相当。
  (二)西部地区科技发展的劣势。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低于东部地区,从高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来看,西部地区占全国的4.7%,只有东部地区的5.3%。西部地区的科技经费支出占全国的14.5%,只有东部地区的22.5%。从西部地区的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来看,不仅排名最低,而且与其东部地区的差距也非常明显,只是东部地区的10.8%。通过对2005年西部地区与其它地区人均科技发展指标的对比,西部地区在人均科技经费支出额、人均研发经费支出和人均高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上略高于中部地区外,其余各个指标都是最差的,而且每个指标都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地区相比则更为落后,这是造成西部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一个重要方面。西部地区科技力量薄弱,科技投入不足,科技人才流失严重,企业的技术水平落后,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较少。从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来看,西部的科技转化能力弱,使技术进步的贡献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和促进程度偏低,远低于劳动和资本要素。从科技资源的配置情况来看,西部地区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科技推广体系,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能力,资源配置和产出效率较低,尤其是技术的产出效率低,而且资源的配置对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发挥的作用或支持力度不够。
  (三)西部地区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退耕还林(还草)等一批重大工程项目使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带来了难得的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空间和机会逐步增加。由于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资源条件以及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西部地区某些矿产品和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将逐步扩大向国际市场出口或向东部地区输出的份额,西部的资源优势有可能更快地转化为经济优势。西部地区可以在国有企业的多样化重组和改制方面大胆改革和创新,引导和鼓励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类非国有投资者和经营者进入西部竞争性投资领域甚至社会公益性投资领域。这些都对科技进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对科技的需求将更加迫切,西部地区科技发展将面临更加开放的国际环境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西部地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带来产业结构升级,这意味着对科技进步需求的产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必将为西部地区科技进步提供机遇。
  (四)西部地区科技发展面临的威胁。西部地区要面对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压力,从各地区技术市场成交额变化情况来看,1998年到2001年西部地区增长率为69.9%,仅次于东部地区的103.4%;而2002年至2005年西部地区增长率只有25.1%,约为东部地区的1/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0.3个百分点,是四大区域中增长率最低的地区。另一方面,科技创新要求一系列互补技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新者须是大企业或是新创企业,他们必须集中在一个技术密集的企业群中,便于相互沟通及共享知识技术,而西部地区缺少市场化的大技术公司,也缺乏有竞争力的技术密集的创新型企业集群。   二、西部地区实现科技进步的建议
  
  (一)深化体制改革,为科技进步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西部地区要加大科技体制创新,建立有利于科技转化的运行机制和政策环境,使投入的科技经费和已有的科技人员及机构更多为所利用,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增强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科技潜力和优势。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进一步加强研究体系、技术开发体系、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产学研联合,形成以科研机构、高校、中介服务机构、企业和政府相互连动的可持续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大力倡导科技人员结合市场需求进行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开发和应用进入良性循环。创新科技人员考核制度,科技成果评价综合考虑学术水平、实际应用价值。加快应用型科研机构向企业化转制,确立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
  (二)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人始终是影响科技进步的首要因素,区域的竞争最终体现为人才的竞争。因此,制定适合西部实际的人才战略对西部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西部开发中科技工作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示范和推广,积极调动全社会的科技力量,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建设西部人力资源开发基地和设立专项人才基金,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发现、培养一批能在科研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学术带头人,造就一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科技队伍,提高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为事关西部大开发全局的重大问题提供一批关键和共性技术,为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加快西部地区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西部地区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环保和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形成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推动科技进步。高效利用科技资源和科技资金,积极推广共性高新技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推进西部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市场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选择区位条件优越、有特色资源的地区以科技为支撑,建立西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特区,使它们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新高地,带动西部地区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四)提高公众的科技素养,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西部地区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构建良好区域的市场环境,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的整体市场意识,形成有利于科技进步的市场和人文环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形式多样的培训中心,持续地开展、培训和科普活动,以提高公众的科技素养。坚持不懈地下大力气不断优化区域的投资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确保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健康运行以及不断完善。通过在西部地区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普基地,开展具有广泛影响的科普专项行动,在整个西部地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为西部开发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推进西部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五)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西部经济实力。合理选择优势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具有西部特色和比较优势的高效农业及其加以及某些资源型产业,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健康发展,是提升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广大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不断加强各种先进适用技术的组装配套与应用推广,开展西部地区特色资源转化增值的科技示范,引导农牧民结合当地实际,大力发展具有西部特色的生态农林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中药化、特色业等新兴产业,加快西部地区矿产资源、物种资源、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可再生能源、旅游资源等特色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坚持市场导向,努力适应和创造市场需求,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特色经济,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带动作用的特色产业链。
  (六)多渠道筹集资金,为西部科技进步提供物质支持。西部地区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要注重和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建立适应西部地区科技进步的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引入私有资本,培育真正市场化运作的新型投融资主体,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西部地区科技进步。西部地区应深化中央企业、国防科技工业改革,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放宽市场准入,繁荣,完成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资本积累过程,增强西部地区的自我积累能力。努力探索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投入新体系,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西部地区科技进步,逐步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基础,风险投资为补充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
  在西部大开发中,科技工作要立足现有基础,依托自身比较优势,围绕国家西部开发的整体战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科技潜力。建立先进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实现西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