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点”体系建设论略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临界点;体系建设;理论探讨
的改革和发展伴随着各种制度变迁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制度变迁的速度快慢取决于社会对新制度的需求及其强度;同时,社会各领域对新制度的供给意识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制度的变迁乃至发展的质量。一段时间以来,人们惊喜地发现,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已经走上了更加强调质量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笔者认为,为了使这种发展道路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在当下强调并迅速展开“临界点”体系建设。如果只强调发展的动态平衡,不抓临界点体系建设,则这种平衡存在着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且对宏观、中观和微观发展都是不利的。“临界点”是一个对发展质量有着重大影响的概念,必须从体系建设的高度对其予以确认并进行科学的管理。
一、以质量建设为牵引找准“质量”和数量动态平衡的临界点
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视域里谈论临界点,无法绕开“质”和“量”这个重大关系。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已经走上了注重发展质量的轨道,即以“好”促“快”,在“好”的基础上实现理想的、较快速度的增长。这里首先需要注意解决一个理论问题:“质”和“量”动态平衡的临界点不是一种人为的建构,而是经济社会中呈现的一种现象;临界点体系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特定领域内的多种体现质量和数量比例关系数据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这种体系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认识和加快建设的步伐。如果不进行这种体系建设,则那些杂乱的关系暗含在各种特定领域的内部,既达不到科学的发展,更不能为人们提高发展质量所用。在实践的层面上,应注意采取一种被称作“既溯及以往又面对现实和未来”的动态平衡观。即以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为观察视角,不论对于政府还是对于和人来说,既要培育情感又要培育理智,在政府、企业和自然人中不断增强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看成是一个“质量”和“数量”统一的世界,逐步地将质量和数量建设的临界点体系置于科学管理之中。
如上所述,政府、企业和各种自然人之间的关系构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建设的临界点体系指向的基础。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关涉发展“质量”和“数量”的临界点所标识的数字分为两种:一种是质量建设需要达到的最低标准的确定值。如有学者运用近年来的统计数据建立起了人均受年限与人均GDP比例模型,出一定经济发展水平所需要的人口受教育程度“临界点”,如人均GDP达到1万元的受教育“临界点”为8年以上。另一种是标识数量生产最低控制点临界值,即显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特定领域内的发展在数量上必须完成的最低控制指标。管理者应对这种质量和数量之比的科学性进行跟踪观察,看其是否符合发展质量建设的本质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质量和数量的临界比例关系进行动态调整。
还须注意的是,“质量”、“数量”的I临界点并非仅仅关涉一对比例关系,而是一个指标体系,因为此领域与彼领域的发展所依据的质量和数量比例关系不同,此项目和彼项目的该比例关系也各异。因此,必须将上述多种比例关系的确定建立在对其相对应的质量、数量现象及其科学的比例关系的动态观察和跟踪上;要通过各方艰苦努力正确领会其丰富内涵,建立科学的、对提高发展质量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临界点体系;要通过对比例关系体系的监控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因为“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制度会促使经济系统向更高的稳态产出收敛”,进而使发展质量的提升更趋科学性和稳定性。
二、以建设农业为标识科学确定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临界点
现代人是通过享受农业提供的基本生活必需品而进入社会的,只有建立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农业,才能使人们的自然权利得以充分行使并以良好的精神质态实践于公民社会。所以,中国经济社会建设固然是一项宏大系统工程,涵盖了诸多现代产业,我们还必须把建设现代农业摆在首要、突出的地位并坚定不移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有学者指出,在动态的二元模型中,经济发展会出现两个临界点。第一个临界点发生于农产品的边际价值开始上升到零以上的这一刻,该点称为“短缺点”。在这一点上,一个劳动者从维持生存的农业部门向部门的转移将不再能产生相应的农业剩余以支持他在工业部门的消费,结果是只有通过农业生产率的增长或降低工业部门的增长率才能实现平衡。另一个临界点是当农产品边际价值超过制度确定的农业部门的工资率时,该点称为“商业化点”。在这一点上,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工资率相等,工业部门要想在劳动力市场上与农业部门竞争,必然会导致工资率的上升。在这一阶段,如果农业部门生产率获得快速增长,则经济的二元结构趋于消失,农业就会逐步成为一元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分支。由此可以清晰地看出临界点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告诉我们,一种健全持久的社会合作必须包含某种补偿性的社会安排;应以现代农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分视域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临界点;国家在促成农业和其他领域的合作的时候,农业应该是受惠相对较多的一方,因为在国家宏观生产力布局及其动态调整中必须始终把农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这样才能彰显其基础作用,才能表现为对现实存在的突破和超越。所以,当我们面对实践过程中农民与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关系时,必须在最佳时机科学地确定两者的临界点。 建立社会宏大视域内的各个领域、各种层次的临界点体系,可以保证在供给基本制度时对社会各部门确定稳定的最低受惠控制线,并据此静观发展质量实际效果。既然发展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就要在国家宏观发展视域内,以农业发展质量为重要参照,在尊重农业秩序的基础上提出确定的数字标准体系,减少社会偶然因素对现代农业建设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任性影响。正如一个人能够根据其既往所失来现在和未来的所得一样,我们的社会也同样能够根据这个领域的过去发展计算出这种领域的当下和未来发展,并根据以往的发展经验和当前发展的现实状况确定这一领域和其所在的整个宏观系统确切的、具有明确比例关系的体系。
三、以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为基础确定普遍惠及民生的临界点
人类在漫长的自我探索和选择过程中决定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强化健全的人格和成熟的自主性情感体验。在当代,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是我们建设事业的参与者和直接动力,而且是改革和发展成果的直接受众。在现有的关涉普惠民生的研究成果中,已有学者对这一特定论域的临界点体系进行了研究。如果我们欲将此研究深入下去,则要使那种没有过程只有时点的研究转向对过程累积效应的研究。比如,根据国家统计局城调队2002年上半年调查资料显示,城镇最富裕的10%家庭的财产占全部城镇居民财产的45%,而城镇最贫穷的10%家庭的财产只占全部城镇居民财产的1.4%。以基尼系数反映的居民个人收入差距水平自1994年开始,就超过了0.4这个临界点,而按照国际通常标准,超过0.4就算警戒状态,可近年来我国这一系数仍在缓慢攀升。到目前为止,这种临界点有何变化需要我们对过程进行认真的研究,以此来表现当代人追求科学精神与过程的有机统一。换言之,不仅要看到民众理性的精神活动,而且要考量普遍惠及民生得以实现的措施创新。由此看来,临界点体系建设的任务和使命已经凸现出来。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辩证法不只是主体的思维过程,更是对既有经验的批判和继承过程。我们必须在以往分配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在不同主体的权益之间进行权衡,科学确定普遍惠及民生的临界点体系:对群众的生活和实践经历的体察是临界点体系建设的必要的预设,也是普遍惠及民生和推动受众心灵向往国家改革和发展事业的相互建构的过程。我们在构建普遍惠及民众的临界点体系的时候,不仅要对群众的所见所闻予以密切关注,而且应下意识地实现从观察到倾听的意向倾斜。研究者可以“居高临下地看待具体生活,也从具体生活中反观宏观因素的变迁”。另外,还须注意的是,公民的认同感强度极为重要,要以公民实践过程的各种迥然不同的社会情境为考察对象,以最广大受众的利益为现实依据制定普惠民生的临界点体系。
在笔者看来,人们只要改变一下考虑问题的角度,上述临界点体系建设就能得到合理解释:科学的内在动力是对理论的改造;不同区域、不同领域的差异性和个人智慧与表达的特殊性是临界点体系建设作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宏大视域内质量建设重要环节的基本依据,这同样有助于对各个层次发展质量建设后续工作的开展和研究的顺证。因为人类社会追求发展质量建设是科技进步和智慧升华的永无止境的过程,而政府、和自然人智慧、社会信息的外化必将促成我们的临界点体系建设不断发展并日趋成熟。
上一篇:有关经济转轨模式的一些思考
下一篇:县域经济动力系统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