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合作性竞争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青 时间:2010-06-25
   【摘要】 随着的,竞争由最初的对抗性竞争发展到宽容性竞争,而如今已进入了合作性竞争阶段。城市作为竞争的重要载体和国家竞争的重要主体,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合作性竞争中,本文从新的角度探讨城市合作性竞争,认期实现城市间“双赢”或“多赢”的局面。
  【关键词】竞争 城市竞争 合作性竞争
  
  所谓竞争是指一种发生在个人(或团体或国家)间的争胜行为。只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利益团体在为某种大家都达不到的目标奋斗,就会有竞争。竞争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竞争基础上,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合作才能深入和持久。
  城市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发展,就必须与其他城市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争夺更多的经济资源,城市竞争是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的时代,城市竞争又有了新的要求。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竞争中的重要一部分,城市竞争也存在着竞争理论的一般共性。
  
  一、城市合作性竞争的概念辨析
  
  1、城市竞争的独特性
   (1)城市竞争不同于自由竞争。从现象上看,这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自由竞争中的落后企业要破产被淘汰,而城市竞争中的落后城市、落后企业不一定破产和被淘汰。从理论上分析,城市竞争不同于自由竞争,其基本前提在于各个城市政府的存在。城市政府必然会以各种方式干预城市竞争格局,从而使经济的应用发生重大变化,使城市竞争表现为一种有保护的竞争。
  (2)城市竞争不同于垄断竞争。从现象上看,这两者最大区别在于,垄断竞争的目的是以垄断排斥竞争、消灭竞争,而城市竞争的目的则是以竞争作为获取自身经济利益的手段,因此不能消除竞争,而是强化竞争。从理论上讲,城市竞争不同于垄断竞争的基本前提在于城市竞争主体包括了世界市场上的多种经济实体。这样就使得城市竞争表现为包括垄断竞争在内的强化性竞争。
  因此,城市竞争既扭曲了竞争,又强化了竞争,是在保护条件下的强化竞争。城市竞争的这一特点为全球市场上各类经济实体利用贸易投资等经济活动趋利避害提供了可能性。竞争对于落后城市、落后部门产生两股力量,一是破坏力,二是压力。在自由竞争和垄断竞争条件下,破坏力往往大于压力,而在国际竞争条件下有可能人为隔绝破坏力,利用压力。这种对竞争的“度”的掌握,成为利用城市竞争达到目标的手段之一。
  2、合作性竞争的起源
  在早期化时代,企业之间往往采取单纯的价格对抗竞争。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企业都认识到竞争是市场经济中不可消灭的运作机制,因而对其开始抱以宽容的态度和采取差异化竞争战略。在新经济条件下,由于技术和信息等资源的开发利用,企业逐渐意识到有的竞争对手对自己而言具有战略价值。在某一特定时期,基于共同的目的,企业之间因结成战略伙伴而开展合作性竞争,从而形成“双赢”或“多赢”的局面。
  从企业角度看,合作性竞争是指企业为了实现自身战略利益,与其他企业或经济主体在一个或多个生产环节开展合作,以实现企业间成本降低、资源互补、效率提高、组织体系完善等方面的目标,最终实现“双赢”或“多赢”。
  3、城市合作性竞争概念
  城市作为企业开展经济活动的主要场所,也在新经济发展下进入了合作性竞争时代。在工业经济时代,城市之间竞争主要是对能源等具有稀缺性的有形资源的竞争,因此城市竞争具有对抗性。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信息、知识和技术成为生产的最重要资源,城市之间的竞争转向对人才、知识创新的竞争。而信息、知识和技术存在着资源本身的不断扩张性和开发利用的合作性。传统的资源占有与使用方式是竞争中一方的增加就同时意味着另一方的减少与被剥夺,而信息、知识资源则可以使大家同时获得新增资源,这使城市之间进行合作成为可能。同时,因为这种特性引导了新市场运作机制、新产品开发模式、新消费观念和模式,给竞争主体带来了新的竞争压力和风险。所以,信息、知识和技术的资源特性以及城市竞争主体企业的合作性竞争决定了现代的城市竞争必然是一种合作性竞争。
  对于城市合作性竞争的概念,许多学者并未提出一个明确的概念,大多以资源分配和劳动分工、产业以及城市群三个角度来说明这个问题。根据国内外学者对城市竞争概念的研究以及城市合作性竞争中所具有的特性,可以将其大致定义为一个城市在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时代,通过在资源(特别是信息、知识资源)、市场等经济要素共享和开发上与其他城市或竞争主体开展合作来实现城市经济活动的良性竞争,从而达到城市间“双赢”和“多赢”的战略目标。
  
  二、城市合作性竞争的理论探讨
  
  1、城市共生理论
  共生理论在经济学上应用产生了“共生经济”这个概念。共生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相互需求、相互依存的生存状态或生存结构,有三个基本层面的涵义:一是两个以上独立体的共同存在;二是这两者共同存在是相互需求的、动态的、活生生的;三是共生包含了合作与竞争。
  在城市共生经济中,城市作为共生单元,合作性竞争成为共生模式,而区域经济、全球经济、新知识经济时代就是共生大环境。因此,可以将城市共生理论作为研究城市合作性竞争的一个重要理论和方法。
  共生理论认为,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合作是经济作为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的内在要求。和谐的经济系统有着和系统类似的特征,在信息环境下,这种理性合作成为生态经济系统的基础。
  在一个充满合作与稳定共生的系统中,这种相互吸引、合作、补充与促进的共生关系将是普遍的共生现象。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城市内人口、科技、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等子系统能协调发展与和谐相处,这就需要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这些子系统在城市系统中具有互相吸引与合作、相互补充与促进的稳定关系。
  2、合作竞争理论
   合作竞争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布兰登勃格(A.M.Brandenburger)和耶鲁大学教授内勒巴夫(B.J.Nalebuff)提出,他们在《合作竞争中用博弈论》描述了企业经济活动中包含竞争与合作两个组成部分的现象。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参与主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单一的企业转变为企业、政府、经济组织,乃至整个产业集群与城市,合作竞争理论的研究范围与对象也随之扩大,反映到中观经济层次就是对城市合作性竞争的研究。
   城市合作性竞争有别于传统竞争,这是一种介于完全竞争与完全合作之间的战略,战略规划、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制约着城市合作性竞争具体运行模式。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开展合作性竞争的最终目的还是实现城市总体战略目标,建立和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基于个体的理性和利益最大化原则,城市合作性竞争的本质是竞争,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城市自身的竞争优势,获得更大利益。
  3、合作博弈理论
  博弈论研究决策主体行为存在相互作用时,行为主体如何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进行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反映了博弈局中人的行动及相互作用间冲突、竞争、协调与合作关系。博弈论可以划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纳什、泽尔腾和还萨尼的贡献主要在非合作博弈方面,而合作博弈理论则较少为人所知。
  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是博弈论中最基本的一个分类,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人们的行为相互作用时,当事人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非合作博弈建立在“个体理性”、以个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基础上,而合作博弈则建立在“集体理性”、以集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基础之上。合作博弈趋向于对合作的研究,非合作博弈理论则偏向于对竞争的研究。非合作博弈强调个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其结果往往是低效率甚至是无效率的;合作博弈强调团体理性、效率、公正、公平,通常能获得较高的效率或效益,是一种“双赢”策略。   对于资源的争夺是城市间博弈的表现。合作博弈理论为城市间开展合作性竞争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强调区域内城市的“集体理性”,在共同的战略目标下,通过合作竞争来实现城市的。
  
  三、城市合作性竞争的效应分析
  
  在新经济时代,城市间的合作性竞争会给不同经济层面带来其竞争效应的投影。城市之间通过合作提高各自的竞争能力,不断地参与市场竞争。一个城市经济实力和运转效率的提高,可以给其他合作城市的发展甚至整个区域的整合带来促进作用。实际上,城市合作性竞争至少会带来城市、产业甚至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聚散效应与融合效应。
  城市合作性竞争产生的聚散效应包括四方面内容:第一,由于规模效应产生的空间集中优势;第二,核心城市向周围其他城市进行产业迁移的扩散效应;第三,合作城市间基于合理分工的互补效应;第四,城市个体间的互动学习与创新效应。而城市合作性竞争的融合效应是指城市之间通过政府或者组织来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使区域内城市在合作的基础上减少相互间的无效竞争,从而提升区域内城市的整体竞争水平。
  具体来看,聚散效应与融合效应的相互作用使城市合作性竞争在全球、区域与城市层面产生了不同的空间效应。
  在全球经济层面,首先表现为全球城市体系的形成。随着城市的竞争,城市间的经济开始主宰全球经济命脉,使若干世界性的节点城市成为在空间权力上超越国家的实体,全球城市体系的格局逐渐形成。其次,首位城市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加大。全球重要的城市区域在其社会特征的建设中,实际上正一步步替代国家的作用,使国家权力空心化。最后,还表现在多极多层次世界城市网络体系的形成。
  在区域层面,首先表现为产业簇群现象。城市的产业簇群现象是城市合作性竞争效应的重要空间表现。其次,表现在区域城市集聚簇群——全球城市区域、城市群。区域城市集聚簇群在全球城市区域表现为城市之间在传统经济时代的对抗性竞争方式向新经济时代的合作竞争方式的转变,由功能联结转化为战略联结。
  在城市层面,主要表现在新产业的发展。城市合作性竞争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信息、科技的流通与交流。在此基础上,以开发和生产新技术产品的不断出现并壮大,从而形成城市的一个新产业。同时,在城市之间合作性竞争的辅助下,城市新产业空间也将得到不断完善。
  
  【】
  [1] 于涛方:城市竞争与竞争力[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 倪鹏飞:城市竞争力报告NO.4[M].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6.
  [3]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 于涛方、顾朝林:论城市竞争与竞争力的基本理论[J].城市规划学刊,2004(6).
  [5] 周振华:城市竞争与合作的双重格局及实现机制[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6).
  [6] 安虎森、邹璇:相邻城市竞争—合作与双赢机制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7(5).
  [7] 罗小龙、沈建法:长江三角洲城市合作模式及其理论框架分析[J].地报,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