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变迁
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转变方式”这一命题,并且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所在。由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今天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仅仅两个字的改变,却标志着我国长期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转变,这一性跨越是建国以来尤其是近三十年经济高速增长累积的结果。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变迁入手,结合经济发展的有关理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经济发展;经济增长;方式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多次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命题,并且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所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根据经济发展的有关理论,结合我国发展实际,本文试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变迁进行理论分析。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辨析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概念的区分。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中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变量的持续增加过程。经济发展是通过提高和扩大生产力水平,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可持续增长,人均收入和经济福利水平提高,社会、、经济制度和结构的变化,减少和消灭贫困。从定义中不难看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经济增长侧重于数量的增加,通过国民生产总值(GNP)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NP)很容易测算和表示,经济增长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条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经济发展更侧重于经济的质量、结构和制度的根本性变化,是建立在经济增长基础上的,至少应包括三层含义,即经济量的增长、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经济发展甚至可以被定义为“发展=增长+……”,经济发展的测度除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外,还包括如基尼系数、生活质量指标、化等一系列指标体系。托达罗(M.P.Todoro)在其《经济发展》一书中将经济发展描述为“一个社会或社会体系向着更加美好和更为人道的生活的持续前进”。
2.由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的变迁。理解经济发展方式离不开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经济增长的总体特征,不同的增长方式反映着不同的增长源泉以及由增长源泉所制约的增长结果。在人类历史上主要经历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增长方式。第一种是指生产技术不变,单纯由生产要素数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总量的增长,称之为外延式增长;第二种是指由市场分工制度安排以及生产技术改进等情况,导致资源使用效率提高而引起的增长,称之为内涵式增长。不同的增长方式适用于不同的经济环境,在一国经济发展的初期,外延式增长方式比较常见,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稀缺程度逐渐加大,资源使用效率的改善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内涵式增长方式逐渐成为主导。
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密切相关。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在经济增长方式基础上,没有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是一句空话;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不能保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并不能保证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方式内在的包含经济增长方式,但又不等同于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反映了一个经济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制度的根本性变化的总体特征。笔者认为,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至少应有以下几层含义:一是经济增长方式;二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三是是否突出以人为本这一发展核心;四是经济结构的全面优化程度;五是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否多元化。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不简单是经济增长方式的原因,更多的是经济发展方式的原因。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所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也包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提高,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经济发展朝着有利于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前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是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质上是解决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近30年,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9.8%的年均增长速度,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但在获得高速增长的同时,经济运行中也暴露了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失衡等。虽然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十分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从最初的强调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相协调,到十四届五中全会把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作为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之一。单纯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作法,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与某些地方、部门单纯追求GDP,片面强调经济增长,轻视甚至漠视经济结构、分配结构和资源、环境等问题有直接联系。发展的实践表明,单纯地强调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无法解决经济发展问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国际、国内发展的经验教训,深刻把握中国发展的客观,提出了发展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变迁正是与此相适应提出的,是科学发展观在经济领域的重要体现。笔者在此结合十七大报告,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要性作一分析。
1.从需求理论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Y=C+I+G+(X-M)入手,在此,我们将G区分为政府投资与政府消费分别归入C和I中,可将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因素概括为三类,即消费、投资、外需。根据邱晓华(2003)的研究,长期以来,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最大的需求因素是投资,目前,这种状况虽有较大改善,但50%以上的拉动力仍然来自于投资和外需。更深入地对目前我国消费结构进行剖析,可以发现,我国消费需求结构十分不合理:政府支出仍然占据比较大的份额,在整体消费需求结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导致类似住房、医疗、等具有较强刚性的基本生活支出在居民消费支出中占据的比例过大,居民的真正可支配收入偏低,消费支出增长缓慢、居民消费能力不足。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我国经济近年虽然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却明显滞后。落实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将极大地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强其消费能力,使居民消费真正成为消费支出的主体,使消费真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由十六大提出的“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到十七大“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更深切地体现的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核心,体现了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理念。
2.从结构主义理论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产业结构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经济增长方式,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将引起生产要素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流动,使要素使用效率得以提高,产生资源再配置效应,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1980—2004年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4.1%,年均拉动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分产业看,1980—2004年,第一产业平均贡献率为15.4%,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平均贡献率为47.8%,拉动经济增长4.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平均贡献率为36.8%,拉动经济增长3.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是中国经济高增长的重要动力。”但是,刘伟(2002)通过产业结构对经济规模和要素效率的实证分析指出,增加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虽然会扩大经济的规模,增加资本的生产效率,但同时却会减少劳动的生产效率,扩大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虽然会降低经济规模,但有助于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有助于劳动收入的增加。近些年,我国发展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重化工业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土地、淡水、矿产和能源等战略资源的保障和生态环境产生持续压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和低消耗、低排放的先进制造业发展滞后,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经济结构性矛盾凸显;农业基础仍很脆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没有得到遏制。产业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不仅仅是第二产业的单向突围,最终要通过优化资源在各产业部门间的配置,使产业结构能依据经济总量的发展水平做及时调整,通过产业结构的整体效应来实现,达到产业结构整体的合理化、高级化和产业间的均衡发展,以适应经济总量增长的需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是要使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三、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1.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认真贯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的基本方针,积极发展农业;加快改造传统制造业,提升其技术水平和竞争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地位;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2.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坚持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加快以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持企业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打造知名品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大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人才支撑。
3.推进资源和要素价格体系改革,健全资源和要素高效利用的激励机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规范竞争秩序,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优化结构、促进创新和提高效益上的基础性作用。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性、市场供求状况和环境代价的资源价格体系;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完善定价和监管机制;完善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加强激励性、限制性和惩罚性制度建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4.广泛采用节能减排技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形成经济发展与能源、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出一条高增长、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的路子。一是用现代技术特别是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二是开发新能源,特别是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三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推广各种循环经济模式;四是狠抓节能减排责任落实和执法监督,借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进行调节。
5.改进政府职能,完善监督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减少政府对资源和生产要素配置的直接干预;改变过去以经济增长总量和速度指标为中心的绩效考核体系,防止短期行为,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保护等问题。
:
[1]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2] 叶静怡.发展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周天勇.高级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 黄景贵.发展经济学研究——制度变革与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5] 周新城,张雷声.邓小平经济理论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 邱晓华,等.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及前景分析[J].经济研究,2006,(5):4-12.
[7] 邱晓华.近五年及未来十五年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J].经济,2003,(2):10-13.
[8] 肖行.我国经济增长问题讨论综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12):72-76.
[9] 张军,施少华.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J].世界经济文汇,2003,(2):17-24.
[10] 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2000,(7):3-15.
[11] 刘伟,李绍荣.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5):14-21.
[12] 李延军,金浩.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研究[J].商业时代,2007,(7):81-82.
[13] 王维国,杜修立.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及实证研究述评[J].财经问题研究,2003,(8):87-92.
[14] 王国平.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