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产业转移对百色经济影响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产业转移;百色经济;影响
[作者简介]陈青,百色学院经济与管理系讲师;李英策,百色学院经济与旅游管理系讲师,广西 百色 533000
[中图分类号]F061
[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7—0082—03
产业转移是指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即某一产业从产业成熟区域向产业潜力区域转移,它是某一产业在空间布局上的移动,是产业的横向转移。产业的区域间转移不仅发生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之间,也发生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之间及各自内部。产业转移研究是以同一产业的空间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生产要素区际流动的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并探讨推动产业区域间转移的对策。产业转移的方式分为对外投资、建立加工点、设立营销网、设立研发机构、转移生产设施和转移总部六种。
一、承接产业转移对百色经济的积极影响
(一)承接产业转移是发展百色经济的必然选择
通过研究国内外经济发展的规律,可以发现承接产业转移对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二战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共发生了四次国际产业转移。前两次的转移使得日本、新加坡、韩国、等承接国家(地区)的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的钢铁、化工和汽车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区或、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和生物医疗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区。后两次的转移使得东部地区、泰国、印度、俄罗斯等承接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全球的“制造中心”。因此,百色必须借鉴国内外承接产业转移的成功经验,抓住机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二)承接产业转移是解决百色快速发展与资金不足矛盾的重要途径
百色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做支撑、大量的资金做后盾。百色的居民收入有限,民间资金积累较少,依靠本地民间投资来振兴百色经济收效不大;百色政府的财力也捉襟见肘,不可能进行大规模投资发展企业。另外,政府的财政是公共财政,主要用于提供外部经济的公共产品服务,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投资。所以要解决发展企业资金不足的矛盾,需要开展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据统计,百色市2007年1~11月全市签约产业转移项目137个,总投资402.35亿元;实施项目264个(含续建),总投资341.37亿元,2007年新签约项目实际到位资金19.65亿元(不含续建项目)。另外,这些资金还会拉动当地相应的投资,产生拉动效应。
(三)承接产业转移可以促使百色获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迅速提高百色企业的竞争能力
百色地处西部,工资水平较低,人才相对匮乏,技术和管理相对落后。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可以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这些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溢出效应可以对其他的企业起到示范作用。
(四)承接产业转移能促进百色工业化和城市化良性互动繁荣百色地方经济,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承接产业转移可以带来更多的工商企业进驻百色,从而能够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扩大百色的消费市场,创造更多的商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增加居民的收入,从而繁荣百色地方经济。使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进入良性互动阶段。百色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18.05%上升到2005年的25.5%,并预计到2010年达到35%以上,没有大量的外来工商企业进驻是不可能实现的。
(五)承接产业转移能够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我国目前的财政收入主要是以增值税为主,而增值税的主要税源是工商企业。随着百色承接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百色的工商企业从数量到质量都将得到快速发展,百色的财政收入也将迅速提高。百色财政收入从2000年的12.79亿元上升到2005年32.37亿元,并预计到2010年达到80亿元以上,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大量产业转移项目的贡献。
二、百色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的问题
百色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做了很多具体细致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区域经济研究机构不健全
百色地处滇、黔、桂结合部,位于南贵昆经济带中心,是西南通往粤、港、澳和东南亚的咽喉要道,具有东靠西联、承东启西的作用,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的影响极大。然而,百色却还没有设立一个专门从事区域经济研究的机构及形成一支专业人才队伍。没有系统详细的研究资料为百色承接产业转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二)工业园区建设滞后。缺乏承接产业转移的有效载体
尽管近几年百色在工业园区建设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但是成效依然有限。目前,除百色工业园区、平果工业园区初步具备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功能外,其余工业园区还处在初建阶段,需要大量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与之配套的物流园区也仅规划完毕,未真正实施。
(三)承接产业转移项目缺乏统一规划、工作未能形成合力
由于在承接产业转移项目方面没有一个长期的全局的指导性规划,致使有关工作呈现出无序性、随意性和盲目性,影响工作效果。特别是在招商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博弈双方中地方政府常常处在不利地位。
(四)工业用地储备有限,产业转移项目落地较困难
百色工业用地有限,缺乏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率较低。有些企业甚至在搞“圈地运动”,导致后来的产业转移项目落地较困难。
(五)少数部门缺乏必要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影响了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实施进度
个别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在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实施过程中设法获利,影响项目实施进度,对投资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三、百色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一)选准产业转移重点区域。做好承接点的规划布局工作
百色市产业转移工作重点应以“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为主,延伸至港澳台、东盟、欧美、日、韩等地区。承接点应以“右三角”地区为重点区域,大力发展“煤—电—铝”、“林—浆—纸”、“糖纸一体化”、石油石化、农产品加工以及劳动密集型的制衣、纺织、制鞋、玩具、家具等加工贸易产业。
(二)依托产业优势承接产业转移,着力发展产业集群 结合自治区的产业布局,百色要依托丰富的铝土矿、锰矿、石油化工、农产品和林副产品资源,主动吸引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承接其产业的转移。特别是在铝土矿开采、氧化铝冶炼的基础上,大力铝深加,建立“氧化铝一电解铝一铝材深加工”的一体化铝产业集群,千方百计拉长铝产业链。同时大力发展煤炭、热电、碳素、氟化盐、烧碱、石灰、物流等相关产业,积极发展有色金属加工回收、零配件供应、辅助材料供应、玩具制造、鞋袜服装生产以及交易市场等配套附属产业。
(三)依托各种“平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百色市要紧紧抓住一东盟博览会、厦洽会、广博会、泛珠洽谈会等会展平台开展大规模的招商引资活动。这方面,百色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厦洽会上,百色市参会人员积极与福建客商接洽,引进了厦门博立鞋业有限公司投资的制鞋项目。百色市还与自治区招商促进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书,利用自治区招商促进局这个“平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四)依托广州市对口帮扶百色的有利条件,积极承接广东省的产业转移
广东省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百色市要利用广州帮扶的有利条件和广州在百色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这一优势,主动承接广东省的产业转移,从帮扶济困提高到经贸合作,丰富合作内容,加深两地友谊。这方面,已取得较好的成果,2004年以来,百色市累计与广东客商签订项目146个,总投资134.56亿元,实施项目119个,总投资122.65亿元,累计到位资金58.1亿元,履约率达81.5%。
(五)依托园区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项目
百色市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把园区招商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招商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构筑新的竞争优势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龙头来抓。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本地园区与“飞地园区”相结合的要求,主动想办法,积极做工作,做到园区生产要素优先供应,困难问题优先解决,服务协调优先到位。特别是百色市工业园区、平果工业园区和田东石化工业园区,要充分运用功能完善、环境优良的优势条件,围绕建成全区招商引资样板区的目标,投入大量的资金,完善园区、通讯、能源、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并依托园区配套设施、政策服务、综合功能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集成优势,以企业带动产业、以项目吸引投资,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吸引产业投资者的“洼地”,使园区真正成为集聚的“新高地”。
(六)抓好招商引资基础性工作
一是认真研究国家、自治区有关产业转移政策,特别是2007年8月国家商务部、海关总署刚公布的《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根据百色市的实际情况,寻找适合本市承接的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类别,同时借鉴临近的有关省、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起草出台百色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有关政策,指导全市产业转移工作。二是根据百色市经济发展需要,按照不同类别,以市本级为重点,重新修编《百色市投资指南》与《百色市招商引资项目册》,贮备一批招商引资项目,完善项目库。三是建立客商名录册,将客商的联系电话、通讯地址、邮箱、网址、邮编、单位、职务等建立详细的档案,并时常保持联系,沟通双方的感情。
(七)创建良好的投资软环境,为客商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百色市要认真开展机关行政效能活动,严格实行“三项制度”建设,加大对产业转移项目的跟踪服务力度,协助解决客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为客商做好服务工作。要开启“绿色通道”,为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实行“保姆式”服务及办证“一站式”服务。实行外来企业挂牌保护制度等,有效地防止部门“三乱”行为发生。在承接产业转移重大项目过程中,要派出专人长期与客商一起落实有关事项,办理有关手续,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促进项目尽快建成投产。
(八)依托百色市劳动力富余的优势,加强培训,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人才保障
据统计,到2007年,在百色市所承接的产业转移项目中,有81%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全市实施的253个产业转移项目,有近200家企业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百色市要通过实施农民“下山进城入谷”工程、劳动技能培训、大中专院校培训等多种渠道,大量培训富余劳动力,促进了人才在不同企业、行业、地区间的合理流动,为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打下良好基础。
上一篇: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