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化路径探索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遐见 时间:2010-06-25
  [摘要]在探索可持续路径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化取向,形成了日趋完善的经验和目标模式。面对现实存在的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应进一步做好如下几项工作:狠抓节能减排和集约型基础上的发展;建立和完善环境污染和灾难责任保险制度;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法规;对灾情进行深刻反省;强化全民环保素质;加大政府廉政建设力度。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中国化;路径
  
  一、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化路向选择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既是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一起遵循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选择,也是基于中国特殊国情的选择,更是中国谋求长久发展、实现长期价值的战略选择。笔者认为,运用发展观,基于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特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化路向,是构建中国可持续发展经验模式的内在根据、科学前提和保证。
  
  1,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中国化
  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理解,国际上最早也最具权威性的是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于1987年代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提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所下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WECD,《我们共同的未来》)。初次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Sustainable Development简称SD。可持续包含着“能支撑的”、“可承受的”含义)作了重要说明。这个解释在最概括的意义上得到了国际上广泛的接受和认同。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了《里约宣言》,把可持续发展进一步阐释为“人类应享有与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果的生活的权利,为了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与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并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列为全球发展战略,为此制定了全球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除此之外,可持续发展另有侧重于自然属性或经济属性或技术属性等方面的定义。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阐释,笔者对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化含义作这样的表述: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主体行为之间保持永续性的和谐协调发展。它在内涵上涉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层面的和谐统一,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生态一经济一社会”的三维复合系统,意味着人类在发展中不仅追求经济效益,还追求生态和谐与社会公平,最终实现全面发展。包括人口、资源、环境三大自然前提要素和人的经济行为与社会行为两大社会要素,反映了人与自然两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表明在纵向上要实现永续性发展,在横向上要实现协调发展,在整体上要做到和谐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人是环境的主体,具有自主性、创造性和责任感、使命感。人的主体行为具有二重性,以人为主体的现实世界中一切文明进步现象或各种环境问题,主要由人的主体行为所引致,因而人类在充分享受自己创造的文明成果时,也必须主动承担起消除环境问题的责任。人的素质状况影响人的行为,人与自然关系处理的自发性、盲目性、短视性、贪婪性,势必引发各种环境问题,而有效解决环境问题则依靠人的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2,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中国化
  马克思恩格斯联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实构建了社会发展理论,阐述了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尤其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论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双重关系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类驾驭自然规律的程度,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不断深入的;人类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不能违反自然规律而任意支配、改造自然界,否则必然会被自然界“报复”;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两个“和解”,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人类与自然的和解”,本质上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互动过程,也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为了改善同自然的关系,建立人类同自然的和解,马克思恩格斯告诫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必须摒弃“人类中心论”。纠正人类在试图摆脱自然界的制约情况下来统治自然界、支配自然界的狭隘思想。二是必须学会预见人对自然界影响的后果。“人类本身的和解”说明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互动关系。强调要真正达到“人类本身的和解”。还需要人类社会不断地发展进步,以至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两个“和解”思想。对于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人之间关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它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尤其是与我们今天强调的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相一致。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增强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进个人、社会和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运用科学发展观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以富裕、公平、公正、自由等为价值目标,不断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的新型的和谐社会。这种现代的新型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它是人与自然和谐同人与人和谐双向互动二重关系的统一,在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和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最能切实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最能有效克服私有制所滋生的弊病,从而充分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
  
  3,可持续发展实践的国际化与中国化相统一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是普遍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在经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现代化的世界潮流推动下,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往关系进一步密切,哪一个国家或地区若脱离开放的世界发展大道都将难以生存。中国经过长达13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地加入WTO,正是将本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适应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必然趋势。
  今天,全球一体化趋势不仅仅表现在经济发展上,也突出地表现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自然环境上。如果某一国家或地区为谋求自身利益而不惜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其结果不仅影响自身的利益,也必然损害其他群体的利益;一个在谋求自身内部发展和局部利益时,如果不注意其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和谐,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提高,不仅违背“污染者付费”的市场规则,也必然因失去天时地利人和的良机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价值,而在市场竞争中终究会被淘汰。中国根据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颁布的《21世纪议程》,制定和具体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正是响应全球性可持续发展行动的积极态度和坚定信念。
  
  二、探索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经验模式
  
  善于经验才会少走弯路。长期以来,我国在积极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过程中,在可持续发展中国化路向导引下,也积累了许多经验。随着实践的反复验证和不断再认识;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化经验模式将日趋完善。
  
  1,中国可持续发展历史经验的结晶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过程中积累了以下主要经验。
  (1)把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强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重视提高人口质量和打造就业与再就业工程,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实行计划生育工作以来,已少出生3亿多人口,正致力于将一个人口大国发展成为人力资源强国。
  (2)把环境保护定为基本国策,确定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两大战略,并纳入国民经济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建国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加大环保投入,中共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两大基本战略。在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以及五年规划中都提出了环保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3)加强政策法规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环保方面的立法工作不断加强,从国家的基本法到具体领域和地方的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包括适应WTO规则加以修改,形成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体系,并制定具体的环境影响评估标准指标进行衡量和奖惩,使国家的环保法得到有效落实。
  (4)确定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和“三同时”政策(建设项目的主体与环保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转),健全环境管理体制。我国坚决防止和克服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不良现象,注重防范,将防治结合的要求落实在工程项目的准备工作和施工过程中,通过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环境管理制度,确保各种建设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5)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问题的综合整治,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品种最富有的国家之一,我国规定并严格执行国家一级、二级、三级动物保护标准,各级政府机构加强协调,强化各项政策法规的综合整治工作,制定和落实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具体措施。
  (6)重视技术创新和人才培育,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高度重视高新技术的创新和引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用高新技术产业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逐年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以及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重视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着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7)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从1995年以来,国家就提出争取到2010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根本转变的目标,中共十七大又要求各行业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尽快实现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
  (8)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我国注重发展环保产业,重视废品的收购和再利用,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重视资源的生产节约和生活节俭,优化消费结构,调动全民共建资源节约型社会。   (9)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强化环境和资源的市场化管理,打击不正当竞争,限制过度竞争,鼓励有效竞争。我国对环境和资源既尊重市场价值,利用市场机制调节,又加强市场监管,按照谁污染谁付费、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引导将外部不成本内部化,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合理竞争,优化资源配置。
  (10)在物质文明、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基础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化强国。中共十七大在以往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强调加强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并在我国以往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文明三大目标基础上新增加了社会和谐目标,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更全面、更合理。
  (11)用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大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科学发展,努力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12)在大力发展和谐政府、和谐单位、和谐人际关系以及和谐的人与关系基础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国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关口,为防止各种社会矛盾的复杂尖锐化,中共十七大要求各个体、各单位、各地区重视与外部环境关系的协调和谐。重视国家文明城市、服务型政府、环境友好型单位的创建与评估,大力奖励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全力推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由于这些经验和追求目标的具体落实,我国可持续发展系统工程取得了很大进展并卓有成效,随着全民共建和继续奋斗,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
  
  2,近期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成效
  近两年来,我国贯彻科学发展观,强化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以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主要采取三项基本措施。
  (1)工程减排,即通过新建污染治理工程实现减排目的,主要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火电厂脱硫设施的建设。
  (2)结构减排,即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减排目的。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产品。
  (3)管理减排,即通过一系列管理政策的出台和管理措施的执行实现减排目的。如通过提高排放标准,促使企业深度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出台相关政策提高企业自主守法自觉性;严格控制新污染,提高了电力、钢铁、石化等13个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条件,否决了一批违法违规项目;通过严格监管提高企业稳定达标率。此外,实行“区域限批”、挂牌督办、通过联合检察机关加大追究行政责任等等。
  由于这些措施的落实以及各项政策法规的配套,我国在经济建设保持较快增长势头的同时,也使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效益。2007年,国家GDP增速达11.4%,比上一年的10.6%高出0.8个百分点,而单位GDP能耗下降3.27%,比上年多降1.94个百分点,节能8980万吨标准煤。其中,规模以上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5.79%,大大高于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全国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下降4.66%和3.14%,首次实现双下降。环境监测数据表明,2007年全国759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指标高锰酸盐指数平均浓度为6.5mg/L,同比降低7%;557个城市空气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O.037mg/L,基本稳定,其中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2%。全国环境质量总体呈现好转趋势,污染减排工作取得实际成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27个省(市、区)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总量两项指标均较2006年同期下降。城市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建设、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重大进展,政府和谐度、企业和谐度、人际关系和谐度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度都有了实质性的提升。
  
  三、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现实制约因素与难点突破
  
  任何事物的成长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我国在探索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过程中,既有顺利发展的大好形势,亦存在曲折艰难、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1,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现实制约因素
  (1)经济发展方式仍主要采用粗放型模式。原定的2010年实现经济增长由粗放型根本转变为集约型的目标,现在看来难以按时完成。许多资源开发难度加大,能耗过高,能源供应不足,进口资源价格大幅上扬,通货膨胀明显,较快的经济增长势头受到瓶颈制约。
  (2)环境污染仍很严重。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增长过快。当前,我国正处于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一些地方的工业企业污染事故频发,严重污染环境,危害群众身心健康和社会稳定;一些污染事故受害者得不到及时赔偿,引发社会矛盾。“十一五”前两年污染减排任务完成尚不足1/3,后三年要完成70%以上的减排任务,面临很大压力。
  (3)对不正当竞争行为和铺张浪费行为打击不力。近年来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仍屡禁不止,常出现许多不正当竞争、过度竞争和无效竞争的行为;政府官员每年用公款吃喝达1200多亿元,相当于一年吃掉一个三峡工程建造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95—2006年,国家财政支出中行政管理费12年间增长了6.60倍;行政管理费用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逐年增多,在1978年仅为4.71%,1995年为14.60%,到2006年上升到18.73%。我国的行政成本不但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而且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5%。
  (4)生态环境明显恶化。进入2008年以来。各种原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包括社会环境问题交错在一起,接踵而至的南方大部分地区遭受雪灾、藏独分子在西藏地区打砸抢烧、山东地段火车相撞事件、汶川大地震、江西贵州等地的水灾等,这些问题有的是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造成,有的是人为因素引发,有的是二者共同作用所致,给自然生态、生命财产、社会生产生活造成巨大损失和负面影响。
  
  2,治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建议
  政府正在具体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国务院2008年环保工作要点精神及有关方针政策,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还应进一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狠抓节能减排和集约型基础上的经济发展。一方面,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把节能减排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作为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发展绿色GDP,并强化企业作为节能减排的主体责任,严格遵守节能环保法规和标准,落实目标责任;另一方面,要广泛运用高新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靠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全面提高,配合企业竞争力评估和必要的强制措施,推动全社会各企业尽快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
  (2)建立和完善环境污染和灾难责任保险制度。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的保险。国际经验表明,实施环境污染和灾难责任保险是维护污染受害者合法权益、提高防范环境风险的有效手段。保险在国外占受灾损失的30—40%,而我国仅占2—3%。汶川大地震折射出许多单位和个人缺乏保险意识、缺乏突发事件的社会保障体系等问题。因而有必要将政府的环境管理与市场调节手段相结合,尽快建立健全环境污染责任和灾难责任的保险制度,构建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的突发事件社会保障机制。
  (3)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法规。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环保有关法律,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法规,强化依法监管制度;设立并严格交纳环境税标准;提高重点行业污染排放标准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标准,进一步发挥经济杠杆对污染减排的激励作用;加大对假冒伪劣商品和公款吃喝的处罚力度,视情节严重程度,可罚到假冒伪劣商品成本和腐败成本的3—10倍,并配以必要的刑罚和行政处,罚。
  (4)对灾情进行深刻反省。任何偶然性背后都隐藏着必然性。应强化灾害的预防监测研究工作,掌握灾害发生发展的规律,构建灾情风险预警体系,加强抗震救灾能力,建设;检查工作失误和漏洞,及时吸取灾害发生的教训;尤其是在灾后重建中既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又要重视提升厂房、教室、民宅、办公楼、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的抗震水准,加强环保质量督管。
  (5)强化全民环保素质。广泛运用环保科学知识、可持续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人们自觉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污染减排监督意识、节能节电节油节水意识、精神文明共建意识、灾难风险防范意识、对落难者爱心捐赠意识。
  (6)加大政府廉政建设力度。提高环保功过指标在政府部门政绩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完善政府行政成本的公开透明制度,强化旨在降低行政成本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的改革,强力推进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建设l构建政府、企业和个人联动机制,共同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总之,可持续发展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开放式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深入而持久地探索和努力。在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过程中,只有运用科学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普遍性真理与中国特殊的国情相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化取向,不断成功经验,及时突破难关,扬长避短,积极开拓创新,才能顺利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