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经济与中国工业化腾飞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钱津 时间:2010-06-25
  [摘要]市场的最突出表现是虚拟经济的增长。如果只是研究实体经济增长,而不研究虚拟经济增长,那么,这种研究就未能做到与社会经济同步。虚拟经济具有虚拟性,但虚拟经济同样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只不过虚拟经济的真实存在不同于实体经济的真实存在。虚拟经济的这种真实存在集中表现在它与实体经济使用的是同样的货币。正是这同样的货币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连接在一起。目前,经济的发展已进入化腾飞阶段,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出现了激烈的价格上涨,但这并不是通货膨胀,而是必要的和需要理性承受的价格调整,只是这种价格上涨也必然引起货币的急剧贬值。而这种货币贬值既会影响实体经济领域,也会影响虚拟经济领域。就中国的股票市场而言,在人民币不断贬值的前提下,股票的市值需要相应地爬升,而不是跌落,否则,就是市场尚不成熟或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
 
  [关键词]虚拟经济货币证券工业化
  
  在21世纪,不论是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还是正在走向工业化的国家,国民经济的运行都是既包括实体经济运行,又包括虚拟经济运行,都已表现为虚实经济一体化的运行。但是,目前的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不仅仍沿袭传统,以单纯的实体经济研究为主,忽略虚拟经济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割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一体化运行的统一,脱离实体经济的决定性研究虚拟经济。因此,在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工业化腾飞阶段之后,对于虚拟经济的研究必须更加自觉地转变以往的经济学研究状况,从现代国民经济运行的实际出发,注重对于虚拟经济增长与实体经济增长内在联系的研究。
  
  一、经济增长:包括虚拟经济的增长
  
  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对于经济增长还是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但是将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的提法已经普遍地终止了。到上世纪末,经过改革风雨磨砺的中国经济理论界,对此基本的看法可以参见经济出版社出版的《经济学大辞典》的表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联系密切同时又存在本质区别的概念。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包括产品和劳务在内的产出增长。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增长,很难想象会实现经济发展。经济发展除了包含有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由增长引起的一系列经济结构的变化,如生产结构、就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人口结构等等,广大人民物质福利的改善,以及环境质量的提高。可见,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而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广,是一个既包括数量又包括质量的概念。”①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对于经济发展可以有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而对于经济增长,也不能仅仅是包含实体经济的数量增长。如果排除了对于虚拟经济增长的认识,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认识是不完整的,更重要的是对于虚拟经济增长的作用是缺乏准确认识的。因为现代经济的最突出表现就是虚拟经济的增长,无视虚拟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是严重缺乏时代感的,是没有做到与经济发展同步的经济增长理论认识。
  南开大学刘骏民教授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摆脱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朝着自由资本主义的政策转变。随着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削弱和对经济管理的放松,自由地迅速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末为了回避金融监管而发展起来的金融创新在80年代达到了鼎盛时期,新的金融工具不断出现,将虚拟资本的虚拟性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并使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在全世界范围内更大程度地依赖于金融系统的运行状况,即依赖于国际虚拟资本的运动;同时,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产也迅速膨胀,到20世纪90年代已经大大超过了其实际GDP数倍①。
  南开大学虚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成思危教授指出:虚拟经济系统是一种复杂系统,其主要组成成分是人和法人(投资者、受资者、金融中介者),他们按照一定的规则在金融市场中进行虚拟的经济活动。虽然每个人都有按照他自己对环境及其发展前景的了解,以及其预定目标来独立进行决策的自由,但每个人的决策又不能不受到其他人的决策的影响。虽然在系统中由于组成成分之间的非线性作用而容易产生混沌现象,但由于系统的自组织作用而可以呈现一定的有序性和稳定性②。
  我们的研究表明:虚拟经济是一种现代劳动分工的表现,是指在实体经济中的价值独立运动之上又出现的价值独立运动。我们不认为属于实体经济中的金融活动也为虚拟性的,即认为并非所有的金融活动都是虚拟经济,只有扣除了实体经济的金融活动之外的金融活动才是虚拟经济。这是贴近事实的认识,这种观点比较准确地划分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各自范围,并且是从劳动分工的角度认识虚拟经济的存在及其作用的③。
  最重要的是,成思危教授指出,虚拟经济的存在是由存在资本的收益性决定的,如果没有社会允许并保护的资本的收益性,那就永远不会有虚拟经济。在此基础上,成思危教授还指出虚拟经济具有寄生性,即:虚拟经济系统与实体经济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虚拟经济系统是由实体经济系统中产生,又依附于实体经济系统的。由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联系紧密,在实体经济系统中产生的风险,都会传递到虚拟经济系统中,导致其失稳;而虚拟经济系统中的风险,如股票指数大落、房地产价格猛跌、银行呆账猛增、货币大幅贬值等,也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如果将实体经济系统看成是经济系统中的硬件,则可认为虚拟经济系统是经济系统中的软件。
  由此看来,单纯解释实体经济增长的理论在21世纪需要由解释虚实一体化的经济增长理论取代了。通过对于虚拟经济的研究,我们可以确切地指出:自从产生虚拟经济之后,统计国民经济的增长数量就要包括虚拟经济的增长数量,认识国民经济的增长数量也要包括认识虚拟经济的增长数量。确认虚拟经济增长是国民经济增长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才是现代经济学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准确认识。
  虚拟经济具有寄生性,而且,虚拟经济是虚拟的,不同于实体经济的构造,但是,这并不能成为统计国民经济增长数量不统计虚拟经济增长的理由。这如同,谁都知道军队的存在是和平的阻力,但没有一个国家不是通过发展军队去捍卫和平,没有一个国家否认自己国家军队存在的必要性。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我们既要发展虚拟经济,更要将虚拟经济的增长纳入国民经济增长的统计之内。在这方面,经济增长理论需要发展的是,要增加对资本证券市场的认识,即要增加更多的包括对虚拟经济领域认识的经济增长指标,不能还是停留在对于国民经济实体收入的简单描述上。
  
  二、虚拟经济:使用的货币并不虚存
  
  虚拟经济不同于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具有虚拟性,但这种虚拟性并不表示虚拟经济是虚幻的、虚假的、泡沫的,或者说,虚拟经济不是一种真实的存在。相反,虚拟经济也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只不过是一种不同于实体经济的真实存在。虚拟经济的这种真实存在可集中表现在它与实体经济使用的是同样的货币。正是这同样的货币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这两大经济领域有力地连接在一起。
  在虚拟经济领域,与实体经济使用的货币属于同样的货币,主要使用在以下方面:
  1.建立虚拟经济生产设施
  虚拟经济是建立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之中,它的经济活动展开需要有必要的生产设施。其主要的生产设施包括:营业场所、营业设备、办公场所、办公设备、通讯设备、设备等等。投资这些设施,需要使用货币。比如,建一营业大楼,可能需要几亿元货币资金。使用在这方面的货币,是同样进入国民经济运行的,没有人能够将其从货币的流通中撤离,更不可能有人不用货币就能建造营业大楼。具体在社会金融的货币运动中有多少货币进入虚拟经济领域,其中,又有多少货币是用于投资虚拟经济的生产设施,这不能靠估计,还必须要有具体的数据。可惜,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至今也无法得到这方面的准确数据。这对于虚拟经济的研究,对于与虚拟经济相联的实体经济的研究,都是有障碍的。若要求细,今后的研究必须清楚有多少货币投入到虚拟经济的生产设施上。
  2.用于虚拟经济消费生产服务
  在虚拟经济领域,还需要有大量的货币用于虚拟经济活动的消费生产服务。服务业是第三产业,虚拟经济本身也属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提供的服务分为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生产服务就是供生产消费的服务,生活服务就是供生活消费的服务。同样,虚拟经济的生产也需要消费生产服务,这包括:资金流通的生产服务、信息获取的生产服务、会展活动的生产服务、设备运行保障的生产服务、交通通讯方面的生产服务等等各种我们习以为常的生产服务。重要的不是我们必须知道虚拟经济有这样多的生产服务要求,而是我们必须明确这众多的生产服务消费需要用货币支付,缺少这方面足够的货币,虚拟经济就无法正常运行,就要由此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这也就是说,货币对于虚拟经济的运行消费生产服务,同样是不可少的。
  3.用于虚拟经济营业周转金
  虚拟经济的营业也需要周转金。如果将整个银行业都纳入虚拟经济领域,那恐怕就不是周转金的问题了,那就是整个社会的金融活动包括货币运动都进入了虚拟经济领域。但是,那样归纳是不妥的,也就是说,将金融活动等同于虚拟经济并不成立,我们要认识到虚拟经济与金融活动还是有一定区别的。相对金融活动,虚拟经济还是一个较小的范围,虚拟经济没有超出金融活动的范围,虚拟经济活动只是金融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即是金融市场中不属于实体经济活动的那一部分。只是就属于虚拟经济活动的那部分金融业务讲,也是需要正常的营业周转金,这部分货币的数量当然是根据虚拟经济的规模而定。虚拟经济的规模越大,一般说来,需要的周转金就要越多,这是成正比例的。
  4.用于虚拟经济营业收入
  在现时代,从事虚拟经济可以得到很高的营业收入。这些虚拟经济的营业收入都是与实体经济生产收入一样的货币。准确地说,这些用货币表现的虚拟经济营业收入应当计入国民生产总值。现在,从事虚拟经济,需要有很大的本钱,而有了本钱,加上经济智慧,就能赚更多的钱。不必讳言,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干虚拟经济比干实体经济赚钱相对容易得多。农民种地是实体经济,一般说,种一亩水稻,总收入1200元,去掉成本,还能剩几个钱。而做证券,收手续费,轻轻松松就能过得很好,至少比农民好多了,即使是在寒冷期,也能维持城市的白领生活。所以,将货币投入在虚拟经济领域,是许许多多聪明人的理性选择,而且,这些货币的投入为他们能够带来更多的货币。       5.用于虚拟劳务报酬
  对于在虚拟经济领域工作的人来讲,每月都要领薪酬。这些薪酬也是货币,并且是为数不少的货币。这同在实体经济领域就业的人是一样的。我们不能回避虚拟经济劳动者收入使用货币同实体经济劳动者收入使用货币是一样的这一事实。我们还看到,很多的人愿意到虚拟经济领域就业工作,以此赚钱养家糊口。所以,这不是泡沫,在虚拟经济领域工作,也是社会分工的一部分,只不过这是社会的就业安排,不同于传统经济的社会分工。在全社会的个人收入分配中,与实体经济完全一样,也要给虚拟经济劳动者准备一定量的货币。货币是无处不在的,在虚拟经济领域工作,同样也可以赚到一份货币工资,而且,他们的货币工资收入超过起征点,也是一样要缴纳个人收入所得税。
  6.用于虚拟经济市场交易
  更有大量的货币运动在虚拟经济的市场交易中。这可能是虚拟经济领域最大的货币使用量。就股票市场来说,市值是具有虚拟性的,但是,创造具有虚拟性的市值却需要使用实实在在的货币。实际上,参与市值交易的只有少数股东,在大部分股票不流通的情况下更是只有少数股东进行股票交易,决定市值。即使是在股票交易最活跃的时期,也仍然只是少量的股票在流通,在不断地更新着市值。但正是这些少数股东使用货币完成一笔笔虚拟经济的市场真实交易,才创造了不断变化的市值。我们现在需要注意的是,每天到底有多少货币进入股票市场的交易。这种货币的交易对于国民经济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调控宏观经济,必须确切掌握虚拟经济市场交易使用的全部货币量及其货币量的变化走势情况。
  
  三、化腾飞:价格对币值的影响
  
  在2004年,经济的就已进入工业化腾飞阶段。但遗憾的是,直到2008年,关于中国的工业化腾飞阶段,在中国学界的话语中,还几乎没有明确地谈到,大多情况下,是只讲工业化,不涉及腾飞还是不腾飞。这种情况在中国经济界是亟需改变的。
  我们首先需要理性地确定,从一般讲,任何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个腾飞阶段,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就是持续的高增长。确定这一点的意义在于,我们由此也要想到中国同样会遇到腾飞阶段的问题。确定一般性是很重要的,这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先导。确定腾飞是工业化的一般规律体现,各个国家都有此经历,我们就能够更好地捕捉中国工业化腾飞的信息,准确地认识和把握这一令人振奋的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腾飞阶段的到来。
  在工业化腾飞阶段的初期,出现激烈的涨价,是市场客观的要求。中国已经走出了一概由政府制定价格的历史,无论如何,这在今天看来,是一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进步。在实现了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体制机制后,我们应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相信市场和依赖市场,而不能再退回去,再对市场横加指责或抱怨。要让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工业化腾飞阶段中出现的涨价就是市场发挥了基础性作用,这时,就看我们是不是真的让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了。如果是,那我们就要尊重这一阶段上的涨价,至少也不能抱怨。由于中国的市场价格长期被扭曲,所以一旦进入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就可能会有一个爆发和延续爆发,形成大的涨价趋势。对此,如果说过去我们都能容忍长期的价格扭曲,那我们现在也应该同样需要忍受价格的上涨。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我们不能反叛客观的要求,我们不能再延续过去扭曲价格的束缚。我们要对得起工业化的腾飞,我们要以承受涨价的具体行动来支持工业化的腾飞。据报道:当原油价格为100美元/桶时,中石化集团每销售1吨汽油的亏损额高达2000元人民币,而销售柴油的亏损比汽油更高①。 这表明,中国的市场还要进一步发挥基础性作用,不能还走老路子。在适当的时候,燃油还需上调价格,不能因涨价的压力大就不敢动价格了。我们要尊重市场的作用,尊重市场决定的客观要求。
  问题是,不要将腾飞的涨价与通货膨胀混为一谈,不要用通货膨胀预期的恐怖来宣扬腾飞阶段涨价的预期效果。通货膨胀是银行里的钱放出来的多了,这些多出来的钱会逼迫商品或劳务涨价,即先是钱多,后是涨价。而在工业化腾飞中,则正相反,是先有涨价,后才促使银行发出更多的钱。对这两种不同的情况是要搞清楚的,搞清楚了,就不会再讲目前工业化腾飞阶段的涨价就是通货膨胀了。
  凡通货膨胀,必然引起货币贬值。而不属于通货膨胀的价格上涨也必然引起货币贬值。这就是说,面对现阶段的价格上涨,即使我们遇到的不是通货膨胀,我们也要承受货币贬值的巨大压力,对于价格上涨的恐惧,实质是担忧货币贬值。然而,这是没有办法的,我们要腾飞,就要接受价格上涨,我们接受了价格上涨,也就是接受了货币贬值的事实。这种事实是不可改变的。从经济学来讲,一个国家的市场价格发生激烈的调整,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必然要引起本国货币的急剧贬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此要求忍受。就中国目前的情况看,一方面是货币在对外的汇率上一再地升值,而另一方面,这都未能阻止货币在国内市场上的不断贬值。最简单地讲,要将这视为工业化腾飞阶段不可避免的历程。
  
  四、币值与市值:变动中的股票市场
  
  在工业化腾飞阶段,出现价格上涨引起的货币贬值,不仅影响实体经济领域,而且也影响虚拟经济领域。因为这两大领域使用的是同一货币,这同一货币贬值了,就要虚实一体化地影响两大领域。
  一般说,一个国家的货币币值的变化是要影响股票市场的市值大小的,而一个国家的股票市场的市值大小也是要影响本国货币币值的。如果币值增高,那么市值就要降低;如果币值降低,那么市值就要增高。同样,如果市值增高,那么币值就要降低;如果市值降低,那么币值就要增高。虚拟经济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或是说,虚实一体化经济对于经济运行的影响,由此可以得到直接的体现。所以,从币值与市值的这种关系来看,任何国家都不能对股票市场的交易掉以轻心,以为虚拟经济不会对实体经济或国民经济造成严重影响,让股民们在股票市场上随意拉高市值或者是随意压低市值,国家的宏观调控必须抵达虚拟经济领域,必须进入股票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宏观调控只局限于实体经济领域,那么,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就是忽略了宏观经济运行的关键点,很难达到既定的调控目的。
  特别是,对于市值的变化,我们并不能笼统地看待其对于币值的影响。泛泛地认识虚拟经济的影响,无助于解决实际的宏观调控的问题。宏观调控的焦点在金融,金融调控的焦点在资本市场。股票市场的市值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资本市场焦点问题,必须准确认识,细致地分析和解决。不论市值飙升多么高,还是跌落多么低,对于币值的影响,都是与其市值交易率相一致的。这也就是说,同样是32万亿元的市值,10%的市场交易率与1%的市场交易率是有巨大区别的。因为只有调动真实的货币用于了股票交易,这样的交易活动才可能在市值方面影响到币值。完全不接触货币交易的股票市值部分不会对币值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实际上的市值影响仅限于股票交易部分,并非市值的全部构成。同样的市值,市值交易率越高,市值对币值的影响越大;市值交易率越低,市值对币值的影响越小。中国的股市在2006年末至2007年末大起,到2008年一季度开始大落,市值并未对币值造成太大的影响,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市值交易率低。如果是很高的市值交易率,那在大起中就要使币值有一个较大的贬值,在大落中还要反向震荡币值。但实际我们走过的这一段,并未发生那样的币值变化。这也就是说,少量的股票交易造成的市值,无论大小,都不会对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币值产生太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币值变化也要影响到市值。如果货币贬值,那么相应市值应该增升;如果货币升值,那么相应市值应该下降。总之,正常的市值与币值的关系是反向关系,一个升,一个就落,不能是一同升一同落。2008年中国实体经济市场价格猛涨,上半年度CPI达到7.9%,相应,股票市值上涨是应该的,因为币值已经出现明显的下滑,在货币贬值的情况下,股票市值就是应该升起来。这其中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因为不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都使用的是同样的货币。但直到2008年8月,股票市值却仍是一路滑落,这完全是一种反市场的行为表现。人们对此已多有评论。从根本上说,这仍然是中国市场发育不成熟的结果,或者说,是市场主体不成熟导致的。这种情况的出现与1993年国债跌破面值,本质是一样的。那一年,100元面值的国库券只卖60多元,还没有人买,说明那时的中国人几乎没有金融意识。现在,那种事没有了,可是市值的反向运动出现了,还是说明中国股民不太懂得市值与币值的关系,还很不成熟。我们可以设想,用不了多长时间,像1993年的国库券一样,这种市值的反向运动也是不会再出现了。
  在成熟的股票市场,市值的表现应是相对稳定的。这种稳定不是一成不变,但也决不能出现大的起落。股市的疯狂不能是一种常态,任何国家的股市都出现过疯狂,都经历过大风大浪,但任何国家股市的常态都是要求稳定,要求市值基本稳定,不能允许股市总是起落不定,像失去控制的野兽一样横冲直撞。
  实现市值稳定,首先需要遏制股市中的赌博行为。前几年,人们就议论中国股市像一个大赌场,赌博成风。在股民的心理中,如果赌博的意识很浓,那就必然会造成股市的起伏不定,因为赌博全凭运气,全无理性,高兴时发疯地买股票,不管多贵;不高兴时就发疯地卖股票,不管多贱。如果这样的股民很多,确实是股票市场的悲哀。事实上,中国股民恐怕没有人承认自己是股市上的赌徒,但是股市上的一些行为表现足以让人认定现在的赌博风气很浓,隔几天就出现一个黑色的星期几,明显是赌博的表现。遏制股市赌博,不能使用行政手段,而是要对股民进行广泛的市场,对其晓之以利害,让其自己转变。
  其次,为稳定市值,还需要减少投机交易,不使股市出现过度投机现象。股市是允许投机的,但不允许过度投机。一旦出现过度投机,也会直接地影响到市值的稳定。听到一点儿消息,就疯狂地购买某一股票,寄希望于赚一笔大钱,就是典型的过度投机表现。治理过度投机,也是要靠教育。国家对于股民不能放任不管,国家不管市场的交易,但是一定要管对股民的市场教育,政府在这方面应尽到教育的责任。
  再次,稳定市值,还需要将股市回归到市场经济的轨道上来。股票市场本来就属于市场经济的范畴,用传统体制的态度和办法对待股市,是不正常的;而更不正常的是将股市化,不是用其作为市场存在,总是不断地使股市感受政治影响。在这种状态下,股市极易发生震荡,市值难以实现稳定。对这种政治化倾向的治理,就是要让股市回归市场经济轨道,让股民回归市场,尽可能少地受政治方面因素的影响。只有做到基本是市场化的存在,市值才能趋向稳定。
  更进一步说,在市值能够稳定的基础上,市值才能够增升。对于一个极不稳定的股市,任何人都看不到其市值增升的希望。市值的增升需要环境,也需要基础。在能够做到稳定的前提下,对于任何国家来说,市值的增升都是股票市场发展的常态。这也就是说,市值的稳定是常态,市值的增升也是常态。因为虚拟经济市场与货币市场是相连的,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货币的逐渐贬值是常态,由此引发市值不断增升同样也是常态。相反,如果股票市场的市值不是随着经济发展节节增升,而是一个劲地滑落,那不是国民经济的运行出现了问题,就是股票市场本身出现了问题。
  
  []
  [1]王振中主编.产权理论与经济发展[M].社会文献出版社,2005.
  [2]刘骏民.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模型[J].经济研究,2004,(4).
  [3]成思危,刘骏民主编.虚拟经济理论与实践[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4]柳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M].人民出版社,2006.
  [5]钱津.论我国资本市场的主要转向[J].天津社会科学,2000,(3).
  [6]钱津.论虚拟经济下的宏观调控[J].开放导报,2006,(6).
  [7]钱津.劳动效用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