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研究
[摘要] 本文以的视角探讨服务业与制造业在中的相互关系。在对服务业发展进行历史考察及原因探究的基础上,将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分为三个阶段,即泾渭分明阶段、共生互动阶段和渐次融合阶段。
[关键词]服务业;制造业;消费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关系
服务业是随着化的发展而逐渐产生和独立于农业和制造业的,它是分工和专业化的结果,体现了劳动者素质技能不断提高和多样化的发展。作为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兴起和繁荣与制造业息息相关。处于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的,在处理诸如先发展服务业还是制造业的现实问题时,必须作出正确的选择。而选择的理论基础,就在于要明确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探讨二者发展的内在机制。
一、泾渭分明: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第一阶段
理论界关于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论,有学者对此进行了,主要存在以下观点[1]:(1)认为制造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服务业则是制造业的补充,这种观点强调,许多服务业部门的发展必须依靠制造业的发展,因为制造业是服务业产出的重要需求部门,没有制造业,社会就几乎没有对这些服务的需求。(2)认为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生产率得以提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就不可能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制造业部门。(3)认为服务业和制造业部门表现为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互补性关系。这种观点认为,随着规模特别是制造业部门的扩大,对服务业的需求,如贸易、宾馆、、、社会服务以及、医疗服务等,会迅速增加,同时也提高了制造业部门的生产率;反之,服务业部门的增长依靠制造业部门中间投入的增加。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彼此依赖的程度加深。(4)近年来出现的更新颖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两者出现了融合趋势。
如上所述,服务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体现出历史性。这一历史性,既表现在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是在制造业之后,也体现在服务业本身的历史发展,即以消费性服务业为主的发展阶段和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发展阶段。
从历史的角度看,消费性服务业的产生早于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业最早出现,就是以消费性服务业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生产性服务业基本是不存在的。消费性服务业构成了服务业的全部内容。
从内容上看,消费性服务业包括了诸如教育、医疗、、娱乐、餐饮等内容。当消费性服务业构成服务业的全部内容时,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只是简单分工,它们的关系松散,彼此相对独立。也因此,我们可以称之为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泾渭分明”阶段。
在这个阶段,服务业主要提供无形的服务,制造业则主要提供有形的产品,且服务业所提供的服务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的,与制造业的生产无关,可以看作一部分家庭职能的社会化,例如餐饮业、教育业等服务业的兴起,就是一部分原本的家庭职能分离出来,通过社会来完成其职能。这一过程,体现了工业化开始后,因原有家庭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而导致的需求的变化;另一方面,消费性服务业的出现,又加速了家庭和社会结构变化的过程。与家庭职能社会化相伴随的,是随着人们需求层次的提高,新的服务需求产生,相应的,新的消费性服务业出现,如种类繁多的娱乐业等。
在此阶段,制造业的服务需求,主要是通过各个内部的职能部门来满足的。此阶段的制造业也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其服务需求无论从量上还是质上,都不能与后期相比,企业内部的服务机构基本能够承担。生产性服务业尚未出现。判断行业独立化的条件之一是社会对服务产品的需求是否增大到足以支撑该行业独立化的程度。专业化服务的特征之一是由“一身数任”发展为专业性服务过程独立于实物生产过程之外、服务手段专业化、服务人员专门化。[2]从社会角度看,在此阶段,因受到需求的量和供给的质两方面的限制,制造业的服务需求难以独立化和社会化。一方面,制造业发展的较低水平,限制了对服务的大量需求,需求数量的有限导致服务难以独立化;另一方面,劳动者素质技能尚达不到以独立行业满足制造业需求的程度,服务的质量不高也限制了其社会化。
总之,无论是因家庭职能社会化而产生的消费性服务业,还是因新的消费需求出现而出现的消费性服务业,服务业在其主要表现为消费性服务业的时期,与制造业泾渭分明。服务业与制造业作为两个产业,与农业一起,构成社会的三大产业,满足着人们不同方面的需求。
二、共生互动: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第二阶段
如果说消费性服务业发展代表着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进的第一阶段的话,那么,生产性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则使得制造业对服务业的依赖加深,进而形成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发展的第二阶段。在此阶段,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表现为共生互动的关系。
从总体上看,服务业在这一阶段处于大发展阶段(见表1)。
在这一阶段,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原先作为企业内部的研发、设计、、营销、咨询等服务职能部门分离出来,成为独立市场主体。服务业这种由“内在化”向“外在化”的]进趋势,是专业化分工逐步细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这一]进趋势得以实现的内在机制是分工产生的收益大于因分工产生的交易费用[3],而作为其背后支撑力量的,是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显著提高。
生产性服务是指生产者在市场上购买的被用作生产商品或服务的中间服务(中间投入品)。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是市场化的中间服务(非最终消费服务),即作为其他产品或服务生产的中间投入的服务,具有专业化程度高、知识密集的特点。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服务范围很广,金融、保险、电信和其他商业服务(如广告和市场研究)以及专业和科技服务(如会计服务、服务、R&D服务)等,都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商品生产或其他服务的投入,发挥着重要的中间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效率。
生产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扩展的劳动过程,即由直接的车间劳动延伸到如市场调研、研究与开发、采购、产品检测、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等扩展过程。这些活动同样是生产过程的一部分。当它们在专业化基础上从现有生产体系中分离出来时,就产生了生产性服务业。一定程度上,生产性服务业就是制造业企业内部的各种服务外部化的结果,即企业活动外置。企业活动外置是指企业从专业化的角度出发将一些原来属于企业内部的职能部门转移出去成为独立经营单位的行为;或者是取消使用原来由企业内部所提供的资源或服务,转向使用由企业外部更加专业化的企业单位所提供的资源或服务的行为。其出现源于:(1)经济的发展加深了职业的分化,分工深化的趋势不断增强。(2)企业内部的服务性经济活动专业化程度不断增强,服务有“标准化”的趋势。(3)服务业本身的专有化资产要求不高,同时随服务业的“标准化”程度的加深,其资产的专有化程度不断下降,降低了这些服务外部化的成本。[4]企业活动外置所带来的好处主要有:(1)外置化使组织集中力量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2)外置化可以使组织减少成本。(3)组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由于核心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高,生产的效率也就越来越高,企业自身的盈利性和发展潜力也就越来越好。正因为企业活动的外置有以上好处,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组织在自身的重构和变革中考虑到了这一点,使得企业活动的外置越来越多。[5]
伴随着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如弹性生产方式的采用)和专业分工细化的趋势,制造业企业基于自身核心竞争力,对价值链进行分解的趋势也就变得非常明显,它们将自身价值链的一些支持活动,甚至是基本活动都外包出去,例如,人力资源活动、会计活动、研发设计、采购活动、运输、仓储、售后服务,等等。这些外包出去的业务就逐渐形成了独立的行业,这些行业在为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同时,自身的业务水平也不断提高,同时分工也更加细化,提供服务所发生的成本也在不断降低,规模经济效应和学习效应不断得到释放,进而又推动制造业企业将更多业务进行外部化,进一步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生产性服务业的产生和发展就是建立在成本优势基础上的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以及企业外包活动的发展。[6]
随着企业活动外置所发展起来的服务行业多是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因为企业活动外置使得企业增加使用中间投入服务,而中间投入的服务主要是生产性服务业。由于企业活动在近十年中开始大量外置化,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在这些年中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使得生产性服务业成为服务业增长中的主导行业。有调查表明,1997年的美国公司年收入在8000万美元以上的服务开支增加了26%,信息技术服务占全部费用的30%,人力资源服务占16%,市场和销售服务占14%,金融服务占11%。在欧洲,企业对信息技术服务的开支也是增长最快的,主要国家有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在日本,通产省在1997年的调查表明,工作培训(20.1%)、信息系统(19.7%)、生产方法(17.4%)、会计和税收(14.0%)、研发(13.7%)等服务也是外部采购的主要项目。[7]
从历史的视角看,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种子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在种子期内,制造业企业所需要的各种生产性服务基本上是企业内部提供,还没有形成一个外部的生产性服务市场,但是,知识密集型和创新型的制造业企业已经对生产性服务产生了极大的需求。在成长期内,外部的生产性服务市场逐步形成,制造业企业的内部活动逐步开始外部化,同时,外部的生产性服务供应者之间的竞争也开始表现出来。在该阶段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不仅有那些知识密集型和创新型的制造业企业,还有那些知识密集和创新程度相对较低的一般性制造业企业。在成熟期内,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细分程度更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也更高,既有标准化的服务,也有定制化和创新型的服务。同时,在该阶段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将来自于各类企业。[8]
从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经验来看,生产性服务在制造领域的作用也在发生着变化,从最初以辅助管理为主的润滑剂作用,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以管理支持功能为主的生产力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转向以战略导向功能为主的推进剂作用(见表2)。[9]
值得指出的是,生产性服务业兴起后,消费性服务业并不会消失,二者共同构成服务业。但相比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的增长逐渐放缓。服务业的增长主要来自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13]
综上所述,在生产性服务业兴起后,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并非一种简单的分工关系,二者更是一种共生互动的关系。在现实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异军突起,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彼此依赖的程度日益加深。以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业关系为例,一方面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升级需要相应的软件系统支持,另一方面软件的发展又推动着计算机硬件功能不断提升,任何一方得不到发展或发展滞后都将使另一方受到制约。这种关系再向前发展,就出现了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新型关系,即渐次融合。
三、渐次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第三阶段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二者之间表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趋势,且这一趋势不断强化。
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属于产业融合。产业融合是指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使得各产业的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重划产业界限。[14]产业融合是建立在企业融合(表现为企业兼并与重组等)和行业融合的基础上,是企业融合和行业融合发展的必然结果。同企业融合和行业融合一样,产业融合的原因是以信息和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ICT)为主的技术融合。在技术变迁中,ICT不仅对信息制造业本身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对其他制造业提供生产性服务。[15]表3是欧盟和美国ICT在产业中的比重,可以看出,ICT本身制造业在整个产业中的比重很低,但在ICT生产性服务、使用服务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在信息化进程中,随着信息资源投入增大和信息流规模扩大,生产与消费、产品与服务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随着信息流的进一步泛化,其融合性将把原先的产业界限弄得不清晰,即模糊了,特别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界限的模糊化。[16]
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现象在高科技产品中最为明显。在高科技产品中,服务价值的比重往往超过实物价值的比重。譬如,机械、设备制造企业事实上不再是简单地销售产品,而是在销售产品的同时,提供与该产品配套的包括电子控制、信息系统、软件包、操作程序以及维护服务在内的完整服务系统,也称为“产品—服务包”。因此,许多制造业企业同时也是服务业企业。1995年,老牌制造业公司——通用电气公司来自与产品有关的服务活动收入已占当年总收入的40%,这一情况似乎表明,通用电气实际上已经成为一家名副其实的服务型企业。[17]与此同时,信息技术改变了许多服务难以储存、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以及生产者与消费者需要实体接触等特征,使大量的服务物化,具有与产品同样的特征,如录像带、软件光盘和电子书籍等,从形态上已很难说它们属于产品还是服务。
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是从两个方向进行的,即分别以服务业为主体的服务产业化和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制造业服务化。一方面,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服务产业化的趋势逐渐明朗,某些信息产品可以像制造业一样批量生产,形成规模经济优势。[18]另一方面,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制造业对服务的关注热情空前高涨,诸如汽车、家电、计算机等许多制造商同服务企业一样注重管理他们的服务,这些制造商已认识到进行全球竞争需要提供优质的服务。服务正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竞争手段和提供形成巨大竞争优势的关键潜力。制造业服务化主要体现在:(1)制造业的产品是为了提供某种服务而生产,如通讯产品和家电等;(2)随同产品一起出售的有知识和技术服务等,最明显的就是计算机与信息服务紧密相连;(3)服务引导制造业部门的技术变革和产品创新,服务的需求与供给指引着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开发方向。[19]从通用电气、施乐、惠普、IBM到海尔,这些利润大都来自产品销售的企业正迅速转变为服务提供商。制造商正在迅速卷入服务当中,加入基础生产商品的服务越来越多,包括延期付款、租赁、培训、服务合同、咨询服务等,以通过新的服务领域来获取竞争优势。在制造业工作的员工大多正在从事服务工作,如研发、维修、设计等。可见,领先的制造商都是在其传统制造业务上通过增加服务获取竞争优势的。服务是产生差异性并进而获取利润的主要手段。服务经济中的制造企业也越来越多地依赖服务并将它作为重要的竞争手段,制造业逐步服务化。
在以服务业为主体的服务产业化和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制造业服务化的共同作用下,制造业与服务业渐次融合。对此,有学者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推动下的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其实质是二者关系的又一次]进,突出表现为二者之间新型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与以往任何阶段相比,彼此联系更为紧密、分工更加深入。[20]
四、结论
从的视角可以看到,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泾渭分明阶段、共生互动阶段和渐次融合阶段。总的来看,二者的关系由松散到密切。
对于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的未来发展,我们可从两个层面来界定:一是在企业层面,二是在社会层面。在企业层面,伴随着服务业产业化和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由渐次融合逐渐合而为一,体现为产业融合在企业层面的实现,其实质是资本的融合,其支撑则是技术的融合;在社会层面,服务业会日益细化,表现为服务产业中行业的细化和企业的专业化,以满足制造业与服务业自身对最终服务与中间服务的需求。
注释:
[1]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进的实证研究[J].软.2004,10.
[2]李江帆.第三产业经济学[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
[3]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进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10.
[4]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J].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33.
[5]郑吉昌.基于服务经济的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2.
[6]吕政、刘勇、王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J].中国经济.2006(8).
[7]李善同、陈波.世界服务业发展趋势[J].http://www1.cei.gov.cn/union/doc/lhcyfx/200202202394.htm。
[8]吕政、刘勇、王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6,(8)
[9]李江帆.国外生产服务业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11).
[10]Karaomerlioglu, D.,and B. Carlsson. Manufacturing in Decline? A Matter of Definition. Economy, Innovation, New Technology, 1999 , (8):175-196.
[11]李江帆.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的评估依据与评价指标[J].经济新论,1996(4).
[12]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进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10).
[13]生产性服务业成为目前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和源泉,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从1981年到2003年间,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由8250亿美元上升到15700亿美元。在这些服务贸易中,生产性服务业务发展最快,收益最高。相关研究参见聂清.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效应研究[J].国际商务研究.2006(1).
[14]马健.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2(5).
[15]聂清.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效应研究[J].国际商务研究.2006(1)
[16]周振华.新产业分类内容产业、位置产业与物质产业——兼论上海新型产业体系的构建[J].上海经济研究.2003,4.
[17]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进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10.
[18]吕政、刘勇、王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6,8.
[19]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进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10.
[10]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进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