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赛事对主办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体育赛事 主办城市 城市经济 影响
举办体育赛事是提高城市形象和推动城市经济的有效途径,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增加城市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因此现在很多城市都在积极争取大型体育赛事的主办权。体育赛事对主办城市乃至主办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不仅可以为主办城市市民提供娱乐,重塑城市形象和加速城市建设与改造,还可强力刺激主办城市的经济发展,产生额外的税收和赛前赛后发展效应。另外,主办城市的业、环保业、建筑业、房地产业、信息产业、文化体育产业、信息服务业等方面的就业机会都将增加,城市基础设施、经济一体化、城市生活和发展的环境也都将会大大改善,同时餐饮服务、旅游文化、市民的文化素质等也都会有长足的改进。
体育赛事对主办城市建设的影响
举办体育赛事将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也为城市的硬件设施全面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成功申办体育赛事将吸引来自国家政府、民间和海外的大量资金投资城市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改造,这种巨大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所产生的几何效应、辐射效应和示范效应,将拉动主办城市、周边城市,甚至全国的经济快速增长。
投资建设运动村、改造工程、大型体育场馆的建造和相应的改造以及星级宾馆总数的扩充也必定要在赛事举办前完工,业内人士认为,场馆兴建、运动村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服务更新等一系列的投资,都将有效推动城市经济的消费。运动会之后主办城市与国际性大都市的发展差距将明显缩小,与化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生态环境将显著改善,商务中心区、城市重点功能区、城市危旧房改造和卫星城开发建设都将取得重要成果,城市现代化服务和承载能力将显著增强,交通、通信方面都将得到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水平都将大幅度提高,举办赛事也将对城市每年的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拉升作用。
体育赛事对主办城市产业结构格局的影响
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会极大地带动城市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加速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体育产业是一个上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极强,它可以带动许多关联产业的发展,包括第二产业中一系列相关行业以及第三产业中相当一部分行业。体育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提高城市其他相关产业的活力和增长潜力。
目前,体育产业已将体育竞赛表演业与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培训业、体育广告业、体育用品制造业和体育建筑业等各部门产业的发展紧密地融为一体,其产品相互利用率较高,产生了良好的规模效应。比如,在美国经济结构的42个部门中,体育产业的关联强度居第8位。正是这种较强的关联性使体育产业能够叠加到其他产业中去,创造“1+1>2”的效应。赛事的举办,对第二产业中的其他行业也将产生有力的推动,如房地产业也会由于体育赛事的举办得到快速的发展。也正是这种较强的关联性使得体育产业具有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潜质。
举办体育赛事最直接受益的是第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中与体育经济关系密切的旅游业、商业餐饮业、社会服务业、会展业、文化产业等行业,举办体育赛事对这些行业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举办体育赛事对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还体现在促进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优化和增长质量的提高方面,传统服务业在营销方式、服务技术、经营理念、经营业态等方面将逐步与国际接轨,服务水平和质量会得到明显提高,信息咨询业、现代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将加快发展,行业规模迅速壮大,比重明显提高。近年来大型体育运动会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每一次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都对世界旅游业,特别是主办城市及国家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赛事对主办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国际化已经成为每个大城市的一致选择,利用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契机,能快速提高主办城市的知名度、城市形象和城市地位,加强城市竞争力,提高城市人文素质,增加城市国际竞争力。
成功举办体育赛事将加速城市的国际化进程,不仅能直接拉动增长,而且还能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地区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转变,从而较快提升主办城市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在赛事的举办前期将会首先带动城市建筑业、体育广告业、体育业、体育用品业、体育培训业等行业的;赛事的举办中期会带动体育经纪业、体育保险业、体育商业服务业、体育信息传播业、体育中介业、体育广告业、体育博彩业等行业的发展;赛事的举办后期将会带动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场地经营业、体育科研器材业等行业的发展。赛事不仅带动主办城市甚至全国的旅游业、房地产业、通信传媒业、环保业、会展业、金融保险业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最终会深深影响着城市国际竞争力中的每一个分力,并最终提升主办城市的综合国际竞争力。
体育赛事可能对主办城市产生的负面影响
为赛事盲目投资建设及不确定因素投资的增加。承办国际大型体育赛事需要主办城市投入大量资金。一些盲目摊建使主办城市财力透支,造成巨大亏损,如蒙特利尔奥运会预算只花1.25亿美元,但后来完全失控,就修建主场就耗资3.5亿美元。另外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往往需要主办城市追加经费投入,如2004雅典奥运会共花费了116亿美元,是上最“昂贵”的一届奥运会,仅为防恐怖袭击、安保等费用就高达13.8亿美元。
召开赛事后体育设施的闲置。主办城市为大型赛事耗巨资修建的大量体育设施和场馆在赛事结束后被闲置乃至废弃,甚至有些地方对部分场馆进行拆除变卖废旧建筑材料。体育设施的闲置是众多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后的普遍现象,比赛后遗留下的体育设施大量闲置、维修保养费用昂贵等成为难题。
赛事结束后出现的社会问题。赛事前后人口金融的短时间高密度聚集、满足比赛需要的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兴建、密集的文化产业与高强度的市场运作等为城市带来了经济热潮并加速城市经济发展,同时也可能造成商业泡沫和供求落差。赛事结束后需要适应的不仅是诸如就业岗位骤减、场馆设施空置等供应过剩、需求不足的负面影响,同样需要应对可能对城市市民社会生活造成的冲击。
结论与建议
体育赛事带给主办城市的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究竟能把握多少发展机遇,能减少多少负面影响,这都取决于主办城市的筹办思路是否正确,战略规划和体制安排是否,各项工作是否扎实、到位。
首先要创新运作模式,一改过去大型国际赛事上一成不变的政府包办模式,要积极推行由“政府牵头抓总,社会广泛参与”的创新模式,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尽可能地调动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去办赛事。二是在筹办过程中组委会要始终遵循“精打细算、节减成本”的方针,精简机构和人员,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要实行定岗定员,优化组合,要把每一笔资金都落实到该办的事上。三是运动场馆设施规划建设遵循“四用”原则:新建补用、改建利用、竞赛适用、赛后使用,切实控制新建场馆规模和资金,充分利用现有场馆资源,特别是使场馆在赛后能得到充分利用。四是健全调控机制,对市民就业、物价平衡等均认真调控和做好防范措施,力争将赛事可能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减至最低。
:
1.钟天朗.体育经济学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李敦厚.我国体育产业现状与前景[J].体育学刊,2005.4(3)
下一篇:城市户外公益广告发展思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