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教育发展 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教育 教育质量 人口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发展与经济建设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作用”关系,即一方面经济建设决定着教育发展;另一方面教育发展也在一定的条件下决定经济建设。那么,在贵州省特定的经济条件、人文条件、地理条件等背景下,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搞好扶贫工作,教育应该是个推动器。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普及义务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所以要解决贵州省的教育问题,必须从最基层做起。
1.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建立和健全助学制度,扶持贫困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尽管贵州省政府近年来增加了教育经费,但是与教育费用的需求相比还远远不够。农村教育的投资体制与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国家财政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它的完善势必要经历一段发展过程,既然当前的农村教育经费短缺在短期来不能解决,这就需要采取一些应急措施,如加大地方政府财政的投入等,或鼓励发展民办教育以满足社会多样化教育需求等。
2.逐步提供义务教育教学的配套设备。贵州省许多地区的义务教育虽然在形式上已经普及,但是在实质上或者说内容上并没有达到目的。学校的配套设施跟不上,所谓的九年义务教育并没有与时俱进,因此要统筹规划农村学校危房改造、布局结构调整和新校舍扩建,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对于生源高峰期的校舍要尽可能利用已有的各种资源,避免盲目建设,资源浪费,比如,在人口稀少的老少边穷地区,一些生源较少的乡镇可由一两个甚或两三个乡镇合办一所寄宿制初中,不必每乡办初中,以利于进一步调整、优化中小学布局结构。
3.提高教职员工的素质,完善其保障机制。要提高教育质量,首先,就是要提高教职员工的素质。教职员工分两类:第一类是站在讲台上直接授课的老师,可以利用寒暑假让这些老师去专业的师范类、教育类院校免费进修;第二类是学校的管理人员,即校长等,对于管理人员的要求不仅仅是在教学上面的专业性,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有效的资源管理好老师与学生的方方面面以及学校的长远发展等问题。
其次,要遏制农村教师外流。这就要提高教师的待遇,完善保障机制。对长期献身西部农村教育的教师,应在工资、福利、待遇上给以优惠;教师职称晋升、优秀教师聘选、校长选拔任用,均必须有相应年限的乡村学校教育的实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完善教职工的退休保障制度。
二、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要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面向、与企业结合,让企业参与到人才的培育当中来。产学合作是学校长期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促进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动力,更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培养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从而使学校和企业达到双赢。
三、利用高科技发展远程教育
利用远程教育工程,制定长期的农村地区教师培训计划。在贵州省农村绝大多数地区,大部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较低,现代教育技术理念严重缺乏,所以教师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各级部门要积极支持教师的培训工作,增强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对年龄稍大的教师要给予适当照顾。
对农村地区教师的培训工作要有一个长期的计划,要有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目前,贵州省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主要是短期培训,内容比较简单,基本上没有后续培训计划。所以,必须制定一个发展性的总体培训计划,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的培训内容体系。教师的培训不能只停留在设备使用的培训上,更重要的是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方法、资源利用方法、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培训。最后,对培训后的情况要有系统的评估体系,对培训的内容及其效果要客观地、有效地进行考核。
在信息共享的环境下,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也在悄悄地发生改变,最终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模式。教科书已不是信息的唯一来源,黑板加粉笔已不是授课的唯一方式,多媒体课件才是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活生生的教科书,它图、文、声并茂,使课堂生动有趣,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要结合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们在接受了教育之后,有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如农业科技知识、市场知识,等等。目的在于提高农民及其子女的文化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改变落后农村的情况。
四、改善并消除教育不平等现象
对贵州省而言,教育不平等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教育的不平等;第二是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不足。
1.少数民族教育。我国有着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互通有无、紧密联系使得许多少数民族逐渐汉化,但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我们必须要继承下来。要做好民族教育工作,必须充分重视发扬各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尊重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必须从各民族地区实际和民族特点出发,因地制宜;必须采取特殊的政策措施,对民族教育实行适当倾斜和照顾等。目前,贵州省已经有一所具有相当规模的民族学院,为少数民族文化,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均做出了巨大贡献和努力。但是,仅重视高等教育是不够的。要继承一个民族传统,必须从最根本做起。如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开设专门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班级;开设双语或散于教学,即汉语、民族语及等。
2.大力开发女性人力资源。首先,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农村女童的就学率,完善有关机制,切实保障女性人力资源的权益。各地政府要实地了解女童辍学原因,以便针对情况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建立合理配套的保护女性的、体制、法制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女性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结构优化,真正享有合法权益,保证女性人力资源顺利迎接挑战而提供宽松环境。
其次,根据贵州省女性教育缺乏,但从业人员比重较大的特征,开发女性人力资源的关键在于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倡和鼓励妇女参与各种就业方式,以产业的发展带动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为广大的女性人力资源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总之,通过上述几方面的工作,提高人们的受教育水平,尤其是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对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各级政府必须重视教育,从而才可能促进各方面的发展与进步。
∶?
[1]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2]汤灿晴,董志强.农村教育:问题与对策[J].农村经济,2004,(5).?
[3]朱天利.教育发展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新探[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4]张英.农业高职教育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5,(10).
[5]骆凯.远程教育助推贵州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1).?
[6]贵州省统计年鉴.
上一篇:从经济的角度看中国的新全球治理观
下一篇:国际视野下的生态教育实施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