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都市圈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陈娟 秦传熙 时间:2010-06-25

[摘 要] 成渝都市圈以成都和重庆两个超大城市为龙头,是我国人口规模最大的都市圈。利用2005年和2006年成渝都市圈各等级城市非农业人口、市区非农业人口等指标对成渝都市圈的城市体系规模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成渝都市圈 城市体系 规模结构
  
  一、成渝都市圈的范围界定
  本文将成渝都市圈定义为以重庆、成都两个超大城市为龙头,以绵阳等14个沿高速公路、快速铁路、黄金水道的地级市为载体的区域空间。即成渝都市圈包含了重庆、成都、广安、达州、泸州、南充、遂宁、资阳、内江、自贡、宜宾、绵阳、德阳、眉山、乐山15座城市。
  二、成渝都市圈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分析
  对成渝都市圈城市体系规模结构进行研究,对认识成渝都市圈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现状,促进成渝都市圈城市体系的优化及成渝都市圈城市功能的更好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
  1.成渝都市圈城市人口规模等级体系

     
  资料来源:根据2006年、2007年《四川统计年鉴》和2006年、2007年《重庆统计年鉴》整理而得
  从表1中可以看出成渝都市圈的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首先从城市体系数量结构上看,2005年和2006年成渝都市圈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及小城市的数量比例都为1∶0∶1.5∶4.5∶0.5。其次从城市体系人口结构上看,2005年成渝都市圈超大、特大及大中小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数量比例为1∶0∶0.27∶0.44∶0.03;2006年成渝都市圈超大、特大以及大中小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数量比例为1∶0∶0.27∶0.45∶0.03。
  因此成渝都市圈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总体特征是:超大城市数量少但人口集中度高;特大城市数量为0,处于断层状态;大城市数量少且所占人口比例低;中等城市数量最多,但所占人口比例不高;小城市数量少,所占人口比例也很低。
  2.成渝都市圈城市体系首位度、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分析

  
  本文以全市为统计口径采用非农业人口,分别计算了成渝都市圈城市首位度、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
  成渝都市圈2005年、2006两年的城市首位度均小于2,说明成渝都市圈首位城市和第二位城市的规模分布和人口集中度较为合理。四城市指数从2005年的1.503降到2006年的1.479,说明成渝都市圈首位城市规模的增长小于第二、第三、第四位城市规模的增长,但是第三、第四位城市的规模仍然偏小。11城市指数从2005年的1.139上升到2006年的1.141,说明首位城市的规模增长大于从第二位城市到第十一位城市的规模增长,特别是第二位城市以下的城市规模增长相对于首位城市来说偏慢。


  由此可见,成渝都市圈首位度较为合理,但是四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有所偏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成渝都市圈非农业人口在首位城市的集中程度较高。特别是11城市指数大于1,表明第三位及其以后城市规模偏小。
  三、优化成渝都市圈城市体系的几点建议
  1.强化成都、重庆两个超大城市间的合作
  成都、重庆两个超大城市是成渝都市圈的两个拳头城市,是成渝都市圈的两大中心,成都、重庆两个超大城市的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成渝都市圈的发展。但是目前成都、重庆两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几大都市圈的经济中心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成都、重庆两个城市要想提升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就应该加强两个城市经济和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合作,共生互补,共同发挥对成渝都市圈内其他城市的带动作用。
  2.培育特大城市,完善成渝都市圈城市体系规模结构
  成渝都市圈特大城市缺位,城市体系规模结构不完整。而特大城市是连接超大城市与其他城市的纽带和桥梁,特大城市的缺乏不利于成都、重庆两个超大城市辐射和带动其他大、中、小城市;也不利于大、中、小城市各种经济要素向两个超大城市的聚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两个超大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因此,要完善成渝都市圈城市体规模结构就要重点培育有发展潜力的大城市,使其迈向特大城市行列,弥补特大城市的空缺。
  3.提高大城市数量和规模
  成渝都市圈内大城市数量少,而且规模也不大。大城市也是连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纽带,因此也要注重大城市的发展,在不断壮大现有大城市的基础上,还应努力将中等城市培育成大城市,提高成渝都市圈内大城市的数量、质量和规模。
  :
  [1]谢文蕙 邓 卫: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2]姚士谋 朱英明等:的城市群[M].合肥:中国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
  [3]孙继琼:成渝经济区城市体系特征与城市体系优化战略研究[D].四川大学,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