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四川、陕西技术创新能力指数研究
摘 要: 选用若干项指标构建了技术创新能力指数(TICI),并以重庆、四川和陕西三省(市)为实证资料,对各项数据运用综合指数法和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测算。在定性定量分析三省市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指标、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指标等3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的基础上,提出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应当以提高产出能力和效益为原则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应当重点关注新产品生产、新产品销售、R&D活动、专利申请、技术消化吸收和国外技术引进六个方面。
关键词:技术创新能力指数(TICI);技术创新能力水平;综合指数法;重庆;四川;陕西
一、引言
早在1912年,著名的经济学家熊彼特(J.A. Schumpeter)在其著作《经济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中首次提出了创新(innovation)的理论观点。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在熊彼特之后,创新理论朝着两个方向发展,其中之一就是以弗里曼(C. Freeman)、曼斯费尔德(E. Mansfield)、斯通曼(P. Stoneman)等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学派,他们主要是从技术的改革、创新、扩散的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深入的研究。[1]
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其显著的特点是知识周期短,即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速度日益加快,使得知识和技能都具有短暂性的特点。这就迫使国家和各个省市必须高度重视技术创新能力(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city)的发展和提高。在“十一•五”规划的起点上,我国就提出了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构想。此外,技术创新能力还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一个、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同时,技术创新能力还推进产业演变,促进经济结构变革,包括产业结构的升级,部门结构、消费结构以及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2]放眼未来,人类社会、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知识经济、知识管理的发展,都将赋予各个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以更为丰富复杂的内涵,使得技术创新能力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各个省市谋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为艰巨的任务和挑战。所以,我们更应该高度重视各个省市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我国成为创新型国家奠定深厚的经济基础和技术资源基础。
本文以西部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三个省(市)——重庆、四川和陕西为例,通过综合分析三个省(市)的技术创新能力情况,相应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二、技术创新能力指数构成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通过人类发展指数(HDI)来衡量人类发展水平,本文将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HDI公式的基础上,构建出技术创新能力指数(TICI),通过对各项指标的计算,得出综合的技术创新能力水平,以此来客观有效地反映和比较我国各省市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情况(见表1)。
本文用3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构成技术创新能力指数,其实,技术创新能力还涉及到知识外溢、集群效应、企业家的创新风险意识、企业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但考虑到指标的代表性和数据收集及其客观性、可量化等原因,本文在构建技术创新能力指数时,只采用了3个一级指标和由此延伸下来的14个二级指标。
计算技术创新能力指数的方法是:首先计算二级指标对应的指数,即选定每个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通过公式“各项指数=(实际值-最小值)/(最大值-最小值)×100”的计算来表示每个方面的成就;再进行加权平均得出一级指标对应的指数;最后将3个一级指标进行加权平均,得出综合的技术创新能力指数。
三、三省(市)技术创新能力水平分析
对全国各省市的技术创新能力指数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全国技术创新能力水平呈现出明显的梯形分布趋势,而且具有较低技术创新能力水平的省市占了很大的比例,如0<TICI<30的省市占到76.67%。虽然重庆、四川和陕西是西部内陆地区发展比较好的三个省(市),但其技术创新能力水平仍然处于梯形的中行阶段,在某些方面甚至不能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本文主要通过分析3个一级指标(见表2)、并结合14个二级指标来综合研究三省(市)的技术创新能力情况。
第一项指标是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指数。陕西低于全国平均值,四川微高于全国平均值,而重庆虽然排在第7位,但与拥有全国最高值的江苏省相差45.92个百分点。从二级指标出发,可以看出问题的根源所在:陕西主要是由于引进国外技术、消化吸收技术和购买国内技术这三方面存在不足;四川是引进国外技术、消化吸收技术和R&D项目经费支出方面的欠缺,尤其是引进国外技术支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而重庆是R&D项目人员和经费投入方面缺乏力度,尤其是R&D项目经费支出,仅排在第18位。
第三项指标是其他指数。陕西和重庆低于全国平均值,四川微高于全国平均值,与拥有全国最高值的北京相差40多个百分点。究其原因,问题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陕西是因为R&D项目数和技术市场成交额的不足,特别是技术市场成交额水平处于第15的位置;四川是由于指数和技术市场成交额两方面处于劣势,而且其教育发展指数排在了第18位,从根本上阻碍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重庆教育发展指数与全国平均值持平,R&D项目数低于全国平均值,排在第13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重庆、四川和陕西技术创新能力虽然处于中行阶段,但其发展趋势却不容乐观,机遇与挑战并存。三省(市)的技术创新能力在排名上属于中等水平,可是全国各地区呈现“两头小、中间大”且呈断层式分布,而三省(市)的技术创新能力从指数分布上看,还存在很大劣势,前景堪忧,特别是在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方面。
四、提高三省(市)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和意见
(一)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方面
由于各地区本身条件的限制和发展战略的不同,应该结合目前的具体情况和对未来的规划,有侧重地将资源集中于某个方面,使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有所突破,从而为增强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重庆应重视R&D项目的开发和运作,其中包括增加科研人员和经费的投入,在引进和消化吸收先进知识技术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四川则要重点加强对国外技术的引进,这就必须与国外市场建立良好的联系,密切关注国外技术市场发展的动态,有选择性地引进与我国市场相契合、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技术。陕西在加强引进国外技术的同时,还要注重对技术的消化吸收。因为如果只是停留在引进技术的表层,没有将之消化吸收、为己灵活运用,就只能一直不断地引进技术,而不能切实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实现由模仿创新到合作创新、自主创新的转变。
(二)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方面
对照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指数来观察产出能力指数,就不难发现两者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即投入大于产出。由此,三省(市)不能盲目地加大资源和能源的投入,而不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市场的开发、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自身的管理。因此,应该首先进行市场调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结合本身已具备的条件,有的放矢地填补空白和不足,然后有方向性地增加投入,做到事半功倍。在此前提下,还要到市场上宣传新产品,争取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识和认同,做好营销工作,当然加强各个部门的管理也是不可缺少的,这样才能使整个流程一环扣一环,最终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
(三)尤其要重视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的提高
基于全国各地区的统计数据,运用相关分析,选择技术创新能力指数为因变量,3个一级指标为自变量,得到相关系数矩阵(见表3):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对TICI的影响最大。所以,三省(市)应当特别重视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的提高,因为产出能力与投入能力相联系与最终实现的经济效益直接相关,它不只关系到一个区域的核心竞争能力,还对其市场活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乃至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产生重要的影响。
(四)给予增强相关性强的方面以高度重视
在研究全国各省市有关数据的基础上,将TICI与14个二级指标进行相关分析,提炼出相关性比较强的6个指标(见表4),分别是新产品产值指数、新产品销售收入指数、R&D项目经费指数、国内三种专利申请受理指数、消化吸收经费支出指数和引进国外技术指数。为了在资源有限的客观条件下实现组合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最有效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三省(市)应该高度重视这六个方面,并根据其对技术创新能力所做出的贡献进行区别对待。
:
[1]赵玉林.创新经济学[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6.
[2] 柳卸林.2004-2005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分析报告[J].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12):5-14.
[3] 黄蕾.重庆市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2006.
[4]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