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对经济周期的多重效应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技术创新 生产力效应 收入分配效应 财富转移效应 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是指总的经济波动中扩张和收缩的交替性和不断重复性,对一个国家或是一个经济体而言,获得经济增长是其关键的经济目标,而获得持续的经济增长更是所有人的共同期望。经济学家一直在力图寻找形成经济周期的原因,建立完整而权威的经济周期理论。
典型的经济周期理论
19世纪中期以来,提出的经济周期理论有几十种,其中技术创新经济周期始终受到重视,比较典型的包括:
(一)熊彼特技术创新周期
创新是指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例如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等。该理论认为,创新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创新者提供了利益,引起其他仿效,形成创新浪潮,使银行信用扩大,增加了对资本品的需求,形成经济繁荣。随着创新的普及,赢利机会减少,银行银根紧缩,对资本品的需求减少,造成衰退,直至下一次创新出现。
(二)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西方宏观经济学界出现研究发达国家经济周期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其基本思想是:该理论的研究者不否认某些需求因素可以引起经济波动,但他们认为技术冲击是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并且将“索罗剩余”的估计值作为对技术进步的测度指标。研究表明,战后美国产量方差的大约70%可以由“索罗剩余”的变差解释。他们认为技术受外来随机扰动因素的影响,是一个随机变量,并且它有一持久性分量,即一次技术创新将永久性地提高技术水平的预期路径。
各种技术创新经济周期理论均在某种角度解释了技术创新与经济周期的关系,但未能深刻分析技术创新的具体作用机理,学术界始终没有在技术创新经济周期的理论上达成共识。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技术创新对经济周期形成的作用机理,以释疑团。
技术创新的生产力效应
技术创新能够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生产投资。经济增长受制于资源的有限性,技术创新大大降低了经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创新性的技术投人越来越多地代替了物质投入,大大节省了生产中的物质消耗和浪费,有效地缓解了自然资源不足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据统计,美国每亿美元产值的钢材消耗量1970年为1.23吨,1985年以后下降为0.28吨;1989年以来,尽管美国经济规模比1960年增长了2.5倍,但钢材的消耗量只增加了40%,铜、铝、镍、锌等金属的消耗也出现同样的情况。
技术创新也是一种生产要素,技术创新能改变土地、劳动和资本在生产中的相对比例关系,即能改变产品的生产函数来创造出更高的生产能力。技术创新从第一次革命开始,人类财富的增加已经越来越依赖技术创新,当今发达国家人均收入的增加有50%-70%应归因于技术创新带来的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投资是社会生产中关键的组成部分,是决定经济周期的重要因素,技术创新与投资活动具有很大相关性。我们以生产投资为例研究技术变化对投资的影响。决定生产投资的的主要因素有实际利率水平、预期收益率等。根据道格拉斯生产函数:Q=ALaKb A 代表包括技术因子在内的常量,以及凯恩斯资本边际效率公式:
R0=Rn/(1 r)n 假设:Rn=QP
R0表示投资本金,Rn表示某年的收益,r表示利率或投资预期收益率,P代表单位商品价格。
将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带入凯恩斯资本边际效率公式可得资本边际效率公式:R0= ∑ALaKb P /(1 r)n
由公式可知,技术因子A的增大必然导致收益率r的增加,进而导致社会生产投资的增加。
技术创新的收入分配效应
社会生产要素分为低级要素和高级要素。传统理论认为低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等数量巨大的非稀缺资源,高级要素包括机器设施等资本品。导致需求不足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社会生产规模无限扩大、同时生产要素供求关系不均衡,引起要素收入分配不平等,导致普通劳动者购买力不足、大量商品无法消耗,进而引起生产衰退、危机爆发、形成经济周期。
随着生产力的,资本、技术、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知识、创新能力、核心技术以及国际经营管理经验等已经成为决定企业、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其中,技术作为决定性因素的意义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实力的主要标志。由于新技术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掌握专业技术的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作用相应提高,导致劳动力价格大涨,例如现代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人力成本在商品成本中的比例大幅度提高,生产设备、资金等资本品比重相对下跌,单位投资所得利润、股息、利息数量不断减少。这是不同生产要素价格相对变化的具体表现,这在相当大程度上改变了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社会阶层收入的相对比例,并改变了社会总体消费倾向。
传统的消费理论认为消费与现期的收入相关(C=C0 cYD),同时,收入分布与总消费需求也具有相关性。原因在于不同收入水平的个体拥有不同的边际消费倾向(MPC),为了考察这种要素收入水平的相对变化对社会总消费产生的影响,需推导出在总收入一定的情况下,不同的收入分布状态对整个经济体的总消费需求的影响。
假定:
1.不同收入水平的社会成员i消费额为Ci=Co ciYi, 其中ci为社会成员i的边际消费倾向MPC, Yi为其可支配收入。
2.假定边际消费倾向MPC满足ci=-aYi b ,其中:a, b>0,且0<MPC<1,即随可支配收入增加,边际消费倾向呈递减趋势,此处将其简化为线性递减函数。
3.约束条件是总收入固定: ∑Yi=Y0
根据上面的公式得到社会成员i的消费需求:
Ci=Co (-aYi b) Yi=Co bY-aYi2
全社会的消费总需求为:
∑Ci=C1 C2 …… Cn=∑C0 ∑bYi-∑aYi2=∑C0 bY -a∑Yi2
利用拉格郎日极值定理求最大社会总需求:
构造公式:f(Y1,Y2,……Yn,k)= ∑C0 b∑Yi a∑Yi2 k(Y-∑Yi)
对f(Y1,Y2,……Yn,k)分别求Yi和 k的偏导数,并求极限可得,当Y1=Y2=……Yn , K=b-2aY时可得到社会总消费的最大值:Max(∑Ci )= ∑C0 bY –aY2/ n
推导结果表明:收入平均分配程度与整个社会整体的消费能力成正比,收入的差距越小,社会整体的消费能力越强。
利用上述结论可知,当出现一次技术创新的初期,劳动力要素的收入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与资本要素收入的差距较大;当不断,社会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技术重要性不断增加,掌握技术要素的劳动力阶层与掌握资本要素的社会阶层收入差异变得越来越小,这种缩小的收入差异将导致社会总体消费倾向提高,消费需求的增长逐渐跟上生产力的发展,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逐渐均衡,总需求的增长又进一步导致投资加速增长。经济周期形成的原因之一在于总需求的冲击,其中由于技术创新造成的收入差距的相对缩小对消费需求的增加具有重大作用。
技术创新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减少了资本所有者的相对收入比例,减轻了不同社会阶层收入的相对悬殊,提高了普通劳动人民的消费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危机发生的机率,降低了经济危机的破坏程度,延长了经济周期跨度,近几十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运行轨迹便是很好的证明。
技术创新的财富转移效应
纵观人类,技术创新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人类社会产业结构的发展、调整。从远古时代的原始农业到的机、航天,均是伴随着一次次技术创新与革命应运而生、发展壮大;老产业在辉煌之后也随着新产业的出现或退出历史舞台或利用新技术完善自己、焕发青春。
在产业更新的同时,人类社会不断增长的财富也完成了一次次在不同社会阶层和人群之间的转移。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例,20世纪初期,钢铁工业,纺织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国家实力的大小取决于这些部门的产值,社会的财富也大量集中在相关资本家手中,出现了大量资本数以亿计的钢铁大王、纺织大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航空工业,汽车制造业、工业等部门蓬勃发展,涌现出大量现代工业巨头,如通用动力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制造公司、波音公司、西门子公司等等,社会资本也从经营钢铁,纺织等传统工业的资本家手中转移到经营汽车、飞机等产业的新一代资本家手中。
近二十年,计算机产业、生命基因产业、信息产业突飞猛进,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微软公司为代表的一大批信息产业公司在世界经济领域内独领风骚,同时,以盖茨为代表的一批新兴资本家成长为世界首富,取代了经营汽车、钢铁等行业的工业资本家。从上述产业结构变更的历史可以看出,社会财富随着由技术创新引发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更新,通过价格等市场机制,不断在各个社会阶层之间转移,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均贫富的效果,同时提高了社会总体投资及消费倾向,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增长;减少了因财富过多、过长时间集中在某些人手中所造成的社会消费、投资不足,以及由此产生经济衰退的可能性。
政策意义
综上所述,技术创新的收入分配效应、财富转移效应、生产力效应的综合效果形成了经济周期的运动轨迹。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够促进社会财富良性循环,提高社会整体消费和投资倾向,使经济能在宏、微观环境改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生产力与市场需求同步扩张的基础上保持稳定的增长,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减轻,产生严重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政府在技术创新方面负有发挥管理作用的重大责任。一方面,政府要引导进行技术创新,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另一方面,风险大、收益低的技术创新要由政府承担,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动用国家的优秀人才,集中力量对某些关键性技术进行攻关,帮助国民经济实现产业升级和进行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
1.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9. 9
2.厉以宁,秦宛顺,靳云汇.经济增长与波动[M].中国计划出版社,1993
3.王春法.技术创新政策:理论基础与工具选择[M].北京:经济出版社,1998
4.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商务印书馆,1963
5.吴树青.经济学[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6.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上一篇:浅谈高校技术创新的营业税优惠问题
下一篇: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模型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