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城乡经济稳中求进 主体中坚仍然稳固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未知 时间:2010-06-25
 今年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世界增速放缓,国际出现动荡,全球通货膨胀开始显现;国内的重大灾害和安全事故,对我国经济也带来了一定冲击。在这种情势下,山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落实观,坚持稳中求进、好字优先,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使前三季度全省城乡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

 

  一、1-9月山西城乡经济运行情况及特点

 

  (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粮食总产有望再超百亿

 

  1、农作物种植面积增加。2004年以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资市场供应充足,粮食价格高位运行,较好地调动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据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对全省29个调查县、100个调查村、1000户农作物实际播种面积抽样调查资料推算,2008年全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5590万亩,比上年增加110万亩,增长2%。这是本省农作物播种面积持续恢复增长的第五个年头。其中,粮食种植面积为4667万亩,比上年增加125万亩,增长2.7%;油料种植面积为269万亩,比上年增加19万亩,增长7.4%,扭转了连续五年下滑的局面;蔬菜种植面积为361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棉花种植面积为134万亩,比上年减少22万亩,下降14.3%

 

  2、夏粮生产喜获丰收。种植面积的扩大,有利的气象条件,以及新的田间管理技术的运用,促成了今年夏粮丰收。据对全省12个小麦主产县84个村抽样调查资料测算,2008年,全省夏粮播种面积为1078万亩,单产为236.4公斤,总产为25.48亿公斤,分别比上年增长17.2%14.6%。其中,小麦播种面积为1046万亩,单产为241.8公斤,总产为25.29亿公斤,分别比上年增长17.3%14.9%

 

  3、秋粮总产将有所下滑。调查结果显示,2008年,全省秋粮播种面积为3589万亩,比上年扩大148 万亩,其中高产作物玉米面积2067万亩,较上年增加162万亩,增长幅度高达8.51%。但由于大秋作物生长期遭受严重伏旱,加之地老虎、红蜘蛛等病虫害影响,秋粮总产预计为76亿公斤,较上年下降2%左右。也就是说,全年全省粮食总产仍将保持在100亿公斤以上,实现连续三年超过百亿公斤。

 

  (二)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居民消费支出增势平缓

 

  1、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高。今年1-9月份,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570.84元,同比增长14.1%,增幅低于去年同期1.9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是拉动城镇居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动力。受离退休人员增资及惠民政策翘尾等因素的影响,前三季度,全省城镇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2663.43元,同比增长35.8%;人均经营性收入为733.64元,增长1.36倍。分季看,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明显的“V”字型走势,一季度为3452.8元,二季度为2971.1元,三季度为3147.1元。

 

  1-9月份,全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6505.20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0%,慢于收入增长7.1个百分点;扣除同期价格上涨因素,实际下降1.4%。在居民各类消费中,食品、居住和医疗保健支出增长明显,增幅依次为19.1%15.9%23.5%;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通讯、文教娱乐等消费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今年1-9月,全省农民人均现金收入预计为3039元,同比增长23%左右。家庭经营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基础,本期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现金收入约为1495元,增长23.7%,其增加额占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加额的48%;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来源,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约为1281元,增长25%左右,对农民现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44%;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约为121元,增长35%左右。

 

  今年前三季,全省农民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预计为202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左右,低于收入增速7个百分点;扣除同期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6%。食品、衣着、居住、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文化和医疗保健呈全面增长态势,增幅依次分别为22%、3%、15%、14%43%、2.5%和16%

 

  (三)整体价格水平表现为较快增长态势

 

  1、消费价格依然处于上涨态势,但涨势明显减弱。承接2007CPI价格上涨的态势,今年以来,主要受食品类和居住类价格走高的影响,全省CPI继续呈现为不断上涨的态势,19月全省CPI比去年同期上涨了8.5%。从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看,呈现 六升两降”的运行格局,即食品、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六类上涨,涨幅分别为22.1%、2.6%、3.1%、2.0%、0.3%和9.3%,而衣着、交通及通讯分别下降1.4%和0.6%,食品、居住价格上涨突出,结构性特征十分明显。分月来看,全省CPI在经历了一月份、二月份、三月份步步攀升、形成了一个向上的走势后, 4月份开始下行,涨幅不断回落,到9月份,全省CPI 上涨6.8%,不仅与今年最高月(3月份10.3%)形成了3.5个百分点的落差,还低于2007年最高月(11月份7.2%)0.4个百分点。

 

  2、品出厂价格与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呈同向强势上涨格局。19月份,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指数为123.98,涨幅比上年同期高出17.2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指数为118.6,涨幅比上年同期高出14.3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与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向强势上涨的情况系近年所少见。主要表现为:重工业出厂价格指数(125.5),高于轻工业出厂价格指数(109.316.2个百分点;生产资料类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124.7),高于生活资料类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109.515.2个百分点;在各工业部门中,煤炭及炼焦工业(134.0)、冶金工业(126.9)和化学工业(116.2)的出厂价格指数涨幅最为突出。分月来看,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涨幅在8月份前呈逐月攀升、涨幅持续扩大之势,9月份涨幅有所回落;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涨幅则呈持续扩大态势。

 

  (四)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保持稳定增长

 

  随着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2008年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下工业呈现平稳增长态势。根据全省经济发展形势以及前三季度规模以下工业的发展情况,预计本省今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下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76亿元,其中部分产值完成约485亿元,个体部分完成约91亿元,按可比价,增长速度为8%左右。随着央行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特别是本省《关于加快全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的实施,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将会明显改善,全省规模以下工业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

 

  (五)三季度山西企业家信心指数再度回落,企业生产经营景气度下降

 

  今年以来,国内外一系列不利因素集中释放,相互叠加,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的信心产生了持续的疑虑和担忧。企业景气调查监测结果显示,1-3季度,山西企业家信心指数由一季度133.71,回落到二季度132.53,再回落到三季度123.97,呈现逐步下行走势。与此同时,由于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大多数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工业增速放缓,建筑业旺季不旺,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盈利下降,批发零售业经营艰难,房地产业受到较大冲击等,全省企业生产经营景气指数表现出稳中回落态势,1-3季度分别为128.05131.97126.18,企业整体经济运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

 

  据初步分析,随着市场环境趋于宽松,各行业贷款难度将有所降低,会让企业赢得喘息之机;主导全省工业运行的煤、焦、钢铁、化工等产业,进入四季度后会迎来全年生产高峰,采暖、发电需求会更旺,受此带动,全省工业景气度将得到较大提升。尽管今年以来,各种规模企业的景气度均出现回落,但是大型企业的景气度保持在了160以上,这表明支撑山西国民经济运行的主体经济并未从根本产生动摇,因此山西企业整体景气度不会出现过大的波动。

 

  二、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资价格普遍上涨,加大了种植成本

 

  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受原料价格上涨的影响,19月份全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了17.5%。其中,化肥上涨了27.1%,幼畜家禽上涨了40.5%,饲料上涨了9.7%,农用机油上涨了16.8%,农用种子上涨了13.6%,农用薄膜上涨了5.7%,农业生产及服务价格上涨了18.0%。农资价格的过快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支农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影响了农民生产投入的积极性。

 

  (二)农业水利设施老化失修,使用效益明显下降

 

  部分水利设施由于维护不及时,有的已经完全毁损不能使用,有的勉强可用,但维护成本很高,有的设施不配套,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面对今年较为的严重旱情,尽管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抗旱救灾,但是仍然有部分农田因无法得到及时灌溉而减收甚至绝收。表明目前农村的水利设施难以抵御灾害,保障农业丰收。

 

  (三)市场物价形势仍较严峻,价格水平将高位运行

 

  今年后几个月将因增速回落、粮食再获好收成以及“翘尾”因素逐步减弱等影响,各月CPI将逐步回落。但在全球粮食供应偏紧、资源类产品价格快速上扬的形势下,农产品价格和资源类产品价格上涨的趋势不会在短期内改变,上游产品长期积累的涨价压力向下游产品传递,加之冬季取暖即将启动,煤、电等消费需求更加旺盛,这些因素都会对物价上涨产生一定的压力和推动作用,虽然近期物价涨幅有所回落,但物价形势依然比较严峻,涨幅可能在7%-8%的高位运行。

 

  (四)资金紧张、成本上升,效益下滑压力较大

 

  今年以来,一方面,国家实行货币紧缩政策,使山西企业本已长期紧缺的流动资金更紧,融资异常困难。加之2008年以来A 股持续下跌,使得一向认为融资不成大问题的上市公司,也在三季度融资情况判断中调高了“融资难”的认同度。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另一方面,能源、原材料等初级产品价格继续上扬,资源类产品价格表现为强势上涨态势,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有限、产品价格调整滞后,造成了生产成本的提高,部分行业因为产能过剩或季节因素影响导致企业效益下滑,景气指数下降,劳动力需求萎缩,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企业的盈利空间缩小,企业面临效益下滑的较大压力。

 

  (五)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后劲不足,消费需求相对疲软

 

  今年前三季度,本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了14.1%,慢于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速度近10个百分点。根据国家统计局反馈资料,今年上半年,山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排第22位,较上年同期后移1位。剔除去年11月份本省预发增资部分收入的影响,如果再没有新的收入增长点作支撑,要确保城镇居民收入2007年在全国第15的排位存在很大难度。另外,1-9月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实际消费为负增长,属近年来罕见。

 

  三、几点建议

 

  根据前三季度全省城乡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主要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要实现山西全年经济的平稳增长,必须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各种挑战。

 

  (一)抑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

 

  各项农资价格的持续上涨,已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粮食直补和粮价提高给农民带来的实惠。各级政府尤其是物价、工商、质检等相关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监控农资市场价格,打击制假、售假、贩假等违法行为,净化农资市场,营造一个宽松的消费环境,维护市场稳定,抑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降低粮食生产成本,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同时,要努力疏通流通渠道,增加优质农资的供应。

 

  (二)继续采取多种措施,努力稳定物价水平

 

  这一轮的物价上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的价格依然处于上涨态势,应当继续采取多种措施,努力稳定物价水平。一是建立控制物价联席会议制度,二是要把控制食品价格上涨作为控制物价的重中之重,三是对食品实行绿色通道制度,四是要加大对控制物价的宣传力度,五是要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六是加强对价格的预警监测。

 

  (三)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确保农业增产增收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当前,要认真学习领会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抓住有利时机,适时改革管理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生产、投入的积极性,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省范围内掀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高潮,有效扭转水利设施薄弱的不利局面,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更好地保障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四)积极应对复杂局面,扶持企业渡过难关

 

  当前,国际、国内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伴随着华尔街危机升级,全球经济均呈现出不稳定性。山西虽属内陆欠发达省份,但是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亦不大可能独善其身。因此保持全年企业运营稳步提高,要依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联系企业自身实际,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局面。

 

  (五)调整分配政策,发挥好消费对经济的助推作用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要进一步研究和调整收入分配政策,设法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如积极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督促企业适度提高初次分配比例,加快服务业发展,扩大就业渠道等,逐步缩小山西城乡居民同全国的收入差距;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总之,2008年前三季度山西粮食获得较好收成,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整体价格水平表现为较快增长态势,规模以下增加值保持稳定增长,全省经济保持了平稳的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