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使世界各国的城市面临着发展的机会和竞争的压力。如何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从而提升城市竞争力成为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世界银行把城市问题作为1999---2000年度发展报告的主题,2000年新加坡全球经济地理大会也把城市竞争力作为重要议题。国内学术界最近两三年开始重视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并引起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
一、城市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
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源于竞争力的研究。竞争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从微观角度来看,众多的现实生产者和潜在生产者都正在、或试图通过利用更多的、更有质量的生产要素和资源,进行生产和提供服务,来谋取利润。竞争在现象上表现为产品和价格竞争,实质上是争夺资源的竞争。市场竞争的内涵是对最有价值的生产要素的争夺,只有在配置生产要素方面占有优势,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竞争力内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日益丰富,具有多角度、多层次的含义。竞争力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成本优势理论。其代表者是亚当·斯密基于资源禀赋而建立起来的绝对成本优势与李嘉图的相对成本优势和其马歇尔的集聚优势理论。在这些理论分析中,市场竞争主要是产品竞争,产品成本是竞争占优的决定性因素。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成本优势,认为竞争力的强弱取决于是否占有和控制世界上的资源产地,是否具有生产上的高效率技术和组织方式等。马歇尔认为当集聚时,由于大量生产要素的集聚所产生的相互积极影响,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竞争力。但是,今天的成本优势被认为是科技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制度因素、人力资源素质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在同类型产品竞争中,成本仍是一个综合性的竞争力指标。
(二)体制优势理论。在资源禀赋意义逐渐减退的情况下,竞争力优势理论的研究转向更深入层次的体制性方面,主要是以世界经济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的观点为代表。他们认为,竞争力是指一国的企业或企业家以比国内外的竞争者更具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与劳务的能力,认为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这些观点主要是从现代市场竞争的基本体制性因素——国际化、政府管理、体制、公共设施、企业管理、技术、国民素质,、服务水平等进行的综合评判。
(三)创新优势理论。以熊彼特理论为基础的技术创新理论,认为竞争力优势主要是以技术组织的不断更新为依托;以波特为代表的系统性竞争力优势理论,竞争力在于技术创新,更在于国内各方面经济资源和要素分工协作的体系化;以道格拉斯·诺斯为代表的制度创新竞争力优势理论,认为竞争力在于通过制度创新营造促进技术进步和发挥经济潜力的环境,强调竞争力优势是制度安排的产物。
上述关于竞争力的理论简述,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发展演变的印记,从各个方面丰富了竞争力内涵。
二、国外城市竞争力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城市竞争力研究起步较早。从研究城市竞争力的地域分布来看,全球城市竞争力研究集中在北美、欧洲及亚太地区。
在北美,美国城市竞争力及其相关研究比较深入。美国的彼得教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对这个问题做了开拓性的探索。他提出城市竞争力的评价框架是显示性框架和解释性框架的结合。彼得认为城市竞争力没有直接被测量分析的性质,人们只能通过它投下的影子来估计它的质和量。在解释城市竞争力时,彼得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选择了一套解释竞争力的变量:城市竞争力(UC)=F(经济因素,战略因素)。经济因素: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区位+经济结构+城市环境;战略因素:政府效率+城市战略十公私部门合作+制度灵活性。他选取了零售额、制造业增加值和商业增加值三个指标,体现城市竞争力;同时又选取了一些构成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判别式分析法,得出各城市竞争力得分,比较后得出各城市的竞争力排名。
丹尼斯教授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大都市地区的国际竞争力问题,他提出了自己的概念框架:C=f(U,N,T,F)。C代表大都市地区的国际竞争力,U指支撑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商业活动的当地城市环境,N指影响大都市地区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因素,T是指对国际贸易条约的依附程度,F是指当地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比较样本大都市地区的竞争力时,丹尼斯将有关数据代入其数学模型,从而得出样本大都市地区的竞争力得分和排名。
20世纪90年代初已是国际上研究竞争力问题的著名专家、哈佛大学的波特教授,声称他关于国家竞争力的研究结果同样适用于次级经济存在(区域和城市)。波特指出:“竞争力在国家水平上仅仅有意义的概念是国家的生产率。”推及到城市:一个城市竞争力是指城市的生产率。城市竞争力是城市创造财富、提高收入的能力。
随着欧盟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竞争力研究成为欧洲关注的焦点。欧盟有关机构已经完成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的研究,正着手欧洲城市竞争力的评价工作。
亚太地区城市竞争力研究范围仅局限于城市竞争力评价,对其竞争机制等的探讨不如前两个地区深入。
总体来说,目前国外城市竞争力研究主要围绕新背景下城市竞争机制、城市竞争力影响因素以及城市竞争力评价、城市竞争力提升战略等四方面展开的。
三、我国城市竞争力研究现状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竞争力都明显偏低,如伺提高我国城市竞争力,增强我国国民经济整体实力,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我国的一些科研机构院所及政府部门对此作了一些研究。
(一)城市竞争力内涵的研究
现有的研究成果对城市竞争力的定义大致分为三类:
1、城市竞争力是创造财富、推动区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的能力。如郝寿义、倪鹏飞等人认为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国内外市场上与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自身创造财富和推动地区、国家或世界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现实的和潜在的能力。
2、城市竞争力的本质是资源配置能力。如宁越敏等人认为城市竞争力是“在社会、经济结构、价值观、文化、制度政策等多个因素综合作用下创造和维持的,一个城市为其自身发展在其从属的大区域中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从而获得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
3、城市竞争力是基于市场竞争条件下的城市获取各种流动资源(尤其是战略性资源)和占领市场的能力。
从上看出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具有明确直观含义却又不易精确把握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它反映了城市的生产能力、生活质量、社会进步及其对外影响能力等。众多的要素和环境子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共同集合构成城市竞争力,城市竞争力是个复杂的混沌系统。
(二)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1、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IUD)是政府批准设立的中国首家从事城市发展研究的跨学科国际化非营利组织。2阗2年该机构在国内领先开辟的“中国城市竞争力评价系统”和“中国城市竞争力解决方案”被证明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以“IUD全球竞争力理论”为指导,提出“城市价值链模型”,它的核心是指标体系,其实质是建立高度区域一体化的全球资源配置机制和运行模式。它的城市竞争力评价系统有五个层面:城市实力系统、城市能力系统、城市活力系统、城市潜力系统和城市魅力系统。
2、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倪鹏飞博士在1998年就开始研究城市竞争力,于2001年出版的专著《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中首先提出城市竞争力的弓弦模型,即中国城市竞争力(箭)=F(硬竞争力、软竞争力),硬竞争力(弓)=人才竞争力+资本竞争力+技竞争力+结构竞争力+区位竞争力+设施竞争力+聚集力+环境竞争力;软竞争力(弦)=秩序竞争力+制度竞争力+文化竞争力+管理竞争力+开放竞争力。2002年由倪鹏飞牵头并集合多家机构,深入研究并形成了《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对弓弦模型理论作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3、上海社科院
上海社科院在2001年,对十个最具代表性城市首次进行比较研究。各城市竞争力的排序依次是:上海、深圳、北京、广州、重庆、苏州、武汉、天津、西安、哈尔滨。该项研究从总量、质量、流量三个一级指标出发,下设14个二级指标和79个三级指标,通过定量分析10个中心城市在中的集聚和扩散功能的强弱,来体现每个城市的综合实力。
4、其他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
郝寿义等人选择综合经济实力、资金实力、开放程度、人才及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基础设施等六个方面21个指标组成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上海、北京等城市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
宁越敏教授和唐礼智博士在继承IMD和波特国家竞争力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竞争力的理论模型。认为产业竞争力、竞争力、综合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是构成城市竞争力模型的核心因素,同时城市竞争力受环境、政府作用、基础设施、国民素质、对外对内开放程度、城市环境质量等支撑,构建了39个具体的城市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
许康宁从城市竞争力的城市规模、城市素质、城市环境和基础设施等环境要素、经济实力、资本与市场、国际化程度、产业结构、创新与成本等经济要素、市场化程度和政府管理等体制要素出发,组建了69个具体指标的城市竞争力测度体系。
于涛方等人将城市竞争力看作是城市竞争资本和竞争过程的统一。竞争资本是指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资本,竞争过程是指城市的城市资本创造增加值的过程,城市竞争资本积累与竞争过程密切相关。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有城市管治、创新和学习、贸易环境、制度和政策。
其他如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等高等院校的教师、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也以研究、学位论文的形式,对城市竞争力问题进行了大量而有益的研究。同时,天津建委、杭州市委市政府及统计局、上海、广州、福州、青岛、北京等政府部门也开展了实证研究。
从上分析可见,目前尚无一种统一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和测度指标体系。无论是借助波特的国家竞争理论和竞争模型,还是IMD国家竞争模型和测度指标体系,以及自创体系研究城市竞争力问题,很难说已有成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即便在国际上关丁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也存在众多争论。
四、我国城市竞争力研究评价
我国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是近几年的事,有学者将我国城市竞争力研究的现状特点为“刚刚起步、起点较低、各自为政、一家之言”,总体上还未形成一个权威、、实用、统一的完整评价体系。
(一)研究主体的局限性
近几年我国城市发展已经到了转型期,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已成为探讨城市问题的常用词。城市发展转型使得城市竞争力的主体发生了变化,我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也相应地到了转型期。城市竞争的主体更多时候是城市群或群体内部。不仅要研究城市群体竞争力,也应研究群体内部城镇竞争力与群体竞争力的关系。
竞争不仅发生在国内城市与国际城市之间、国内不同地域城市之间,竞争也发生在城市体系内部的城市之间。城市体系内部城市之间的竞争问题及其竞争力的提升问题在目前还没有得到广泛重视与研究。单个城市的竞争力问题已经有了很多研究,相对比较成熟,而从城市群体的视角研究城市竞争力则比较少见。虽然研究者在提升城市竞争力策略中也提到以大城市群、都市圈战略提升城市竞争力,但是现有的理论模型得不出这样的结论。用现有的城市竞争力理论处理群体内部城镇竞争力可能会有问题,因为群体对个体具有约束作用。有必要修正和完善现有的理论。
(二)服务对象的局限性
我国城市竞争力研究者多是站在城市政府的立场上,研究成果是为城市政府服务的。虽然也可为其他级别的政府,但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城市政府关注的是城市本身,而上级政府关注的是多个城市,中央政府关注的是全国的城市。
不同级别的政府对待城市问题的视角有很大的差异。由于政府代表的利益不同以及基层政府的局限性,对同一城市竞争力的判断可能不相同,即便相同,也可能会采取不同的策略。虽然城市竞争力模型中考虑了政府要素,研究结果也可为政府服务,但是不同级别政府的职责不同,对城市竞争力的态度和需求也不一样。应结合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及不同政府的权限研究城市竞争力,修正城市竞争力理论,服务于不同级别的政府。
(三)研究目的的单一性
目前的城市竞争力研究尽管采取的方法或者评价的指标体系存在着差异性,但其研究的目的却是一致的:为提升城市竞争力谋略。
若将市场竞争与城市竞争的结果加以比较,就会发现市场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企业因竞争力不强而破产,最终被其他企业所替代,而城市竞争却从未出现类似的结果。我国目前存在许多城市的发展陷入困境,这类城市中多半是资源性城市,由于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恶化以及区位的原因,城市转型困难。反思在当初城市幼年成长期若能采取适当控制引导措施,就能避免今后的问题。这对当今资源富集地区城市竞争力评价乃至城市选址布局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城市竞争力研究的目的直接影响着城市发展策略。市场竞争的结果以及现实城市的困境说明城市存在与企业类似的两种结局:继续存在或消失(搬迁可合并),这说明提升城市竞争力不是城市竞争力研究的惟一目的,提升城市竞争力对策也不是城市竞争力评价后给出的惟一方案。
五、启示
综上所述,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在城市竞争力研究方面,围绕城市的竞争机制、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以及城市竞争力评价等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在一些主要的方面正趋向达成共识:城市竞争是财富(或价值)及其增长的竞争,但它又包括多个层面;评价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必须建立一个令人信服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不能随意抽取指标进行组合;城市竞争力的许多关键指标是软指标,即问卷指标:既要研究城市竞争力的表现,又要研究构成要素。
但是在以下3个方面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1)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新知识经济背景下城市竞争的机制。(2)在城市竞争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城市的竞争机制及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3)对城市竞争力空间效应的分析,包括全球层面、区域层面、城市层面的效应分析,为不同级别的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参考:
[1]于涛方.国外城市竞争力研究综述[J].国外城市规划,2004,(1):28—34.
[2]王勇,杨新海.国内城市竞争力问题研究综述[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4.,(1):62----66.
[3]胡永红,张沛.我国城市竞争力研究的现状评析与创新思考[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4,(1):104--108.
[4]王爱君.城市竞争力的微观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4,(1):51--53.
[5]于涛方,李那.论城市竞争的空间效应[J].规划师,2003,(9):34--36。
[6]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与基础设施关系的实证综述[J].中国经济,2002,(5):62---69.
[7]黄旭成,唐礼智.城市竞争力理论浅析[J]。福建地理,2001,(2):20--23.
[8]宁越敏,唐礼智.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指标体系闭,城市研究,2001,(3):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