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背景分析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经济格局,东亚共同体,区域经济一体化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上个世纪90时年代由美日欧主导的三方鼎立的经济格局,在21世纪又有了新的转变。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跨国公司在全球的生产和投资的扩大,进一步地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此时世界各国所面临的是民族国家经济界线的模糊,甚至国家主权让渡的问题。面对着这样的世界经济格局,东亚各国只有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去并积极参与和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才能更好地发展本国及本域经济,加强自己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地位。
一、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21世纪初,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达到非一国所能控制的程度,经济的扩张和联合也非一国所能制约,世界政治和经济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其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受到挑战。二战后美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65%,黄金储备占世界的70%,其经济实力和霸权地位是没有任何国家可以与之相提并论,并能与之挑战的。作为世界经济的霸主,美国曾经长期在、贸易、投资等领域单独决定全球经济的游戏规则。然而随着日本、德国和西欧的崛起,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的霸主地位开始受到挑战,美国在国际经济中的支配地位受到了削弱。世界经济格局在70年代和80年代出现了美、日、欧三级相互抗衡的局面。1985年6月,欧共体最高权力机构——欧共体委员会提出了建立“共同体统一市场”的宏伟发展规划,美国第一次感觉到了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可能丧失的威胁和挑战,使之放弃了“孤立主义”的战略原则,也开始致力于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并于1992年8月与加拿大、墨西哥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1月1日正式生效和运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是迫于经济一体化的外在压力和三国业已存在和不断发展的经贸关系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内在要求应运而生的,是美国联合其周边国家抗衡欧共体的产物。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又发生了巨大变化。2004年5月1日中东欧10个国家正式成为欧盟的成员国,欧盟成员国从15个增加到25个。欧盟的东扩、东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俄罗斯的变革,都对美国的世界的霸主地位整体提出了挑战,单极世界将会被多极世界所代替。
2.欧盟的东扩和经济步伐的加快。欧洲联盟是由欧洲共同体发展而来的,它的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欧盟成立后,经济快速发展,1995年至2000年间经济增速达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97年的1.9万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2.06万美元。欧盟的经济总量从1993年的约6.7万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近10万亿美元。2003年欧盟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10060万亿美元,第一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欧盟成员国的外贸总额达到78950亿美元,是美国的3倍。2004年5月1日,欧盟成员国从15个增加到25个,欧盟东扩使其人口增长15%,从约3.8亿增至约4.5亿;面积增加19%,总体面积扩大近74万平方公里;GDP增长5%,出口扩大5%,新的欧洲统一大市场的规模首次超过美国的市场规模,其整体经济实力已日渐能与美国篦美。在国际金融领域,欧元对美元的的抗衡作用也将会越来越明显。欧盟的统一货币欧元,于2002年1月1日零时正式流通,形成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超国家货币。美元对欧元的比价从2002年迄今下降了50%;至2004年9月,美元和欧元全球外汇债券与货币发行量分别为4.8万亿美元和5.4万亿美元,美元的全球债券与货币发行量落后于欧元,这在美国金融上还是第一次。欧洲的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欧盟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发言权不断上升。例如,在WTO的多边贸易谈判中,真正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力量只有欧盟。没有欧盟的合作,任何多边层次上的谈判都不可能取得进展。
3.东亚经济格局的变化。上个世纪的60—80年代东亚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亚洲经济奇迹”。新加坡、韩国和我国、香港迅速进入“新兴化经济体”行列,被誉为亚洲“四小龙”;除新加坡以外的其他东盟国家也高速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其中以泰国、马来西亚、印尼为代表。到了80年代,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东亚广大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都远远超出西方早期工业化时代的增长速度。东亚成为当代世界发展最快、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即使是克鲁格曼,也认为东亚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一种很不寻常的、令人赞赏的成就。东亚经济在发生危机仅仅两年之后,已经开始明显复苏,以至于世界银行首席专家理查德·纽法默博士说:这又是一个“东亚奇迹”。而中国(商务部资料)的对外进出口从1978年206.4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6207.7亿美元,2003年进出口总值更达到8512.1亿美元,再创新高。在加入WTO三年后,中国整个贸易量翻了一番,进出口贸易总额逐年增大,GDP增加了25%。:2004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强国。2004年中国外汇储备超过6千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经济增长9.5%,国民生产总值达1.65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强国。
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前苏联东欧集团的解体,冷战结束,各国都把精力投入到经济发展和建设上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及落后国家,都在融入世界经济,推行开放的地区主义,实施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全球及区域经济合作。
1.生产和资源配置的全球化。二战后,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革命,使得各个国家真正卷入到世界经济的国际化潮流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依赖,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跨国公司作为国际生产一体化的载体和组织者,通过国内生产海外销售、海外生产当地销售、海外生产海外销售等经营策略整合着全球市场,强有力地推动着世界一体化的生产和资源配置。英国著名跨国公司研究专家约翰·邓宁教授曾经说过,跨国公司在国外分设公司的目的,在于把独立的原料供应商与零售商功能揉为一体,从而将产、销等活动按照最有利的区位分布到世界各地,都能为母公司的战略服务。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建立生产基地,利用公司间内部贸易和内部价格转移进行生产要素配置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由于生产国际化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优化配置,使传统的国际分TiE演变成世界性的以国际化生产为主体的国际分工,从过去的垂直分工发展为当前的水平分工。这样国际分工从内容、形式、机制都发生了根本变化。
2.贸易的国际化。国际贸易的使各国之间的生产关系更加紧密,使生产要素的流动更加迅速。战后国际贸易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增长,1950年世界商品贸易额仅为610亿美元,1970年世界贸易总额为3150亿美元,1980年为4.1万亿美元,1990年为6.98万亿美元,1994年为8.5万亿美元,其中商品贸易达到4.1万亿美元,创近20年的最高记录。到1997年世界贸易总额达到11.1万亿美元,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2000年达到13万亿美元。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生产的国际化和生产要素的国际化配置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不少国家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超过30%,个别国家则达到50%-60%,也已达到33%。这种趋势还会进一步加强。
3.投资和的全球化。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全球的外国直接投资(FDl)流入规模陡然剧增,国际直接投资开始进入全面的繁荣时期。除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投资外,发展中国家的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的能力都有明显的增加。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全球直接投资额1995年已达3150亿美元,到1998年进一步增至6440亿美元,累计余额约为40000亿美元。国际资本流量年均增长率达20%。国际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从生产上把世界各国的经济越来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大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并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全面增长。200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总量创下最高纪录,达到1.27万亿美元,比1999年的1.08万亿美元增长18%。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相比,其速度之快,影响范围之大,都是历史上无法比拟的。在1972—1995年间,世界生产(按当年价格)增长了7倍,世界出口扩大了12倍,而国际金融市场则膨胀了43倍。国际金融市场的扩大,无疑促进了和国家的投资、筹资和融资。现在,世界外汇市场每天的交易额已超过15000亿美元。未来,随着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推出,交易手段的不断更新,在一定程度上为资金在国际间的快速移动提供了便利,从而也会导致世界经济非物质化倾向的日益增强。
三、世界贸易组织多边框架下贸易谈判的复杂性
二战后GATT和WTO的成立使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在双边和多边合作框架下的货物、服务贸易以及金融、投资的自由化都取得了明显进展。然而,也有一些深层次矛盾始终困扰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比如,当多边体系进入更深层次时,国家之间根本利益的冲突就变得十分复杂和尖锐。
1.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WTO的宗旨是推动世界贸易的自由化,虽然通过多轮贸易谈判,全球平均关税已大幅度下降,但是种种形式的变相贸易保护主义泛滥,使战后建立的自由贸易多边贸易体系面临严峻的挑战。如美国频频使用的“301”条款,各国对反补贴、反倾销等进口救济措施的滥用,以及就某些特殊产品采取的“灰色区域”措施等。根据关贸总协定的有关专家的说法,当代各国所采用的非关税壁垒的具体措施高达1000种,其中主要的有进口许可证、配额、技术标准、出口补贴与反补贴、倾销与反倾销、政府采购、海关估价、卫生检疫标准、环保要求等等。其中有些措施虽名为合理,但其过度的不合理要求,就成为限制进口或人为刺激出口的非关税贸易壁垒。虽然战后进口关税的大幅度减低本可有利于世界经济与贸易的发展,但非关税壁垒又抵消了关税减让的效果,而其中受害最大的总是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
2.单边主义的盛行。区域性集团内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近,互补性强。它们对内实行开放和互惠政策,对外实行区域保护主义,并以同一口径在国际和经济舞台上发言,为集团各国谋求共同利益,并以这种单边主义同世界其他国家、区域和世界贸易组织竞争和抗衡。另外,区域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大国的参与,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一种“多米诺效应”。如欧盟的强劲崛起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一方面促进了本地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抵抗外部竞争的能力,同时又使世界其他国家对这种强大的区域贸易集团感到压力和威胁,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在全球经济格局的位置,要么被排斥在区域一体化组织之外,要么加入或组建新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以更好地保护自身利益。
3.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制定的局限性。WTO虽然是一个平等公正的国际组织,但是往往由经济大国主导其走向,决定其游戏规则,并给其他国家施加许多压力。所以,“开放的贸易体制总是对发达国家和新兴化国家更为有利一些,这种互利实质上是一种非均衡的互利”。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作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群体,比单一国家在国际经济规则制定过程中的作用都大,这迫使任何国家都不能再忽视WTO规则的制定过程和自己的弱势地位。所以加入一体化经济组织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利益,因为在一个范围较小的组织内,一国的呼声更容易得到尊重,这种呼声进而可以通过一体化组织在全球谈判中得到放大。过去许多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及未加入区域性集团的国家,在WTO中虽可发表意见和提出自己的主张,但力度较小。所以世贸组织满足不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谈判中与发达国家平起平坐的要求,由此导致一些国家把区域贸易协定作为抗衡其他国家和区域的一种手段,以此来增加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东亚各国与世界经济以及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空前紧密,域内经济贸易相互依存度日益提高,非常希望提高自身在国际谈判中的地位,突出“亚洲的力量和声音”。特别是在1997年的金融危机后认识到,东亚地区缺乏一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各国难以采取统一的行动来共同对付危机,依靠其他大国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帮助,是改变不了自己的困境的。只有各国联合起来建立自己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才能共同抵御外部冲击,防止危机的扩大甚至再一次发生。在以上大的背景下,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刺激下,才产生了“10+1”和“10+3”的东亚合作方式的出现,并开始向着制度化、体制化的方向发展。可以说国际间经济结盟和东亚地区的结盟是大势所趋,是历史之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