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三大经济区域的人力资本投资比较研究
关键词:环渤海,珠三角,长三角,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投资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三个增长极,“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区域的经济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与这种快速增长相适应,三大区域的人力资本水平和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也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为其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一、三大区域人力资本水平居全国前列,但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分化严重
从身体素质到文化水平,三大区域人力资本水平均居全国前列。
(一)人口身体素质不断提高
国际上通常以婴儿死亡率和出生时预期寿命,作为衡量人口身体素质最主要的两项指标。我国婴儿死亡率从上世纪40年代的200‰左右快速下降到1990年人口普查时的32.9‰,近年来继续下降。三大区域的预期寿命也有所上升,均高于全国水平,且女性寿命增长快于男性。2000年平均预期寿命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见表1)
(二)居民教育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区域内部分化较大。
三大区域人才资源高度聚集。“2007年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排行榜”显示,北京研发能力遥居全国35个主要城市之首,这也是北京市第三次排名第一,上海市、广州市和深圳市分别位于第二、三、四位。其中,北京市在人才资源、研发投入和科技成果三个分项指标均排在全国第一位。在人才资源方面,北京的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为177766人/年,居全国之首,是上海(第二位)的2.65倍。环渤海地区是全国科技人才最密集的地区,仅北京、天津、辽宁三省市各类科技人员就占全国的29.14%。长三角地区同样人才荟萃,家、两院院士等科技资源均占全国总数的1/5左右。珠三角的科技人才发展也越来越靠近经济发展的第一线。
三大地区居民教育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各区域之间差距比较大,而且区域内部分化较大。在三大区域人口中,集中于高中和大专及以上教育层次的人口比例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人口调查数据表明,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大专及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分别为9.51%和8.0%,高于全国6.13%的比例,其中北京市和上海市更是高达29.36%和21.83%,而珠三角地区这一数字仅为5.70%,低于全国水平。在长三角地区,教育水平最高的是上海市,其次是江苏省,最低的是浙江省,上海市和浙江省文盲占6岁以上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4.93%和10.02%;在环渤海内部,教育水平最高的是北京市,其次是天津市,较低的是河北省和山东省。北京市和山东省,文盲占6岁以上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4.33%和8.91%,大专以及大专以上文化水平所占比重分别为29.36%和5.73%。
从居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看,在三次人口普查的各个年份中,三大地区在全国均处于领先水平,北京市一直居全国首位,其次是上海市。总体上人均受教育年限最长为长三角地区,其次是珠三角地区,最后是环渤海地区。
利用直线回归方法㈩的各地区平均受教育年限表明,北京市不仅全社会人均受教育年限处于首位,而且其增长速度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其次是上海市。长三角地区教育水平最为落后的是浙江省,环渤海地区教育水平最为落后的是山东省。三大区域中,各省市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增长速度存在显著差异。
二、三大区域人力资本投资分析
三大区域人力资本水平高,但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分化严重的现状,是由三大区域以及区域内各省市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决定的。由于培训、劳动力迁移等数据难以获得,我们主要分析环渤海五省市卫生保健、正规教育形式的人力资本投资。
(一)三大区域人均教育经费均高于全国水平,财政性经费为主要来源
1.人均教育经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997年以来,三大区域人均教育经费均呈增长趋势。2005年,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人均教育经费分别为1190.93元、877.35元和790.76元,均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643.86元)。二大地区人均教育经费最多且增长最快的是长三角地区,1997-2005年由人均336.42元增加至1190.93元;其次是珠三角地区,最少的是环渤海地区,从1997年的247.22元增加至790.76元(见图1)。
2.财政性教育经费为主要来源
我们选取家庭人均教育投入、地方财政教育经费和总教育费用三个指标(其中家庭人均教育投入分为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投入和居民人均教育投入),考察各个地区的教育投入。
在教育的投入上,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是三大区域的主要来源。2005年,在长三角地区1656.70亿元的教育经费中,有964.92亿元来自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比例为58.24%,在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总教育经费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8.17%和63.13%。其中,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北京市和山东省的比例分别为65.03%、56.96%、58.17、64.23%和59.98%,而全国平均水平则为61.30%(见表4)。另一个来源则是家庭及个人对教育的投入,具体表现为学杂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以及社会捐资、集资虽然是教育经费的重要来源,但在教育经费总额中所占比重不大。
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区域教育经费在全国所占比例一直保持在19%、9.7%和21.5%左右,高于该区域人口在全国所占的6%、11%和17.5%的比例。
3.教育支出持续增加,地区和城乡差距拉大
三大区域内部各省市以及城乡居民的人均教育支出都在逐年增加,但增加的同时,区域之间、省市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差距也在拉大。经济水平发展领先的长三角地区,城乡居民的人均教育支出也领先,其次是珠三角地区,最少的是环渤海地区。
长三角地区,上海市对教育的投入最多,浙江省和江苏省的投入相对较少。1993年,上海市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支出为92.49元,分别为江苏省和浙江省的1.10倍和1.04倍;2006年,上海市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支出1225.29元,分别为江苏省和浙江省的1.70倍和1.16倍;在环渤海区域内部,北京市和天津市对教育的人均投入也较多,河北省和山东省对教育的人均投入则较少。且区域内各省市间差距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
就城乡差距而言,2001年,上海市、广东省和天津市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支出分别是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支出的1.09倍、1.95倍和2.16倍,而到2006年,相应的倍数分别变为1.33倍、2.65倍和2.37倍,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城乡人均支出差距的加大,有其深刻的根源。除了因收入差距导致的居民家庭教育投入的差异之外,全国性教育资源向城市的倾斜,也是导致教育资源供给不足,进而导致城乡之间教育支出的差距不断拉大。
4.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不均衡
2006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546.05万人,是1995年的近6倍。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到200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2006年,北京、上海、天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3%、57%、55%,高等教育实现普及化。浙江、广东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4%、24%,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山东、河北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还低于全国水平,高等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技术教育规模的迅猛扩大,一方面使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推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缓解了供给压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水平,有利于解决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
虽然,1995-2006年环渤海区域的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不断发展,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低于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的发展速度(见表8、表9)。后两者占全国比例一直呈增长态势(见表9)。特别是长三角地区,2006年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占全国比例高出人口比例一半。
环渤海区域高等教育和中等专业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对劳动就业市场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大量从第一产业部门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只能从事一些低附加值的简单劳动,技术工人的短缺将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瓶颈;另一方面,将出现劳动就业市场上失业者和空闲工作岗位并存的现象,导致劳动就业市场的结构性失衡。
(二)三大区域医疗和卫生保健支出分析
1.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从总量来看,三大区域拥有的卫生资源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的卫生资源配置却不平衡。环渤海地区医疗卫生资源最为丰富,其次是长三角地区,较匮乏的是珠三角地区。在长三角地区各省市中,上海市的卫生资源最丰富,其次是江苏省,最后是浙江省;在环渤海地区各省市中,北京市和天津市的卫生资源相对丰富,而山东省和河北省则比较匮乏。
2.卫生支出增长较快,地方财政投入不足
在三大区域中,各地区地方卫生经费自1997年来逐年增加,增速较快,但各区域以及区域内省市之间的增长速度是有差异的。1997-2006年,长三角地区的地方财政性卫生经费从68.72亿元增加至234.55亿元,增幅达241.32%;珠三角地区的卫生经费从37亿元增加至103.53亿元,增幅达180%;环渤海地区由79.83亿元增加至278.09亿元,增幅为248.38%。1997-2006年,长三角3省市中,上海市卫生经费从22.9亿元增加至61.50亿元,增加了1.69倍,江苏省和浙江省则分别增加2.33倍和3.41倍;在环渤海区域,北京市地方财政的卫生经费增加了70.6亿元,增长了3.1倍;天津市增加了16.04亿元,增长了2.07倍;河北省增加了34.32亿元,增长了2.16倍;辽宁省增加了28.73亿元,增长了1.91倍,山东省增加了49.31亿元,增长了2.05倍(见表12)。
尽管地方财政支出中的卫生经费绝对值逐年增加,但是地方财政支出中的卫生经费比例却是下降的。例如上海市,在1997年,地方财政中卫生经费所占比例为5.61%,而在2006年,下降为3.42%,江苏省和浙江省也分别有7.38%和7.89%下降至4.45%和5.68%。其他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广东省由5.42%下降至4.06%;北京市由7.27%下降至6.71%,河北省由5.87%下降至4.25%,辽宁省是由4.41%下降至3.07%,山东省由5.89%下降到4.00%。这反映出三大区域内,医疗卫生经费增长速度与地方财政支出,进而与GDP的增长是不协调的,至少没有保持趋势上的一致性。
3.人均卫生支出的地区差异
(1)区域之间比较。在三大区域内,环渤海区域历年的卫生经费总量最大,但人均水平较低。环渤海地区卫生经费高于长三角地区,远高于珠三角地区。在人均经费方面,直到2004年环渤海区域卫生经费都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2005年以来,环渤海区域卫生经费仍低于长三角,但高于珠三角。2006年,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个地区的人均卫生经费分别为:121.43元、165.75元和112.63元。
(2)区域内部比较。在人均卫生支出方面,三大区域以及区域内部各省市都有明显的增长,但也存在较大差异。在长三角地区内部,上海市的人均卫生经费提高最快,而江苏省和浙江省则增速较慢;在环渤海地区,北京市的人均卫生经费提高最快,山东省和河北省则相对缓慢。各地区内部各省市之间人均卫生经费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在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方面,虽然三大地区各省市的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都有提高,但是增加的幅度和速度却有差异。增加最快的是环渤海地区,其次是长三角地区,最后是珠三角地区。在长三角地区,上海市增幅最大,2006年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762.92元,是1997年的3.87倍,增长最慢的是浙江省,1997-2006年提高了1.73倍;在环渤海地区,北京市增速最快,2006年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达到1322.36元,比1997年提高了3.44倍。最慢的是山东省,2006年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634.60元,虽然比1997年提高了2.47倍,但却仅为北京的47.2%(见表14)。
三、结论与建议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从人力资本水平看,长三角和环渤海各有所长,两个区域都强于珠三角;从人力资本投资水平看,则呈现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的总体趋势。但是区域内部发展不均衡,地区、城乡之间的结构不合理。
1.发达的上海市、北京市和天津市,居民受教育水平较高,地方财政和家庭个人对教育的投入也最多;而经济比较落后的河北省和山东省,居民受教育水平较低,不仅财政对于教育的投入少,个人支出也少。各个省市普遍存在教育支出的城乡差距。解决这种结构性的不合理,一方面要加大财政对于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则要有意识的调整教育经费在城乡之间的分配比例,并提倡发达省份对落后地区的教育援助,以实现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区域之间以及各区域内部省市之间、城乡之间的和谐平稳发展。
2.三大区域地方财政对医疗卫生的投入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GDP的增长不相适应,且医疗资源在地区和城乡之间的资源配置很不平衡。应加大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支出,增加公共医疗卫生支出规模,并在区域内部实现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的均衡配置。
3.环渤海区域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强,但中等职业教育滞后。随着产业结构升级,有可能出现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与劳动岗位的需要不匹配、大量无效劳动的供给以及结构性失业。因此,该区域今后应探索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开展中等教育人才合作培养,促进区域内部资源共享。同时,拓展高等教育合作领域,对高等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实行定向扶持,实现高等教育的区域均衡发展,为区域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人力资源的支撑。
4.针对江苏、河北、山东、辽宁等省市农村居民比重较高的情况,应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促进新型合作医疗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应努力提高医疗保险覆盖率和农民参合率,提高参合农民就诊率和住院率,减轻农民就医经济负担;在注重大病医疗保障的同时还应该补偿部分门诊费用和提供免费预防及卫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