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闵行区、普陀区发展总部经济给温州的借鉴与思考
关键词:总部经济,政府作为,温州
一、上海闵行区的基本情况及发展总部经济的做法
(一)闵行区基本情况
1992年9月26日,国务院决定撤销上海县和闵行区,建立新的闵行区,以原上海县和闵行区的行政区域为新闵行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设在莘庄镇。闵行区地处长江三角洲东南前沿,在上海市腹部,中心城区西南部,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虹桥国际机场座落区内。区域总面积371.68平方公里,占上海市总面积的5.86%。闵行区拥有水、陆、空立体化的完备,是沿海城市中文通条件最快捷便利的地区。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距区政府仅10分钟车程,从莘庄到浦东国际机场只需30分钟。黄浦江流经闵行区内的黄金水道达26.8公里,沿途建有8个万吨级泊位,年吞吐量400万吨。闵行区现有道路229条,总长1000多公里。坐落在莘庄的亚洲第一立交莘庄立交,与外环线、内环线、延安路高架、沪闵路高架、沪嘉高速公路、莘奉金高速公路以及始于闵行区的沪杭、沪宁两条高速公路等盘桓相连。地铁一号线、莘闵轻轨已建成通车,城市交通基本实现网络化、立体化。
截止2006年,闵行区人口总数已达146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85.5万。2006年,闵行区的GDP为847亿元;财政总收入227.7亿元,其中区级财政收入68.3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在上海各区县中,仅次于浦东新区,位居第二。外向型经济是闵行区经济结构中重要的增长点,2006年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到位外资分别达到14.6亿美元和8.8亿美元,信息技术、新材料等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投资额占到引进外资总额的55%。投资者遍及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联合技术公司、德州以其公司,法国圣戈班化学公司、阿尔卡特公司,德国巴斯夫公司,奥地利奥特斯公司,日本丸红、大日本油墨、大金空调、先锋、三得利、日清,维尔京英纳迪尔公司等一大批跨国公司、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区内。闵行区的城市环境建设名闻中外。1999年,闵行区成为第一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2000年创建成国家园林城区,2001年被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2年被联合国授予“迪拜人居环境范例奖”,2006年,获得了“国家生态区”荣誉称号,成为全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地级行政区。
(二)闵行区发展总部经济的做法
闵行区发展总部经济的做法和经验,归纳起来有二条:
一是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闵行区政府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发展经济(包括总部经济)的首要环节;对企业“扶一把”,是闵行区政府各部门的“统一动作”。“2005中国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市闵行区在竞争力、投资环境、投资风险等指标的综合评价排名第一。闵行区还提出了“科教兴区”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如闵行区将建立超过2亿元的科技创新发展资金,鼓励包括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为企业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二是出台优惠的政策措施。闵行区为进一步发展经济,吸引大企业大集团总部,先后出台或研究制订了许多政策措施。如《闵行区政府关于促进民营(内资)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提出:“对经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认定的国家级、省市级大企业(集团)将管理中心、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结算中心等机构在内白勺总部或者地区总部注册在本区的;在本区自有固定资产投资达5000万元以上的;在本区注册资本达1亿元(含追加投资后至1亿元)以上的;在本区注册、连续两年年销售额达5亿元以上的。从符合上述条件的次月起,以其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属区地方实得部分为标准,前二年按一定比例给予财政扶持;二年后,以企业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属区地方实得部分最近二年的平均数为基数,将其增长部分按一定比例给予财政扶持。”“对通过公开招标、拍卖、挂牌方式获得建设用地,投资建设二星级以上宾馆或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商务办公楼的开发商,经区商委等有关职能部门综合评定并经区政府批准,给予土地出让金市返还区实得部分的30%的财政扶持”。
如正在研究制订的《关于鼓励发展“总部类”公司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自‘总部类’公司落户起3年内,根据其年缴纳税收净额采用分级累进扶持办法。具体为:500万元以内部分,按区地方实得财力的50%给予扶持;500万元—1000万元部分,按区地方实得财力的60%给予扶持;1000万元以上部分,按区地方实得财力的70%给予扶持。”
二是依托特色,错位发展。结合闵行特色,闵行区提出了打造“航天闵行”的总目标,把上海乃至全国的航天产业的总部留在闵行。上海航天基地基本上在闵行。目前,位于上海莘庄:厂业区占地约1200亩的“航天新区”已开工:建设,该新区将迁入上海航天局总部(含研发中心)、总体设计部、技术基础部和主要研究单位。闵行就是要借航天这个响当当的招牌,提升闵行的形象,扩大闵行对外的辐射力。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和发挥航天的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人才资源等优势及其扩散效应,促进闵行高科技研发、先进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升级和优化。
二、上海普陀区的基本情况及发展总部经济的做法
(一)基本情况
普陀区是上海市的中心城区之一,位于市中心区西北城郊结合部,东与闸北交界,西与嘉定区接壤,南与长宁区、静安区毗邻,北与宝山区相连。区域面积54.99平方公里。普陀区是上海西部的陆上交通要道。沪宁、沪杭2条铁路线会合于区境,区境北部设有上海西站。真南路和曹安路分别是204、312国道的起始段。沪嘉高速公路与沪宁高速公路分别从区西北部与西部进入境内。内外环线及轨道3号线横穿区境。
截至2006年底,普陀区共有户籍人口89.3万人。2006年普陀区的GDP为82.5亿元,其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65.3%。全年财政收入83.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5.0亿元。普陀区商业设施布点不断优化,社区商业中心建设有序推进,商品交易市场交易活跃。截至2006年底,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05家,全年市场成交总额1142.4亿元。通过环境保护和建设二年行动训飞(j的实施,环境面貌得到较大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二)主要做法
普陀区发展总部经济的做法和经验,归纳起来有二条:
1、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与商务密集区建设推动总部经济发展。普陀区以组团式办公楼、高星级宾馆建设为抓手,重点推进长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泛桃浦现代物流商务密集区建设。重点抓好真北路沿线兴力达、经洲湖畔商务港等商办楼项目的推进,形成相对集中的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培育现代物流业、设计创意产业、休闲娱乐业、房地产服务业、中介服务和研究及综合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编制区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二年行动纲要,建立招商引资和跟踪服务体系,制定鼓励扶持措施,引进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2、在园区建设中规划建设办公楼,吸引展示、研发中心。普陀区在不改变土地功能用地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容积率,让入园企业建设展示中心、研发中心等。如法国罗迪亚公司就在工业园区内建设了10平方公里的科学园区。罗迪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总部、亚太技术中心和采购中心、9个应用分析实验室都布置在科学园区内。
3、规划建设生态商务区吸引总部。普陀区着力建设长风生态商务区,主要吸引国内及长三角的大企业,目前浙商总部大厦、浙商会馆、苏商总部大厦以及闽商总部等项目都已达成意向,晋商、徽商等商会机构和有关知名企业也有望入驻。长风生态商务区的最大特色在于水景、生态,它拥有2.7公里黄金水岸、2000亩景观绿地。根据规划,实际可规划开发的土地面积达220公顷,建成后的长风生态商务区将凸显三大功能。首先是由总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的中高档商务办公楼群组成的生态商务港,吸引大批的境内外知名企业来这里设立总部、分公司、营销结算中心,物流中心等等。滨水绿色休闲长廊、国际娱乐中心、组团式商业中心和南扩后的长凤公园将打造成一个时尚娱乐圈。此外,长风还将依托园区东侧的华师大以及一批科研院所创意研发产业打造创意产业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长风生态商务区内将整体规划地下空间和信息系统:地下结合轨道,将建设商业设施和公共停车场,而写字楼的地下停车场也将连成一片;统一规划的信息系统将为长风生态商务区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提供平台。
三、闵行区、普陀区发展总部给温州的启示
通过分析上海两个区发展总部经济的做法和经验,可以给温州以下启示:
(一)发展总部经济需要五个基本条件
1、需要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快捷的交通运输网络。比如闵行区,公司总部在城市聚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天然的区位条件。另外,闵行区拥有水、陆、空立体化的完备交通网络,是沿海城市中交通条件最快捷便利的地区,也是许多企业决定将总部选择于此的重要因素。便利的交通网络,有利于公司总部与公司内其他分部、子公司、加工基地之间的各种联系,这能够使公司主要决策者与相关人员之间有良好接触,掌握公司运营脉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需要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科研资源。闵行区就是依托上海紫竹园区的大学城,为公司总部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和科研资源,能够使得公司总部以较低的成本进行知识密集性价值活动的创造。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创业发展,也是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条件。
3、需要具有便捷的信息获取以及良好的信息沟通通道。便捷的信息、网络可以大大节约公司总部与制造加工基地分离导致的空间成本,进而有力地吸引银行、集团公司总部的落户。如闵行区集中了一些的大跨国公司的总部,这与其便利的信息获取和沟通渠道是密不可分的。
4、需要有良好的城市环境。发展总部经济需要有良好的城市软、硬环境。如闵行区先后获得了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国家园林城区、“人居环境范例奖”、“迪拜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生态区”,其城市居住环境全国闻名。加上政府服务优良,在“2005中国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综合评价排名第一。
5、需要逐步形成围绕总部服务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与总部经济相适应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应覆盖、保险、会展、商贸、航运、物流、、、教育培训、中介咨询、公关、信息网络等诸多领域。比如,两个区就有相对完善的商贸业和旅游、金融、信息、中介、咨询等产业。
(二)政府在发展总部经济中的作用
上海的做法,可以给温州一个启示,政府在总部经济发展中做什么?就总部经济这一高级形态的产业集群来说,政府可以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创造和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真正想发展总部经济的地方特别是打算把外部企业总部吸引进来的地方,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开放的心态,在创造和维护公平竞争环境上下功夫。闵行区政府主要做的就是创造环境。
二是要培育与总部经济相适应的高级生产要素。主要是高水平的科技管理人才以及研发、金融、营销、、律师等知识和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组织等等。闵行区政府就在培育这些高级生产要素方面下了很多功夫,如建设上海紫竹科学园区大学城,下大本钱引进华东师范大学等。
二是出台有关政策,促进总部经济和区域发展的良性互动。闵行区政府就出台或正在研究制订一些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吸引总部入驻。
四、温州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的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和比较研究,可以得出温州发展总部经济既有自身优势,也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建议做好以下三点:
(一)打好三张牌。第一张牌,瞄准在外温州人。根据目前温州的城市区位、所处地位,要大规模引进跨国公司的总部、国内著名大企业的总部难度较大,比较现实的就是瞄准具备实力的在外温州人和他们创办的企业,以优惠的政策、浓浓的乡情,千呼万唤在外温州人(海外温州人)反哺温州,把他们的企业营销总部、投资总部、采购中心、研发中心引回温州。第二张牌,做大品牌温州,发展产业集群。温州在国际、国内已享有一定的知名度,甚至很多时候已成为一个品牌。国内很多城市都把好项目推介给温州人、好政策出台给温州人。温州已累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32个、中国名牌产品32个、“国字号金名片”33张,被评为全国品牌经济城市之一。温州的轻工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在全国也有一定的地位,涌现了正泰、德力西、康奈、奥康等一大批自主品牌企业,通过这批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了一批行业的兴起。这些品牌和产业集群可以为在外温州人的企业乃至为外国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集团的投资提供近距离、低成本、高效率的产业成长环境。第二张牌,改善投资软环境。软环境应该说是温州市发展总部经济的软肋,特别是审批事项多、环节繁杂、效率不高、透明度不高等问题,是企业反映最集中的问题。因此,今后要继续明确向政府要软环境,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拿政府自己开刀,清除由于政府自身原因造成的不利于创业和发展的环境障碍。同时,还要强化主动服务意识,为在外温州人企业、国内外知名大公司、温州本地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
(二)把握三个重点。第一,如何高起点规划。要向普陀长风生态商务区、上海紫竹利,学园区学习,在规划上要高起点、不落伍。我们在规划杨府山中央商务区时,要始终贯穿总部经济的理念,凸显二大功能:(1)中高档商务办公楼群组成的生态商务区——吸引在外温州人企业乃至境内外知名企业来这里设立总部、分公司、营销结算中心,物流中心等等;(2)滨江文化休闲区—打造成一个时尚娱乐带;(3)高级酒店服务区和高级公寓区。第二,如何解决土地出让问题。土地出让问题是困扰温州总部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商业用地一律需要进行“招拍挂”。如果采取“招拍挂”的方式,则土地价格就会相对比较高,那么对在外温州人企业的总部回迁温州,就没有任何吸引力。借鉴上海和国内其它城市的做法,可以采取财政补贴的方式,比如,对以招标、拍卖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建造自用办公楼和负责对外招商的商务楼宇,其土地出让金温州地方所得部分的50%—80%补贴给企业;在温州以市场价格购买总部自用办公场所的,按实际购买价格的2%-5%给予一次性补贴,其缴纳的房产契税属温州地方所得部分全额奖励给企业等等。第三,如何采取税收扶持。如何采取比较优惠的税收政策,吸引企业总部的入驻,又能防止企业钻政策空子,是温州要认真考虑的。借鉴上海闵行区的做法,可以采取企业年缴纳税收净额分级累进扶持办法。比如自‘总部类’公司落户起3年内,根据其年缴纳税收净额采用分级累进扶持办法。具体为:(1)500万元以内部分,按区地方实得财力的50%给予扶持;(2)500万元—1000万元部分,按区地方实得财力的60%给予扶持;(3)1000万元以上部分,按区地方实得则力的70%给予扶持:
(三)警惕两个误区。一是将“总部经济”等同于“总部地产经济”。“总部经济”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目前对其概念还存在某些认识误区。有可能会单纯地将“总部经济”理解为“总部地产经济”,认为建设总部大楼就是发展总部经济了,使借总部经济炒作房地产项目成为部分企业家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手段。二是各县(市、区)都提总部经济。总部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政策引导、环境营造等都需要政府站在城市总体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宏观规划与引导,同时要充分发挥投资商、开发商在资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实现政府意图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但是在现实发展中,由于政府规划的滞后,总部经济发展中更多地表现为投资商、开发商的积极性高于政府,对总部聚集区的开发建设快于政府,先于政府。造成总部聚集区布局缺乏整体规划,总部经济发展盲目性多于自觉性,区域之间也出现围绕总部资源的盲目争夺、恶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