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就业理论演进的历史轨迹及启示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流派,就业理论,历史轨迹,启示
一个国家的就业状况与其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社会发展等问题是交互并行的,就业率的高低甚至直接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政权的巩固。西方就业理论正是为了解释并缓解失业问题和就业波动的困境而创立的,从发展方向看,也存在一定内在的历史逻辑。在经济转轨时期,为促进我国就业问题的更好解决,我们一方面应当借鉴西方就业理论中有益部分,同时也要注重中国当今实际,摸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就业理论来指导中国失业问题的治理。
一、西方就业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剖析
1.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叶,古典经济学派人口与资源均衡发展的思想萌芽
古典经济学派的主要经济思想发起于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年),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年)是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他们主张自由的市场竞争,在乐观看待市场的同时,也看到市场背后灾难性的危机,预期将会出现普遍的贫困和增长的终结。并提出政府干预只能使情况变得更坏,因为政府不能改变土地的稀缺,也不能控制人口的增长趋势。惟一的途径是通过瘟疫、战争和饥荒使人口减少,获得人类生存的平衡。
2.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就业理论
19世纪末期,古典经济学关于普遍贫困和增长速度减慢的预言未成为现实,使人们对这些预言所依赖的理论产生了怀疑。阿尔弗来德·马歇尔 (Alfred Marshall,1842-1924年)把古典经济学的供给分析和边际效用学派的需求分析加以综合,创立了新古典学派,形成了一个以生产成本分析为中心的供给理论和以边际成本分析为中心的需求理论相结合的新的经济学体系。他们认为“供给总能产生需求”,这就是所谓的“萨伊定律”。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要解决失业问题首先要解决劳动力市场竞争不充分的问题。一个均衡的市场,没有资源被闲置或被浪费,所以它同时又是个“充分就业”的市场。01933年出版的《失业论》一书中明确表示:“只要有完全自由竞争,……就会有一股强烈的倾向将工资率与需求相联,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就业”。
3.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1929年到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给西方各国带来空前规模的失业。凯恩斯把经济危机归咎于自由市场制度,主张通过国家纠正市场的缺陷,解决经济危机。“在30年代大萧条期间,人们曾经突出确认经济关系对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凯恩斯用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来解释危机,认为生产过剩和失业的原因是在总收入和总消费之间存在差额,比如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减少税收等来刺激需求,达到社会充分就业水平。凯恩斯的理论体系是由有效需求不足、三大心理法则和“反周期”政策主张构成的。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一般情况是有效需求不足,包括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认为,必须摒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依靠国家干预。
4.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发展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劳动力利用不足,人力资源大量闲置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困扰。在20世纪50年代,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刘易斯、费景汉、拉尼斯等讨论了二元经济结构发展模式下的就业问题。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是以和城市相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为特征,但是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是经常发生的。城乡间的二元结构、地区间发展差距加大和贫富间的两极分化引起社会利益向两极方向的分化。发展经济学关于扩大就业的主张主要有:(1)尽量减少城乡不均等的就业机会,减少城乡收入差距。(2)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农村。适度发展事业,避免教育失业,人力资本闲置,提高资本增长对就业的扩散效应,增加就业机会。
5.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人力资本与就业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其代表人物有哈比森、舒尔茨等。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人力资本之父——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兹 (T.W·Schuhz)是公认的人力资本理论的构建者。他将技术进步中的“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因素突出出来,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即是人力资本,它是通过对人的教育、培训、保健等方面的投资形成的,并由此提出关于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模型:Y=F(K,AL,H)。其中,K表示资本,L表示未经过教育的简单劳动力,H表示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1)人力资本是人类向自身进行的投资而形成的知识和技能,是人力质量的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由于人力资本的差别将呈现异质性。(2)劳动力市场政策必须由“消极”转向“积极”,即从以保障失业者的生活目标转向充分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为目标,用人力资本,即人力政策解决失业与职位空缺的矛盾。
6.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新古典综合派的就业理论
20世纪60年代末,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相继陷入“滞胀”的困境,凯恩斯理论失灵了。于是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结构性失业问题”,力图用市场结构的变化来解释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发症,认为是微观市场的不完全性和结构的变化引起滞涨。所谓结构性失业是指因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结构性失业的存在必然引起失业与工作空位并存。
新古典综合学派为解决结构性失业提出的人力政策主要有:(1)进行劳动力的再培训,对劳动力进行多层次、多领域、多种形式的继续培训,使非熟练劳动者能够掌握适应劳动需求的条件,使技术过时的劳动者能够掌握新技术。(2)发展职业介绍机构,提供劳动市场的信息,帮助和失业者及时了解准确情况,最终使企业和求职者实现充分的信息沟通。长期以来,政府都承担着向贫穷者提供所需的责任,在过去50多年的时间中,这已被视为政府的一种主要职能。
7.20世纪80年代产生的新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
20世纪80年代开始,新凯恩斯主义着重研究了各类市场,其中对劳动力市场作了许多探索性研究,从多方面探讨了劳动力市场上工资粘性,并由此来证明劳动力市场失业发生的必然性,从而进一步强调政府干预具有稳定经济的作用,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是必要的。新凯恩斯主义的劳动力市场理论主要包括名义工资粘性和实际工资粘性两方面。
(1)名义工资粘性是由于长期劳动合同的存在和错位调整工资所致,工资通常是由于工会与企业通过谈判而固定下来的,在合同有效期内工资不能随市场供求行情而调整。(2)实际工资粘性论则进一步认为,造成失业的更主要原因是由于实际工资粘性。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应该更多地考虑长期失业者的利益,为他们多提供就业机会,政府应该干预劳动工资合同,使工资较有弹性,以提高就业率。
8.20世纪90年代以后至今,新自由主义的反古典学派就业理论
上个世纪90年代西方各国就业问题出现新的特点,就业格局出现新的趋势。失业率居高不下,失业规模庞大、范围广。欧盟自从1992年以来,平均失业率一直在9.6%以上,至1999年以来,平均失业率高达11.4%。s结构性失业是失业的主要表现形式。同时,伴随经济全球化浪潮,失业具有明显的非周期性。美国总统克林顿上台前后,美国经济学领域发生了“反古典革命”。“反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布莱因达担任了总统克林顿的经济顾问。“反古典”学派主张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采用日本的经济模式,即行政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在就业问题上,强调在保证自由用人和求职者自主择业的前提下,国家对市场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同时建立稳定就业、劳动力流动率较低、劳资合作和工资差距较小的劳动力市场模式。
二、借鉴与启示
1.在解决就业问题的过程中要把握的实际国情
(1)我国日益严峻的人口压力成为劳动力就业的难题。我国是人口大国,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必须置身于人口的客观环境来分析影响就业的因素。据人口学专家田雪原预测,我国未来人口会一直增长到2020年才会有所减缓,每年新增劳动力大约1000万。同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成为影响就业的瓶颈,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拉大,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3年城乡收入比分别为3.21:1、3.22:1、3.28:1。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城乡隔离的户籍管理通过人为地设置制度障碍,把劳动力市场分割为城乡两个部分,要解决二元经济结构中的就业问题。因此,要加快户籍改革,降低迁移成本;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资形成机制;通过调整人口政策延长人口红利。可喜的是,公安部在2007年3月召开的全国治安管理工作会议上决定全国12省市取消城乡户口划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e取消户口地域的限制,建立全国劳动力统一流动的市场指日可待。
(2)加快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是解决劳动力就业的关键。投资、消费和出口通常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我国政府耗巨资来加速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现,目的之一就是拉动地区的经济增长,弥补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拥有广阔的地域空间和物质资源,长期以来,由于国家政策的倾斜及地区资源差异分布的原因,导致了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处于区域不均衡状态。如何处理维持这部分地区的人才资源不流失,保证中部地区人口的就业至关重要。西方经济理论认为,增加就业与经济发展是同方向的,GDP每增长1%,就业可增长0.8%,在中国具体的条件下,大约能增加60万人就业。因此,我们要利用国家政策倾斜的优势,吸引优秀人才到这部分地区就业。
2.重视宏观经济政策对就业的指导
(1)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应该树立就业优先原则。反古典经济学派认为国家对市场活动要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但从不同国家比较看,实行不同的经济发展政策,所带来的就业效果是不同的。通过对国债投资于不同行业与就业关系的研究发现,投资额由高到低的行业与就业呈反相关关系,即投资越高的行业吸收就业的能力越小。另一方面,生产要素价格被扭曲也是不利于就业的因素,这包括利率被压低、土地价格和劳动力价格被扭曲等。因此,国家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时候,尤其是宏观经济政策都要以就业优先为原则。如果不符合中国劳动力供给条件下就业最大化的原则,这样的战略和规划就不应出台。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就不会出现投资与就业相悖的情况。
(2)经济结构调整与制度创新并重共同缓解就业压力。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处在轨转的过渡期,为提高结构调整的效率,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缓解就业压力必须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与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同时并举。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打破垄断,让民营资本以平等竞争条件进入、通讯、等第三产业。利用我国劳动力过剩,但劳动力素质偏低和资金相对宽余的资源优势,加速我国已具备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或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以期实现经济结构的均衡协调发展和就业率的同时提高。调控社会的就业政策是西方就业理论的基本观点,它是由政府开支和税收组成的,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对产出和就业影响缓和经济周期波动。即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政府支出、降低税收来增加国民收入,从而促进企业增加投资,提高总需求和就业水平,促进经济快速增长,运用货币政策调控失业。
3.再就业与人力资本、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
(1)西方国家越来越重视通过实施人力资本投资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消除结构性失业。根据舒尔兹的人力资本理论,我们应把当前的再就业工作与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源开发结合起来,再把就业工程看作是一项人力资源开发工程。当前,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建立相应机制,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加强劳动力的培训与再培训,以提高劳动力的适应性,纠正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失衡;另一方面我们要继续深化改革,通过改革用人机制,并制定有利于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法规,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最终促使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这一价值链的转化。
(2)发展经济学的就业理论告诉我们,要通过发展教育来提高人口素质,缓冲就业压力。截止2006年底,中国文盲人数达到1.16亿,占世界文盲总数的 11.3%,仅次于印度。因此,我国要大力发展非义务教育,大力促进中高等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没有经济的增长,人力资源开发就不可能持久,缺乏人力资源开发,经济的增长就难以为继。人力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本性资源,对它的开发和充分有效地利用,是增加社会财富的真正源泉,也是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4.建立广泛而合理的劳动保障体系,促进劳动者的可持续就业
(1)建立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已经逐步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大学生的扩招随之也带来了社会就业的严重压力。2008年货币政策“从紧”,部分中小企业必然会出现资金链断裂,小企业生存现状岌岌可危,失业人口会增加,这对于大学生就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但我国2008年1月1日起实施新《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就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制度,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劳动合同法》最突出的特点。长远来看,新劳动合同法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社会客观现实要我们必须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加以关注,一方面帮助大学生就业,另一方面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政府同时也要重新审视国家的整个教育制度以及教育产业化带来的弊端。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政府、大学和用人单位三方都责无旁贷。
(2)建立健全全社会的就业保障体系。西方国家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劳动就业保障体系,这为劳动者就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国要推进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当前主要是努力创造条件,加快速度,尤其是加快建立和完善城市和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等制度,扩大保险的范围,实现对保险金的社会统筹,既增加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又可对不同经济单位和不同地区进行调节,以实现城市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防止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避免西方国家由于保障水平过高而产生的一系列负面效应和矛盾。
三、结语
现代西方的各种失业理论都是西方经济学家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际情况和形成的有关失业问题的系统看法和观点,与当代中国的独特国情差异甚大。中共十七大对就业问题做了深刻的论述,中央也正在积极寻找可行的措施来构建有效的就业机制。因此,我们在充分吸取西方国家一切有益经验的同时,又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建立符合经济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就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