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衡发展时期我国产业布局政策及其成效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匡 明 时间:2010-06-25
内容摘要:产业布局政策是为了实现化产业空间分布和组合的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主要研究产业资源在空间纬度上的配置,以及这种配置对增长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布局是否平衡是保持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和生态平衡以及国家安全等的关键因素。布局不均衡使得地区间不但不能很好地分工协作,而且造成了地区的恶性竞争以致大量的生产设备闲置。

  关键词:非均衡发展,分工协作,以效益为中心,兼顾公平,地区差距

  新成立初期,中国地区产业布局极不平衡:大多数集中在沿海地区,中西部几乎没有什么现代化产业。面对地区产业的畸形状况,国家确立了以平衡工业布局和备战为目的均衡区域发展目标。在“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发挥优势,均衡发展”的战略指导下,在资金、技术、人才和建设项目方面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初期先是把经济建设重点放在了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后又根据当时战略需要改成“三线建设”将建设项目重点布局西部地区,而在“三五”和“四五”计划时期,均衡思想建设进一步发展为分散均衡布局,以备战为中心将全国与大军区相对应划分为西南、西北、华北和东北等十个经济协作区,要求每个协作区建成能“各自为战”的经济体系。在这些指导思想和政策的作用下,1953-1978年,全民所有制的基本建设投资中,沿海地区为35.7%,内地占55.2%,不分地区的投资占9.1%,内地比沿海高出19.5%。而在1964-1972年的“三线建设”,内地更是比沿海高出了34.1%。

  改革开放前的地区产业均衡发展的政策,带动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改革开放前的30年,以现价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东部7.08%,西部7.52%,西部地区快于东部0.44%,缩小了地区间差距。但这种战略从整体上影响了中国经济的效益和发展速度,西部地区经济投资回报率低,经济的增长主要还是靠东部沿海地区来带动。但东部地区的投入不够,抑制了东部地区发展。因此整体上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受到限制。另外,均衡布局和平均分布生产力使中国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缺乏地区间分工协作,没能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

  由于均衡发展的宏观经济效益差,中央开始对这种发展战略进行调整,最终确定把效率原则放在优先地位,采取了以梯度发展为指导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做了重大调整,实施了“向东倾斜,梯度进行”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其核心就是按照经济发展和价值规律的要求,注重宏观经济效益,利用东西部地区的区域优势和较雄厚的经济基础,使其首先发展起来。因此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国家投资布局由过去主要强调备战和缩小地区差异,逐步转变为提高经济效益,实行市场取向为中心,向沿海地区倾斜。

  “六五”计划为加快东部地区改革开放的步伐,明确提出了要积极利用沿海地区的现有基础,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先发展,从而带动内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七五”计划进一步明确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客观上存在着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差异,提出要“加速沿海东部地区的发展,同时把能源原材料建设的重点放到中部,并积极做好西部开发的准备”。1988年又提出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国家逐步对东部沿海开放地区从财政、税收、信贷和投资等方面给予优惠。党的“十三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东、中、西部要“各展所长”的发展思想。党的“十四大”报告更明确地提出了“东部地区要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重点发展附加值高,创汇高,技术含量高,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低的产业和产品,多利用一些外国资金,资源,求得经济发展的更高速度和更好效益。中部和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延边地区还有对外开放的地缘优势,发展潜力很大,国家要在统筹规划下给予支持”。虽然“八五”计划和“1991-2000年十年规划”具体提出了地区经济发展的布局政策,要正确处理发挥地区优势和全国统筹规划,沿海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较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关系,促进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向东倾斜的非均衡发展仍占主导地位。

  改革开放后,中国调整了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对东部沿海地区的投入以及政策上的优惠使得东部地区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促进了其高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得到了加强;五个经济特区的开辟,十四个沿海城市和一些条件较好地区的对外开放。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北起辽东半岛,南到广西北海的大跨度,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地带,有力地促进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沿海地区对内地经济的带动作用也有一定发挥;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能源,原材料和运输等基础产业的发展速度加快。为了改进全国的产业布局状况,自1978年以来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开始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并且东西部地区投入比重差距呈逐年拉大的趋势。1978年东部地区基本建设的投入仅为西部地区的1.97倍,而到1995年时就达到了3.61倍,而且东部沿海地区基本建设的投入自1985年开始便超过中西部投入的总和(见表1)。

  这使得东部地区的优势得到发挥,经济增长速度也始终超过中西部地区。1980-1994年,东中部地区年平均增长率之比为10.69:8.72:8.68,东部地区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见表2)。在工业企业的资金利税方面,东部地区也超过了中西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虽然各地区差距在缩小,但仍说明改革初期东部企业的效率要高于中西部企业,东部地区的投资汇报率要高于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快速的同时,也带动了整个的快速发展及效益的改善,从而迅速地提高了全国的综合经济实力,由于东部与西部在资源上有很强互补性,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也为西部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按1985年资料,东部地区消耗的煤炭、石油和电力分别有40%、18%和16%来自中部地区,而东部生产的轻纺织产品有近60%销往西部地区。因此,地区发展政策的转变不仅促进了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西部地区的发展,从整体上提升了的经济实力。改革以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值和居民消费水平的平均增长率比改革开放前分别提高了4%、6.9%和5.4%,这其中区域发展政策的转变是一个重要因素(见表3)。

  由于东部沿海地区最早实行对外开放,一些大城市快速发展使其具有了作为“增长极核”对周围腹地通过生产要素的集聚、扩散和转化,形成大型城市集群,可以带动整个区域的快速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以上海、广州和北京为核心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三大城市集群并产生了很大的地区产业集聚效益,使得这些地区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推动产业经济“高度加工化”和“知识技术密集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2年三大城市集群的GDP分别占到全国GDP总额的18.3%、9.1%和6.3%,三大城市集群总共占全国GDP总额的33.6%。在人均GDP方面,三大城市集群分别为36440.30元、25262.24元和23721.3元,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5倍、3.1倍和2.9倍。

  中国的以梯度发展为指导思想的非均衡发展产业布局政策是在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思想的指导下提出的,客观地说是当时中国区域发展的正确选择。正是这个政策使得中国东部地区快速得到发展,并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的综合实力迅速地得到提高。但由于政策长期片面强调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导致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不断拉大。尽管20世纪90年代后政府在政策指定中强调了要正确处理发挥地区优势和全国统筹规划、沿海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与较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关系,协调发展,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向东部倾斜的非均衡发展仍在各个方面占主导地位。

  由于1980-1994年,东、中、西部地区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0.69%、8.72%和8.68%,东部地区的增长速度高于中西部地区,所以东部地区占全国GDP的比重在这一期间不断上升,使得三大地区的GDP比重由1980年的52.5%、31.3%和16.4%,变为了1995年的57.7%、28.3%和14.0%。而在人均GDP方面,东部地区由1980年的西部地区的1.81倍拉大到了1994年的2.31倍。在1995年上海市的人均GDP为15204元,而贵州省仅为1553元,只是上海市的10%。而各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也极不平衡,1995年上海市的三次产业的比例为2.5%、54.5%和43.0%,而贵州省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6.2%、35.8%和28.0%,表明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较之东部地区更为不合理,高附加值的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过低。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迅速扩大,在经济上、上和人们心理上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平衡,并引发了一些社会不安定因素。

  地区差距拉大还有财政体制、投资体制和价格体制原因。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实行了财政包干体制,提高了地方增加财政收入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地方发展经济能力。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实力雄厚,税收丰厚,这一改革使得东部沿海地区的财力大大加强,投资规模迅速扩大,经济发展高速增大。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财源有限,中央由于财力的减小也减少了对这些地区的投入,导致该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居民实际收入水平不断下降,造成了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不断的拉大。在投资体制方面,国家给予了东部沿海地区更多的财政、税收、信贷和管理权限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使得东部地区经济得到高速发展。而价格体制的不合理也造成了东西地区差距的拉大,中国产品比价长期严重扭曲,造成工农业产品之间,原材料、能源和加工工业之间以及生活必需品和非生活必需品之间的价格不合理,使得以资源开发为主的中西部地区的利益流向了以加工工业为主的东部地区,也进一步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

  【】
  [1]杨公朴、夏大尉:产业经济学教程[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周振华:产业政策的经济理论系统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3]李永禄、龙茂发:中国产业经济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4]江小娟:经济转轨时期的产业政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5]李悦:产业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J·卡布尔: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M],中国税务出版社、北京腾图出版社,1994.
  [7]吕明元:产业选择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脉络1978-2004[J],产业经济研究,2005(3).
  [8]中国工业发展报告[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9]历无畏:转型中的中国经济[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