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本“产业空洞化”的冷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蒋敬东 杨同富 时间:2010-06-25
摘 要:“产业空洞化”问题是当今日本朝野颇为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从“产业空洞化”的定义、衡量标准入手,通过理论分析、实证检验,明确指出“产业空洞化”是一个炒作大于现实的话题,其有限的空洞化问题的根源也在日本自身,在于日本的固有弱点和保守的对待外资的政策,经济的持续低迷、产业结构调整的滞后、新经济滞后又加剧了日本的恐慌。

  关键词:日本经济;产业空洞化;全球化;对外投资和贸易

  近年来,“产业空洞化”再度成为日本政府、产业界、学界和媒体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要了解这个问题,必须弄清“产业空洞化”的定义、标准及“产业空洞化”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一、“产业空洞化”问题的由来

  在日本,最早对空洞化问题进行讨论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后半期。1985年广场协议以后,在日元快速升值的背景下,日本制造业的生产基地快速地转移到海外,人们担忧这样一来会造成国内雇佣减少、技术水平下降,所以“产业空洞化”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此后有一段时间这一问题不再受瞩目,但从1993年初开始伴随着日元的升值,有关空洞化的讨论又热烈起来。近几年,在经济开始腾飞,日本的生产基地相继转移到海外的情况下,有关“产业空洞化”的第三次讨论日趋明朗化,其矛头直指中国。

  日本国内对“产业空洞化”的讨论存在着以下几种观点:一种认为由于生产基地转移到海外,对国内的雇佣状况及技术水平造成了影响;另一种认为伴随着生产基地向海外转移,国内仅剩下了服务业,弱化了日本的国内经济;还有一种认为在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基地向海外转移和研究开发基地向海外转移这一大背景下,原本为日本经济成长基轴的那些产业将会流向海外。与上述观点相对,还有以下几种看法:一种认为这一系列的变化是日本经济结构改革中的一个过程,尽管伴有些许阵痛,也是不可避免的;另一种认为从相对优势的观点来看,得到了恰当的资源分配,假设出现了上述负面影响,也是无可奈何的。尽管后面两种观点比较接近于现实情况。

  二、产业空洞化的定义

  对“产业空洞化”的定义争议颇多,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

  (1)“产业空洞化”是指国民经济的服务化或超化,因为“随着一个国家整个经济向服务化的发展,国内制造业逐渐丧失国际竞争力,进而物质生产的重要性不断下降”。这种观点将“产业空洞化”混同于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经济软性化”概念,按照这种观点,中国及东盟等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正在走向空洞化,因为这些国家以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的比重也在不断升高。

  (2)“产业空洞化”特指制造业的空洞化,是由于向海外投资,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使国内生产减少或损失,从而出现“产业空洞化”。这种定义只看到了结果,归结“产业空洞化”的原因简单化、片面化。按照这种定义,许多对外投资大国都会出现“产业空洞化”。

  (3)“产业空洞化”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特有的经济现象,由于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所能包容的最大范围内,它将经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表现为第一、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整个经济朝着“软性化”方向发展;第二个阶段表现为受资本本能的驱使,制造业的生产据点大规模外移,积累到一定水平,“产业空洞化”最终形成。这种观点看到了“产业空洞化”的前因后果,但也存在着两点值得商榷的地方:将“产业空洞化”视为资本主义所独有,将会误导民众;将“产业空洞化”和国内产业结构的变迁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

  上述定义,尽管有所偏颇,但都普遍将“产业空洞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对外投资联系起来考虑。下面深入分析一下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日本产业结构升级、对外投资与“产业空洞化”的关系

  (一)日本对外投资与产业升级的回顾

  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过程,也是日本产业结构不断由低级向高级转变的过程。其间已经发生或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四次:第一次发生在战后初期,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是由战时以军事重工业为主的结构转向与国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和轻工业,确立了纺织等主导产业;第二次发生在60年代,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特征是向重化工业转变,确立于钢铁、造船、化学工业等主导产业;第三次产业结构大调整发生在1973年的石油危机后,调整的主方向是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确立了汽车、、办公设备等主导产业;90年代以来,日本正在进行第四次产业结构调整,许多情况尚不明朗。

  与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相伴随的是日本对外投资的发展。70年代以前,日本对外投资的数量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70年代以后,日本对外投资发展迅猛,1972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超过了以亿美元为单位的二位数,达到了23.3亿美元,这一年被称为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元年;1984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达到了101.5亿美元,突破了百亿元大关,进入了对外直接投资大国的时代,1989年达到了创记录的675.4亿美元。其后,由于受到泡沫经济的不良效应、日本国内经济持续低迷等因素的影响,至今尚未恢复到1989年的最高水平。需要指出的是,日本过去处在赶超欧美阶段的时候,发展目标非常明确,现在则处于一个迷茫的时期(尤其是在美国生产业泡沫破灭以后)。

  (二)日本对外投资的理论阐释

  日本为什么要进行对外投资?日本投资究竟对日本国内的产业结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对吵L投资是否是引起“产业空洞化”的罪魁祸首?对此,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小岛清运用比较优势论作了分析,他认为,日本的对外投资中资源开发型投资占了很大的比重,而在制造业方面的投资也属于“贸易创造型”,对外投资不仅没有替代本国同类产品的出口,相反却带动了与此类产品相关的其他产品的出口。小岛清还认为,日本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它们并不具备垄断优势,其技术水平与东道国更接近,更适合当地的生产条件,更能为东道国所接受。对外投资企业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越好,这样更容易在海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找到立足点,并占领当地市场,中小企业拥有的技术更适合当地生产要素结构,而且中小企业经营灵活,适应性强,因此中小企业在国外投资比大企业更具有优势。简单地讲,日本对外投资的产业一般均为在本国已相对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为维护其经营和效益,就必须转移到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地区进行投资。按照小岛清的理论,日本的对外投资实际上是以国际市场为舞台调整产业结构,将对外投资与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立起系统的联系,使对外投资为本国产业发展服务。日本产业经济学家牧野升在小岛清理论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日本的“滚动产业国际升级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一国对外投资应服从该国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必须在国内建立和发展具有核心支配地位的超前产业或产业主体基础,并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所能提供的条件和机遇,选择适当的投资类型和内容向那里扩张,从而组成与国内产业联动,并能促进国内产业不断升级的产业国际延伸体系。日本通过直接投资,将国内相对落后的产业转移到国外,这样一方面能减少国内产业结构更替造成的浪费,另一方面又成功地延长了这些旧产业的生命周期,达到自身经济发展的“双赢”。

  对外投资对日本对外贸易和就业有何影响?理论上,对外直接投资对投资母国存在着“替代出口”效果、“逆进口”效果和“诱发出口”效果。因此,在现实中,对外直接投资对对外贸易、国内产业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影响,取决于上述三种效果的综合效应。换句话说,对外直接投资并不一定会导致对外贸易赤字、国内产业的萧条和就业机会的减少。如果“替代出口”和“逆进口”效果大于“诱发出口”的效果,可能对国内经济发展和就业会产生不利影响,反之,就会利大于弊。另外,国内产业是否景气还取决于外来直接投资能否填补对外直接投资所留下的国内产业空间。

  (三)日本“产业空洞化”的实证分析

  1.对外直接投资对日本对外贸易的影响

  从日本对外贸易的实际情况来看,日本对外投资所产生的“诱发出口”的效果仍然大于“替代出口”和“逆进口”的效果。据日本经济产业省2000年度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转移产生的“出口替代”效果约为8万亿日元,“逆进口”效果为5.7万亿日元,合计抑制出口效果为13.7万亿日元,比10年前的6万亿日元左右显然有大幅度增长。但与之相应,“诱发出口”效果更大,仅其中的“诱发出口”中间产品出口效果即达13.1万亿日元,占日本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25.1%,而1990年度这一比重尚不足15%。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除1994年度以外,1988年度到2000年度日本产业海外转移所产生的“诱发出口”效果都大于抑制出口效果,因而对贸易结构所产生的最终影响是扩大了日本的贸易顺差。日本迄今仍然保持着巨额贸易顺差,仅2002年的贸易顺差就达794.19亿美元。

  2.对外直接投资对日本国内就业的影响

  从国际比较来看,日本国内就业情况与对外直接投资并不存在直接相关关系。资料表明,在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和速度上大大超过日本的国家,近年的就业率都呈增长态势,其中美国、英国和法国1994--2(X}2年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3%、1.0%和1.1%,而其失业率则由1995年的5.6%、8.7%和11.4%分别下降为2001年的4.8%、5.1%和8.6%。

  日本近些年的就业情况确实不妙:1990年的完全失业人数仅为134万人,1995年增至210万人,2000年再增至320万人,21XE年3月最多时曾达379万人,12月仍达364万人。其完全失业率在1990年仅为2.1%,1995年升至3.2%,2000年再升至4.7%,2001年7月突破5.0%大关,目前仍在5.5%的水平上居高不下。但问题是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在日本失业率不断攀升的过程中非但没有增长,反而徘徊不前,甚至有所下降,1991年其对外直接投资达56862亿日元,但随后开始出现波动,1993年减至41514亿日元,1997年回升至66229亿日元,1998年再减至52169亿日元,1999年达到74390亿日元,2000年又减至53690亿日元,2001年更降至39549亿日元,为10年来的最低点,2002年上半年仍只有20808亿日元,又比2001年度下半年减少了8.8%。可见,对外直接投资并没有导致失业率攀升。相反,由于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所带来的“诱发出口”效果仍大于“出口替代”和“逆进口”效果,反而带来了日本国内就业机会的增加。据日本经济产业省2002年版(中小企业白皮书)资料,1998年度日本对外产业转移产生的“诱发出口”效果,使日本国内出口企业增加了80万人的就业机会。

  3.日本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日本的失业率呈不断攀升的势头。既然对外直接投资与失业率没有直接的关系,应当如何解释日本失业率居高不下的现象呢?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日本在泡沫经济崩溃后陷入了长期的经济萧条,政府应对失策,财政赤字居高不下,银行债务缠身,企业开工不足、破产增加,失业率呈不断上升势头也就不足为怪了;第二,日本的直接投资“转出多,转入少”,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内的就业机会产生了些许不利影响,如在2000年度,海外日资企业的就业规模高达345.3万人,而在日外资企业的就业规模却只有33.6万人,后者不足前者的1/10,倘若在日外资企业也能创造出海外日资企业的就业规模,日本的失业人数还会有那么高吗?但这只能说明日本限制外资进入的政策影响了日本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水平,而不能得出日本对外投资影响了日本的经济和就业的结论,换句话说,日本应该从自己对待外资的态度上去找原因,因为引进的直接外资大大少于对外直接投资,无法填补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转出留下的产业空间;第三,日本妇女的就业人数在近些年不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失业率的攀升。

  4.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水平考查

  过去,日本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向亚洲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技术,一般是日本企业已经应用了19.5年的技术,这说明日本所转出的技术基本上在日本已趋于淘汰。近几年,这种情况有所改变:日本的生产基地正在向中国等海外地区转移,而且不再像过去那样只单纯地生产低附加值产品,而是增加了数码相机、DVD影碟机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但仍然以批量生产为主,且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最先进技术也大多依赖于从日本进口的零部件以及日本技术;与此同时,也有不少研究开发基地转移到了海外。能否就此说,日本的做法有利于投资接受国呢?恐怕不能这么说,最起码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挑战大于机遇。首先,这些研究开发基地的目标是着眼于当地的市场,为开发出适合当地特点的产品而充分利用当地的优秀研究人才,这些组织不是为了替代日本的研究开发基地,而是对其进行补充与完善,并由此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日本跨国公司先进技术的溢出效应,并用高薪把当地科技精英挖到自己麾下,反而阻碍了当地的技术进步;其次,这是日本企业为同欧美进行竞争而不得不采取的措施;再次,日本企业比以往更加注重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收取专利费等手段来对当地企业进行挤压,使当地企业很难进入中高端产品领域。最近,日本产业省制定了《知识产权战略大纲》,其主要目的就是限制向海外特别是中国出口先进技术,防止技术外流。

  5.对外直接投资是全球化战略的必然选择

  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自身谋求的自觉行动,也是企业遵循市场的必然选择。日本贸易促进会对日本2567家企业的调查显示,2002—2004年期间将增加海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占49.1%,日本企业增加投资的主要目的是:扩大在投资地市场的生产和销售(77.1%):削减成本(37.7%);向第三国市场扩大销售(26.4%);配合日本国内生产伙伴企业的海外投资(25.4%)。日本经济产业省2(KE年2月公布了一项关于日本企业向海外转移生产的调查报告,其结果显示,平均每7家制造业企业中有1家在过去数年间向海外转移生产,转移的地区近80%在亚洲,其中40%的企业选择了。

  6.日本制造业的国际比较

  “产业空洞化”的主要表现是制造业基地的对外转移引起国内制造业的萎缩。尽管对外投资给日本带来的好处多多,但是对所谓的“产业空洞化”忧心忡忡的人们却将日本制造业向海外转移视为“产业空洞化”的祸根。因此,我们就不得不把日本制造业的情况同其他发达国家作一个比较了,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00世界发展指标》可以看出:

  (1)日本的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29%下降到1998年的24%;同期比较,美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则从22%下降到18%,1998年高收入国家这一比重为21%。由此可见,日本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仍明显高于其他发达国家。

  (2)日本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几乎没有下降,并且明显高于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日本的制成品出口总额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从1980年的95%下降到了1998年的94%;同期相比,美国的制成品出口总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则从66%上升到82%,日本的制成品出口总额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在1998年仍排在世界第一位。

  (3)日本的制成品进口总额占进口总额的比重在上升,但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日本的制成品进口总额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从1980年的19%上升到1998年的57%;同期相比,美国的制成品进口总额占进口总额的比重则从1980年的50%上升到1998年的81%,高收入国家的制成品进口总额占其进口总额的比重则从53%上升到78%。

  (4)日本在从中低收入国家进口方面,其制成品进口总额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从1990年的21.5%上升到1998年的50.4%;同期相比,美国的制成品进口总额占进口总额的比重则从38.7%上升到60.6%;OECD高收入国家的制成品进口总额占进口总额的比重则从39.6%上升到65.6%。可见,在从中低收入国家进口方面,其进口的制成品比重也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

  (5)从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看,日本也低于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54%上升到1998年的61%;同期相比,美国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64%上升到72%;高收入国家则由59%上升到65%。

  另外,再换一个角度来看一下所谓的日本“产业空洞化”问题,衡量“产业空洞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制造业的海外生产比率,即海外产值与国内产值之比。1996年3月底,日本制造业的海外生产比率为9,1%,美国约为30%。如此看来,美国的“产业空洞化”问题应该比日本要严重得多,但美国并没有像日本那样忧心忡忡。况且,如前所述,日本转移海外的制造业多为在国内缺乏竞争力的中小企业。

  7.日本对内、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比较

  截止1999年底,日本吸收的海外直接投资累计额为462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额累计为2491亿美元,内外比例为1:5.4,远低于美国的1:1.1、英国的1:1.4、德国的1:2.8和法国的1:1.2。1997-2001年五年间,美国、英国、比利时、法国、德国和荷兰的对内直接投资(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分别高达10233.5亿美元、3736.5亿美元、4537.2亿美元、1948.7亿美元、3097.6亿美元和2021。3亿美元,对内直接投资分别相当于对外直接投资的144.4%、53.5%、99.8%、43.0%、92.0%和86.5%。而日本在此五年间吸收的对内直接投资仅331.9亿美元,仅相当于其同期对外直接投资的23.2%,与欧美发达国家相去甚远。2001年,吸引外来直接投资相当于对外直接投资的比率,上述六国依次为102..3%、135.8%、75.8%、63.1%、67.9%和125.1%,而日本仅为16.1%。2001年末,上述六国吸引的外来直接投资占其GDP的比重都在20%以上,而日本只有1.2%。

  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资料,1997、2001年五年间,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仅为1429.8亿美元,与美国的7088.8亿美元、英国的6978.2亿美元、比利时的4547.2亿美元、德国的3365.2亿美元和荷兰的2334.78亿美元相差很多。其在全球直接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平均只有3.5%,也明显低于美国的17.2%、英国的16.9%、比利时的11.1%、法国的11.0%、德国的8.2%和荷兰的5.7%。日本已由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对外投资大国而沦为二流对外直接投资国家。如果对外直接投资必然导致国内“产业空洞化”,这些国家的空洞化问题要比日本严重得多,为什么偏偏日本叫得最凶呢?

  事实上,日本通过对外投资不仅带动了出口,扩大了出口市场份额,赚取了巨额外汇(截止2003年5月底,日本外汇储备达5430.88亿美元,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外贸顺差带来的),而且带动了国内的产业结构升级,使日本国内的产业结构更趋于合理,在国际分工中占据着有利的位置,日本至今仍处在东亚“雁形阵式”的头雁位置,日本自1986年以来一直稳居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第二位,如不出重大意外的话,日本将世界第二的位置再保持20年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四、“产业空洞化”问题在日本成为热门话题的原因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日本并未出现严重的“产业空洞化”问题,而且日本“产业空洞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它自身。如果将日本“产业空洞化”问题放在国际分工日趋全球化所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来看,出现一定程度的“产业空洞化”也属正常现象,更何况日本过去长期存在的“全能型”的产业结构已经不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了。事实上,自上世纪80年代日元升值后到泡沫经济崩溃前,伴随着日本大规模的对外投资便出现了“产业空洞化”的议论,但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大反响。既然如此,“产业空洞化”为什么会在近几年再度成为日本的一个热门话题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岛国国民所特有的危机意识在经济持续低速下的反应

  日本人常常生活在危机感中,容易对一些事情反应过度。更何况日本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长期不景气,失业人员不断增加,而周边国家除受东亚危机的暂时影响而一度衰退或减缓以外,普遍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尤其是中国的日益崛起更成了日本人挥之不去的心病,“中国威胁论”的始作俑者便是日本人。日本人往往习惯于在亚洲“一支独秀”,习惯于“独赢”,至今尚未表现出能同亚洲邻国平等相处、携手共进,达到“双赢”或“多赢”的精神境界。

  (二)日本政府和媒体的炒作

  泡沫经济崩溃以后,日本内阁更替频繁,历届内阁对刺激经济回升都无良策,借助媒体对“产业空洞化”进行炒作可以转移国内人民的视线,减轻其执政的压力。

  (三)日本“逆进口”不断增加,企业竞争力下降

  与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周边邻国及美国发展势头良好,美国于1994年从日本人手中夺回了汽车和半导体产业的桂冠。日本许多产品的贸易特化系数[即(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不断下降,有些开始进入“逆进口”阶段。但是,正如前文所述,目前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所引起的“逆进口”效果要远远小于“诱导出口”效果。而且,这些产品的核心技术和研发优势仍然掌握在日本人手中,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仍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况且,日本长期奉行“一流产品留日本,二流产品出口欧美,三流产品出口第三世界”的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日本国内设备投资不足,资金大量持续外流

  由于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许多企业的资产大幅度缩水,银行又惜贷,造成许多企业设备投资增长缓慢,甚至有所下降。如前所述,日本至今仍是资金的净流出国。

  (五)日本政府在治理空洞化问题上的作用受到极大限制

  日本现在已处于一个成熟的自由经济阶段,过去政府与民间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现在已经不复存在,政府也就不再拥有运用动议推行政策的能力,且财界能力上的局限性亦呈明显化趋势,政府可实施政策的范围也受到了制约。由此,日本政府在医治空洞化问题上的作用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任何妨碍企业行为和企业全球化的措施,都应该慎之又慎,这才是日本政府感到头痛的问题。企业之所以把生产基地转移到海外,原因就在相对优势的基础上争取企业的最大利润。如果要阻止这种现象的出现,一般来说往往会导致企业的经济福利的下降,但是,当这些生产基地尚在国内,并对国内经济带来某种外部经济效益的情况下,生产基地的海外转移可能会造成这个国家的经济福利的下降。从这个意义上说,“产业空洞化”的本质就在于这些企业的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的背离。

  五、结束语

  日本制造业向海外转移,是日本企业依据动态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合理选择,也是市场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由此对日本国内传统制造业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也是必然的,更何况日本从对外直接投资中获益匪浅。日本国内抓住所谓的“产业空洞化”问题大做文章,并设置重重障碍阻挠国外同类产品进入日本国内市场,在吸引外资方面也无大的举措,这既是对国际大竞争时代国际分工日益深化和全球化趋势认识不足的表现,也是日本缺乏自信心的表现,现在的日本已经失去了往日追赶美国的豪气。日本所关心的应是尽快培育新的主导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走出暂时的战略贫困,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而不应过度炒作“产业空洞化”问题。

[1]冯昭奎.21世纪的日本:战略的贫困[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0.

[2][美]迈克尔·波特,[日]竹内广高、神原鞠子.日本还有竞争力吗[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3][日]桥本寿朗.日本经济论——20世纪体系和日本经济[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4]胡鞍钢.是“威胁论”还是“互利论”[J].世界经济与,2002(9).

[5]杜鹏,宗刚.产业空洞化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02(11).

[6][日]植草益等.日本的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证的前沿[M]。锁箭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7]江瑞平.日本产业空洞化的实态、症结及其“中国因素”[J].日本学刊,2003(3).

[8]王伟军.日本近期利用外资的特点、影响及不足[J].日本学刊,2002(5).

[9][日]菊地悠二.日元国际化——进程与展望[M].朱绍文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