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经济改革的比较
[关键词]经济改革,比较,挑战
到2007年,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经历了将近30年,越南的改革进程也有21年。两国的改革都始于高度中央计划、官僚主义和国家保护的社会主义经济。1980年代末国际上社会主义阵营瓦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革时,两国已经开始了改革。两国的经济改革有着基本的相同点,它们已经被引向许多人认为的只有资本主义才有的市场经济。在任何一个国家,这些改革措施在生产力与经济制度的意识形态关系里都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变化。
在有足够长的改革让我们去回顾时,我们会明白两国的改革已经取得重大成就。中国与越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分别将近10%和9%;两国都成为对国外投资者最有吸引力的地区;两国的出口即使在西方国家也是有竞争力的。本文集中阐述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及两国经济改革中面临的挑战,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回顾两国改革事业中各个阶段的方向、战略方针以及重大政策;第二部分是对两国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两国今后将面临的挑战集中进行比较。
一、改革各阶段中重大方针、方向以及宏观稳定政策的内容
1.中国(1978—2007年)
“改革开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事业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1978—1993年和1993年至今。
(1)第一阶段(1978—1993年):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在社会的各个经济领域进行改革和国家化事业建设。“市场价值”第一次得到共识。从根本上看,这一阶段的改革是以围绕增强市场活力和扩大资源分配为目标,并逐步加以实现。事实上,在中央集权经济基础上建立更加良好的市场监管者声望,正是改革者追求的制度变革的目标。市场经济概念和市场经济价值的标准逐步被引入,就像市场调节(供与求)、商品经济、取消国家对的行政管理(政府调节市场、市场调节企业)一样。国家的计划职能就是提出宏观方向、调节的目标、经济任务和政策以此社会经济,并协调各阶层群众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利益;在此期间,市场在分配资源时就会发挥作用。为此,国家逐步按照计划减少各类产品的国家统一定价;减少法令计划;取消和限制企业的经营权;扩大厂长的自主权;放松主要市场的买卖权力、取消外商特权……这种循序渐进的思路在价格政策改革中就很清楚的体现出来了。定价权逐步交给市场,首先是农产品,接着为日用品、耐用产品、服务行业和生产资料以及进出口产品。1984年,双重价格体制作为过渡形式被采用,直到1990年才被取消。地区的改革则是从农村合作社体制转变到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值得关注的是,正好从这一时期起,广东和福建两省首先成为了“改革开放经济特区”的试点,以此吸引外资。
(2)第二阶段(1993年至今):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四届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至此中国也走进了经济改革的第二阶段。会上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在各领域加快经济改革。这一决定承认了前一阶段“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模式的限制,同时提出了建立一种现代市场体系的目标,而且这一体系也是国际承认的“最佳实践”的组成部分。在这期间仍保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体制。可以看出在改革进行了15年后,改革道路的指导思想体系一直是突出紧随发展需求,并通过实践来调整和完善。随着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布到2010年建立相对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说逐步被建立并发展到一个十分成熟的阶段。
改革的第二阶段在以下一些政策中得以实现:
①促进各类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建立统一商品市场,城市与农村相结合;发展信贷市场、证券市场及国内劳动力市场自由化。②按照对各省和自治地区的分权化进行财政制度改革。③货币政策:统一汇率,建立具有市场性质的外汇兑换市场;帮助提高企业进出口能力,减税、简化手续,以对外贸易为重点;增加外汇储备,把汇率维持在稳定的低水平上。④刺激内需:增加收入和消费能力—刺激内需。⑤科技:采用先进的管理体制和鼓励发展高科技,注重增强劳动效率。⑥允许中小型企业从事多样化经营,特别是在服务行业和消费产业领域;颁布公司法。⑦对国有企业进行整改。政府通过企业化、私有化的方式取消对企业监督的职能,并将企业与证券市场挂钩,成立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委员会(SASAC)。⑧经济对外开放,申请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1986)和世界贸易组织(WTO),吸引外国的直接投资。⑨区域发展政策:先从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发展,接着逐步转向内陆发展。⑩减免行政手续:实行简单化和透明化,以防止腐败发生。
2001年第十六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出台战略决议:从2000—2010年,GDP翻一番。到2020年,GDP将相对2000年翻两翻,中国人均收入将达到3000美元并且中国将建设一个全面美好富裕的社会。
在刚过去的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七届全国代表大会。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以胡锦涛主席为核心的第四代领导集体进行了改选。继续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方针又一次重提并加以强调。胡锦涛主席发言说:“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道路”。另一方面,大会决定修改党章,加入了胡锦涛主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解决环境问题,加大社会支出来帮助农民和城市工人,与改革时期的其他人一样,他们的收入没有能够得到快速提高。很明显,这是今后几年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战略中不容忽视的分界点。国家领导已经看到了社会环境和民生问题的严重性。经济高速增长如今不再是一味优先,代替它的是经济增长必须与中国社会所有阶层的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并行。
2.越南(1986—2007年)
“越南的改革和与国际接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通过三个阶段发展:第一阶段1986—1996年;第二阶段1997—2001年;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
(1)第一阶段(1986—1996年):与中国前8年的环境较相似,由于长时间内集中计划经济的消极影响,再加上连年战争的破坏以及苏联撤销援助带来的危机。越南的社会经济实际是走到了面临危机的边缘。这一背景促使了越南改革人士在1986年的第六届党代会上,决定进行改革。越南共产党已经对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存在有着共识,同时主张发展多成分经济,其中包括私有经济和外资企业。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得以施行,譬如价格自由化。取消了分配渠道中的壁垒,扩大出口,注重农产品和消费品的生产,并建立资金、房地产和人力市场,吸引外资。在农村,农业承包制度广泛采用,解放了这个重要领域的生产力。仅在1986—1989年这短暂时间里,越南就从粮食短缺国变成了世界上粮食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1991年第七届共产党代表大会上巩固了改革的主张,并肯定了沿着社会主义社会方向,由国家管理同时按照市场体制运作发展经济成分多样化,使越南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越南的改革开始取得了进一步快速增长的趋势。值得关注的是,法制框架逐渐得到建设,尽管只是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制度得以强调并且在1992年修改了宪法,肯定了各种经济成分、鼓励和保障外国投资在法律框架内的自由贸易原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段时期内越南对外开放方针和对外关系多样化促使了越南与国际并轨,加入了东盟(ASEAN)并与美国实现了正常化邦交。
(2)第二阶段(1997—2000年):改革继续进行但必须应对1997年亚洲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两大措施在此时期施行:一是调整宏观经济结构,首要就是挽救银行系统(在IMF和国际金融公司的援助下);二是鼓励投资、消费以及提高家庭收入(刺激消费)。此外,为了继续给私营企业增添新的活力,使其发挥内在潜力。1999年,以国际上对于企业管理的统一惯例为指导的企业法颁布,并于2000年开始取得成效。可以说越南在努力减轻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方面已经取得了成功。这一时期仍维持着年均6%的增长速度,而且在经济危机过去5年后,经济开始重现高速增长的趋势。
(3)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改革已进行了15年,这对于越南的改革人士为改革开放进行总结和吸取经验,并将自身的理论体系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来说,是一段相对充足的时间。如果1998年第八届党代会仅仅提及商品经济和市场体制,那么第九届党代会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根据第九届党代会决议“越南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既遵循市场,同时又是一种建立在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原则的引导支配下的经济模式。它体现在了三个方面:所有权、管理组织和分配。是一种按照市场体制运作,并在国家管理下,以富民、强国、社会平等、民主和文明为目的多样化的商品经济。”
在党的重大方针指引下,越南已经实行以下的改革政策:
①建立和完善方面的:新颁布、修改及补充了数十项法律和数千件法律文件,以使社会经济体制化,并发挥法律作用,同时与国际条约接轨。②实现一贯的多样化经济政策。在合法范围内,经济成分中的国有和个体私营企业允许进行投资、贸易以及公平竞争。③鼓励外国投资,同时保护投资商的资金、财产及其他利益的所有权。④鼓励私营企业:降低市场注册和创业资金。促进和资助中小型企业。对企业管理的最佳实践,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实行法制化。⑤行政改革:简化行政手续,精简政府机构和在注册投资领域对各地区进行分散经营。⑥革新国家在经济方面的职能和管理方式:国家职能是为经济成分的生产和经营提供有利环境和指导,补充和调整市场的消极面,实施社会福利计划、消除贫困和确保在社会主义方向上运行。革新计划性工作和提高规划质量。国家通过法律和经济杠杆作用来实施干预。⑦国有企业改革:实现股份制,并撤除国家对企业的行政管理权和所有权,使企业具有自主管理权力。⑧同时挖掘市场活力和开发市场:建立和发展服务行业市场、房地产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科技市场……⑨促进出口;扩大并促进外贸市场的多元化。⑩主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11/2006)。协调国内法律框架,使之与国际条约接轨并按照正确的条约方向实现。
2006年4月第十届越南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在河内召开。大会决议提出2006—2010年的5年国家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会议提出“坚持路线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发展知识经济一道加快化、化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定位必须理解为“实现富民、强国、社会平等、文明;彻底解放和不断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标”。发展多种所有制成分经济,必须三方面同时着手:①提高国家管理的作用和效率;②发展的同时还要有效地按照正常的竞争体制去管理各类基本市场的运作;③大力发展各种经济成分、各类生产组成模式和经营。第十届党代会上值得注意的一个新观点是着重强调科技,把知识经济看做是经济的重要因素,是国家缩短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机遇。除此之外,还应该注重保护和有效利用国家资源,以及改善环境。应该积极主动地制定抵御自然灾害以及抢险救灾的机制。在改善社会和环境方法上,越南承诺将与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同步。
二、对和越南经济改革的评价
1.相似点
第一,两国的市场经济模式改革略有不同,中国寻求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越南则寻求社会主义方向市场经济。然而,他们在目标,内容和方法方面具有很多相同点。
第二,两国的改革都倾向逐步发展的策略,首先要改变根深蒂固的计划经济背景;然后正式过渡到市场经济。改革的重点都放在了宏观经济和的稳定性上,并在创造良好的投资与商业活动环境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第三,中国和越南的改革都遵循以下主要的和关键的内容:(1)发展多元化经济,解放生产力以及创造市场要素和多种类别的市场;(2)改革国有企业,鼓励发展私有企业;(3)实施对外开放政策,融入国际社会;促进对外贸易和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促进本国经济发展;(4)关注农业问题,解决温饱问题和消除贫困;(5)革新国家社会经济管理和调控的角色、职能和方法,简化行政管理。
2.差异性
首先,中国的改革比越南早了将近十年。可以说,中国在经济改革方面领先于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它的改革本可以为后来八十年代的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提供借鉴并激励其进行改革。现在,中国的经验是越南革新进程中的榜样。
第二,由于地域、经济和的差异,中国比越南更少受到世界政治与经济变化的影响。甚至可以说,中国实际上是国际关系塑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越南却受这种国际关系的强烈影,响。事实上,越南直到2000年才与美国的经济关系正常化。在此之后,越南的经济才迈出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第一步。另一方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五年后越南才紧随其后,事实也说明中国的改革总是走在越南的前面。
第三,中国对省级经济管理的划分与放权比越南做得更早和更加成功。中国很早就建立起了特区,并成为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轴心。这点越南也成功的实行了,但是越南的一些经济区Dung Quat,Chu Lai,Phu Quoc发展缓慢,也没有实现预期中的开放。这或许可以用两个国家中央集权和地域的差异来解释。中国高度的中央集权使中央政府更大程度的推进分权,同时,那些建立特区的省份的规模也大到足够自力更生,而且能够更好地处理开放区经济的问题,例如海外合作关系。
第四,中共17大强调了环境和社会福利的问题。显然,经济改革的策略已经改变,从注重高增长转变为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平衡。在越南,越共十大也开始更加关注知识经济、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然而这些问题并没有像中国一样具体化和清晰化。这可能是因为中国的改革已经使增长率保持在10%很长一段时间了,这可被视为经济过热,从而需要减速并更多关注一些迫切的发展问题。而越南仍然需要高增长率。
3.两国经济改革面临的挑战
(1)不协调的经济发展:地区和各类人群间的贫富差距在加大。
在中国,东部沿海省份和内陆地区及西部就形成了反差。而在越南,只注重城市的发展,许多地区仍处在极度落后的状况。有三点需要考虑的: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资源按市场原则分配与社会主义特色的经济利益的社会再分配相结合。然而事实并不那么简单,因为资源的分配和最终的经济利益不是分离的。例如,当我们对法人收入和一些产品征收高额税收时,就会立即出现营业登记和产品投资的急剧减少。很明显资源和经济利润是相互关联的。
其次,国有企业的股份化传统上被认为是对公共资产社会化的一个补救。然而事实证明这些股份从来没有被大多数人持有,而是落入了有钱人的口袋。
第三,都市化问题。农村现代化曾是一种不能实现的说法。从农村流向城市的人口所带来的问题是中国和越南都必须面对的。此外,农产品价格的下降也是两国解决温饱及消除贫困的一个明显的阻碍。经济增长的代价是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生活质量和社会安全的退步。此刻,两国正在处理一系列问题,例如水和空气污染、食物安全、矿井和桥梁的崩塌、事故、个人罢工等等。能源安全:中国和越南都日益察觉到能源的急剧短缺。另一方面,我们越来越受制于世界能源价格的变化。双方的经济都更易受到外界危机的影响。油价的狂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腐败是最大的灾难之一。行政改革仍然要走很长一段路。
中国和越南加入WTO分别有6年和1年了。一体化进程的挑战是潜在的。打着质量标准牌子的非关税壁垒和反倾销对于两国的出口商已是挥之不去的威胁。
三、结论:
在建立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的过程中,中国和越南改革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双方的改革都在各自国家的历史上成为一个关键性的里程碑,而且有许多共同点。他们都是一步步实施从计划经济到多种经济成份的市场经济。中国与越南的经济被国际社会认为是亚洲国家中稳定但又最具活力的国家。然而两国都必须面对许多潜在的挑战。快速的经济增长不意味着可持续发展。为了改革成功,我们必须突破固有的思维;在党的领导下,不断革新国家管理的角色、职能及方法;提高立法制度,简化管理;尤其是更多关注于涉及环境、社会保障和平等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