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技术创新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关键词]技术创新,政府作用,企业
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产业和企业间的竞争。一个国家只有拥有了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及产业,才能在竞争中取胜。近年来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资金、人力投入持续增长,人力资源的水平、层次也在不断提升,企业已逐渐成长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但科技力量有待加强。为了促进中国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本文将着重探讨日、韩两国的创新和强国之路,以从它们的经验中获得启示。日、韩两国虽然目前在国际上创新成果显著、国力强盛,但都经历了从落后走向繁荣,从模仿起步走向技术创新的过程。
一、日、韩技术创新之路的相似和独特之处
(一)日、韩技术创新的相似之处
1.日韩两国的条件都不优越,基础原来也薄弱,都经历了从落后走向繁荣的过程。日本在明治维新前是个十分落后的封建小国,自然资源缺乏,人口密度大,可利用的土地少。韩国在1961年时还是个自给自足的落后的农业国,自然资源同样匮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及苏丹,不及墨西哥的1/3。然而这些资源劣势和压力反而刺激了日韩两国努力提高人力资本质量,高度重视产业的创新与,避开了很多发展中国家依赖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以日本为例,由于缺乏金属和其他原材料,为节省材料、寻求替代材料的努力使得日本企业成为世界陶瓷、复合材料及碳纤维的领军人物;能源的缺乏使得日本企业一向重视通过创新和发明降低能耗,石油危机出现时,日本企业反而在某些产业上开始占据优势;土地少的劣势使得日本发展出了先进的“及时生产”模式,成为其他国家学习的典范;同样在上世纪60—70年代,由于日元升值、人力成本提高等压力的出现,使得日本企业积极发展自动化及采取国际化生产作业,这些劣势及压力为日本企业维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提供了动力。
2.日韩两国政府都发挥了强大的主导作用。日韩政府都注重根据国内情况,制定并推动产业发展计划的实施,直接干预产业活动。在和基础设施上持续投资,并应用出口退税、压低币值、与国外协商技术转让及限制国外产品进入等方式保护和扶持相关产业。政府在给产业提供相关保护的同时,也会有计划的逐步引进外国竞争者,以迫使企业尽快提升自身竞争力。如韩国政府和企业高层经常人为施加压力,对企业吸收国外技术方面提出艰巨目标,以加速企业的技术学习能力和速度。韩国的重、化学工业、、汽车、造船、钢铁和机械企业都经历过这样的危机制造过程,技术能力在短时间内都实现了大的进步。
日本产业政策的核心是推动传统产业部门进行结构调整,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并把加速工艺创新作为改变产业结构,提高本国研发能力和生产率的重要环节。日本政府注重通过发布官方研究报告、与产业界及高校组成委员会举办合作研发计划、大型宣传活动等方式给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引导企业创新。除了经常通过“指示性”和“展望性”的计划向企业发出强度不同的信号外,日本还把退休的政府官员安排在私营企业的高级职务上,这使得政府的引导得以顺利进行。韩国政府与产业界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从而可以实现对企业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日、韩两国的大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相当重要,政府也大力地进行扶持。但相对而言,日本政府更多的是保护国内市场和提供行政指导,而韩国政府则对大企业提供了大得多的直接财政支持。韩国政府对财团实行的不均衡扶持造成了资源分配不当,一定程度上也妨碍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日、韩政府的作用强度和方式也在进行调整。
3.大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日本在实施从明治维新起的模仿战略到后来的科技立国战略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创新成果都是由松下、三菱、本田、丰田、索尼、日立等大企业完成的。韩国大企业也不断研制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产品,目前韩国在海外获得的专利数量居世界第十位,企业科研人员每千人注册的专利数量居世界第一位。这些大企业在加快本国产业的技术学习中起到了主要作用。日、韩的中小企业研发能力明显弱于大企业,构成了制约整个国家技术创新发展的瓶颈。为了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日、韩政府通过立法、设立专门机构、制定税收优惠政策等方法进行扶持。
4.相似的从模仿走向创新的战略。虽然两国发生的时间有先后不同,或者可以说韩国以日本为师,日韩的创新之路非常相似,都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着从纯粹的技术引进、对引进技术的改良和本土化、高级技术的引进及其模仿创造乃至到自主性创造的转型过程。日本引进技术是在政府引导下有步骤进行的。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企业技术创新主要采取反求工程方式,按照这种方式日本改造了钢铁、化工、汽车等行业的生产技术,收到极其显著的效果。韩国企业则先后通过OEM和许可证贸易、ODM、与国外公司建立技术上的战略性伙伴关系、提高R&-D投入、收购国外一些高科技公司及其他非正式方式(如海外培训、雇佣国外人员)来促进公司技术的发展。日、韩政府主要通过提供补贴、市场保护、税收优惠及技术支持等方式鼓励企业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随着创新战略的改变,政府和企业都加大了研发投资,日、韩的R&D占GDP的比重都在增长,目前均已达到3%的水平。日本企业投入技术创新经费占全国研发经费比重稳定在73%以上,并有继续增加的趋势。企业在提高对引进技术的利用率的同时加大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并且技术引进的重点也开始转向原子能、飞机、宇宙开发、电子机、激光、光纤通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尖端技术,引进的技术处于开发期和成长期的比重有所提高。
5.技术创新以市场为导向。韩国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是世界最快的。韩国对高新技术研发实行集中咨询和审议制度,根据市场需要确定研发项目,集中力量发展对国家经济拉动作用大和市场潜力大的项目。很多项目在研发初期便与市场挂钩,一有成果就能很快产业化、商品化。日本企业技术创新重点以适应消费者需求、讲求经济实效为主,绝大部分的资金和科技人员集中在与商品化直接相关的研究开发上。据统计,日本企业R&D投入中2/3用于过程创新,而1/3用于产品创新,这使日本更擅长于过程创新。
6.相似的社会文化。日本地处与外界相对隔绝的岛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奇缺,自然灾害不断,因此产生了一种互相依赖、重视“人情”的民族精神,加上日本股东对公司决策的监督力度较大,决定了日本的创新是一种渐进式的技术改进。韩国的道德规范则是东方的家庭和集体型的价值与西方实用、经济目标型的混合体,它强调教育、家庭、和谐的人际关系、行动和纪律。加上朝鲜战争的影响、强制性的军事服务等环境及制度使韩国人养成了勤劳守纪的工作习惯,这些都是技术学习的先决条件。
(二)日本企业创新的独特之处
企业技术是日本企业创新的特色。日本顶尖创新公司如索尼、佳能和丰田等除了在企业内部加强知识共享外,还尤其强调利用大量正式与非正式的手段,在集团和企业系列内部开展风险共担的长期创新。日本企业还很擅长通过与政府的研发网络,海外的实验室及其他公司的合作来获得重要的知识来源。大公司建立起全球技术信息收集系统,以尽快将新技术融入产品中,并从生产阶段快速过渡到市场营销推广阶段。
日本企业在创新时,还特别重视从研发到生产的无接缝转移。与很多西方企业不同,日本企业把工厂生产作为真正创造价值的地方,研究是为了实现设计和制造能力。企业通过在职培训和轮换,制度化的将工程师从开发部门转移到工厂制作现场,以使每个研发人员懂得技术的要素和制造的要求。有的企业要求研究人员在研发早期提供技术样品,在企业内部寻求业务部资助,以使研发人员养成尊重生产、研究面向设计和制造乃至市场的思路。
日本企业在考察项目创新绩效时,着重考虑它对企业发展的整体效果,而不是该项目自身的效益/损耗结果,以此来鼓励各业务部门、项目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二、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启示
(一)国家和企业间的竞争是高级生产要素的竞争
通过对日、韩强国及创新之路的介绍,可以知道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等初级生产要素对于企业和国家的竞争优势影响远远不及高级与专业性生产要素。特别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只有拥有了高等教育和技术型人力及各大学研究所等高级生产要素的国家和企业,才能够在技术创新及竞争中建立强大而持久的优势。这种结论也被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三次经济追赶所证实。
目前的水平、人才素质和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也远远不能适应技术创新的要求。中国的教育投入一直没有超过GDP的3.5%,而美国1999年的教育投入就达到7%。当今绝大多数国家教育的主要投资者是政府,居民负担的比例世界平均不到8%,而中国2002年教育投入总量中,国家投入占33.6%,社会投入占3.7%,个人投入占62.7%。所有学级中个人都是教育投入的主力军。国家投入教育经费不足,除了会造成贫困学生辍学,也可能会使教育产业畸形,更会影响到国民整体素质乃至国家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二)政府的扶持必不可少
技术创新的公共产品性质、溢出效应及不确定性,决定了政府对技术创新扶持的必要性。鉴于中国目前的技术现状,首先应确定以模仿性创新战略为主,同时要采取财政、政策及政府购买等措施鼓励有实力的进行自主创新。政府应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增加对前瞻性技术的研究,为实现自主研发和技术突破建立基础,这点非常重要,它已经为日本的经验教训所证实。日本在早期大多采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方式来实现技术进步,随着技术追赶过程的基本完成,欧美对知识产权的日益重视,日本不再能够主要依靠外来技术来实现技术发展和增长;对有发展前景的技术自主研发能力的明显不足,使得日本大多数在国际上有技术优势的领域主要表现在接近于成熟期的老商品中。另外随着日本产品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以技术引进为基础的市场驱动型研发模式受到越来越大的限制。韩国近年来的技术创新战略的改变也同样来源于类似的境遇。政府除了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外,还要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促使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间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大力促进技术成果的商品化。
为了提高本国的生产要素质量,政府还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基础设施。如破除通信行业的垄断,促使其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降低收费标准,以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及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为了实现人才在全国范围内有效流通,特别是流向有科技实力的大城市,要尽快改革户籍制度,控制房地产价格,增加对生活基础设施的投入,给创新的实现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国家应加强立法,强化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搭建技术创新信息平台,高科技开发区、科技园区及孵化器要注重提高质量,尤其是加强软件、服务方面的建设,要切实结合企业需要,向企业提供技术、信息、金融、等方面的服务。
地方政府也要认识到政策措施在弥补弱势、发挥优势上具有重要作用。地方政府政策的重点应放在积极为企业创新创造有利环境,在促进产学研合作中发挥引导及纽带作用。
(三)转变观念,在全社会建立起尊重、勇于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目前中国存在着创新意识较弱及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的问题。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创新存在着“神秘化”、“专家化”的认识误区,不愿创新或停留在外观设计的创新上,真正的核心和系统创新则较为缺乏。教育体制僵化,忽视创新教育,学生缺乏创新精神。社会上假冒、盗版等现象屡禁不止,大多数民众缺乏对知识产权的尊重,这些都使得法律的执行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因此,除了加强立法,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外,更重要的是要转变社会观念,树立全民尊重创新、保护产权的意识。要在全社会大力开展知识产权教育,提高全民的知识产权意识。要从小学开始,加强对学生进行知识产权教育,这已经成为国际上一些国家的共识及实践。日本的知识产权教育是从小学课堂开始的,贯穿于整个国民教育的始终。韩国180个学校建立了发明实验室,积极开展和指导以“促进学生创新”为主题的各项活动。韩国知识产权局确定了许多发明教育模范学校,每所学校每年给予1100万韩元的资助;韩国每年举办一次学生发明展览会,并将每年的5月20日作为“发明日”,以强调创新和知识经济的重要性,培养全社会的发明和知识产权意识。中国当前只是在部分高校开设知识产权专业,这使得知识产权教育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应该把知识产权教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去,学校教育也要改变传统的灌输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观念改变对经济的影响是长期和缓慢的,但也是深层次和持久的,在它们之间有着复杂的互动关系,通过大量的舆论宣传,学校教育及经典示范等做法,对创新精神及产权保护意识的培养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四)对企业创新的启示
企业在中国已成为创新的主体,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国有企业创新投入虽高,但创新产出率在各类企业中居于末尾。由于体制的优越性,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受到资金、人才、观念及宏观政策环境因素的制约,整体技术创新能力较差,产品附加值低,部分要依赖价格竞争的方式来获得。要想切实提高这两类企业的创新力,就需要从根源着手。国有企业之所以存在着创新效率低、成果与市场脱节的现象,关键在于体制的弊端所致。那么就要从体制着手,引入多元投资主体,进行股份制改造,使不同产权的拥有者与其相应的责、权、利紧密结合,从而调动起各方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把各委托代理人的经营绩效与其收入挂钩,激发他们主动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要建立起各种企业能够在其中平等、充分的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和秩序,加快推动国有企业进入市场,使它直接面对来自市场的挑战,自发主动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创新。而民营企业创新遇到的问题主要在于人才、资金的缺乏,这一方面需要企业家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薪酬、保障体制及管理体制的改善等来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同时也需要政府改变以往对国有企业吃小灶的习惯,加大对其进行资金、技术上的扶持。
企业首先要走出观念误区,摆脱创新“高科技化”和“专家化”的错误认识,既要勇于创新,又要根据自己企业资源禀赋、产业特征以及核心优势采取务实的创新策略,把创新看作每个人,每个生产环节都能够进行的活动。其次,技术创新决不仅仅是高技术企业的事情,不同行业的企业面临着不同的创新任务。企业要积极借鉴学习国内外优秀企业技术创新的经验,大力发展合作创新和集群创新,以克服自身创新能力不足的弱点、缩短创新周期及克服科研与生产脱节等问题。中小企业资源有限,应集中有效资源向“专、精、特”领域发展,运用市场细分策略,寻求大企业不愿或不能涉足的领域,从某一工序、某个零件生产入手,并利用自己在生产和服务提供方面具有的灵活性及多样性的优势,并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武装自己,形成有别于大企业的竞争优势。高科技企业,则应集中力量,在政府引导下选择少数关键性的核心技术,与其他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开发及技术转移,以期在具有优势的产业技术领域寻求突破,同时要注意避开拥有核心技术的大企业,选择在其核心技术的下游进行创新,以避免巨大投入和市场的风险。最后,企业要有系统的创新战略。目前中国大部分中小企业是靠模仿创新模式来开发新产品,在实践中很少运用战略管理的方法,由此在技术创新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忽视技术创新的市场调研,对市场的今后发展趋势缺乏判断,导致新产品的更新换代难以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或者重视技术创新,却忽视对新产品的市场开拓,缺乏有效的营销战略,最终导致创新产品不为市场所知,积压严重。因此,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一定要有系统的创新战略,在对自己面临的技术、市场、产业机会,企业要在对自身的发展目标、总体规划及技术能力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基本创新战略,并对技术、市场进行定位,合理选择技术开发、生产、上市时机以及对配套组织与制度作出相应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