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就业协调增长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经济增长;就业;协调发展
一、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均衡性及负面影响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一般呈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越快,劳动力的需求就越大,创造的就业机会也就越多。所以,人们总是习惯地认为,只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业的增长也就而然的得到保障。然而,从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关系看,二者呈现出较强的非均衡性:一方面经济增长连续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近20多年来GDP年均增长率达9%左右;另一方面就业增长率却呈现下降趋势。1979—1989年平均就业增长率为2.96%,每年约新增1380万人就业,而1991—2001年平均就业增长率仅为1.1%,每年仅增加就业752万人。即使一些经济增速较快的地区,也没有带来就业状况的明显改善。
经济与就业不能实现协调增长,即在经济保持较高增速的同时,就业不能同步增加,势必进一步加剧我国目前的就业压力,给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1.不利于宏观经济的良性运行。如果经济增长不能带动就业同步增长,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将很难得到缓解。大量失业的存在,会进一步拉大居民收入差距。在相当一部分人收入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启动市场、扩大消费几乎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就业问题,再高的经济增长也很难长期维持,这不利于宏观经济的良性运行。
2.会造成社会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如果劳动力脱离社会生产过程,就会丧失其使用价值,不能发挥应有的使用效率。而且劳动力资源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其生产能力具有不能储存、不可保留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逐渐消失。所以,虽然对微观经济活动来说,降低劳动力成本,有利于微观经济效益的提高,但如果节约的劳动力不能用于其他生产过程,对整个社会来说无疑是一种浪费。
3.失业人口比重过大,说明经济发展偏离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我们重视GDP,努力提高GDP的增长速度,是为了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分享GDP增长所带来的利益,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的福利水平,包括提高就业率。如果经济增长不能带动就业率的相应提高,我们增加生产、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没有完全达到。
4.容易引发社会问题,产生社会动荡。大量失业的存在,必然会使各个社会群体之间在利益增进方面出现相反方向,直接影响人们对社会的态度和社会关系的协调。当社会各阶层之间的隔阂和抵触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容易引发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甚至发生社会动荡。
二、经济和就业非协调增长的成因
1.技术进步和信息化进程加快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减弱。按照化一般,工业化的中期应是结构变动最剧烈、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最快时期。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信息革命的迅猛发展,我国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由于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有机构成,同量产品和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步下降,从而产生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挤出效应”。从1995年开始,我国制造业的从业人口逐年下降,从9803万人下降到2001年的8083万人。显然,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从业人员的下降不仅与国有的改革力度加大有关,也与近年来技术进步加速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后劳动生产率提高、用工下降有关。
2.劳动力市场供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从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看,无技能和低技能的劳动力严重过剩,中高技能的劳动力明显不足。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2年第二季度对全国81个城市劳动力市场的调查显示,劳动力市场出现技术工人需求大于供给的态势,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技术工人尤其供不应求。劳动力市场的这一现象,集中暴露出我国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劳动力供给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劳动者的素质不能满足需求,不少岗位空缺。结果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并没有实现就业的同步增长。
3.城市化进程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化水平也不断提高,二者几乎是同步的。而城市化的发展又极大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由于第三产业行业多、门类广,能吸纳不同层次的劳动力,所以截至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都达到一个较高的程度,即近年都在72—74%左右的水平。相比之下,我国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第三产业增长远远落后于第二产业。目前我国工业化水平已达到中期阶段,而城市化率还处在较低的水平,仅为37.7%。由于城市化推进缓慢,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削弱了第三产业在其结构推移过程中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从而使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明显低于产值比重(就业比重为27.7%,产值比重为33.6%),导致严重的就业结构偏差。
4.中小相对缓慢。世界各国的中小企业,历来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我国无论从每千人中小企业数量方面,还是从劳动力在中小企业中就业的比例看,都与发达国家相差太大。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尤其是非公有中小企业,在发展环境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障碍,包括一些制度性和政策性障碍,比如,工商对企业经营限制过多、税费负担太重、融资难、贷款难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从而影响了就业机会的增加。
三、与就业协调增长的战略选择
1.积极寻求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的发展模式。首先,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经济增长是扩大就业的基础。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虽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但宏观经济形势总体向好,经济内在的自主增长的动力不断增强。主要表现为:五年来国家连续坚持扩大内需的基本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政策的累积效应正逐步释放;住房、汽车、通信、、等新的消费热点逐渐形成,其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体制改革逐步深入,正在进一步释放出内部制度效率;随着知识化、信息化进程的推进,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微观活力不断增强,企业经营日益好转;加入世贸组织的积极效应也在进一步释放。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国经济正进入新的一轮经济增长期。面对“经济加速”的趋势,政府必须审时度势,努力做好以下工作: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断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操作技巧和水平,引导经济的健康运行;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针对苗头性问题,适时适度地进行调控,增强调控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注意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其次,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放宽限制,简化手续,减轻负担,提供有效的融资渠道,同时为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政府应通过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扶持其发展,尽快形成稳定的中小企业群,为缓解就业压力找到强有力的支撑点。再次,加快城市化进程,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2.实现由“产出增长为中心”向“就业增长为中心”的转变。西方发达国家的化经验表明,工业化最主要的变化是“人的变化”,即众多从事农业的劳动者转移到非农产业中,以及伴随这一过程的众多乡村农民变成城市市民。这一变化既有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能满足城市工业和服务业的扩张对劳动力的需求,最终使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福利最广泛地惠及到民众。然而,由于我国传统工业化推行的是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主要内容的工业化战略,片面追求产值的增长,结果与一般工业化过程中的结构变动存在较大偏差,主要表现为产业产值结构与产业就业结构的严重不对称。按比重排序,我国的产业产值结构呈“二、三、一”型,表明已进人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而就业结构则为“一、三、二”型,是工业化前期的结构特征。可见,我国的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需要继续推进,但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改变策略,把以“产出增长为中心”的工业化路线调整为以“就业增长为中心”的工业化路线。我国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且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工业仍有很大发展空间,最适宜选择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化路线。如果用资本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无节制的挤压和替代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工业是不明智的。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会给城市就业造成困难,也不利于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转移。
当然,强调以“就业增长为中心”,并不意味着不重视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和信息化的快速推进,对少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带动能力强的关键行业和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兴产业及核心产业技术,国家要大力支持其发展。但对多数普通行业和一般产业领域则应实行“就业优先”原则,在不降低效率和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满足社会对就业的需求。在工业技术档次的选择上,应有一个合理的梯次结构,因地制宜发展适用性技术,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更要注意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妥善处置发展与就业的关系。
总之,在加快推进我国工业化和化的进程中,必须摈弃“见物不见人”的传统思路,把主攻方向放在提升经济的就业结构上,实现由“产出增长为中心”向“就业增长为中心”的转变,这既是新兴工业化的内在要求,也是缓解我国就业压力的正确选择。
3.积极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首先,坚持市场导向的就业政策。解决的就业问题,必须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就业机制和就业管理体制。培育劳动力市场,清除限制劳动力流动的一切障碍,积极开展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疏通劳动力供给方和需求方的信息障碍,做好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服务工作。推进劳动力市场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正规化建设,为劳动力流动创造基础条件,使劳动者在不断流动中获得新的就业机会。其次,政府适度调控,促进就业。应选择和制定经济与就业协调增长的战略,把促进就业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注重运用财政、税收、货币工资等经济政策和经济手段引导和促进就业。筹措社保基金,完善社保体系。国家和地方财政都要拨出一定的资金用于非自愿失业人员的保险和救助,促进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把培训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提升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同时也推迟了青年就业群体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龄,缓解就业供给压力。鼓励发展各类非政府、非盈利的组织,包括城乡公共卫生机构和社区服务组织等,扩大吸纳就业的渠道。调整就业方式,积极探讨弹性就业制、分阶段轮换上岗制、一工分做制等就业方式的可能性。奖励吸纳就业多的企业,给予政策上和物质上的资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