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增长格局和地区差距的变化与原因分析
内容摘要:在以能源原材料和重化的快速增长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增长中,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增长率有所放缓和北部沿海及部分中西部地区增长率显著上升,导致2004-2005年,我国区域增长重心向北转移和地区差距出现缩小,但上述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周期性特征。
关键词:增长格局,地区差距,经济重心,基尼系数
区域增长格局与地区差距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耦合关系。从200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的区域增长格局和地区差距出现一些明显的变化,描述这些变化和分析出现变化的原因,对于把握我国区域形势和趋势,评估区域政策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区域增长格局及其变化?
2004-2005年,北部沿海地区和部分中西部省份增速明显加快,推动全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四大板块之间的增速差距开始缩小,区域增长重心持续向北转移。?
(一)区域增长重心向北转移?
经济几何重心是指区域经济空间里的某一点,在该点上各个方向上的经济力量能够维持均衡,其变化轨迹能够综合反映出经济活动重心在空间上的变化(经济几何重心的方法为:设i省经济总量在全国GDP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为Gi , 其省内经济重心的地理坐标为(Xi,Yi),Xi、Yi分别为其经济重心的经度和纬度值,则全国经济重心的地理坐标应为: ,。决定经济几何重心的因素分别为各地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总量。)。如图1所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几何重心整体表现为由起点向南偏西方向快速移动,移动方向明显指向珠江三角洲地区,这反映了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中心的南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1991年起,经济几何重心在继续快速南移的同时,方向发生明显的变化,即由之前的南偏西拐向南偏东,这一方向上的变化主要是由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明显加速和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导致。1999年以后,随着北部沿海地区发展的逐渐加快,经济几何重心变动方向再次发生较大变化,开始朝东北方向延进,出现了1984年以来持续达15年之久的由北向南移动轨迹的初次逆转,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2003年。2004-2005年,经济几何重心再次发生重要变化(由于经济普查后对统计数据的调整没有回溯到2004年以前年份的数据,2005年经济几何重心根据调整过的2004和2005年的数据计算所得,由于和2004年原数据计算的坐标点不同,所以进行了平移,由此产生的误差不会对解释全国经济几何重心的变化及其趋势产生根本的影响。),其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经济几何重心在延续上一阶段由南到北的变动趋势外,2004年首次出现自1984年以来由东向西的方向性变化。尽管这一变化不是很显著,但表明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所占比重的影响力明显增强。第二,与1999-2003年经济几何重心朝东北方向的缓慢移动相比较,2004-2005年明显偏向正北移动,并且移动幅度有所加大。这种特征表明我国北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在持续加速,其范围既覆盖了北部沿海地区,也包括了黄河中游地区乃至西北地区。?
图1 全国经济几何重心变化轨迹
(二)全国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仍处于新一轮快速增长的上升周期?
如表1所示,按照年度统计数据,2004年全国经济增长速度为9.5%,与2003年基本持平,继续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普查数据和修订数据,2004年全国经济增长速度为10.1%,成为“九五”时期以来增幅最高的年份。根据2006年1月2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年度经济初步估计数据,2005年全国经济比上年增长9.9%,GDP总量达到18.2万亿元。普查数据表明,2004年我国超过意大利成为全球第六大经济体;最新统计数据则表明,2005年我国已超过法国和英国,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总体来看,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已经形成新一轮增长,并且目前正处于增长的上升阶段。?
表1 全国经济增长速度(%)
(三)除中部外,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增速下降,四大板块增速差距缩小?
如图2所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的经济在保持了自2001年到2004年持续增长后,2005年增速有所回落。2005年,东、中、西和东北地区的增速分别为13.13%、12.54%、12.81%和12.01%(四大板块的增速是由各地区增速与以该地区GDP占所在板块GDP的比重为权数加权平均而得。),和2004年的14.42%、12.17%、12.81%和12.31%比较,除中部增加0.36个百分点外,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下降1.28、0.23和0.3个百分点。同时,中部增速超过东北,改变了自2001年来一直居后的状况。?
在四大板块中,东部总体增长仍然最快,但与2004年比较,东部和其他地区之间的增速差距明显缩小。2004年,东部比中部、西部和东北分别高出2.24、1.38和2.1个百分点,2005年该组数据分别下降了0.6、0.32和1.12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较为明显,反映出四大板块之间的增速差距在2004年缩小的基础上进一步接近。?
图2 1990-2004年四大板块GDP增长率(%)
(四)北部沿海地区和部分中西部省份增长明显加快,部分中西部省份进入快速增长的第一梯队?
如图3所示,各省区的GDP增长速度(各省的增长速度不同于全国的增长速度)显示,继2004年后,2005年全国所有省区的GDP再次全部实现10%以上的增长,其中内蒙古、山东、天津连续2年增速位居全国前3位(天津和江苏增速相同),分别达到21.6%、15.2%和14.5%;同时,河北增速为13.4%,由2004年的第15位上升到第6位;辽宁尽管处在中游位置,但其位次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因此,由天津、山东、河北、辽宁等组成的环渤海地区整体增长较为突出。另外,河南、江西、广西、四川、陕西、山西、安徽等中西部省份增长明显加快。2004年,安徽、河南、陕西成为增速排位上升最快的省区,比上年分别上升14、12和6位;山西增速排名全国第7位,比1995年的第17位上升10位;江西增速排名第11,比2000年上升17位。2005年,这些地区增速排位普遍有所提高,特别是河南、江西、广西、四川、陕西等地增速排位进一步提前。与此同时,除江苏外,过去一直保持在增速第一梯队的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广东、浙江、上海、北京等地区仍然在延续近2年来出现的增速排位下降的趋势。??
图3 各地区2005年GDP总量、增量与增速比较
二、地区差距及其变化?
2004-2005年,四大板块之间的差距和东部地区内部差距的同时缩小,导致由基尼系数反映的地区差距出现回落,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均GDP水平差距有所缩小。但最发达地区与最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不仅仍然较大,且继续呈现扩大趋势。?
(一)各省人均GDP的基尼系数反映出,自2004年出现省际差距缩小后,2005年省际差距进一步缩小。四大板块之间的差距和东部地区内部差距的同时缩小是导致地区差距缩小的直接原因?
如图4所示,从按照不变价计算的1978年到2004年省际间人均GDP基尼系数的变化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地区差距总体上呈不断扩大之势,由1978年的0.349上升到2004年的0.365,上升4.6%。但变化过程在各个时期有不同的特点。上世纪80年代在经过初期的快速下降后,基本上保持了稳中有降,基尼系数10年共下降0.024,年均下降0.68个百分点,并在1990年形成最低值0.326。90年代是区域差距持续快速扩大的时期,1999年基尼系数达到0.366,10年上升0.04,年均上升1.24个百分点。2000年以来,区域差距继续扩大,但速度明显趋缓。2003年基尼系数为0.374,比2000年的0.37上升0.004,年均上升0.29个百分点。2004年,基尼系数为0.365,比2003年下降0.009,下降幅度达到2.4%,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出现自1990年以来的首次逆转。2005年,地区差距进一步缩小,按照2004年的可比价计算的人均GDP基尼系数为0.316,比2004年的0.321下降1.6%。(由于经济普查后对2004年以前各省的人均GDP数据没有进行调整,导致2004年和2005年的新数据与2004年之前的数据不可比,因此,图中用虚线表示的2005年的基尼系数是根据2004年可比价格计算后进行平移的结果,有一定误差,但不影响基本趋势。)
由各省人均GDP计算的基尼系数反映的是31个省际之间的差距,由于各省人口数量不同,考虑人口因素,则各省人群之间GDP差距的水平要远比不考虑人口规模的低,但差距变化的幅度要远比不考虑人口规模时大。如图所示,两种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进行人口加权后的基尼系数2004年为0.298,远低于不考虑人口的0.365;而变化幅度比1978年的0.24上升24%,高于不考虑人口的基尼系数的上升幅度4.6%近20个百分点。导致考虑人口后地区差距扩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其人口的增长速度,使得各地区人群之间的经济差距在不断扩大。?
图4 用1978年不变价计算的人均GDP的省际基尼系数变化(人均GDP平减)
利用泰尔指数(Tailer)对地区发展差距进行分解,可以看出,1978年以来,地区差距主要由四大板块之间的差距和东部地区内部的差距所导致,二者合计占地区总差距的比重基本保持在96%左右。同时,还可以看出,四大板块之间的差距和东部地区内部的差距所占份额有着不同的变化趋势:前者总体上呈不断上升之势;后者先呈不断下降之势,后呈不断上升之势。1991年之前,后者大于前者;1991年之后,前者替代后者成为最主要的地区差距。2004年四大板块之间的差距占总差距的比重为55.6%,东部地区内部差距所占的比重为40.8%,中部、西部和东北合计只占不到3.6%。总体来看,上述分解后的地区差距自90年代初期以来基本保持扩大的趋势,但在2004年这一扩大的趋势发生明显变化,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内部差距基本保持稳定的同时,四大板块之间的差距和东部地区的内部差距明显缩小,分别比2003年下降6.7%和9.8%,二者共同导致2004年地区差距出现回落,其中东部地区内部差距的缩小贡献较大。?
图5 地区差距的分解(Tailer指数)
(二)四大板块的人均GDP之比反映出,继2004年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差距缩小后,2005年,东北与东部的差距也出现缩小?
图6反映的是以东部的人均GDP为1时,其他地区与东部的相对差距变化过程。如图所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四大板块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保持着由东部、东北、中部到西部梯次降低的格局。1978年,东北、中部、西部的人均GDP分别相当于东部的0.79、0.45和0.41,到2004年,该数据变化为0.56、0.41和0.32,东部与其他地区的差距明显扩大,其中东部与东北的差距扩大最为明显,提高28.2%,而东部和中、西部的差距分别提高19.2%(1979年数据)和24.7%。但值得注意的是,四大板块之间的差距近年来明显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自2004年开始,除东北外,中部和西部地区与东部之间的差距开始缩小;2005年,除中部、西部与东部差距继续缩小外,东北与东部的差距也开始缩小,缩小幅度分别达到3.8%、5%和4.6%。就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比较来看,2005年中部和西部人均GDP相当于东北的71.8%和57.7%,这一比例和2004年相差不大,表明四大板块之间差距的缩小主要是东部和其它地区之间差距的缩小引起的。?
图6 四大板块GDP水平比较
注:图中三条线表示以东部10省的人均GDP为1时,其他三大区的人均GDP相对量。?
(三)最大最小值计算反映出,最发达地区和最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仍然在继续扩大?
如图7所示,地区之间人均GDP的最大最小值的比值从1978年的14.27下降到1990年的7.30,然后又持续扩大到2000年的12.98,2000年到2004年,变化幅度开始趋缓,4年只上升了0.14个百分点。整个变化过程与由人均GDP的基尼系数反映的地区差距变化基本一致,也表现为80年代快速缩小、90年代快速扩大和2000年以来相对稳定三个特征鲜明的阶段。从居民消费水平来看,最高居民消费水平与最低居民消费水平比值由1980年的3.55倍扩大到2004年的9.45倍,可以看出,地区间居民消费水平差距的变化总体上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同时,地区间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要明显低于由人均GDP反映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在居民消费水平差距中,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差距又明显低于居民消费水平差距,二者分别由1980年的1.86倍和2.83倍,扩大到2004年的3.89倍和6.94倍。因此,由最大值和最小值之比反映的地区差距仍然在继续扩大。?
图7 最大最小值反映的地区差距变动趋势
三、增长格局和区域差距变化的原因分析?
总体来看,能源原材料和重化的快速增长成为影响区域增长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东南沿海地区增长率有所放缓和北部沿海地区及部分中西部地区增长率显著上升是导致全国地区差距缩小的直接原因。但区域增长格局的变化和地区差距的缩小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周期性特征。?
以上对增长格局和地区差距变化的分析共同反映出近两年来区域的总体形势正在出现一些新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几何重心出现2004年首次转向北偏西方向的变化,和2004年人均GDP反映的地区差距首次出现缩小,两者的变化趋势和结果是一致的,也是相互对应的,这一变化在2005年仍然在延续。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近年来北部沿海地区和部分中西部省份的发展明显加快,同时也是由于传统的快速增长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快速增长的势头有所回落所致。总体来看,这种增长的地区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能源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区域战略和政策的调整、宏观经济运行环境等。这些因素相互交织、互相影响,共同构成了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周期性特征。?
(一)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促进了能源重化工业的发展和对能源原材料需求的快速增长,拉动了能源原材料大省采掘业和关联产业的快速发展?
表2 GDP增速前15位省份中各自区位商排名前5位的产业
注: (1)●为能源原材料及关联产业,〇为其它制造业。(2)GDP增长速度为2004年数据,由于2004年工业的分行业数据难以获得,区位商根据2003年的数据,但对分析结果不会有明显影响。
就产业增长的地区差异来看,2003年以来,煤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采掘业和资源型产业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大部分能源原材料大省的经济增长,对改变地区增长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表2列出了2004年GDP增速前15位省份区位商排名前5位的产业。?
从表中可以看到,在GDP增长速度前15位的省份中,按照工业主要行业的区位商大小,明显可以分出3类地区:第一类地区是中西部新兴快速增长地区,包括内蒙古、山西、河南、江西、陕西、河北等,这类地区的共同特征是能源原材料及关联产业在其经济中占有明显比重,黑色有色金属矿采选、冶炼及加工,煤炭,石油天然气化工等行业规模大,布局集中,增长迅速,正是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了上述省区经济增速在全国的排位。第二类地区是传统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包括江苏、浙江、广东、上海和北京,这类地区的共同特征是制造业较为发达,其中及通讯设备制造、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等在工业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第三类地区是沿海新兴快速增长地区,主要以天津、山东和辽宁为代表。其中辽宁和第一类地区较为类似;天津和山东介于一类和二类地区之间,具有前二类地区的产业结构特征,其快速增长同时得益于能源原材料产业和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由于一类和三类地区大部分集中在北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使得这些地区的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导致经济几何重心向这些地区移动。?
(二)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供求矛盾的加剧,使沿海发达地区传统的以外向型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为特征的经济结构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导致了这些地区利润空间的缩小和投资扩张速度的回落?
2003年下半年以来,由于煤电邮运的全面紧张和能源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对沿海发达地区的资源需求产生约束,提高了其能源原材料的使用成本,影响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加之随着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供求矛盾的加剧,利率、汇率等的调整和外贸环境的趋紧,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动力有所下降,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
对比各地区GDP可比增速变化,能够反映出我国地区经济增长格局出现的新变化和地区差距的缩小。如表3所示,对2003-2005年与1990-2002年的可比增速进行比较,可以看到,过去增速前10位的省区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增速超过14%的最快的地区分别是福建、广东、浙江和江苏4省,这些地区又都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但近2年来,增速排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内蒙古、天津、山东跃居增速排名前3位,山西、江西、河南、河北等也进入增速前10位。从增速变化幅度来看,近2年与过去12年比较,内蒙古、山西、青海、天津、陕西、辽宁、黑龙江、四川、贵州、宁夏等成为增速提高最快的地区。这些地区在区位上又较多集中在北部及北部沿海地区。而且,增长加快的地区大多属于人均GDP较低的地区。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传统的高增长地区比如广东、浙江、福建等的增速排位下降,增长幅度明显放缓甚至有所降低。?
从投资增长来看,2004年,在支出法统计的GDP构成中,投资、消费和净出口所占比重分别为44.2%、53%和2.8%,投资率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消费率下降2.4个百分点,说明投资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有所加强。从各地来看,投资也是推动全国大部分地区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如表4所示,2004年各地的投资率都超过了40%(仅除黑龙江),有13个省份的投资率超过50%,分别是宁夏、西藏、内蒙、青海、陕西、北京、新疆、重庆、天津、贵州、江苏、浙江、山西。而从GDP增量的贡献率来看,投资的作用则更为明显,其贡献率超过50%的省份达到了24个,仅有河北、甘肃、贵州、广东、吉林、四川、青海7省投资在GDP增量的贡献率不足50%。按全国平均水平,投资对于GDP增量的贡献高达68.1%,而消费仅为43.4%。?
表3 2003-2005年比1990-2002年GDP可比增速变化较大的地区
表4 2004年各地区支出法GDP和GDP增量的各项贡献率(%)
由图8可以看出,大多数地区的投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存在着较好的拟合关系,反映出:一方面,各地经济增长多由投资拉动,另一方面,投资增长率的高低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地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图中可以看出,2004年,投资增速最高的省区都不在东部,超过30%的地区有内蒙古、辽宁、安徽、河南、山东、广西、山西等,广东、浙江、上海、北京等的投资增速明显下降。?
图8 全国各地的投资增长率和GDP增长率
除以上因素外,先后实施的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战略,以及逐步成型的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也起到了抑制地区差距持续快速扩大的积极效果。?
(三)目前区域增长格局的变化和地区差距出现缩小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周期性特征?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影响区域增长格局变化和地区差距缩小的诸多因素中,我国消费结构升级和重化工业的发展带动能源原材料大省加快发展、北部沿海地区综合优势的发挥、东南沿海地区结构性调整压力的增大等是主要因素。?
但对于珠三角和长三角等传统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上述因素的变化对其造成的影响从短期来看是负面的,但长期来看,则有利于促进这类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支撑这些地区增长的基础性因素很难改变,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这些地区将进一步保持其竞争优势地位。?
对于以天津、山东、辽宁、河北等东部沿海新兴快速增长地区,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来看,这些因素的影响都是积极的,其未来的增长潜力较大,风险相对较小,未来一段时期内将有条件继续成为全国增长最快的板块,这一区域的增长也将相应促进环渤海第三增长板块的隆起。?
对于中西部以能源原材料为主导的快速增长地区,由于其采掘业和关联产业大多是上游产业和基础产业,其价格变动和需求变化对投资调整的传导比较慢,投资调整的周期也比较长,受下游产业增长状况的影响很大,一旦出现宏观经济紧缩,这种经济体系的结构性风险就容易暴露出来。同时,在日益强调建立节约型社会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整体大环境下,包括近年来出口快速增长的一些高耗能工业也面临较大的压力。因此,这类地区的增长带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但在能源原材料整体短缺的状况下,其未来基本面的增长仍然是有保证的。?
另外,对于其他同时不具备前三类地区优势和条件或者优势没有前三类地区那么突出的第四类地区,特别是远离沿海的欠发达地区,未来在保持基本的增长速度上将不会有特别大的起落,但其经济增长速度和发展水平在全国增长格局中将很难在中短期实现大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