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中国区域差距的现状与趋势
内容摘要:本文利用第一次普查调整后的数据对四大区域之间、省与省之间以及省内部的地区差距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省际间的差距主要是由于四大区域之间,特别是东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距构成的,1978-2000年,省际间的地区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快速扩大的过程。但2000年以来省际间差距扩大的速度有所减缓并已出现缩小的迹象;地区差距现象不仅存在于省际之间,省内差距也较大;城乡差距是地区差距的最主要源泉,中国地区差距的扩大主要表现为城乡差距的迅速扩展。
关键词:地区差距,区域经济,城乡差距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财政分权等政策的推行,中国各个地区有了更多的经济自主权和积极性,普遍实现了快速的经济增长,居民生活水平都有显著提高。以人均GDP水平最低的贵州省为例,2005年与1978年相比,按可比价格,经济总量增长了9.74倍,年均增长9.2%;人均GDP从1978年的175元,增加到2005年的5052元,按不变价格计算翻了近三番,年均增长7.6%。但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各地区的、经济、社会条件差异显著,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区域差距是中国中长期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2004年中国进行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并根据经济普查结果对全国及各省的经济数据进行了调整。总体来看,2004年普查对经济数据调整的幅度比较大,例如普查前,2004年全国GDP统计数据为13.69万亿元,普查后为15.99万亿元,增加了17.8%。许多省份的数据调整幅度也较大,例如北京、山西、广东普查后的GDP数据比普查前分别调高了41.5%、17.4%和17.6%,而黑龙江、湖北和福建GDP数据则分别调低了10.4%、4.8%和10.7%。经济普查以后的数据更加真实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本文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中国的地区差距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一、四大区域之间的差距?
东、中、西和东北四大区域是我国区域的总体划分,也是区域政策的作用对象,由于四大区域之间在自然、地理及经济基础等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经济发展水平也有着较大的差别。?
人均GDP相对水平的变化清楚地反映了四大区域整体发展水平的相对变动趋势。1990年以前,东北地区的人均GDP水平高于东部地区(图 1),但1978-1990年东北地区相对于东部地区的人均GDP水平不断降低,中部和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的人均GDP水平也略有下降。1990-2000年,东部地区相对于其他地区的差距明显扩大,1990年东北、中部、西部地区人均GDP水平分别相当于东部的1.01、0.57和0.53,到2000年分别为0.76、0.45和0.40,相对于东部地区的人均GDP水平有显著降低。2000年以后四大地区的人均GDP水平之比的变化比较小,2006年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地区的比分别为0.66、0.45和0.40。?
图1 四大区域现价人均GDP水平的比较(东部地区人均GDP=1)
从增长速度看,20世纪80年代四大地区的人均GDP增长率互有高低,没有明显的差别(图 2)。但1990年以后,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地区,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前期,这种区域间增长率的差距比较大,例如1990至1997年间,东部地区增速高于其他地区3.1-5.1个百分点。2000年以后东部地区增长速度仍然普遍高于其他地区,但差别显著缩小。2006年,西部、中部、东北地区的增长速度都略高于东部地区。?
总之,从数据的比较看,中国四大区域之间的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有所缩小,这主要是由于东北和东部地区差距不断缩小。在随后的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前期,四大区域间的差距显著扩大,2000年以后,四大区域间的差距仍然有所增长,但变化的速度已经较为平缓,2004年至2006年四大区域人均GDP的差距基本保持稳定。?
图2 1979-2005年四大区域人均GDP增长率
二、省际间的差距?
省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一级行政区划,省际间的差距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中央政府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发展战略,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缩小省际间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省际间差距的变化?
图 3表示了按现价人均GDP和居民消费水平计算的地区差距结果。20世纪80年代现价人均GDP的地区差距显著缩小,未用人口加权的Gini系数( Gini系数是反映地区差距大小的一个较常用指标,取值位于0-1之间,数值越大表示不平等程度越大,未用人口加权的Gini系数不考虑各个地区人口大小,把每个地区当作一个单元考虑,用人口加权的Gini系数考虑了各地区人口的比重因素。)]从1978年的0.357下降到1990年的0.276,降低了22.7%。同一期间人口加权的Gini系数则降低了12%。?
?图3 用现价人均GDP和居民消费水平计算的Gini系数
资料来源:中国各省区2006年统计年鉴及中国统计年鉴2007。
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前期省际间差距增长很快。从现价人均GDP地区差距的变化看,未加权Gini系数从1990年的0.276增长到2000年的0.347,增加了25.7%,平均每年增长2.3%。同一时期加权Gini系数增加了25.8%。?
2000年以后省际间差距增长趋于平缓。从现价人均GDP差距的变化看,2005年与2000年相比,未加权Gini系数从0.347增长到0.349,5年累计只增加了0.5%。2004年起人均GDP的地区差距开始有所下降,2005、2006年地区差距继续有所降低(2006年未加权Gini系数降低幅度很大,这主要是由于发展水平最高的上海市在2006年采用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但假如上海仍然采用户籍人口计算,Gini系数仍然比2005年有所降低。)。?
从1984年以来,居民消费水平的地区差距呈持续扩大的趋势,但2000年以来消费水平差距的变化较小,2005年、2006年与2004年相比消费水平的差距有所缩小。?
综合多种统计指标的计算结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间差距的变化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省际间差距有所减小,而在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前期,省际间差距迅速扩大,到2000年以后地区差距的增长仍然在扩大,但扩大速度已经较为缓慢,特别是2004年以来多项指标反映的地区差距有所缩小。?
(二) 省际间差距的分解?
我们把省际差距按四个区域进行分解(Theil指数也是反映地区差距大小的常用指标,数值越大表示差距越大,Theil指数的优点在于可以对地区差距进行分解,从而进一步分析差距的来源。)(图 4)。四个区域间的差距占省际之间差距的比重从改革开放初期的40%上升到近年的70%左右,可以说,省际之间的差距主要是由四个区域之间的差距造成的,东部地区内部的差距所占比重也较大。由图 4可以看出,1978年到1990年间,中国地区差距的缩小主要源于东部地区内部差距的显著减少。1978年,东部地区内部TheilL]指数(简称Theil指数)为0.055,占全国总体Theil指数(0.110)的49.8%。而到1990年,东部地区内部Theil占总体Theil指数的26.6%,下降了23.2个百分点。由图 4还可以看出,1990年以后中国地区差距的扩大主要是由于四大区域之间差距显著增加,四个区域内部的差距变化较小。?
图4 省级人均GDP地区差距的四大区域分解(现价)
总之,从分解的结果看,中国目前省际间的差距主要是由四大区域之间,特别是东部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差距造成的。2006年四大区域之间的差距占总差距的比重为72.9%,东部地区内部差距所占的比重为14.8%,西部地区内部差距所占比重为10.0%,中部和东北合计只占2.4%。?
三、省内差距的大小和变化情况?
中国许多省份的辖区面积较大,人口众多,省内各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差别也很大,因此有必要研究省内差距现象,本节主要利用地级行政区和县级行政区的数据分析省内差距。
(一) 省内差距的大小?
从各省地级行政区的人均GDP最大最小值之比看(指最高的地级市人均GDP/最低的地级市人均GDP),各省内部普遍存在较大的地区差距。2005年,各省地级行政区人均GDP最大最小值之比的值在2.6到10.4之间,平均值为5.6倍。省内差距最大的是甘肃省,2005年,甘肃省嘉峪关市的人均GDP达到44674元,而定西地区人均GDP只有2394元(全国最低),前者是后者的18.7倍,位居省内第二位的金昌市人均GDP达到24950元,是定西地的10.4倍。广东省深圳市人均GDP为60801元,是最低的河源市的8.1倍。?
表1 用人均GDP最大最小值之比表示的中国省内地级行政区的差距情况
注:本表未包括三个直辖市的数据,未包括黑龙江的大庆市、山东的东营市、新疆克拉玛依市及甘肃省嘉峪关市等石油城市。各省按2005年最大最小值之比是否比1997年有所上升分成了2组分别排列。①广东省2005年最大最小值有大幅度下降是由于人口的计算口径发生了改变。2004年及以前,广东省各地按户籍数据计算总人口,2005年改为按常住人口计算。由于广东省外来人口很多,两种人口统计相差很大。例如2004年广东省人均GDP最高的东莞市户籍人口为162万人,而2005年常住人口统计数据为656万人,是前者的4倍。② 指全国省际间人均GDP最大最小值(不包括京津沪)。?
资料来源:各省1998-2006年统计年鉴。?
图5 地级市人均GDP(现价)Theil指数分解结果(不包括3个直辖市)
?
从地区差距Theil指数的空间分解看,的省内差距程度甚至大于省际间的差距。图 5显示了将全国28个省区(不包括京津沪)按省内和省间进行分解的结果。1997-2005年,省内差距占总差距的比重在57.2%到61.6%之间,超过了省际间的差距。?
从省内差距的变化趋势看,1997-2005年间,大部分省份的省内差距有所扩大。2005年与1997年相比,最大最小值之比增加的省份有18个,持平的有1个,下降的有9个(见表 1最后一栏)。?
从县一级指标的结果看,省内差距更为显著。2005年中国大陆共有2862个县级行政区。表 2给出了2005年各省县级行政区人均GDP的最大最小值之比,差距最小的是海南省,最大最小值之比只有2.2(海南省面积较小,共有16个县级行政区)。差距最大的是江苏省,2005年江苏省水平最高的昆山市人均GDP为113025元,而最低的灌云县只有4379元,前者是后者的25.8倍。表 2的数据不包括各省内各大城市的市辖区数据,如果考虑市辖区数据的话,省内差距的程度比显示的数据还要更大一些。例如,由表 2广东省内各省之间最大最小值之比为9.5倍,如果考虑深圳市各区数据的话,则最大最小值之比为16.4倍。?
表2 用人均GDP最大最小值之比表示的2005年中国省内县级行政区的差距情况
注:不包括各城市所属市辖区的数据。
?(二) 省内差距的大小与发展水平的关系?
省内差距的大小是否与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中国省际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很大,2005年,发展水平最高的浙江省(不包括京津沪)人均GDP达到27703元/人,而人均GDP水平最低的贵州省仅为5052元/人(616美元/人),前者是后者的5.5倍。这里,我们利用中国的分省数据考察省内差距的大小与该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图6描绘了2005年中国各省(不包括京津沪)内部地区差距(用根据地级市数据计算的各省Theil指数表示)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总体上看,省内差距与地区发展水平之间没有显著的关系。在收入水平较低的省份中,有些省份地区差距较小,如广西和贵州,也有些省份的地区差距很高,如甘肃省。同样,在收入水平较高的省份中,浙江省的内部差距很小,而广东和江苏省的内部差距很大。?
图6 各省内部差距(地级)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不包括3个直辖市)
图7显示了按照各省内部县级行政区计算的地区差距与该省发展水平的关系。与地级市数据计算的结果类似,分县数据也显示省内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没有显著的关系。?
图7 各省内部差距(县级)与发展水平的关系(不包括3个直辖市及市辖区数据)
四、区域差距与城乡差距?
为了考察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之间的关系,我们用Theil指数分解的方法将全国的地区差距分解为城乡之间的差距和城市-城市之间的差距以及-农村的差距。图 8显示的是对居民消费水平差距分解的结果,图 9则是对居民收入水平地区差距的分解结果。?
根据分解结果,无论从绝对值上还是从占总体差距的比重上,城乡之间的差距都非常显著,总体差距的增长也主要源于城乡差距的扩展。1984年至2006年,城乡之间消费水平的差距占总体差距的比重在75.6%-81.0%之间。2006年与1984年相比,农村和城市之间消费水平的Theil指数从0.06增长到0.196,增加了2.2倍,占总体差距净增加量的83.6%。同期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Theil指数从0.025增长到0.178,占总体收入差距净增加量的87.1%,占总体差距的比重也从56.7%提高到80.9%。?
图8 消费差距的城乡分解(现价农村和城市居民消费水平)
?
图9 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的城乡分解(现价)
?
城镇与城镇之间居民消费水平和收入差距增加速度较快,但占总体差距的比重仍然很小。例如城镇与城镇之间的居民收入(图 9)Theil指数从1984年的0.002增加到2006年的0.014,占总差距的比重从4.5%增加到6.2%。?
农村与农村之间的地区差距大于城镇与城镇之间的差距,但也只占总体差距的较小比重。农村与农村之间消费水平的Theil指数从1984年的0.017增加到2006年的0.028,但占总体差距的比重则从21.4%下降到11.8%(图 8)。?
五、主要结论?
本文采用中国第一次经济普查调整过的各地区数据,通过采用多种测度指标对中国的地区差距现象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特别是对省内的地区差距进行了深入讨论,结果显示中国的地区差距现象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省际间的差距主要由于四大区域之间,特别是东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距构成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省际间的地区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的过程。改革初期,东部地区内部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距,而国家在东部地区实行吸引外资、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促进了许多原本较为落后地区的发展,促使东部地区内部差距迅速缩小,进而带动了全国总体差距的缩小。20世纪90年代以后,已经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增长速度依然快于全国平均水平,致使东部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加大了全国地区不平等程度。到2005年,四大区域之间的差距占总差距的比重超过了70%,是决定地区差距变化趋势的最主要因素。?
(二)地区差距现象不仅存在于省际之间,省内差距也较大?
中国的各个省份普遍存在较大的省内差距。无论是从最大最小值之比还是从反映差距水平的其他测度指标看,许多省份内部地级行政区之间或者县级行政区之间的地区差距水平都超过了省与省之间的差距水平。本文发现省内差距的大小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显著关系,不仅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份往往存在较大的内部差距,许多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沿海省份内部也存在显著的差距现象。2005年与1997年相比,大部分省份的内部差距有所扩大。?
(三)城乡差距是地区差距的最主要源泉?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城乡差距一直占总差距的70%以上。中国地区差距的扩大主要表现为城乡差距的迅速扩展,城镇与城镇之间、农村和农村之间的差距也有所扩展,但占总差距的比重仍然很小。2000年以来,中国的城市化速度有所加快,城乡之间的劳动力流动规模也很大,但是由于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快于农村地区,城乡间的差距仍然呈扩大的趋势。?
(四)2000年以来省际间差距扩大的速度有所减缓并已出现缩小的迹象?
通过对中国经济普查调整以后的数据分析发现,20世纪90年代省际间的地区差距呈现持续较快增长的趋势,但2000年以后省际间差距扩大的速度有所减缓,2004至2006年,部分统计指标如现价人均GDP、现价居民消费水平的地区差距有所下降。这种变化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2000年初,中央政府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大幅度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建设资金投入的力度,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加快,有力地促进了欠发达的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另外近年来中央加大了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及在2003年以来的经济上升期中,资源较丰富地区的GDP增长速度提高很快等多种因素都也有利于地区差距的减缓。?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缩小地区差距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一方面,政府通过转移支付等措施,促进各地居民都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是让全体人民尽快享受经济增长成果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过去几年的经验表明,只要政府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包括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受的水平,加快城市化的进程,改进基础设施条件等以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减少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等等,就可以减缓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从而实现中央政府所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