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团队的典型特征、国内发展现状与问题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理晖 韩永宝 时间:2010-06-25

内容摘要:作为合作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科技创新团队在国家科技进步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主要表现为:基于团队协作的科技创新活动已经成为重大科技研究的主流形式;大型科技团队初具规模,成果显著;各类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正在加快推进;科技团队建设正向第三代科技战略导向型。同时,尚需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在跨领域联合创新、可持续创新等方面的建设内容。

关键词:科技创新团队,特征,发展现状

科技创新团队指在共同的科技研发目标下,由团队带头人和一定数量的科技人员组成的,通过分工合作,创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科技研究群体。作为合作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能极大提高创新效率,正逐渐成为我国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

一、国内科技创新团队的典型特征分析

我国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方式主要有三类:一是学术带头人负责制团队。它通常以集中管理下的课题负责制来开展科研工作。是国内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常见的组织管理方式。其特点是在学术带头人的指导下,科技创新团队具有稳定的研究方向,持久的研究积累,强大的综合研究能力;二是项目管理型团队。它是中科技创新的常见组织方式,其特点是市场需求导向,针对特定的产品、技术、工艺项目,在企业的项目管理制度及研发平台下,分工协作,目标管理,组织团队进行研发攻关;三是学科方向型团队。它是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科技创新团队的常见组织方式。学科团队既从事科研,也从事教学,其特点是以学科建设为中心,以探索学科前沿为目标,具有学科的长期性和研究的系统性。即经过长期的教学、科研积累,以学科为依托,在特定的学科方向上形成稳定的专业学术梯队,并担负着提升高校水平、培养师资队伍的重要职责。?

总体看,我国各类科技创新团队具有以下典型特征:?

第一,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和明确的研究目标,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研究方向可以是经过多年研究形成的,并具有显著的优势,也可以围绕重大目标,结合原有优势开拓出新方向。尽管研究方向和目标可以根据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进行适当调整,但核心的研究方向必须保持相对稳定,至少呈现出阶段性的稳定性。?

第二,成员优势互补。在围绕团队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的前提下,实现团队成员知识结构、能力、思维方式、研究经验的优势互补,以及年龄、性格特征、工作风格、人文素养的优势互补。不同类型的成员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熏陶,但又不脱离团队的研究方?

第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能够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具有良好的学风。如果一个研究群体中的成员相互排斥、相互猜疑,或者存在一言堂现象,不允许不同意见平等交流,这样的研究群体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团队的组织结构通常是扁平式的,强调“学术自由平等”。团队能自觉地创造这种学术氛围,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创造能力和责任感,使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真正起作用。?

第四,团队领导者具有良好的战略眼光和协调能力,能够起到表率作用,使整个团队和谐有序地运作。团队的领导者不仅能够准确把握学科发展方向,选定发展目标,而且善于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协调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同时,团队领导者还要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善于运用各类激励措施,解决团队发展的各种实际问题,为团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工作条件。?

第五,能够持续产生创新成果,尤其是产生重大科技成果。科技创新团队由于其目标明确,组织协调能力较强,能更好地胜任复杂的科技研发任务。因此,科技创新团队的集成优势是能够在研究领域内持续的产生创新成果,尤其是产生重大科技成果。

二、我国科技创新团队的发展现状

科技创新团队,作为协作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适应了当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团队兼容并蓄、利于知识共享和互补,极大提高创新效率,在国家科技进步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一)基于团队协作的科技创新活动已经成为科技研究的主流形式

当前科学发展的显著特征是研究的深度、广度和复杂性大幅加强,学科间不断交叉和相互融合,对大兵团作战和合作攻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0-2006年的7年间,国家三大科技奖励为1502项,其中团队或群体获得数量达1474项,占总量的98.14%,这一比例每年均在95%以上。国家科学奖一等奖闵乃本教授在获奖后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认为,要完成学术设想,需要一支理工相结合、知识与年龄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科技团队的发展,不是随意招一批有潜质的人、添一批设备就可成就,而是一个包括学科知识、实验技能、研究成果等不断积淀的过程,还包括学术传统、学术氛围、科学精神的传承。?

(二)大型科技团队初具规模,成果显著

以各类实验室建设为依托,我国加快了大型科技团队的建设步伐。通过装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凝聚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科技团队,并取得了显著的科研成果。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2005年底正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182个,据危怀安等人(2005年)的统计,在1988-2003年间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三大科技奖励特等奖1项,一等奖20项。有些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历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占学科内获奖总数的一半以上。可以说,各类重点实验室具备科学研究的综合优势,已经成为顶尖科技团队的最重要的研究平台和运作模式。?

(三)各类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随着国家对科技创新团队的逐渐重视,各级政府部门、各类科研机构都在加快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如院1998年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制定了“创新团队组建与管理办法”,按照“重大项目”、“重要方向项目”和“领域前沿项目”等3个层次部署建设了一批具有创新力的科技团队;国家科学基金委在2000年启动“创新研究群体支持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每年资助20个左右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部于2004年启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计划”,在高校范围内每年资助60个左右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团队;国防科工委于2006年启动“国防科技创新团队”计划,第一批建设43个国防领域的科技创新团队。与此同时,各省、各高校及科研院所于近年也相继出台科技创新团队的支持计划,快速形成多层次、跨学科、点面结合的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体系。?

(四)我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正向科技战略导向型发展?

按照柳洲等人(2006年)的观点,科技团队管理演进包括三个阶段,第一代科技创新团队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科研管理模式的延续,科技研发活动与市场基本脱节;第二代科技创新团队加强了研发与市场的协同,对研发的多学科性、连续性、社会需求性等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并表现出研发的项目管理特征;第三代科技创新团队是上级主管机构(政府或集团)从整体来观察研发活动与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彻底打破研发的孤立性,从而建立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科技创新团队。从当前我国自上而下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团队的多项举措来看,我国正在改变传统的第一代或第二代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模式,逐步形成以第三代科技创新团队核心、国家创新战略导向型的科技团队建设体系。?

总体看,我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教育部支持的创新研究群体和创新团队为例,其中的绝大多数都依托于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这些平台拥有同行业较好的实验设备和优秀的科技人才与专家,为科技创新团队进行创新提供了重要保障。二是团队带头人遴选。团队带头人以中青年为主,多数是国内知名学者与专家或获得国家荣誉。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139个创新研究群体中,年龄在45岁以下的学术带头人数占总数的50%以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5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2人,两院院士20人,分别占总数的61.15%、23.02%和14.39%,具有海外经历者97人,占69.78%。三是团队结构建设。年龄和学历等结构较为合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中年龄在45岁以者占67.98%,正高级和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分别占51.38%和26.88%,有博士学历者占60.61%,硕士学历者占15.07%。?

三、我国科技创新团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等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团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短期团队”多,“长寿团队”少。教育部每年资助60个左右的团队,真正获得持续资助的不多,随着三年资助期的结束,团队也就基本处于解体状态。许多团队都是项目导向型团队,是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申请的需要,临时“拉郎配”组建的,注重的只是短期行为。随着团队的解散,团队的各种资源包括团队文化也就地消失,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二是单学科、单部门的团队多,跨学科、跨部门的团队少。我国现有科技创新团队多是以学科组或教研室为基础自发形成的单学科、单部门的团队,跨学科、跨部门的团队较少。尽管教育部创新团队计划中虽然也有针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前沿研究”予以资助的构想,但是在跨学科的团队中,理工科内的小交叉团队多,社会科学和理工科的大交叉团队少。自2004 年教育部开始认定创新团队以来,集中在工学、、医学和农学四大学科门类上,工学团队所占的比例由2004 年的45.76%提高到63.33% ,而理学团队所占的比例则由30.51%下降到18.33%。社会科学类的科技创新团队几乎没有。?

企业中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金投入的缺乏。2005年我国大中型企业R&D经费为1250.9亿元,占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0.76%,R&D费用总额与增加值之比为2.59%。国际经验显示:一个企业的研发费用在销售收入中的比重只占1%,企业将失去竞争力;若达到3%,企业可维持;若达到5%,企业可参与竞争;若达到8%,企业可以有所发展。其次,企业内科技人才梯队不完备也是科技团队建设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尤其是由于研发条件和收入待遇方面的差距,顶尖科技人才向外资企业或外资在华研究机构流失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跨国企业通过吸引各行业顶尖科技人才,既利用了我国最为稀缺的科技资源,强化自己技术垄断地位,又能封堵技术扩散的渠道,控制和降低技术溢出效应。对于急需顶尖科技人才来组建创新团队的国内企业而言,这一状况有必要引起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