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从三个方面系统判定科技创新团队
内容摘要:对国内14个省(市、自治区)51个科研机构72个科技团队的实证调研显示,对我国科技创新团队的选优性判定需综合考虑以下因素:获得科技奖励、科技发表、科技团队创新过程管理、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研究平台与实验设施、科研项目经历、技术突破的影响力、青年人才培养等因素。有必要构建起包括成果性标准、状态性标准和过程性标准在内的科技创新团队综合判定标准体系。但在当前的实际应用中,过程性判定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
关键词:科技创新团队,判定标准,实证研究
为了研究国内对科技创新团队进行判定的具体标准,设计符合我国科技特点的科技创新团队判定标准体系,课题组于2006年12月至2007年5月间,通过访谈、现场考察、问卷调查等方式,共对北京、上海、河北、河南、湖南等14个省、市、自治区51个科研机构的72个科技团队进行了调研,其中涉及基础理论研究的科技团队占21%,涉及工艺技术研究的科技团队占43%,涉及产品/材料研究的科技团队占23%,涉及大型工程应用研究的科技团队占24%,涉及两个及以上研究领域的科技团队占11%。?
实证研究包括三个阶段:(1)对9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典型科技创新团队进行现场调研和科技团队成员访谈;(2)对72个科技团队360名骨干科研人员进行关于科技创新团队判定标准的问卷调查;(3)建立科技创新团队判定标准模型并完成模型检验。?
一、初步提出我国科技创新团队事前选优性判定标准?
(一)成果性判定标准:考察科技团队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科技创新成果,重点评估科技团队自主创新的产出数量、产出质量及产出效率。数据结果显示,“科研项目完成质量及成果鉴定”、“在重大工程项目中的技术突破”、“获得国家三大科技奖励”是人们认为最重要的三个评价标准;而“获得国家三大科技奖励”、“科研项目完成质量及成果鉴定”和“获得专利的情况”是各类科研机构在实际应用中最重要的三个评价标准(见表1)。?
表1 成果指标按重要性、应用中重要性排序(前5项)
(二)状态性判定标准:考察科技团队当前创新资源配置状态的合理性,重点评估科技团队中各种创新资源的齐备程度、互补程度和利用程度。数据结果显示,“团队中人才梯队的建设”、“团队所依托实验室建设”、“高端人才的引进情况”是人们认为最重要的三个评价标准;而“筹措科研经费”、“科研设施/材料的完备”和“团队所依托实验室建设”是在实际应用中最重要的三个评价标准(见表2)。
表2 状态指标按重要性、应用重要性排序(前5项)
(三)过程性判定标准:考察科技团队在一定时期内创新管理的有效性,重点评估科研活动中科技团队管理的规范程度、协作程度和可持续性。数据结果显示,“团队的创新领导力”、“团队激励机制的有效性”和“团队文化建设与创新意识”是人们认为最重要的三个评价标准;而“团队的创新领导力”、“团队成员的发展空间”和“科技学术活动的开展情况”是实际应用中最重要的三个评价标准(见表3)。
表3 过程指标按重要性、应用重要性排序(前5项)
二、我国科技团队创新行为影响模型探索?
(一)判定标准体系的因子分析?
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科技创新团队的判定标准体系可以分解成“获得科技奖励”、“科技论文发表”、“科技团队创新过程管理”、“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研究平台与实验设施”、“科研项目经历”、“技术突破的影响力”、“青年人才培养”等因子。总体方差解释为83.2%。因子分析结果与前面提出的科技创新团队判定标准体系大致吻合(见表4)。?
其中成果性标准包括:获得科技奖励、发表著作、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科研项目经历和技术突破等因子,状态性指标包括:研究平台与实验设施、青年人才培养等因子,过程性指标包括团队创新过程管理因子。各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及相关系数(见表5)。?
(二)科技团队创新行为影响模型检验?
模型假设包括:?
假设1:科技团队的创新过程管理可由“团队创新领导力”、“团队管理规范性”、“创新人才培养”、“团队利益机制”四个因素来衡量。?
假设2:科技团队的创新过程管理因素对创新行为有正向影响。?
假设3:团队的创新行为对创新成果具有正向影响。?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SEM)结果显示,科技团队的创新过程管理因素对团队创新行为有正向影响,相关系数为0.30,在p<0.01的显著性水平下结论可靠,而团队的创新行为对创新成果具有正向影响,相关系数为0.14,在p<0.05的显著性水平下结论可靠(见下图)。?
科技团队创新过程管理对团队创新行为影响的假设模型验证结果
假设模型的拟合优度判断值见表6。假设模型的χ?2 /df、AGFI、NNFI、CFI等指标较为理想,表明数据对模型进行了较好的拟合,只是RMSEA大于0.08,尚未达到理想检验水平,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使用RESEA标准时,小样本检验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高估,使契合度指标出现不理想的情况。?
表6 团队创新过程管理因素的验证性因子结构契合度
表7 资源配置与团队创新行为的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三)科技团队资源配置对创新行为的相关性检验?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见表7),在“科技团队创新资源配置”各个变量中,办公条件对团队的创新程度没有可靠的事前预测能力(回归系数0.146,在0.05水平下无显著性),而实验条件则是团队实现高水平创新行为与创新成果的先决条件之一(回归系数0.237,在0.01水平下具有显著性)。研究经费充足与团队的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回归系数0.311,在0.01水平下具有显著性),科技团队人员的稳定性与团队创新行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回归系数0.206,在0.05水平下具有显著性)。
三、实证研究主要结论?
(一)有必要构建起包括成果性标准、状态性标准和过程性标准在内的科技创新团队综合判定标准体系?
从访谈结果与标准体系的因子分析结果看,三类判定标准均不可或缺。其中成果性标准包括:获得科技奖励、发表论文著作、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科研项目经历和技术突破等判定因素,状态性指标包括:研究平台与实验设施、青年人才培养等判定因素,过程性指标包括团队创新过程管理的判定因素。?
(二)在实际应用中,过程性判定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表明,科技团队的创新过程管理对团队创新行为有正相关影响,最终影响到团队的创新成果。对三类指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也显示,人们认为过程性判定标准最为重要,其次是状态性标准,再次是成果性标准;而在现实应用之中,状态性标准最为常见,其次是成果性标准,而过程性判定标准较为少见。在构建科技创新团队判定标准时,不仅要考虑反映团队技术水平的成果性判定标准和反映团队研究方向与能力水平的状态性判定标准,还应该增加关于研究过程与研究能力的互动因素标准,即科技团队的创新过程管理能力标准,以提高科技创新团队组建的性与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