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零售业空间布局与经营的生态学解释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周春山 时间:2010-06-25

内容摘要:商业空间现象解释的方法很多,目前学者较多的使用了学和社会学等知识,但对生态学在商业领域中的应用普遍不多,即使有也主要集中在城市生态研究方面,而且对城市经济和社会空间地理现象的解释比较缺乏。本文将主要运用生态学知识,特别是动物种群斗争、生境和领域等对城市商业空间分布现象给予试探解释。


  关键词:城市 商业空间 生态学
  
  城市零售商业的空间布局属于微观层面的研究范围,区别于区域性的商业空间布局。由于零售业门槛低,近年来,我国零售业得到了迅猛,导致零售业成为竞争最为激烈、平均利润率最低的行业之一。而我国商业规划历来都处于滞后状态,根本无法满足商业发展的需要,使我国商业发展处于无序状态,造成盲目发展,重复建设,经营混乱,分布重叠,同时由于经营方式雷同而导致竞争残酷,使零售业虽然处于微粒状况还雪上加霜,造成零售业倒闭和经营替换速度很快。近年来国内已经有较多的学者关注这一领域,出了相关的成果。但是他们更多的是运用城市地、城市经济学和城市社会学来解释空间现象。过分的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反而会导致盲目追求效益而带来不经济。造成零售商业的上述问题,本文认为主要缺乏一种生态学观念,不管是在商业空间布局还是经营方面都需要把生态学理论纳入到现实经营中。
  
  动物行为的商业应用
  
  界的每个动物都需要和别的动物争夺食物,领域和配偶等资源。动物界常见的战斗有消耗战、常规战、不对称性战斗等。而零售商业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明显,人们常说商场如战场,就很好的刻画了零售商业之间的战斗性。而零售商业更多的表现为消耗战。
  动物的消耗战与商业的价格战
  生物学认为动物之间的竞争更多的简单取决于战斗过程中等待时间的长短,因为动物之间的斗争更多的表现在实力势均力敌的两个生物之间,动物个体之间的“等待竞争”被称之为消耗战。而零售商业也有类似的竞争特性,如一个地区出现了一个超级市场后,往往会挤垮周边的一些中小型同业种经营的商店,也只有几乎同样规模的商店之间才能处于一种动物的消耗战中。其实零售商业很多情况也处于“等待竞争”中,如商业的价格战,谁能坚持到最后,那么这个商场就会取得最终的胜利。消耗战是十分残酷的,往往导致失败方的经营成本血本无归。获胜的一方将引导这个地区的商业空间结构发生一系列的改变,两大商业企业竞争格局改变后,会影响其他业种和业态与获胜一方可以实现互补效应的商业企业进出这个地区。
  动物战斗影响下的理想分布
  动物种内和种间的竞争,捕食战斗等因素往往会改变动物的分布状况,使动物的实际分布不能与它们所偏爱的生境完全重合。一种动物选择什么样的生境以及对这种生境的偏爱程度很可能部分原因是这动物因为同其他动物进行竞争的结果。我们可以理解的是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新物种进入另一个物种的生境,那么这个新物种就会迫使原有物种在生境选择中尽量避免同优势物种发生重叠,自然选择也将会有利于原有物种中那些在生境选择上与优势物种有所不同的个体。因此,我们说当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导致优势物种进入后,原有的零售商业的部分“物种”就会寻找新的生境,避免同优势业态和业种发生冲突以获得效益。随着优势物种在生境的充分分布时,新来的优势物种将不会再在这个生境里落脚,可能会选择次好的适宜性的生境,因为这里的优势物种不是很拥挤,从而获得比在最佳生境更大的利益。这就是说在适宜生境中生活的适宜度常因其他竞争物种的存在而有所下降,甚至下降到与次好适宜度的生境相同。
  
  领域行为的商业应用
  
  领域即动物为了争夺资源而占有和保卫一定的空间和区域,而占有领域的行为和现象就是领域行为。
  领域的范围界定
  对于动物而言,领域主要有三个层次,即巢域(home range)、领域(core area)和核域(territory)。巢域指动物正常活动所达到的范围,核域指在巢域内动物更加有和更经常活动的那部分地域,领域则是指动物对其加以保卫的区域。对于零售商业而言,可以借用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的界限和美国地理学家贝利的阈人口理论来理解。1933年克里斯塔勒在其《南德的中心地》一书中,提出“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或服务范围”,该范围包括一个内侧界限和一个外侧界限,其涵义是指消费者购买某商品和享受某服务需要克服的空间距离。这里的内侧界限也叫下限界限,表示零售店最低的服务半径,如果低于这个半径,表示其商圈半径过于小,无法维持正常的经营开销,就会导致商店关门。外侧界限也叫上限界限,表示该商店最大的服务半径,过了这个半径区域的消费者就不会到这里消费,而是重新寻找较近的商店购物了。当然,在今天我们可以理解为内侧界限和外侧界限会因为商店的经营模式发生改变而相应的发生改变。但是这个概念的可把握度不是特别清晰,这个距离是不是说仅仅与区域这个空间概念有关呢?还是与这个空间的其他的因素有关?
  受克里斯塔勒的界限概念的影响,美国地理学者贝利(J.L.BERRY)提出了比较明确的空间界限标准的含义,即阈人口的概念。其涵义是指维持一个企业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并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研究认为商业中心地的等级与市场地域的面积和被服务人口间的有明显的关系,中心地等级越高,市场地域面积也越大,维持企业得到正常利润所需要的最低人口即成立阈人口也越容易。之后,贝利和若斯顿还通过实地调查研究验证了克氏和贝利所提出人口密度与中心地职能差异的理论的正确性。

  从上面的解释来看,对于零售商业的领域而言,划分为两个层次比较合适,即外界领域和保护巢域。本文认为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动物的巢比活动领域更应该受到保护。所以本文的外界领域是指该商店所能达到的最大服务半径,即克里斯塔勒提出的上限界限,保护巢域则是指商店为了生存必须满足的服务半径,如果无法保护这样的巢域,导致低于这个服务半径,那么这个商店得另选它处。当然,不同等级的商业区和不同规模的商店的领域要求是不一样的,等级越高、规模越大其外界领域和保护巢域也要更大。这与贝利的阈人口概念相类似。
  对于领域而言,并非是领域越大越,因为领域越大,侵犯领域的个体就越多,领域主人就不得不在更大的范围内巡逻自己的领域。对于连锁店而言,正是靠这种多领域的侵犯而获得可观的收益。
  领域保护与标记
  领域保护对与生物而言是绝对的,动物通常通过鸣叫、气味等来提醒入侵者自己是这个领域的主人。对零售商业而言也有相通之处。为了稳定获得食物,零售商业最希望自己独占一个领域,实现空间上的垄断。当然这并不现实,但是每个商业都会尽力保护自己的领域不受或者少受其他企业的影响,这种为了减少自己“猎食”损失的保护行为也就是零售商业的领域保护。商家在保护领域过程中的方法很多,比如可以提高进入商场门槛,限制进入商场的品种,设置大范围的属于自己的商业标记,表示这里已经属于我的领域,提醒别人不要来。这就有意无意的促使一个地区的商业业态和业种呈现一种特点,可能单一化,也可能多样化。如果是购物中心则更多的促使多样化。
  领域博奕
  领域的博奕关系在动物学界更多的是指伙伴关系的允许和认可。对于生物界而言,一个从属个体没有进入自己的领域而是进入到了邻居的领域成了别人的帮手,那么这个从属个体就会成为自己的敌对者。它对自己领域压力的增加就会使自己付出额外的代价。因为对方可能会扩大他的领域,最终获得更大的捕食机会。对零售商业而言也是如此,如果自己领域的从属个体没有进入到自己的领域,开始看似获利了,但是邻居领域的吸引力要比自己的大,商业气息可能更浓,对方外界领域的增加就降低自己的外界领域,甚至可能威胁到自己的保护巢域。
  
  水平线代表每个动物在作为另一种选择时(即从属个体离开领域单独觅食)的取食率(见上图)。
  综上所述,商业的空间和经营现象用生态学的诸多理论在解释时有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动物诸多行为等都有很直接的解释作用。目前很多零售商业空间布局混乱的原因也就是因为缺少生态学相关理论。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商家应该把握生态学相关理论而对自己的经营进行正确定位:首先,调整自身经营定位,力求错位经营,选定自己的最佳经营时间、地点、品种、方式,圈定最佳的目标消费群体;其次,在商业集聚区内选定自身的生态位,求得双赢效果,摈弃“非要击败对手才叫赢”的陈旧观点,不要排斥同一物种的积聚,而应该如何引导和合作形成群体优势,并且注意企业链的合理运用,不断调整自己在企业生态链中的地位或者与多个企业链建立联系,规避经营风险;再次,在服务、价格等软件方面不断创新并突出个性,实现市场差异化,形成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最后,要避免盲目上项目,认清形势,可能的情况下要实行多元化经营,避免非优势项目。


  资料:
  1.吴郁文、谢彬、骆慈广等,广州市城区零售商业企业区位布局的探讨[J],地理,1988,(3):208-216
  2.仵宗卿、戴学珍,北京市商业中心的空间结构研究[J],城市规划,2001,(10):15-19
  3.张文忠,经济区位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20-302
  4.尚玉昌,行为生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4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