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万光碧 时间:2010-06-25

[摘要]我国区域间差距很大。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城乡失衡、环境破坏、尤其是地区间资源优势与经济发展优势之间的差距更加突出,生态环境破坏突出,投资结构不尽合理,这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快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尽快有效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

  [关键词]区域差距;经济发展;和谐社会
 
  
  一、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现状
  
  (一)区域间、城乡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几十年来,资源富集的不发达地区源源不断地将资源输往发达地区,如今已积累了发展力量的发达地区却没有给子不发达地区足够的补偿。区域之间不公平、不发达地区在竞争中日趋落后,中国的区域差距日趋扩大,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统一和谐。从1980年到2003年,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由50%增加到59%,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却相应下降。从人均GDP来石,1980—2003年,两部与东部之比由1:1.92扩大到1:2.59,中部和东部之比由1:1.53扩大到1:2.03。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农民收入的差距在逐年扩大。中国农民为小国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他们却很少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成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20世纪80年代1.8:1,扩大到90年代的2.5:1,2003年更达到3.2:1。我国1988年的基尼系数为0.34,1995年为0.39,2003年为0.45,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0.4的收入差距警戒线。中国已变成“居民收入很不平等的国家”。据世行分析,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之大已超过东亚与东欧各国,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在短短15年内收入差距扩大得如此之快。
  (二)生态环境破坏突出
  西部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源头和生态环境的天然屏障,长期以来过度开发森林和矿产,破坏了生态环境。我们对西部地区不断提出限制发展、保护环境的要求,而保护的成果却主要被发达地区无偿享用。近年来的南水北调、森林禁伐、西部地区退耕还林,最直接的受益者还是发达地区。环保上的区域不公平是明显的,“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没有得到落实。这不符合和谐社会关于人与和谐相处的目标。
  城市环境的改善是以牺牲农村环境为代价的,通过截污,城区水质改善了,农村水质却恶化了:通过转二产促三产,城区空气质量改善了,近郊污染却加重了;通过简单—填埋生活垃圾,城区面貌改善了,城乡结合部的垃圾二次污染却加重了。农村在为城市装满“米袋子”、“菜篮子”的同时,出现了地力衰竭、生态退化和农业面源污染。同时,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儿子全部投到和城市中,而我国农村还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1.5亿亩耕地遭到污染。富裕人群的人均资源消耗量人,人均排放的污染物多,贫困人群往往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直接受害者。富裕人群可通过各种方式享受医疗保险,以补偿环境污染给生活质量带来的损害,贫困人群却没有能力选择生活环境。
  
  (三)投资结构不尽合理
  投资规模是决定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因素。80年代以前,我国的投资按照国家计划,按比例投向各地区,西部地区略高于尔部地区。改革开放以后,投资来源扩大,除国家投资和贷款外,还有港澳台、外商直接投资,外国借款、个体、私营主投资。在起始阶段,实质也是闲家的银行贷款投资。80年代中期起,我国执行了一条投资向东部地区倾斜的政策,中西部地区投资相对缓慢,从经济发展的长期来看处于不利地位。从19日2年1995年间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及贷款,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比例大体保持在56:29:15的范围内。自1993年起,国家给中西部地区的贫困县每年安排100亿元的扶贫贷款,但由于市场经济的作用,资金向经济效益高的地区和部门流动。粗略,约有40%的贷款又倒流向东部地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其经济政策已开始向西部地区倾斜,情况有了一定好转,但西部地区在动员民间资本和利用外资方面还缺乏吸引力,其差距依然在不断扩大。
  
  二、地区差异扩大的原因分析
  
  (一)向东倾斜梯度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步入误区
  从80年代起,国家实行“梯度推进战略”,即推行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待东部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了余力后,再逐步将资金、技术推进并扩散到东部地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实施以来,国家资金大量投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利用其原有较雄厚的经济、技术、人才基础,资金投入的经济效益高、回报率高。再加上开放政策的贯彻,一大批沿江、沿海开放中心城市、经济特区的建立,使东部地区的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从而引进了大量外资,又进一步促进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使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为我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也使我国的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得到了提高,加速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取得的成就是明显的。但是,自9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由于理论准备不足,再加上舆论导向的失误,导致国家宏观调控体系、调控机制、调控职能严重削弱,市场发育不健全、市场机制不完善,配套措施又跟不上,在市场自发作用下,大量的资金、技术、高素质的人才向经济效益高、投资回报率高、基础设施完善的东部发达地区转移。相反,“梯度推进战略”在西部地区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制约而受挫,不仅东部的资金、技术扩散不到西部地区,相反,西部地区本来就十分短缺的资金、资源、技术人才也向东部流去。结果形成了东、中、西部地区三大经济带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的局面,也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棘手难题。
  
  (二)区位优势程度的不同,形成地区差异的不断扩大
  由于地理区位,变迁及当今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的历史机遇,我国工业化选择了由沿海向内陆推进的发展战略,这一选择是符合当时我国实际情况的,在宏观调控机制健全的情况下,是正确的、的,也是切实可行的。因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处于太平洋西岸的中心位置,该区域发达、城市密布、基础设施完善。历史上,东部沿海地区就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既受到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又接受西方工业革命浪潮的洗炼,民族工业已有一定基础,人民群众的市场经济意识较强,有兴办实业和经商的良好传统,并与华人和华裔有着天然的联系和来往。这些优势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焕发了新的活力,为中国经济的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西部地区却缺乏这些优势,相对处于内陆封闭半封闭地带,且基础设施条件差,交通不发达。这不仅影响了资源和商品的外运,也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对外的交往。生态条件的恶化和农田水利设施的落后和不配套,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缺乏,又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和单产的提高,制约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区域间发展差距不断扩大也就不可避免了。
  

  (三)原材料价格与高附加值产品的不等价交换影响了西部地区资金积累
  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开发潜力也大,是重要的能源、原材料、有色金属的主要生产基地,也是上述产业所需机械设备的销售地。但是长期以来,其价格受国家严格控制处于较低水平上,使原材料价格一直偏低。而那些附加值高的加工却很不发达,产业结构单一,很多商品都要从东部沿海地区运进,才能满足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这种价格性差异影响了中西部地区资金的积累。而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主要是附加值高的加工工业和轻纺、、电器等消费品工业,其价格自80年代起就陆续放开,在买方市场需求的刺激下,价格数倍或数10倍于原材料价格。在价格体系尚未理顺的情况下, 中西部地区低价供应原材料和能源、矿产品,而高价购进加工品和生活消费品,形成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不等价交换。 由于财富由中、西部地区源源不断地向东部地区转移,严重制约了中、西部地区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逐步缩小地区间差距的策略选择
  
  1.以制度性安排来调整市场在利益分配上的失衡,弥补梯度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的不完善。差距说到底是利益的差距,和谐包含对利益的协调。不在利益分配制度上对市场自发机制采取一定的弥补,就不可能引导和影响差距的走势,追求和谐社会的努力就很难产生效果,和谐社会就没有墓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将被虚拟化。具有自发性质又获得了经济主导地位的市场体制,客观上为掌握各种经济社会资源的个人或群体提供了发挥自身优势的机会。因此,当前迫切需要搭建建设性的政策架构,由国家制定公共政策和发展社会事业,发挥政府作为各种利益群体中介入和协调入的作用,通过立法和行政等方式,促使社会财富适度转移,引导国家的梯度推进战略逐步向西转移,以弥补梯度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的不完善,扭转差距扩大的趋势,缓和利益矛盾,争取适度差距基础—上的社会和谐。
  现在,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发展方面已由单纯追求GDPI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进入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发展时期,因为这一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处理得好,就能够顺利发展,经济能够很快上一个新台阶,处理不好,经济将停滞不前或倒退。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均GDPl000美元的发展阶段。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问题,巩固改革发展的成果,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应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重构社会结构,完善社会组织,调整社会关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组织的创造活力,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全社会形成合力,努力实现我国区域间、城乡间的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从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入手优化社会结构,促进城乡和区域公平。社会结构是社会和谐的保证,因此,不断完善社会结构便是社会持久和谐的有力保证。日前,我国社会仍然存在城乡二元结构。这种二元社会结构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包括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福利保障制度、二元制度、一:元公共事业投入制度在内的一系列社会制度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策上允许农民工进城,从事建筑、商业及其他服务业,并允许城市中的某些国营从农民中招收部分临时工、合同工,其他所有制企业和个体户从中雇工也不再受到禁止。但是,城乡二元结构并没有消失。因此,优化社会结构必须改革户藉制度,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改革国土规划中的行政区划,打破城乡壁垒,促进区域公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行政区划设置一向考虑政治、经济、自然、民族因素。但有些朝代为了统治,也往往故意打破自然地理的完整性。当今,城市的辐射作用更加重要,已经具备了城市带动农村的能力,经济发达地区也具备了协调区域经济、促进区域公平的能力。我们有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共同致富的经验,也有长期把生态脆弱的贫困地区集中在一个行政区域内而使区域差距更加扩大的教训。我们应根据资源、人口、经济总量与环境生态的不同功能,确定不同目的,设立不同标准,调整不同区域,优化配置不同资源。例如,中国多山多丘陵,若以一个或两个相对完整的自然地域,特别是以水系为界来划分行政区,既有利于区域内水土资源的统一开发,也有利于上下游之间的补偿协调,更有利于全面规划与综合整治环境。
  3.建立国家产业和生态补偿制度,实现区域间的和谐发展。解决末端产业对于源头产业的利益补偿:解决二、三产业对于第一产业的利益补偿:解决成品产业对于资源产业的利益补偿。这有利于实现区域间的和谐发展。补偿手段应依照资源价格和机会价格,对整个产业体系实施合理的利益分配。我们还应实施有地区差别的环境政策。东、中、西部地区在资源分布、自然气候、潜在环境容量等方面存在巨人差异。为公平发展,我们可在排污收费标准的制订、排污总量的分配、环境税起征点的设计上推行不同标准的环境政策。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用计划、立法、市场等手段宋解决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受益地区对受损地区的利益补偿。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应该把区域生态补偿作为重点,还可考虑对生态脆弱地区实行特殊税收政策。政府还应运用市场手段让社会各阶层之间进行生态补偿。如富裕人群消费的环境多,应当做出史多的补偿;城市生活污水收费,用水多的应该加倍付费,特困户在生存用水范围内应该给予补贴:占用空间大的高档住宅、排气量大的汽车也应该向环境付费;对高价值商品还应开征高消费税,并在其中包含一定比例的环境补偿费。此外,必须让污染大户向污染受害者进行生态补偿。现在的收费标准仍然远低于企业的污染治理成本,于是有些企业认为交了排污费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合法排污”。对此,我们应提高排污收费标准,迫使企业为节约成本选择治污。用完善的环境付费和环境税收政策,可让高收入阶层拿出更多的钱改善环境,让低收入者享受到更多的环境权益,让生产者自觉追求环保的生产方式,让消费者自觉选择环保的消费方式,让整个社会有一个和谐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