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经营及城市型成长产业
内容摘要:区域中,城市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推进城市的产业聚集,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已成为城市经营的首要课题。高附加值产业成长的关键在于多样的人才与信息的聚集与组合,因此,加快城市有利于世界各地的人才聚集的环境建设以及进行基础设施整备就变的越来越重要。在未来的城市发展政策中,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多功能高层城市,将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
关键词:城市型成长产业 城市经营 区域经济
人才与信息的聚集是城市型成长产业发展的关键
新的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一方面各国、各地区间的竞争加剧,另一方面国际间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更加频繁,经济合作和产业转移的速度加快。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种新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模式——经营城市,逐渐打开了各级政府发展城市的思维空间,成了各城市的广泛共识和一致的政策取向。
所谓经营城市,是指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遵循经济,不断完善市场机制,运用市场的手段对城市的各类资源、资产进行资本化的运作与管理。其核心是将经营城市的思想贯穿于城市发展的全过程,不断优化城市功能、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及其承载力、辐射力、带动力和竞争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可以说,在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依靠科技进步加速城市发展,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我国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城市经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具体落实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强调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的科技兴市战略已在全国的大中城市得到全面实施。但在研究和分析如何经营城市,促进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时,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当今城市型成长产业的存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日本经济持续低迷之际,许多学者、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日本经济的现状及未来,其中有的学者谈到日本的地价问题并认为日本的地价仍存在下落的可能性。地价虽有下落的可能性,但产生收益的土地并非不存在,比如城市,尤其是城市的中心部。可以说现在已经进入了对城市的真正价值进行再定位的时代。当今城市业已进入相互竞争的时代,在此我们以日本首都东京为例进行考察,是否就可以断言东京是一个极具魅力的国际化大都市呢?据说东京都知事石原先生在推进城市经营的进程中,接受了如同存在竞争对手一样,城市也应该存在竞争对手这一建议。这确是明智之举。因为经济的特点就在于既要有合作又要有竞争,孤立地发展是难以获取理想的经济绩效的。每个城市在资源优势、地理位置、经济和科技实力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但立足于各自的地区特性是促进城市间交流所不可缺少的。从竞争与合作的角度出发,在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城市地区特性的同时,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加强同其他城市的合作,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绩效,解决各城市经济界所面临的课题,从而加速城市的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中,之所以城市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惟有城市才是产生价值的重要场所。例如当我们提起21世纪的新兴成长产业时,首先反映在脑海中的便是国际业、国际咨询业以及软件产业等,无论哪一个产业都属于城市型成长产业。在一般情况下,对于工厂而言,只要有宽阔的土地即可进行生产加工和制造,但对于21世纪的城市型成长产业来说,如果不在各类人才聚集、信息纷飞的城市却往往无法进行下去。在被称为IT时代的21世纪,也许有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将一切都置于城市的中心部,即使在远隔之地也可以顺利地从事商务活动。然而,现实中高附加值型产业要求对于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课题每时每刻都要有专业性极强的人才来应对,即是说,各类人才要素的组合对于高附加值型产业的成长极其重要。如此看来,在各类人才和信息聚集之地构筑据点具有很多优势并可享受到诸多有利条件。而在远隔之地,不但要受到具有某项专长的人才供给的限制,受到各种信息交流不充分的制约,而且还会受到基础设施服务方面的限制,从而使高附加值型产业的发展受到阻碍。
优越的基础设施条件和舒适的居住空间构成城市魅力
2004年《城市竞争力报告》在对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排名研究中,采用的综合竞争力指标分4大类,即人才本体竞争力、企业本体竞争力、生活环境竞争力和商务环境竞争力。不难看出,对于城市的经营,不但要强化硬环境而且要加强软环境建设,同时生活环境的改善已日益提到日程上来并成为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里昂惕夫曾是哈佛大学的教授,他对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美国最具有优势的产业进行了调研。按照他的预测:美国是当之无愧的在世界上资本最富裕的国家,使用巨额资本的产业即资本密集型产业将一定占有优势。然而调查的结果却与他事前的预测完全相反,在美国占优势的产业却是金融业、咨询业以及软件产业等“城市型”的“劳动集约型产业”。日本首都东京是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国际化大都市,一般而言,人们一定会认为东京的、通讯等基础设施应该也是世界一流的,既有适合于开展商务的环境又有适宜于居住的舒适空间,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上文我们已谈到,在环境得到整备、各种活动尤其是商务活动易于开展的城市里,城市型的劳动集约型产业将聚集,各类人才也会从世界各地聚集而来。因此,在进行交通、通讯和空港等城市基础设施整备的同时营造舒适的居住空间就变得极其重要。从这一视角来看,国际化大都市东京只能说是缺乏魅力。通讯费昂贵、空港遥远且几乎无法增加航班;另外城市建筑未曾高层化导致都市中心部缺乏舒适的居住空间。还有另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那就是都市东京街市的人口密度并非相当高,甚至韩国汉城的人口密度要远远凌驾于东京之上。然而在东京关于人口问题却存在一个在世界上凸显的数字,那就是每天为了工作面向都市中心部移动而来的庞大的人口数量,这一移动人口高达330万。330万这一数字可与日本静冈县全县人口总数相匹敌,如此庞大的人口清早挤上超满员电车奔都市而来傍晚而归翌日再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其异常的现象。究其原因,那正是由于城市虽然给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商务环境,但却没能给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提供舒适的居住空间所致。
多功能高层城市将成为城市经营的发展方向
城市不但是产生价值的重要场所,同时它也应是人们居住生活的重要空间。城市的环境可以改变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生活方式。比如居住在日本首都圈周边神奈川县藤泽市的工薪族,每天早晨到东京都中心部上班都要乘坐一个小时以上的满员电车。这些工薪族既要承受来自工作上的精神压力又要承受肉体上的劳累,所以在超满员电车上,有座位者几乎都在抓紧时间打瞌睡以补充平日睡眠的不足。在此状况下,男性已没有任何精力来顾及家庭照顾孩子,所有的家务和照顾孩子都由日本的女性来承担,这样,女性便难以做到工作与育儿两不误。由此看来,日本社会的少子化与都市的构造之间有可能存在着某种密不可分的联系。
如果要列举魅力城市的条件,那么首先指出的就应该是工作场所与居住空间的临近即“职住接近”。所以今后城市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多功能高层城市,因为只有发展多功能高层城市才能为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既提供良好的工作场所又能提供舒适的居住空间,可以认为使职住接近成为可能的多功能高层城市将在未来城市的发展政策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此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被称为不景气的20世纪90年代的10年间,日本政府实施了各种各样的景气对策。而这些景气对策的中心就是增加公共投资,作为追加景气对策,即是说不是包括在原预算案中的公共投资而是作为补充预算追加的投资部分就高达100兆日圆。日本的GDP为500兆日圆,也就是说有相当于其两成的金额被使用于所谓的景气对策,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100兆日圆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额。如果日本政府有计划地制订城市发展政策,用追加景气对策的支出就可以将东京都及其周边城市横滨市的所有建筑全部高层化,使城市的功能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充实,给后代创造更为宝贵的财富。然而遗憾的是日本政府却没有如此规划,巨额资金投向不产生附加价值的建筑物以及几乎不被利用的林间道路。正因为如此,居住在首都圈的人们仍然感到道路狭窄、拥挤、空港遥远,换言之,仍然感到公共设施不够充分。就公共投资来看,如果将日美两国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在美国使用于被称为社会资本的空港、道路整备的金额累计为GDP的0.8倍左右。但在日本这一金额累计却高达1.2倍。这虽是就经济规模而言的相对比,但可以认为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日本实施了相当规模的公共投资。虽说城市部门的人们仍然感到社会资本投资不足,但这是由于日本政府将资本投到不必要的项目上,从而制造了许多公共“浪费”所造成的结果。另一方面,可以认为是由于日本的建设费价格本身过高所致。公共投资本应将财政投入投到与国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等方面,然而就日本的情况来看,将巨额的公共投资投向无益于全体国民生活的所谓公共“浪费”现象却大量存在。由此看来,日本政府有必要重新认识其公共投资政策,以便使公共投资政策真正有助于日本经济的景气恢复。
总之,经营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创新理念,它是城市政府管理职能的组成部分。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进,推动着各国城市管理模式的转变。现代城市不但要建设好、管理好,而且要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善于经营,提高竞争力。各国所面临的发展环境均是既要谋求合作又要加强竞争。城市经营也同样如此,只有加强城市间的合作,才能充分发挥各城市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在合作中求发展,使城市的经营、城市的发展取得令人满意的绩效。城市不但要给人们提供良好的商务环境,同时又要向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提供舒适的居住空间,由此看来,使“职住接近”成为可能的多功能高层城市将日益显示出其重要地位,这是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建设魅力城市、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资料:
1.日本经济新闻社,都市 为谁而存在[M],1996
2.刘震东、徐立栋、解晓燕,把城市作为国资整体经营[N],今晨6点,2004.3.24
3.孙志毅,略论日本经济的构造改革问题[J],经济,2003.21
4.冯怡,城市经营:文化个性是品牌[N],财富时报,2003.9.8-9.14
5.东京都,东京都政五十年史-事业史Ⅰ[M],1995
6.竹中平藏,大众经济学[M],东京:株式会社,幻冬舍,2001.6.20
7.吴琛、刘立、田峰,经营城市——打造城市永恒魅力[N],财富时报,2003.10.27-11.2
8.刘震东、徐立栋、解晓燕,建设有魅力个性的烟台[N],今晨6点,2004.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