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乡镇政权建设问题探析
摘要:乡镇政权是国家政权的基石。在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正在逐步完善的经济进程中,由于存在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相关理论准备不足,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等原因,导致乡镇政权建设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而陷入了各种权力关系结构失衡、财政压力过大等困境。乡镇政权的建设唯有从当地农村的实际出发,更加深入地进行探索,即在宏观层面要满足广大农村经济发展和民主进步的需要,微观层面要切合广大农村自治发展的实际情况。否则,乡镇政权将很难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它的基石作用更无从谈起。
关键词:乡镇政权;建设;问题;探析
Abstract: The village political power is the sill of the national political power.Still be placed in the socialism entry-level stage in the our country, market economy just in the gradually perfect village economy develop progress, because of the thorough and related theoriespreparation shortage that the existencevillage tax fee reform, the whole character of grass-roots staff's troops is not high to wait the reason, the progress that did not cause the village political power construction obtain the materiality but sank into various powerrelation structure to be out of balance, the public finance pressure over big etc. Predicament.The construction of the village political power sets out physically from the local village only, going deep into the ground to carry on the quest more, wanting to satisfy the progressive demand of the large village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democracies in the macroscopic level, the tiny view level wants to suit actual circumstance of the large village autonomy development.Otherwise, the village political power will can hardly carry out the village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societies stability, its sill function even has no from talk.
Key words: village political power; construction; problem;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所谓乡镇政权,是指由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与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两者有机构成的统一体乡镇政权。另外,处于执政地位的共产党在各级政权组织体系中,位居领导地位。乡镇政权是支撑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基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中央一贯重视基层政权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得到发展,繁荣了乡村经济,基层政权更加稳固,“皇权止于县”永远成为了。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新时期的乡镇政权建设还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且目前国内关于乡镇政权建设的理论水平还比较低,不能对现实中的实践活动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因此加强对乡镇政权建设理论的探索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乡镇政权面临的困境
新时期的乡镇政权体制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但是,我国目前的乡镇政权存在着各种权力关系结构不平衡、财政压力过大等问题。
(一)不平衡的各种权力关系结构
在我国,乡镇政权建设问题中的主要权力关系结构的不平衡是指:在乡镇政权组织体系内,由于党政关系、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以及乡镇政权与上级部门之间关系未理顺而导致政权运作不畅的一种无序状态。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虽有宪法、地方组织法等一系列的规定,但还未能完全理顺。即使法律法规已经做出了明确规定,也得不到严格的贯彻实施。如乡镇政府干的是上级党委政府(主要指县级政府部门)交办的事,责任却由乡镇一力承担。
(二)无法承受的财政压力
我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便在全国普遍建立乡镇财政,并明文规定:“乡(镇)财政收入由国家预算资金、预算外资金和自筹资金组成”,这使得乡镇有了财政自主权,实际上是国家把财政包袱甩给了地方。
(三)人浮于事与人才匮乏的矛盾
现行体制下,虽然各种站所挂靠乡镇,实际上乡镇既管不到人又管不到事,往往是乡镇干部及工作人员普遍超编、人浮于事,却又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
再者,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明确提出了干部要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标准,在用人上遵循“尚贤”的原则。但长期以来,实行的统分统配人事制度、终身“吃皇粮”,不少庸人充斥政府,导致乡镇政府干部队伍普遍素质不高,效率低下,严重阻碍了乡镇政权的改革进程。
(四)严重的“政治腐败”现象
“政治腐败”已成为乡镇政权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政权中的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某些乡镇领导推行政务时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往往不以国家的政策和法律为依据,刚愎自用搞“人治”。如有的乡镇领导在行政决策时,不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给群众、集体和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
某些乡镇干部受到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他们把“官位”同人生价值等同起来,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载体与捷径,醉心于官场,把商品交换原则带入政治生活,不讲组织纪律,不讲党性原则,只讲个人实惠与利益。
二、导致乡镇政权陷入困境的原因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正在我国逐步完善,同时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不可避免地从主客观方面导致乡镇政权陷入了困境:
(一)税费改革的深入,过时的财政体制,导致乡镇政权财力吃紧
为进一步适应入世环境,同时也为满足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2006年我国全部免除农业税,这给乡镇政权带来了严峻挑战。乡镇政府面临巨大的人员、机构精简的压力,加之此前的债务负担,严重削弱了乡镇政权发挥职能、为农村服务的能力。
此外,始终未能形成“一级政权、一级财政”,长期以来“缴上去,拨下来”的乡镇财政体制,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乡镇的财权而限制了乡镇经济的深层次发展。加上一些乡镇政府经济发展规划措施不力,形成不了支柱产业,导致了乡镇政府财政来源单一,难以创利收税。
(二)相关理论准备不足,且乡镇干部及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文化素质不高
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有关乡镇政权建设的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理论。在一些问题的研究方面,还没有精辟而深刻的理论支撑,如如何构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乡镇政权体制、政企关系等问题。
尽管民主思潮早已广泛地被中国人民所接受,然而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权力型国度,政府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受封建遗毒的影响根深蒂固。很大一部分乡镇干部不仅没有牢固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反而利用手中权力牟取私利。相当多的乡镇干部及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不高,依法行政能力不强,一味地靠行政强制命令粗暴地压制广大农民。
由于在建设乡镇政权过程中还面临着上述困境,因此要发挥乡镇政权的基石功用,在新时期的建设中就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理顺关系,改革并完善乡镇政权权力运行模式
1.理顺乡镇人大与党委、政府的关系,党政关系
乡镇人大原则上是客观反映人民与诉求的有效机构。可实际上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能只集中于乡镇领导人的选举,本应反映民情民意、监督行政的地方权力机关发生了严重错位。
改革后的乡镇机构应是权力机关与政府相互独立发挥职能功效。如某项政策的推行首先必须经乡镇人大讨论、表决,通过后成为法定决策,然后乡镇党委书记再代表党委做出决定,交由乡镇政府依法执行。只有这样做才符合规定。
2.理顺乡镇与县级政府的关系,注重政府职能的转变
由于乡镇政府管理对象分散,管理范围广而杂,但对乡镇财权与事权的划分又不相宜,一直以来,乡镇流传着“权在县上,钱在县上,责在乡下”的说法。因此,必须加强乡镇政权建设,积极完善乡镇职能和组织机构,建立起“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模式,使县以上政府真正成为中间层级政府,以宏观间接调控为主,让乡镇充分发挥直接管理功能,理顺乡镇政府与县级人民政府的关系,把乡镇职能部门管理权回归乡镇。
(二)“开源节流”,完善乡镇财政职能
1.大力拓宽财源
要改变目前乡镇财力吃紧的状况,关键是要做到“开源”,拓宽财源渠道。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培植新的财源建设项目;设立财源建设基金,将资金集中用于经济项目开发上;建立健全财源建设项目负责制和考核机制,把开拓财源效果的好坏与党政干部的政绩考核联系起来。严肃处理那些盲目负债建设,只图“政绩”且造成严重浪费的干部。
2.加强支出管理
“开源”后还应做到“节流”。首先,要加强对预算的管理。现在,乡镇财政开支基本上是领导一句话或开张条子,没有健全的预算制度,缺少必要的监督。因此,乡镇政府要严格执行《预算法》的规定,坚持依法理财,增强预算意识,实行乡镇主要负责人任内、离任审计制度;乡镇人大要加强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此外,坚决压缩各种不必要开支。
(三)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搞好乡镇机关人员分流
要有效推进乡镇政权的建设事业,必须要做到以人为本,善用人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1.适当向乡镇政府下放选拔用人权
乡镇政府要提高效率、改变形象,就要招揽人才,吸引社会的优秀人才流入政府。就应本着德才兼备的原则,积极引入竞争与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选人时,要遵循公开、公平、透明、择优的原则,注重素质、能力等因素;同时注重用待遇留人,贯彻落实“奖惩分明”的赏罚机制。
2.制定人员分流政策
随着税费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后,工作发生了重大变化,乡镇政府职能也发生了性转变,加之乡镇机构庞杂,人员严重超编乡镇干部分流势在必行。但分流涉及个人的切身利益,阻力很大,必须制定科学而有操作性的政策措施:本着民主集中制(坚持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公开、公平、公正(实行阳光操作)、群众认可等原则,在周密的调查论证基础上由人事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乡镇机关的有关人员进行全面清退。各事业站所,尤其是由财政负担经费的站所,超编人员一概予以辞退,但同时兼顾其年龄和技术水平;鼓励分流人员自主创业,并在银行贷款等方面给予照顾。
(四)切实加强“为人民服务”观念,构建官民互信与合作
1.乡镇干部必须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乡镇干部必须时刻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刻不忘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具体表现为在行政决策中要遵循科学化、民主化的原则,决不能不顾群众的实际承受力;在实际工作中领导干部决不能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应时时处处以群众为念,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2.改革乡镇政权的行政方式,培养和增强政府与村民之间的互信
这是推动乡镇政权建设的关键环节与动力。加强法制,使广大领导干部提高法律素养,做到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服务。创新管理方式,切实定位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强化直接与群众打交道的本领和服务水平。要建立互信合作,尊重是前提,沟通是基础,参与是保证,关键在政府。在国家立法和司法层面的严格保障下:乡镇政府尊重村民重点体现在尊重村民的合法权益,服从民意的合法决定;乡镇政府与村民的沟通主要是要保障村民的知情权,把征询民意作为政府的职责与义务;乡镇政府与村民的参与互动关键是要保证村民对乡镇重大事务的发言权与一定的表决权。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国家乡镇政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新时期基层经济、政治民主的迫切需要。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为不平衡的情况下,乡镇政权的建设唯有从当地农村的实际出发,更加深入地进行探索,即在宏观层面要满足广大农村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进步的需要,微观层面要切合广大农村自治发展的实际情况。否则,乡镇政权将很难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基石作用更无从谈起。
:
[1] 何泽中.当代村民自治[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53.
[2] 万里.认真解决当前农村中存在的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3:356-374.
[4] 王力.乡镇长手册[M].北京:管理出版社,1997:256.
[5] 李云才,刘卫平,陈许华.中国农村化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45.
[6] 廖美琳.乡镇政权建设初探[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5).
[7] 杨平.村民自治与乡镇政权建设[J].社科纵横,2002,(5).
[8] 刘然,胡良琼.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问题与对策[J].湖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9] 曲木元布,赵华林.和谐目标下的乡镇政权建设思考[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5,(7).
[10] 陈文权.关于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的思考[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1999,(10).
[11] 郑有贵.乡镇政权组织与制度变迁的特点、机构膨胀的成因及对策探讨[J].中国农村观察,2000,(4):31-42.
[12] 潘维.质疑“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关于乡村中国的两种思路[J].公共行政,2004,(8).
[13] 于建嵘.乡镇自治:根据与路径[J].战略与管理,2002,(6).
[14] 刘晔.治理结构现代化:中国乡村发展的政治要求[J].复旦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