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对我国劳动就业的影响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丁华军 时间:2010-06-25

摘要: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传统的就业方式、就业结构、就业政策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短期看,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可能造成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对就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信息技术的会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并产生新的就业机会。政府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对就业问题的影响,加强信息化背景下的及培训,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对信息化进行充分的利用和正确的引导,创造出更多的岗位,从而使信息化成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突破口。

  关键词:信息化;就业;信息技术;信息产业
    
  1 问题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信息化浪潮。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信息触及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信息在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和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每个国家、每个甚至每个家庭的运转日益离不开信息,信息制约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必然会形成技术对劳动的替代,使我国本来就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发生新的变化。在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增长,正确处理信息化与充分就业的关系,制定符合两者效用统一的政策,实现信息化与充分就业的均衡发展,将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信息化的发展对就业是具有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对就业总量、就业结构以及就业其他方面有何影响,从而寻求信息化与就业的最佳结合点,提出在信息化新形势下的就业问题的应对对策。
  
  2 国内外研究简述
  
  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F.马克卢普在他的著作《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知识产业”这一概念,并阐述和分析了美国信息生产的机制和信息产品的重要性。1977年,波拉特出版了《信息经济:定义和测度》,首次提出了国民经济四产业划分法,将整个国民经济划分为农业、、服务业和信息业,为后人继续深入研究打下了的基础。法国社会学家M.克罗齐埃认为在后工业社会中,就业和人类活动的布局分配正在发生大动荡,原有的就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所有西方先进国家,有50%以上的劳动人口在既非农业也非工业的职业中,职业发展的趋势向着服务业和信息业方向迅速发展。英国社会学家汤姆·司托尼尔认为,后工业社会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知识工业和服务业,而不是制造业,他还认为,社会劳动力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信息工作者,而不是机器操作者,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将“软化”。在美国商业部《浮现中的数字经济》报告中,美国政府第一次宣布了这样一个结论:信息技术发展将促进经济中的总就业。因为新创造的就业机会多于失去的就业机会。
  在国内研究方面,国务院研究中心副主任鲁志强认为,信息化到底是减少整体就业,还是增加整体就业,并非取决于信息化技术本身,而是取决于这一国家制度环境与政府公共政策水平。政府应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及时调整政策,让信息化朝着有利于整体就业和公共利益的方向发展,具有关键的影响作用。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认为,现阶段并存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服务业社会、信息化社会四种社会形态,农业部门的就业岗位大规模减少,工业部门吸纳就业能力下降,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体,信息业将成为创造就业的新的来源。信息化使就业形式发生巨大变化,出现多种灵活就业,如居家办公,从正规部门到非正规部门就业。信息化对创造非正规、灵活性、多样性就业提供了新的平台,信息化将使就业重新定义,人们不再以工作岗位为就业特征,而是以获得合法劳动为特征。信息化使人力资本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使人们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了,提高了就业能力。学者罗润东认为,信息化对劳动就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劳动的性质与劳动者群体发生分化;二是劳动者的就业岗位数量、结构发生变化;三是人力资本投资价值凸显;四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趋势发生变化;五是劳动力的部门转移有了新特点。
  
  3 信息化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分析
  
  信息化对各行各业在就业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的影响是全方位的,拥有知识、技术并且从事技术型、信息型、智力型职业的人数将不断扩大,日益成为最有前途的职业集团。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迅速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力市场已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政府的就业政策偏向于提高劳动力素质,促使人们通过不同渠道广泛获得技艺和能力,包括提供基础广泛的正规教育,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和个人从事终身学习和不断接受培训,以调控劳动力素质的供需矛盾;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促进人口流动,发展非全日制就业以扩大就业的渠道等。信息化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就业方式,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降低了劳动力择业成本,创造了新的就业方式,如大范围的弹性就业,催生了新型服务业。同时,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劳动者选择就业形态和劳动时间的自由空间扩大了。弹性工时制、家庭办公、网上求职、非正规就业等成为当前就业的新特征,劳动者的就业观念、对职业的选择、求职手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另外,财富的分配方式也将发生变化,拥有更多知识的“信息富有者”无疑会获得更高的报酬,而单纯靠出卖体力的低素质劳动者与高素质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将会越来越大。但不可否认的是信息化推进的过程中也造成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强化了结构性失业的趋势。
  3.1 信息化对就业量的影响
  在信息经济时代,随着知识、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增加,普通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下降,而对高技能劳动的需求却日益增加,劳动力市场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低技能劳动者受到排斥,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新的失业问题。同时,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带动新型产业群及相关服务产业的兴起,也会提供新的就业机会。于是,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就业产生积极影响;二是信息技术对就业产生消极的影响。作为技术进步的成果,信息技术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效应是不确定的,它取决于就业岗位所需要的技术升级与劳动者实际的技术升级之间的时滞长短。如果技术进步突然降临,大多数劳动者仍然停留在原有技术水平上,结构性失业必然发生;反之,如果劳动者对预期的技术进步事先进行了人力资本投资或接受了相关培训,那么新的技术进步就不一定减少就业甚至可能增加就业。因此,信息化是增加了就业岗位还是减少了就业岗位,还得要看政府在信息化战略和就业战略上如何做好协调发展、统筹兼顾。
  纵观人类的发展过程,新技术革命只是对人类的就业构成在总量内部进行调整,引导就业结构发生变化,而不可能增加或减少人类总体的就业水平。新的财富聚集引导人们新的就业流向,最终达到相对平衡。当然,这不排除信息发达经济与不发达经济之间就业的不平衡。美国就业机会的增加,是抓住新技术革命机遇领先的结果;而真正造成失业问题的,只能是开放条件下在新经济中处于落后地位。过去的理论将技术进步与节约劳动相等同,认为技术含量越高,使用的劳动越少。而在新经济中,恰恰是在网络部门和信息部门劳动就业量是最高的,当然这里就业的劳动者具有较高的知识含量。信息产业对就业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它的间接贡献上,即体现在它对信息相关产业的扩散效应上。在信息相关产业中,高技术的采用本来具有提高产业的资本密集程度和排斥劳动力的效应,但是,由于信息相关产业的规模扩大,又会产生吸收更大份额的社会劳动力的效应。从两种效应相抵后的净就业效应来看,信息相关产业的就业是不断上升而不是下降的。1990—1997年,美国信息相关产业的年均就业增长率达到2.69%,共增加了590万个就业机会。正是由于信息产业和信息相关产业就业的迅速增长,才使得美国就业的步伐得以加快,保持较低的失业率。
 一般来说,先发国家和地区总的影响是信息化增进总的就业,如美国劳动者素质较高,而结构调整中对高素质劳动者需求旺盛,所以表现为总的就业增加;后发国家和地区在信息化过程中减少就业,也是有可能的。基本的判别条件是看具体的国家和地区,是否为信息技术进步引致的结构调整,准备好了人力资本投入。中国处在后发先至的跨越式发展阶段,既存在增加总就业的机遇,也面对就业减少的挑战。
  概括起来,信息化对就业总量的影响既有负面效应,又有补偿效应,它一方面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劳动就业;另一方面,它又通过开拓新的生产领域,推动各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就业机会。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者收入的增加,扩大了劳动者的消费需求,这就要求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社会的总产量,于是又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3.2 信息化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信息化对就业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总量上,更多的是体现在对就业结构的调整上。信息化反映在就业结构上,表现为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的人员趋于减少,而从事信息活动的人员将有极大增加,大量的劳动力向信息产业转移。更多的学者强调,就业结构的变化是从工业化过渡到信息化的一个基本标志和特征。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产业为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劳工统计局预测美国增长最快的十种职业,全部在信息产业领域,主要是机系统分析人员、顾问、计算机程序编制员、工程师和电子设备操作人员等;在制造业中,增长最快的部门是电子计算机设备和电子元件等部门。据统计,经合组织成员国近年来所增加的6 500万个就业机会中,95%与信息和知识产业有关。美国信息劳动者(所有从事信息活动人员)在总就业人口中的比重,1950年为37%,1960年为42%,1970年为47%,1980年为50%,到90年代这一比例已超过65%。西方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中其信息业从业人员已占整个社会从业人员的一半以上,以致社会学专家学者们把信息劳动者占社会总劳力的比重超过半数作为衡量一个社会进入信息社会的标志之一(另一个标志是信息产业的产值占GDP总量的一半以上)。就业结构作为产业结构的一部分,其发展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相一致,反映了由于产业结构的演进对劳动力资源需求的变化。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必然会引起劳动力的结构性转移。在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演变过程中,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和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比重都呈现下降趋势,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和占国内生产总值相对比重却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特别是随着信息业的兴起和发展,劳动力结构会发生大规模转移和出现结构性失业。
  一般而言,信息技术是通过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来影响就业结构的。首先,信息技术带来产业结构变动,信息技术产业比重增多,而传统产业相衰落,但这两种产业的性质是完全不同的,新技术产业(主要是信息业)是知识密集型,而传统产业是劳动密集型。在相同资金规模下,它们所容纳的劳动力数量是迥然不同的。其次,信息技术造就一大批新的技术岗位,也消灭了一大批传统岗位。而失去岗位的劳动力往往无法胜任新岗位,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培训、磨合才能上岗,也就是说,要求整个社会的劳动力文化技能素质有一个新的飞跃。实际上,由于人才的培养往往落后于新技术岗位的出现,劳动力就业结构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经济发达国家的社会就业结构中,信息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已经占有大量的职业岗位,如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瑞典、芬兰、澳大利亚等国家,信息职业占全部职业的比重在20世纪70年代就达到28%~41%的水平。1994—1996年,美国企业和政府大约裁员140万人,而同期美国的失业率却从6.7%降到5%左右,成为战后几十年来历史最低点,平均工资指数则由0.6上升到1.1左右,这说明,信息化并没有造成更多的失业,只是就业结构的重新调整。
  3.3 信息化对劳动就业其他方面的影响
  信息业的飞速发展,不仅对就业总量和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劳动者的就业观念、就业模式、工作时间、劳动职业等方面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3.3.1 劳动者就业观念发生变化
  信息时代,劳动力的素质和具备的专业技能成为就业的先决条件,信息技术的飞速和广泛运用,使劳动者分布格局发生了变化,即就业人员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首先,决定劳动者能否就业的不再是强壮的身体,而是劳动者自身的知识、技能和学习精神。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从事的每一项工作中的脑体劳动比例。据统计,在机械化的初级阶段,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消耗的比例为9∶1;在中等机械化阶段,两者的比例为6∶4;在全盘自动化的情况下,两者的比例为1∶9。其次,劳动者的在业时间也是再学习时间,劳动者要不断地进行“干中学”、岗位培训,才能使自己适应迅速变化的技术变革和知识更新,才能适应市场驱动的劳动者不断转换职业的要求。最后,人才流动和人才竞争已成为大势所趋,特别是信息产业人才供给、薪酬和流动率都随市场的快速变化而变化,人才稳定性远远低于其他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
  3.3.2工作时间发生变化,工作灵活性大大增加
  由于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极大地提高了的生产效率,促进了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意味着劳动者工作周的劳动时间减少,闲暇时间增多。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电脑,劳动者在公司(办公室或车间)的工作时间减少,而在家庭办公的时间增加。这种工作方式正日益成为高技术产业界的一种时尚。在2002年春天,英国150万人每周至少在家工作一天,这些人占整个劳动力的5.5%。同时,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些公司实施了非全日制工作制度,相应地也就为小时工、临时工、兼职工的劳动者提供了便利,使得这一方面从业人员的数量大大增加。
  3.3.3 劳动者的就业模式发生变化,灵活性就业方式逐渐普及
  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第三产业逐渐壮大,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以及文化理念的不断变化,多种灵活就业方式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应运而生,并对当地的劳动力市场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从劳动者就业模式看,主要发生了以下变化:(1)兼职。同时服务于几个单位、公司可能成为主要的就业形式,而终身制只会是偶然的形式。(2)除了传统的形式性就业以外,出现了功能性就业。这些就业因某个项目或任务而临时迅速形成,也因项目或任务的完成而迅速失去。(3)出现大量的“移动办公”、“网上就业”和“移民”。信息时代的工作环境更加宽松,工作方式更加灵活,并对就业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网络的发展,为劳动者创造了新的谋职手段。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发布为众多企业和个人提供了大量机会。一些就业网站由于具有信息集中、沟通无限的优势,在目前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通过网络为求职者提供互动性更强,沟通更及时、更准确的就业相关资讯,可以把求职者引入“信息化就业”时代,正成为当前求职的重要途径之一。据调查,2003年全球500强企业中79%的企业通过网站招聘员工,而1998年仅为29%。
  3.3.4 劳动职业发生变化,将有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从事信息职业
  信息职业是指从事信息活动的劳动职业。国际上一般遵循的原则是,凡是与信息的生产、分配、流通有关联的职业均属于信息职业的范畴。信息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就业结构的转变,使社会的劳动职业发生了巨大的转移。经济时代是以工业生产为主的经济发展时期,社会上的绝大多数劳动者从事工业经济活动,而信息经济时代是以信息经济活动为主的经济发展时期,社会劳动职业从工业经济时代的工业经济活动转向信息经济活动,劳动职业日趋信息化。一方面,信息化的推进和信息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兴产业,增加了许多新的劳动职业,这些新的劳动职业大多属于信息职业的范畴;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广泛运用,原有的产业逐步信息化,原有的劳动职业逐步转变为信息职业。2004年,上海推出65个新职业标准主要分布在高科技、服务、管理、创意设计等领域,但是,新职业增加最多的是IT领域,包括机系统管理员、软件项目经理、信息安全员、网络课件制作师等新职业。还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动脑与动手能力相结合、专业知识和操作知识相辅相成的所谓“灰领”职业备受推崇。这些新职业直接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手段的IT业外,其他也都间接地依赖信息通信技术手段。这些新职业的产生说明我国职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即从传统的第二产业生产制造业为主,逐渐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服务经济转换。
 4 信息化条件下促进就业的机遇与政策选择
  
  4.1 在新形式下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对我国就业问题的影响,大力培植一批能够扩大就业的信息产业及行业
  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使我国的劳动就业面临着新的情况和新的特点。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对我国就业问题产生的影响,加大研究力度,对新形势下的就业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信息化的发展必须要符合我国国情,就业是民生之本,事关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国家在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促进就业,有效地利用国家可能用于信息化的有限资源,优先发展一批能够扩大就业的信息产业及行业,防止盲目地、无选择地推进信息化。既要发展高新的信息技术,也要发展信息社会的劳动密集行业。比如,信息时代的内容产业、文化产业和知识产业就是具备信息社会特征的劳动密集行业。可以吸收大量的低、中、高级知识工人和知识工程师。要积极引导和培育这些行业,增加这些行业的就业机会。另外,要利用信息技术加速岗位创新,信息技术的衍生行业能够创造出传统行业无法比拟的新工作岗位,加速岗位创新可以极大地吸收劳动力就业。美国有60%以上的劳动力在“信息部门”工作,远远超过在制造业和农业就业的人数,后两者加在一起也不过占劳动力总数的20%。“信息部门”不仅包括信息的加工、记录、分析和发布,也包括对那些将来从事研发工作的人员所进行的培训。
  4.2 加强信息化背景下的及培训,有目标地培育一批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劳动者
  发展信息化离不开适合信息化的劳动力,没有支撑信息化发展的劳动力,信息化的发展也很难实现。我国劳动力资源数量庞大,但综合素质不高,一般劳动力数量严重过剩,符合产业结构调整、适应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要求的高素质技术、经营和管理方面的人才严重不足,所以,要大力加强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及培训。教育及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必要手段,也是推动整个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信息化进程可以不断地衍生出新的相关行业,同时,也催生出新的工作岗位。新的岗位要求劳动者必须具备与之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适时调整教育及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充分利用信息化的特点和优势,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及培训活动,使教育及培训的目标更加适应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要求,使劳动者的能力更加适应知识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劳动力需求。国家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既要发挥基础教育、正规教育、社会力量在提高劳动力素质方面的作用,又要积极落实后备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培养一大批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劳动者,以实现发展信息化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4.3 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有针对性地解决由于不适应信息化而失业的人员的就业问题
  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完善的劳动力市场调查体系,它不仅可以提供及时、丰富的劳动力市场信息,而且也为整个经济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提供了决策基础,这是现代社会实施宏观经济调控必不可少的环节;二是要建立政府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库,加强和完善政府网络的就业服务功能。据统计,2005年我国有近1.5亿劳动力外出打工,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跨省、跨区域流动。如何为这些人提供就业服务是非常迫切、现实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已为做好这件事提供了可能,政府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农村劳动力跨地域流动提供职业介绍、职业培训方面的服务,帮助他们降低流动成本,促进城乡就业一体化,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同时,政府还必须注意到,在向信息化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一部分劳动力不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而失业。这些人如何实现再就业,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要根据不同情况和人群的特点,建立分流这类失业人员的信息系统,采取不同的办法予以解决。对那些文化素质较高,能够接受新事物的劳动者,可以通过职业培训回到信息化岗位;对那些经过培训也回不到信息化岗位的劳动者,则可以经过培训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对那些在劳动力市场没有竞争力的弱势群体,则要通过公益性就业岗位予以安排就业。
  总之,信息技术对经济和社会具有广泛的渗透力和巨大的影响力,在信息化背景下,就业问题应该与传统工业化背景下的劳动就业有所不同,我们要趋利避害,对信息化进行充分的利用和正确的引导,创造出更多的岗位,从而使信息化成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突破口。
  
  :
  [1] 刘吉,等.信息化与知识经济[M].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2.
  [2] 黄亚均,等.知识经济论[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3] [西]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4] [美]马克·波拉特.信息经济[M].北京:展望出版社,1994.
  [5] 陈皓,等.信息化对北京市就业的影响[J].中国科技,2002,(6).
  [6] 郭媛香.浅议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J].经济问题,2004,(4).
  [7] 高处明.论经济增长与科技进步及就业[J].经济问题,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