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技术溢出对国内企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谢军 时间:2010-06-25

    内容摘要:本文利用国内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国内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对国内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没有引入外资的国内企业,建立了中外合资企业的国内企业研发能力明显得到提高,外资对国内企业确实存在技术溢出效应;相对港澳台外资而言,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外资对国内企业的技术溢出更加明显;但是,这种技术溢出仅发生在技术含量不高、资源投入较少、容易学习和模仿的技术层面。

  关键词:中外合资 技术溢出 研发能力
  
  改革开放多年来,外资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截至2004年度,我国累计使用外资5621.01亿美元,累计吸收外资存量总值为2132.8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名列全球前茅。商务部2005年外商投资报告显示,同期我国已注册外商投资企业约28万家,纳税额占全国税收总额的20.8%,增加值占全国同一指标的27.8%。关注外资对我国经济发展规模巨大贡献的同时,其对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逐渐引起了业界的关注。其中,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外资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
  目前,国内现有的相关研究主要从地区和产业的经济总量(如产出规模)上探讨了外资溢出效应的影响;而从微观层面,对外资如何影响国内企业技术能力的研究还比较欠缺。为此,本文利用328家国内上市公司的数据,对国内企业在中外合资过程中是否享受到技术溢出效应带来的好处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探究技术溢出效应在国内微观企业层面的作用机制,以弥补国内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政府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
  
  相关综述
  
  现有研究认为,所谓技术溢出效应是指跨国公司所具有的产品技术、管理技术和研发能力从外商投资企业内部向东道国企业非自愿扩散的效应,技术溢出促进了当地企业的技术和生产水平的提高,而跨国公司又无法获得全部的收益,它是一种经济外部性的表现。发生技术溢出效应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外资进入东道国;二是东道国存在市场失效的问题。跨国企业进行跨国投资的前提是必须具备某种专有的知识资产,并且这些知识资产在被配置到东道国市场上时能够给跨国公司带来相对竞争优势,所以跨国公司会极力保护其知识资产。而在市场失效的情况下跨国公司在向东道国应用和传递这些知识资产的过程中,会发生技术溢出效应,即这些知识的一部分会通过某种渠道传递到当地企业中去,被当地企业所掌握,从而使当地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一般而言,技术溢出效应传递的渠道和方式包括:模仿、市场竞争、上下游关联、人力资源的流动以及对东道国配套企业的带动效应等。
  目前,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检验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对内资企业产生的溢出效应。这些研究具有几个特点:首先,在研究对象上这些研究将内资与外资区分开来,研究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整体对所有内资企业的影响(王成岐,2005;祖强,2005),而对中外合资企业作为外资与内资的结合体如何对内资企业进行技术溢出的研究还比较欠缺。其次,在研究方法上,国内学者主要利用省际数据和行业数据进行经验研究(喻世友,2005)。例如,何春燕(2005)、祖强(2005)和刘金钵(2004)等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多个工业产业的总值与增加值存在积极影响;孟亮(2005)、林江(2005)和王光伟(2005)等对不同外资来源对国内不同地区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证明这种影响是积极而显著的。最后,在研究内容上,国内有关研究的主流是利用不同的生产函数对外资投资规模与地区或产业的GDP值(何春燕,2005;喻世友,2005;林江,2005)或其增加值(何春燕,2005;祖强,2005)以及劳动生产率(孟亮,2005)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总之,国内对于技术溢出的研究学者多集中在内向型FDI技术溢出效应在地区和行业的差异研究上,很少有从企业层面,特别是外资和内资结合体——中外合资方面研究技术溢出如何影响内资企业的技术能力。而在研究方法上,正如祖强(2005)指出,虽然国内学者对于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于溢出效应的作用始终没有定论。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采用的计量模型各不相同,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另一方面,采集数据的具体过程中的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难免造成结果不一致。最后,笔者认为对于经济总量数据(无论是来自地区还是取自产业)的研究,并不能深入反映FDI技术溢出效应在微观企业层的作用机制和传递路径。鉴于此,本文收集了国内328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一步分析这些企业在其引进外资过程中技术溢出效应对其技术研发能力的影响。
  
  研究方法与结果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2001—2006年深沪两地上市公司的年报、招股说明书和公司网站。本文从截至2005年4月深沪两地1382家上市公司中选择了796家工业制造业企业(按照国家行业类别划分标准中的C类或03类),然后剔出信息披露不全的样本,最后选择了328家企业,抽样率为23.73%。
  本文用专利数来定义因变量研发能力(y)。根据冼国明(2005)的研究,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对国内企业专利不同形式存在不同的作用。因此为了更深入地反映该变量的作用和影响,本文将专利细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本文包括两个控制变量:地域变量和所有制变量。地域变量(X1)指的是企业注册地。该变量表示为:0=珠江三角洲地区;1=长江三角洲地区;2=其他沿海地区;3=内陆地区。本文根据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将所有制变量(X2)分为:1=国有股份制企业;2=民营股份制企业;3=外资股份制企业。其中,外资股份制企业包括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笔者将自变量—外资来源变量(X3)定义为:0=无外资;1=港澳台外资;2=国外外资。这样,就建立了研究模型:
  yij=a1X1i+a2X2i+a3X3i+u
  其中,a1、a2、a3为回归系数;u 为随即误差;i=1~328,为样本数量;j=1~3,为三种专利形式。
  经过对样本数据的检验,笔者发现样本数据不满足线形回归的假设条件。因此,对模型进行非参数检验。由于解释变量X1、X2、X3的维度均超过2,所以本文采用K个独立样本的Kruskal-Wallis检验。地域变量对研发能力的非参数检验结果如表1至表3所示。
  

  表1中为不同地域下各种专利形式的分布,括号中的值为三种专利在不同地域的频数(下同)。表1说明,不同地域的在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而在外观专利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企业申请的外观专利最多,其次是其他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内地。总体而言,沿海地区的企业在专利方面均比内地企业多,而地区之间外观专利的差异最为明显。
  表2为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中,三种专利形式的分布。虽然在三种专利形式的分布上,国外投资企业的专利数最多,但从显著性指标可以看出,各种所有制形式之间的专利分布并没有显著的差异性。
 表3为三种专利形式在不同外资来源的情况下的分布。不同外资来源的中外合资对国内企业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没有明显的影响,而对外观专利存在明显的作用。没有引进外资的企业所获得的外观专利最少,而引进来自欧、美、日、韩等其他发达国家的外资企业所获得的外观专利最多。而我国港、澳、台外资合资的企业所申请的外观专利居中。
  本文的研究部分地支持了冼国明(2005)等人的研究。该研究表明内向型FDI仅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产生了溢出效应,而对发明专利的申请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内向型FDI对外观设计专利的溢出效应最强。本文与该研究相同之处在于均证明外资对国内企业的发明专利没有影响,对外观专利存在积极的显著作用。不同之处是,本文发现外资对实用新型专利的作用也不明显。造成两者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本研究的样本限于制造业企业,而冼国明(2005)等人的研究则为地区专利的总数。
  根据Young和Lan(1997)以及朱华桂(2003)的研究,技术溢出的效率决定于发送者与接受者的技术差异,以及发送者的传递意愿和接受者获取技术的意愿。因此,对于本文的研究发现至少可以从这两方面予以解释。
  不同外资来源与本地企业在技术能力上存在差异。孟亮(2005)认为与港澳台外资相比,其它外资进入的行业主要以高科技行业为主。由于这些行业的技术水平高,需要大量的专有知识,所以本地企业学习起来较为困难。而外观设计专利较为简单,对技术水平、资金投入等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冼国明,2005),因此在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合资过程中,国内企业主要依靠模仿其产品外观获得技术溢出。
  国内企业对技术的吸收能力与意愿不高。Young和Lan(1997)通过对291家大连地区的三资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他们发现虽然占外资来源少数的、来自欧美发达国家的外资具有较强的技术转递意愿和能力,但多数国内企业建立合资企业的目的并非是获得技术,而是为了取得国家的优惠政策和国外的资金,并且这些国内企业的学习能力和吸收能力普遍比较薄弱。所以由此导致我国企业在引进外资过程中,技术溢出主要体现在技术含量较低、资源投入不高和比较容易学习的技术,如外观专利。
  我国学者朱华桂等人(2003)的研究也有助于解释本文的发现。他们认为,外资企业,特别是欧美国家的外资企业的技术往往固化在生产线中,并且其上游产品和原材料也来自国外,因此国内企业往往难以获得其核心技术,所以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在国内的技术溢出非常有限。
  
  本文结论
  
  本文利用国内328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国内企业在引进外资、建立中外合资企业过程中,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对国内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没有引入外资的国内企业,建立了中外合资企业的国内企业的研发能力明显得到提高,说明外资对国内企业确实存在技术溢出效应;相对港澳台外资而言,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外资企业对国内企业的技术溢出更加明显;但是,这种技术溢出仅发生在技术含量不高、资源投入较少、容易学习和模仿的技术层面,如外观专利。由此,笔者建议:
  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政策,一方面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和提高自身技术能力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应从政策上引导企业端正引进外资的目的。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自发地从长远出发提高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意愿。
  企业应围绕企业战略努力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不断地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开发和管理的经验,为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内企业应从实际发出,合理地选择国外合作伙伴,并将技术合作作为双方合资的重点。
  
  :
  1.何春燕,钟慧中. FDI对我国的技术溢出效应及其提升策略[J]. 商业研究, 2005.325(17)
  2.林江,骆俊根. 港资对广东技术进步的影响分析[J]. 世界, 2005.4
  3.孟亮,宣国良.不同来源FDI在华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J]. 科研管理,2005.26(5)
  4.王光伟,陈伟. 技术、技术溢出与外商直接投资[J]. 经济师,2005.12
  5.许罗丹,谭卫红, 刘民权. 四组外商投资企业技术溢出效应的比较研究[J]. 管理世界,2004.6
  6.喻世友,史卫,林敏. 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企业技术效率的溢出渠道研究[J]. 世界经济,2005.6
  7.祖强,梁俊伟. 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行业技术溢出[J]. 世界经济研究, 2005.9
  8.朱华桂. 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J]. 科研管理, 2003.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