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阶段性总体收入差距变动实证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内容摘要:1981—2000年间,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看,我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处于不断扩大的趋势,呈现“不规则的阶梯形”变动特征。
关键词:居民总体收入 收入差距 实证分析
基尼系数的概念及意义
收入差距大小或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高低的衡量,人们通常采用的指标是基尼系数。基尼系数(GiniCoefficient)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1922年提出的用于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它表示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根据基尼的测算,基尼系数的范围为0~1。若基尼系数为0,则表示居民收入分配完全平等,收入差距处于最小状态;若基尼系数为1,则表示居民收入分配完全不平等,收入差距处于最大状态。在[0,1]这个区间内,若基尼系数越趋向0,则意味着居民收入分配平等程度越高,收入差距也越小;若基尼系数越趋向1,则意味着居民收入分配平等程度越低,收入差距也越大。按照国际惯例,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收入分配高度平均,收入差距过小;0.2~0.3表示收入分配比较平均,收入差距比较小;0.3~0.4表示收入差距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偏大;0.5以上为收入分配高度不平均,收入差距过大,特别是0.6以上为收入分配两极分化,收入差距悬殊,国际上通常用0.4作为警戒线。
我国居民总体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
从横向角度看,与其他体制转轨国家相比,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几乎是最大的。仅就1998年而言,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03,比匈牙利、波兰、拉脱维亚分别大15.9个百分点、8.7个百分点、7.9个百分点,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仅次于俄罗斯。与世界其他地区或国家相比,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虽然不是最大的,但它拉大的速度却是最快的。根据世界银行报告,东欧、、高收入国家、南亚、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中东和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区20世纪80年代基尼系数分别是0.250、0.288、0.332、0.350、0.387、0.405、0.435、0.498,90年代的基尼系数分别是0.289、0.388、0.338、0.318、0.381、0.380、0.470、0.493,增大的百分点分别是3.9、10、0.6、-3.2、-0.6、2.5、3.5、-0.5。
世界银行在报告中注明:“城镇住户调查不包括住房、医疗和等实物收入。此外,调查主要记录劳动者收入,因而遗漏了许多新近富有者的收入。”所以说,世界银行对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估计比我国的实际情况要小很多。我国居民的收入差别不仅反映在工资上,更主要反映在住房、医疗等方面。综上所述,我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在扩大,且处于偏大状态。
:
1.黄泰岩,王检贵.如何看待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M].中国财政出版社,2001
2.世界银行.共享增长的收入: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上一篇:城市自主创新环境建设研究
下一篇:我国奢侈品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