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产业结构转换速度方向和能力的比较
内容摘要:区域产业结构的状况和转换能力,不仅决定着区域在区际经贸联系和分工中的相对地位,也决定着区域增长的速度和效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身随经济增长而逐步高度化的能力。本文试图通过对甘肃各地区产业结构转换速度、转换方向以及转换能力的比较,进而分析各地区产业结构的相对优势和劣势,以期能够对甘肃各地区正确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缩小地区经济差异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甘肃 产业结构 转换速度 转换方向 转换能力
产业结构转换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各部门及整个产业结构随主导产业更替而发生的质的变化,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的构成和诸产业间量的比例和质的联系等关系的总和。随着经济的,区域产业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按一定发生相应的转换和演变。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如何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促进产业结构向合理化演进和转换,从而实现区域的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是当今区域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甘肃由于经济、社会和的原因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产业结构的综合素质不仅和西部其它省份相比存在差距,与中东部地区相比差距更大,而且由于各地区之间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的不均衡,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产业结构转换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甘肃各地区产业结构转换速度、转换方向以及转换能力的比较分析,进而分析各地区产业结构的相对优势和劣势,以期能够对甘肃各地区正确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缩小地区经济差异提供理论借鉴。
甘肃各地区产业结构转换速度的比较
产业结构转换速度与产业增长速度密切相关,即一个地区各产业的增长速度差异大,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快;反之,一个地区内部的各产业的增长速度差异小,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就较慢。因此,衡量一个地区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可以转换为如何衡量一个地区产业增长速度差异问题。同时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罗斯托通过长期研究,也提出了主导产业扩散效应论,认为经济的增长是一个部门的过程,为数不多的主导部门迅速扩大的结果。主导部门的扩大,存在地区内各产业增长速度的差异,这种差异越大,使得该地区产业结构转换越快,若区内各产业增长速度相当,则转换就较慢。
据此可以把甘肃各地区的区内产业增长速度的差异作为衡量甘肃整个地区产业结构转换速度的指标,构建产业结构转换速度系数H:
其中:Ai是i产业的年均增速;Aj是GDP年均增速;Ki是i产业占GDP的比重。
采用几何平均数甘肃各地区2000-2005年的GDP和第一、二、三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利用上面的公式计算甘肃各地区产业结构转换速度系数(见表1)。
由表1数据可知: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甘肃实行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以来,各地区产业结构发生了一定的转换,但转换速度不均等,差异十分明显。表现在:转换速度最快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其转换速度系数高达0.211955,转换速度最慢的嘉峪关市,其转换速度系数只有0.045693,最高的甘南和最低的嘉峪关相差4.64倍。其中高于全省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平均水平的地区有甘南、平凉、张掖、武威、临夏、定西、陇南、白银地区,而金昌、酒泉、庆阳、兰州、天水、嘉峪关这些地区的产业结构转换速度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甘肃各地区产业结构转换方向的比较
由上述分析可知,甘肃省各地区产业结构总体上发生了转换但是转换的方向却各不相同。要实现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必须要求地区产业结构的良性演变,使其合理化、高度化。为此,我们构建系数θi来比较各地区产业结构的演进方向。
θi=
其中:Ai :i 产业的增长速度;Aj:GDP的增长速度;θi:i产业结构变动系数。
根据2000-2005年的统计数据,计算甘肃各地区产业结构变动系数θ值(见表2)。
根据计算的各地区产业结构变动系数,可以看出:全省各地区的第一产业变动系数都小于1,第二产业变动系数都大于1,而第三产业变动系数有个地区大于1,其余的都小于1,表明甘肃大多数地区产业结构正在向高级化转化;根据产业结构变动系数,可以将甘肃省各地区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分为两类:第一类θ1<1,θ2>1,θ3>1,包括临夏回族自治州、定西地区、陇南地区、天水市、甘南藏族自治州和酒泉市。这种类型的地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变动系数大于1,而第一产业变动系数小于1,表明产业结构正在趋向第二和第三产业变动,结构转型速度比较快。第二类:θ1<1,θ2>1,θ3<1,包括兰州市、张掖市、武威市、平凉市、嘉峪关市、白银市、庆阳市和金昌市,这种类型的地区第二产业变动系数大于1,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变动系数小于1,表明产业结构转换过程当中还需加强第三产业发展和所占的比重。
甘肃各地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比较
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反映了地区产业结构的综合素质和潜力。衡量地区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与建立不能随心所欲,应根据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发展的规律,借鉴国内外经验,综合考察各种影响因素,遵循性、系统性、区域性、可操作性原则,选取覆盖面宽、有代表性的、能反映甘肃总体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的指标。根据相关的指标体系设计和广泛征求领域专家的意见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人均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R&D经费内部支出、进出口总额在内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甘肃省各地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进行分析。利用SPSS11.5进行原始数据的标准化,计算出相关矩阵R(略),从相关矩阵可以看出,各变量间存在相关关系,因此有必要进行因子分析。进一步计算特征根及其贡献率(见表3)。
通过表3可以看出,变量相关矩阵中最大四个特征根的累计贡献率为98.533%,说明前四个因子能包含原始数据的全部信息。因此对前四个因子进行进一步每个因子在每个变量上的载荷(见表4)。
分析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发现,第一因子F1主要反映消费、投资和科技因子,包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R&D费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第二因子F2主要反映收入因子,包括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GDP。第三因子F3主要反映产业结构因子,包括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第四因子F4主要反映外贸因子,包括进出口总额。
进行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评价,必须建立多指标加权综合评价模型:以四因子的贡献率为权重,利用加权求和公式:
F=0.54246×F1+0.21035×F2+×0.151737F3+×0.08079F4,对各地区综合得分进行排序(见表5)。
甘肃各地区之间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差距比较明显,根据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综合评价结果值,可将全省划分为五种类型(见表6)。
根据对甘肃各地区产业结构转换速度、方向和转换能力的综合评价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甘肃各地区正沿着化道路前进,产业结构正在由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但各地区产业结构转换速度、方向和能力的地域差异十分显著;所有地区的第三产业相对比重都在上升,第一产业相对比重都在下降,表明在工业化过程中各地区产业结构都在一定程度上向合理化方向调整;产业结构转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第三产业相对比重的变化,这反映了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和规模及路径的差异;由于转换能力、速度、方向的差异,甘肃各地区产业结构转换存在不同的类型。兰州是基础相对较好的地区,已处于工业化的推进阶段;而酒泉、张掖、武威、金昌、庆阳、天水、嘉峪关、白银等地区农业、轻纺工业基础相对薄弱,重工业超前发展,地区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平凉、定西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工农业基础薄弱,目前基本上还处于工业化的准备阶段;陇南、临夏、甘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产业结构较单一,工业结构偏向于初级产品,属于转换能力较弱的地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紧密的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水平高则产业结构转换潜力大,反之则转换能力低;产业结构本身的高低对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有较大影响,而且相对合理化的产业结构有利于产业结构能力的增强。
甘肃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建议
各地区政府应充分运用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加强对区域产业分工和产业协调发展的宏观指导,最大限度地发掘和调动各区域的潜力,在认真比较各区域的资源、市场、资金、区位、技术等状况的基础上,确定和培育符合当地实际的优势产业,在调整产业布局过程中,逐步消除地方保护主义,鼓励兼并改组和联合,加速存量资产流动,推动不同区域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产业结构和区域特色经济。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和提供社会化服务的新兴第三产业,提高产业的结构优化效益、规模经济效益、科技进步效益和管理效益,提高产业技术含量,促进产业创新,加速各地区工业化进程。同时加大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的制造业,一方面大力发展制造业系统集成技术,先进制造工艺、方法与装备技术,先进机器人技术,微型机械系统制造业;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条件,通过虚拟企业、虚拟制造先进的组织和管理方式进行有限资源的优化组合,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改造。
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换必须因地制宜,从各地区的实际出发,发挥各自优势,对不同地区的发展目标、产业发展和产业组合,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投资对策,重塑地域分工,把产业政策同区域政策结合起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空间结构的优化有机地结合。以具备条件的地区作为区域的增长极和区域间的主要节点,集中力量推进城市创新体系建设和经济发展,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区域内经济的整体发展。在条件比较成熟的地区,可以发展知识经济中典型的依赖于人力资本的产业,如软件业和咨询业等,作为增量加以发展,以对原有经济结构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对不发达地区,只能采用“打好基础,台阶式跃进”的战略,改“输血”为“造血”,加快信息网络平台、、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
1.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出版社,2000
3.贺灿飞.中国地区产业结构转换比较研究[J].经济地理,1996(9)
4.张涛.区域产业结构分类及其转换能力评价—以河南省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
5.于淑艳,荣晓华.辽宁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比较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4(3)
6.罗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我国西部地区间产业结构转换能力评价[J].经济研究,2003(62)
7.刘涛.中国地区产业结构效益及其产业结构转换研究[J].国民经济管理,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