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国内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中之重
一、扩大内需是保证我国持续稳定的重大战略抉择
党中央、国务院之所以把扩大内需作为我国一项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国内市场对投资和消费的巨大有效需求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生产力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1979~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9.6%,比改革开放前高出3.5个百分点,比世界同期经济增长快约7个百分点。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88189.5亿元,是1978年的7倍。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6位。1995年提前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1997年又提前三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国家外汇储备2001年10月底已达2030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100多倍。我国的煤炭、钢铁、化学纤维、数字程控交换机等产量居世界首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5亿吨左右,早已解决了世界上1/4人口吃饭问题。1978~1999年,我国原油产量增长了54%,发电量增长3.8倍。我国高速公路成为继美国、加拿大之后的世界第3位,到2000年底,总里程达1.5万公里。民用航空线里程150.3万公里,较1978年增长10倍之多。国家铁路营业里程5.9万公里。目前,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全部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电话网规模已居世界第2位。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分别超过1.4亿户和7300万户。这样的生产力发展速度,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特别是在1997年亚洲危机和目前整个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的形势下,的经济仍能保持快速发展,这确实是了不起的奇迹。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国内市场对投资和消费的巨大需求。1998~2000年的3年间,我国发行长期国债3600亿元,带动地方、部门、投入配套资金和银行贷款7500亿元,据估算,将有40%的投资转化为消费。
(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培育了世界上最大的消费群体
我国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性的变化。按照美国心家马斯洛关于需求层次的划分,人民生活已经摆脱了最低需求层次——生存需求,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人民的消费能力不断提高。“九五”以来,我国社会商品销售总额年均增长幅度达10%以上,超过GDP的增幅。200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4152.6亿元,较1978年的1558.6亿元增长了20多倍。199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854元,按可比价格,比1978年增长了2.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10元,比1978年增长了3.7倍。到2000年底,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2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53元。反映消费构成的恩格尔系数,2000年城镇居民为39.2%,居民为49.1%,分别比1978年下降了17.5个百分点和18.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增长,由1978年的210.6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64332.4亿元。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培育了世界上最大的消费群体,使市场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转变。目前,国内市场上供过于求的商品高达80%以上,供不应求的不足2%。城乡居民蛋白食物人均占有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户均占有量,在城镇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农村的普及率也逐年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0年的不到3000万人。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也有了基本保障。这些根本性变化,使我国市场有了不断扩张的内在动力,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支撑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为释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创造了体制条件
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确立,使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大大增强,有利于建立促进消费的市场拉动机制。在市场的定价方面,目前在社会商品零售环节,政府定价比重占4%左右,政府指导价比重占1%左右,市场调节价已高达95%;在农产品收购环节,政府定价比重占9%,政府指导价占7%,市场调节价占84%。价格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使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形成机制有了市场调节的基础。在所有制改革方面,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总产值中,公有制经济提供的占62%左右;非公有制经济实现的占38%,比1978年提高37个百分点。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公有制经济实现的占38%;非公有制经济占62%,比改革开放前提高60个百分点。在对外开放方面,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4743亿美元,在世界贸易中居第7位,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高达40%以上。与此同时,我国连续8年成为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商投资最多的国家,连续5年位居全球第二。到2001年10月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84894个,合同外资金额7319.19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858.77亿美元。市场经济框架和机制的形成,使市场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据调查,我国目前可供商品单品品种达50~60万种,较20世纪70年代增长了10多倍。
实践证明,立足于国内需求发展经济,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对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加入WTO后的正确战略抉择。前几年,我国战胜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遏制通货紧缩的趋势,也是因为实施了扩大内需的方针。目前,世界经济形势从整体上看比亚洲金融危机时还严峻,美国、德国相继宣布本国进入经济衰退期,日本经济早已陷入衰退,欧盟经济也不景气。这对我国出口会造成较大的压力,也使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更有必要把政策的着力点放在扩大内需、特别是保护和培育国内的消费需求上。因为一个有近13亿人口的消费者群体,其产生的经久不竭的消费需求,既是外国投资者到我国投资的主要着眼点,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我们不但应该、而且能够把经济发展建立在主要依靠国内消费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求得自身更好地发展。
二、培育国内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中之重
在总需求中,包括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国外需求。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扩大内需,一是通过发行国债扩大了国内投资需求,二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扩大了国内的消费需求,三是通过退税扩大出口开拓国际市场,从而间接拉动了本国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从投资方向上看,主体是扩大投资需求。通过前几年的连续投资,使我国的基础条件和满足国内消费需求的基础环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这种情况下,把培育国内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中之重不仅有了必要,而且有了可能。
(一)消费需求是总需求的主体
在各国的总需求中,消费需求占60%以上。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公认。我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曾处于较高水平,但是当时我国经济处于总量不足、人民生活还在温饱阶段,消费支出主要用于满足生存需求的基础上。近年来,我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降到60%左右,但却建立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虽然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消费占GDP的比重还是偏低的,但消费仍是总需求的主体。在这种情况下,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仍有很大空间。据分析,各国消费占GDP的比重,1996年我国为58.6%,日本为66.4%,韩国为64.8%,印度为71.7%,德国为72.0%,美国为82.8%。如果我国消费占GDP比重达到日本、韩国1996年的水平,消费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可增加6~8个百分点,如果达到美国的水平,可增加20多个百分点。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看,消费占GDP的比重越高,其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就越强。要扩大内需,除了政府投资产生的“乘数效应”中可以转移为消费需求的部分外,注重消费需求——这个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必然的选择。
(二)居民消费需求是国内消费需求的主体
在总消费即最终消费中,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我国2000年最终消费为54617.2亿元,其中居民消费42911.9亿元,占78.6%;政府消费为11705.3亿元,占21.4%。我国20多年以来,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的比例一直在8∶2区间。这说明,国内消费需求的主体是居民消费需求。在居民消费需求中,有即期的消费需求,如我国每年统计所体现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有潜在的消费需求,即用于未来消费的储蓄部分,如我国目前高达8万亿元人民币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还有通过改善供给结构而创造出的崭新需求。而且,居民消费需求是总消费中最活跃的变数。因为家庭间边际消费倾向不同,家庭成员所处的消费生命周期不同,家庭的消费行为不同,就使消费的构成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特征。居民消费的活力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加速商品更新换代的原动力。政府消费虽然也是总消费的重要构成部分,但政府采购体系的确立、政府自身消费的政策都是可控的、可见的,并且取决于本国的经济状况。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消费需求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起点,居民消费是构成消费需求最主要的可变因素。
(三)在居民消费构成中,农民是最大的消费群体
在我国城乡居民中,城镇人口占36%,人口占64%。而在居民消费构成中,2000年城镇居民占54.8%,农村居民占45.2%,农村居民所占比重从“六五”期间的64.0%、“七五”期间的58.7%、“八五”期间的50.6%降到“九五”期间的47.8%。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占消费市场的份额日益萎缩,与近几年农民的收入增长幅度逐年下降有直接的关系。200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80元,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4998元,消费率为79.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53元,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1670元,消费率为74.1%。从消费率来看,似乎农民的消费意愿低于城镇居民,但在这种情况下,正好说明收入是消费的函数,即是说,农民收入是制约农民消费的“瓶颈”。实际上,一般情况下,收入水平越低,其即期消费的意愿就越强,消费率就越高。2000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17台、电冰箱80台、洗衣机91台、照相机38架,而同期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分别拥有49台、12台、29台和3架,其他高档消费品如汽车、高技术商品如电脑等城乡居民的拥有量差距就更大。对所有的消费者来说,追求更高层次的消费水平几乎是共同的选择。如果使占人口64%的农村人口达到目前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就意味着我国市场的规模比现有的扩大近3倍。城乡居民的有效需求、特别是最大的消费群体——农民的有效需求将成为市场经济运行的决定性力量。因此,培育国内消费需求,首先要培育这个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
三、培育国内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目前保护和培育内需,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注:关于三个消费群体的划分,请参照社会院宋则著:《中国入世过渡期的消费政策研究》,《中国经济发展前沿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一)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以增加消费者的有效消费需求
这部分人边际消费倾向最强,约占农村人口的80%、城市人口的10%,约有6.9亿人,2亿户家庭。他们的消费处于温饱有余、向小康迈进的阶段。恩格尔系数在50%左右,是收入水平较低、但边际消费倾向最高的群体。培育这部分人的消费需求,要从提高他们的购买力水平入手。包括进一步加强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落实“两个确保”,确保国有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包括适当增加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包括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国内需求不振的制约“瓶颈”。
(二)对中等收入的消费群体,要重在保护他们的有效需求,释放他们的购买力
这部分人由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纯收入6000~7000元、家庭年均收入2.1~2.5万元的群体组成。占城市人口的80%、占农村人口10%,约有4.45亿人,1.3亿户家庭。据分析,这部分人的消费正处于从小康型向富裕型、从讲究消费数量向讲求消费质量的转型期。在消费构成中,恩格尔系数在35%左右。要通过改善消费环境,拓宽消费领域来挖掘他们的潜在消费需求。要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进一步消除对居民消费的各种限制,消除抑制消费的障碍。
(三)对边际消费倾向历来最低的高收入群体,要通过调整供给结构创造崭新消费需求
这个消费群体约占总人口的3.5%,但却占全社会消费购买力总和5万亿元人民币的17%左右,占社会消费品销售额的1/4以上。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增加高档商品、创新商品和投资品的供给,特别是增加服务品的供给,从满足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入手,加快调整供给结构,使这部分人的储蓄尽快转化为消费需求或投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