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制度竞争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高鸣霞 时间:2010-06-25

    内容摘要:全球化下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制度的竞争。宏观层次的政府间的竞争即制度竞争和微观层次的物质技术竞争构成了国际竞争的内容。本文指出国际制度竞争的三方面内涵:规则体系的竞争;通过制度竞争形成制度优势;国际经济交易规则或共同规范建立的博弈过程中的竞争。并用实证分析了我国在制度竞争中形成的竞争力情况。

  关键词:制度竞争 国际竞争 实证分析 制度竞争力
  
  制度竞争的重要性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间竞争的背后都包含着制度的竞争。制度竞争实际上是各国、经济、文化互动和博弈的过程,并受到各国改革开放程度的影响。制度竞争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取预期制度的潜在收益,促进本国社会经济的稳健。
  现在人们对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从宏观层次来看,制度能促进一国经济发展,有效的制度安排及制度环境将减少交易中的不确定性,降低社会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从微观层次来看,能解决激励和约束两大市场经济中的基本问题。因此,制度建立、改革、创新直接关系到一国的经济效率甚至兴衰成败。从这个角度上来考虑,发达国家和发展家的差异最主要的是制度上的差异。
  鉴于各国国情,在制度的选择上,各国总会选择能够促进本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使本国与其他国家的竞争能处于优势的制度,势必导致国家之间在制度选择和安排上的竞争。制度竞争可以使各国在原先制度优秀因素的同时,不断加强各个层次制度安排经验的交流与互动学习,优化各国制度体系,降低制度设计安排成本,提高制度实施效率,增强国家竞争能力。各国通过制度竞争,加速制度变迁和创新,不断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因此,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制度竞争成为人们研究和关注的课题。
  
  制度竞争与国际竞争的相关理论分析
  
  经济学相关理论的一个暗含前提是把国际竞争的主体设为,对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分析仅仅强调微观层面。或者仅仅将政府参与国际竞争界定为“保护”或者“直接干预”。他们关注和论证的中心往往只限于微观的物质技术层次,重视物质效率,即单纯以企业或产业的技术效率作为国际竞争的全部内容,政府要么是国际竞争中无所作为的“守夜人”,要么直接参与到企业的国际竞争中去,缺乏本身独立的主体地位。
  然而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国家竞争优势并非仅仅依靠微观的、物质技术形态的竞争取得,企业或产业之间的竞争只构成了国际竞争的一个维度,另一层次的竞争是一种宏观层次的竞争形态,即宏观形态的政府之间的竞争。相对于微观形态的企业之间的物质、技术效率竞争而言,宏观形态的政府之间的竞争则表现为一种制度竞争,取得一种制度优势是这种竞争形态的中心,这两种竞争形态共同构成了国际竞争的内容。
  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已表明,微观层次的效率是以一定的制度尤其是产权制度的效率为前提的,而政府在制度创新方面的作用比个人或其他组织都重要;一国政府面临着来自国内各利益集团和外部竞争者的压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经济主体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都希望在一个高效率的制度环境中配置其所掌握的资源。因此,要素通过跨国流动可以进行制度选择,这种微观主体的制度选择行为将迫使一国政府寻求建立制度优势。
   因此,本文认为国际制度竞争有三重含义:其一是指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尤其是国家或区域之间选择规则或规则体系的竞争,竞争过程往往伴随着制度体系效率的提高,以制度优势促进社会资本积累,刺激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等的投资形成,加强对参与国际竞争的个人、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创新激励,同时也形成相应的约束体系,规制经济主体的行为,减少经济运行中的摩擦成本,增强其竞争能力。其二是指通过制度竞争形成制度优势,加强对全球可流动资源的吸引和利用,促进内部比较优势与外部资源的有效结合。其三是指国家或区域在国际经济交易规则或共同规范建立的博弈过程中进行竞争,加强自身的谈判能力、影响力和适应能力,减少本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不确定性因素。
  
  我国参与国际制度竞争的实证分析
  
  我国从1978年以来进行的改革开放意味着我国经济从此进入了一个体制转型时期。体制转型实质上就是制度竞争和制度变迁的过程。这一制度变迁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增长,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与经济转型并驾齐驱、相辅相成,体制转型时期同时也是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
  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逐年上升,从1989年的51.01%提高到1999年的68.07%,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也达到了36.2778%。可见,在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制度变迁因素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根据瑞士洛桑的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公布的年度报告《世界竞争力年鉴》所提供的国际竞争力数据,可以把握我国国际竞争力趋势,是一个重要的依据。根据该年鉴提供的资料,我国经济表现竞争力一直名列前茅,1998年至 2001年,虽出现了排名逐步滑坡的现象(见图1所示),分别排第3、4、5、7位,2002年又恢复到第3名。1999—2002年间中国国际竞争力综合排名较稳定,平均在30位左右;主要取决于中国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而经济稳定发展归根结蒂是由于在竞争中制度不断完善和不断创新。
  我国政府效能竞争力排名(见图2)从1998年以后,出现了下降趋势,1998年至2001年排第19、31、32、35位,在2001-2002年,出现了较大的提高,从2001年的35名上升到2002的30名,提高了5个名次。
  企业效率是我国竞争力四大要素中表现最差的一个,不但其竞争力水平低,而且从1998年以来我国的企业效率竞争力排名直线下滑(如图3所示),大约以每年3个名次的速度下降,从1998年的第32名一直落到了2002年的第43名,企业效率成了中国整体竞争力提高的不利因素。因此,只有改善管理方法,提高生产率、完善劳动力市场等,逐步缩小与世界先进企业的差距,中国的企业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有立足之地,从而促进中国竞争力综合水平的提高。
  我国的基础设施竞争力排名,1998年排第30位,1999年第35位,此后各年依次是第34、39、35位(如图4所示)。此要素排名呈现出不断振荡的不稳定态势,2002年出现了较大的提高,从39名前进到了第35名,目前基础设施竞争力处于提高阶段。但总的来说,我国在49个参与评估的国家和地区中,基础设施是比较落后的。
  一国的制度优势可以吸引外部资源,尤其是高质量的外部资源,以弥补国内的要素供给缺口。由于FDI有助于提高一国企业的竞争力,并从整体上增强国家竞争优势,世界各国近年来竞相调整与FDI有关的规制制度,都在努力吸引FDI,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持续的制度竞争浪潮。据《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在2004年有102个国家参与了修改调整与FDI相关的制度,并且其中有235项是有益于制度调整的,而不利项只有36项,这很大部分上提高了制度竞争的实力。

  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一项研究成果也表明,1998—2000年间世界各国在流入FDI的吸引潜力排名中,排名最前的20个国家,其胜出的主要因素是制度等结构性因素。
  
  我国在这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指出,我国已经连续12年位居家和地区吸引投资首位了,现在吸引投资已经从原来单纯的政策优势转向综合国力的优势。在《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中》关于吸收FDI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排名中,我国的FDI业绩指数虽然是微弱上升,从1990年的46位上升到45位,甚至2004年的业绩指数低于上一年,但是FDI潜力指数却有明显的升高,排名从41攀升至32,见表1。可见,我国在投资的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有了极大的改善。
  而这种成就是与我国为吸引外资而专门进行的各种制度创新是分不开的。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从各个方面积极履行“入世”的承诺,政策的相应调整,投资领域的进一步扩大、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降低等,都从客观上为外商提供了政策更加公开透明,运转成本以及风险更低的经营环境。
  
  从以上分析可知,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更加凸显了制度的重要作用,政府作为宏观层面的国际竞争主体,应发挥关键性作用。在未来的国际制度体系竞争中,我国政府应对目前的制度竞争格局进行调整,加速国内市场化取向的制度创新,建立完整、灵活的市场经济制度体系,尤其是有效的产权制度,这是参与外部制度竞争的前提。培育微观竞争形态的国际竞争主体的创新机制,增强其竞争能力,最终形成国际竞争中宏观与微观二层次协调的竞争优势。
  尽管制度因素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制度实施的不完全性(即制度本身的缺陷和制度实施主体间差异)决定了制度不是万能的。制度只是一项工具,不是目标,无论制定和实施什么样的制度安排,都必须考虑到其成本与收益,不能单纯地为追求制度的合理性而忽视制度实施中的实际效果。同时应该注意,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和人文、社会及地理环境,不可盲目套用他国成功实施的制度安排,或盲目排斥他国运行效果不尽人意的政策规范。应从本国的实际状况出发,并在制定后的实施过程中做出适时改进和调整。

 
  :
  1.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孙刚等.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制度竞争.华东经济管理,2003第17卷第5期
  3.张小蒂、王焕祥.制度竞争: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学术月刊,2003/9
  4.联合国贸发会议: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并购与发展[M](中译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