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认识国家信用在我国的开展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信用经历了从无到有、不断扩大的过程,人们对国家信用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本文主要探讨内债(即对内开展的国家信用)问题。
国家信用的发展历程。
1、1981-1986年,国家信用的初始阶段。改革之初发行国库券的出发点在于弥补财政赤字。当时由于财政一方面放权让利,一方面又为改革提供补贴等辅助手段以及加大建设规模等,收支之间的矛盾日益扩大。而单纯向央行借款或透支容易引起通货膨胀。于是当时就采取了同时用借款和发行国库券两种方式来弥补赤字的手段。八一年开始发行国库券,主要是向个人和单位发行,期限 10年。自第六年起每年抽签偿还20%,这时的国债的作用是弥补赤字,为国家筹集建设资金。当时人们的观念认为只是临时性的措施,财政状况好转之后就会消失。毕竟,经历了二十多年“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日子,对债务难免持谨慎态度。
2、1986-1991年偿债高峰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国债偿还的问题。86年还本付息金额仅50亿元左右,列入当年预算,影响不大。但到了后来,每年还本付息的规模日益扩大,这时,除了对单位的部分到期债采取发行转换债或推迟偿还之外,主要是通过发行新债偿还旧债。这时,开始认识到国债在长期而不是临时发行的条件下,可以不断借新还旧,始终有一笔资金为财政所用,不必偿还。这在认识上是一个突破,但仍担心债务由于还本付息而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3、1991-1996年走向市场化。从1988年开始,国债二级市场在部分城市进行试点。90年下半年到91年初,国债市场有普遍抛售转为普遍求购,91年全面放开二级市场。在一级市场,1991年实行证券中介机构承购包销方式。95年实行招标发行试点。96年进行重大改革,采取投标发行的市场化发行方式,付息债采取收益率招标,无记名债在定利率和定条件的前提下采取划款期招标的方法。
市场化试点最初是为了改善国债的发行条件,和提高国债利率一样,是筹集资金的手段,这是因为我国的国债大都是长期国债,流动性很差,开辟二级市场便于短期资金流入,而一级市场发展一开始也是为了方便销售,之后采取招标方式使利率水平接近市场利率,思路仍是降低发行成本,调动承销机构的积极性,保证完成国债发行任务。但这些市场化的改革,对于我国市场、金融资产及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行为,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国家信用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展。
国家信用的作用
1、对于个人和非金融机构
国债券同其他金融工具一样,都被视作一种金融资产。就个人而言,选择什么样的金融资产,取决于其偿还期、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率等几个方面。我国的国债作为国家信用的代表、“金边债券”,风险最小。但是,由于我国的国家银行体制,使得其他资产,如存款、金融债券,实际上也是以国家信用为后盾的。国有银行不可能破产,即使停业清算,国家也会以信用膨胀的方式予以偿还,不影响其清偿能力。因此,个人选择金融资产的时候集中于逐利的目的,收益性成为首选的标准。而利率不是市场利率情况下,国债强制规定高于同期银行存款一个百分点左右。个人和非金融机构因而乐意持有国债,特别是在二级市场发展到目前的阶段,国债可以上市流通,无记名债可以提前兑付的条件下,对于个人和非金融机构来说,适用国债有利于优化其金融资产结构。
2、对于商业银行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他们愿意持有的主要是短期国债。短期国债由于期限短、风险小、流动性强,一般可以视作准货币。商行持有短期国债,主要是作为二级储备,持有国债,有利于商行资产多样化,降低风险。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发行的国债多为长期,持有人多为个人,机构持有的占很少部分。98年9月发行的2700亿元特种国债和1000亿元国债是对商行发行的,但又是不上市,不可转让的。因此,目前商业银行很少持有国债。
3、对于中央银行
国债也是中央银行的资产之一。央行资产包括:国债、再贴现、再贷款和黄金外汇占款,央行资产总额等于央行资金来源总额,资金来源总额构成了央行的基础货币和高能货币,能够倍数地派生创造出存款货币,形成货币供给。如果央行因持有国债而增加了基础货币量,并超过中需要的资金量,就会造成货币供给过多,出现通货膨胀。但在实践中,央行能够控制基础货币量。控制基础货币量的方法主要是央行的货币政策的三大手段: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其中,公开市场业务是指央行在公开市场上购入和出售国债,以此投放和收回基础货币,影响货币供给的行为。公开市场业务的前提是存在着高度发达的证券市场,有大量的短期国债券可供操作。如美国的国库券为一年期之内的国债,发行方式为每周拍卖发行,在百余年的发行中已经积累了大量余额。
国债发行的规模和结构
1、国债规模与GDP之间的关系
在实践中我国已经出现认识到国家信用规模可以随经济规模的扩大而扩大。如以81 96年每年GDP为自变量建立国债发行规模的一元回归模型可以得出:
Z=a+bY
a=-274.68
b=0.0291
其中,R2=0.914
r=0.956表现出GDP与国债发行规模之间的强相关关系。
“债台高筑”并不是什么坏事,反而说明了信用经济或者说是经济的高度发达。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腾飞,速度每年在8 9%以上,这样发债规模也可以逐年增大,并大于还本付息的规模,每年有债务发行收入可以用于弥补赤字。今年发行十年期附息国债,对于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2、国债发行的界限
国债发行的界限就是国家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的增长和居民应债能力的提高程度。国债发行增长的速度不能超过此界限。居民应债能力指标是指国债余额占当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比例。从短期来看,国债发行取决于居民应债力(特别是在我国,主要对居民发行。)如果国债能够以市场利率发行,说明国债发行并没有超过界限,。但从长期看,财政收入能力还是国家信用的保证。俄罗斯98年爆发的债务危机就暴露出财政方面的危机。俄主要发行短期国债,且有50%是对国外发行的。由于其税收不力,欠税严重,债务收入完全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最初的时候,还能不断地借新债还旧债维持政府开支。但很快由于其信用下降,一级市场要求更高的收益率,财政付息背上严重的包袱,这样就逼得国债规模迅速扩展。(一级市场收益率98年5月27日曾达80%)这样的恶性循环很快导致政府偿付危机。俄政府不得不于8月宣布冻结99年以后到期的债务,并对99年以前到期的债务进行以旧换新的债务重组。更为严重的是,俄罗斯债务危机迅速波及股市和汇市给俄带来全面的动荡。从俄罗斯的教训可以看出长期发债不仅要求经济的增长而且要求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
3、国债发行的期限结构
如前所述,只有短期国债才是准货币,而央行公开市场业务能够开展,其操作的对象也是短期国债。因此我国有人提出大力发展短期国债。但是发展短期国债,特别是大力发展短期国债是不适合我国国情的。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发行国债主要是的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简单的弥补赤字。因此国债以长期为主,只有长期的国债才能形成稳定的资金来源,并降低成本.如果财政没有短期方面的需求却硬要大力发展短期国债,只能加大发行的费用开支,从财政的角度看是不合理的。
从94年起我国曾经发行过少量一年期以内的短期国债,但是这些国债都已偿还,目前我国国债余额中没有一年期之内的。我国的财政预算制度是在年初决定当年的国债发行额,并在一年中按实际情况安排数次发行,只有不断发行短期国债才有可能形成可供操作的余额,所以我国目前也不具备这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