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国际制造业转移之势突强中国
近年来,国际制造业转移有愈演愈烈之势,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制造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全球战略目标,家则可以通过承接制造业转移加快制造业结构升级和发展。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应该借国际制造业转移东风,向制造业强国跨越。
国际制造业转移的驱动力量
基本驱动力是国际分工新格局
当前,国际分工正由垂直分工向水平分工转变。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差异,形成了一种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之间的垂直分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这种传统的垂直型产业分工正向着垂直型和水平型共同存在的混合型分工转变,并且同一产业、同一产品价值链上不同环节之间的水平分工特征越来越明显。从产业链细分的角度看,技术密集型产业中有劳动密集型环节(如高科技产品的加工装配环节),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有知识技术密集环节(如服装产业的服装设计环节),所以,一国的产业竞争优势不再体现在某个特定产业或某个特定产品上,而是体现在产业链条中所占据的环节或工序上。发达国家不仅将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而且也将高新技术产业中的加工制造组装环节向外转移,而将上游研发和国际营销控制在本国。国际产业分工的新格局使发展中国家有机会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
技术进步为国际制造业转移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新经济时代,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大幅度飞跃,使得技术变革的速度日益加快,而且带来了广泛、快速的技术扩散,竞争优势的传统来源不能确保未来的成功,技术的报酬递增效应已经使其超过资本成为新经济时代竞争的第一要素。获得和持续拥有核心技术成为竞争的要旨所在,制造业转移倾向于选择那些技术创新体系和学习型区域发展程度比较高的地区,这些地区能够为技术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有利于提高的技术创新速度。如印度的班加罗尔已经形成了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的学习型组织,世界上许多著名的信息业公司,如微软、英特尔、苹果、IBM公司、西门子、惠普、康柏、摩托罗拉、奥瑞克公司、太阳公司、德克萨斯仪器公司等都在印度的班加罗尔设有研制中心和生产基地,这成为吸引国际制造业转移的主要因素。
全球化为国际制造业转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全球化条件下制造业的发展将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在全球范围内销售产品。一方面,区域经济不仅面对广泛的国际竞争,也可以从外部获得丰富的资源。目前许多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在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居高不下,而在发展中国家和相对落后地区的生产成本则低得多,这成为吸引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制造业转移的重要因素。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2000年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为1188美元/年,不足发达国家的3%,相当于亚洲“四小龙”的5%~6%,不到亚洲“四小虎”的50%,不足巴西和墨西哥的20%。如此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成为中国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巨大优势。另一方面,在当今世界贸易战愈演愈烈的形势下,本地化生产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东道国市场越大,制造业获利就越丰厚,这成为吸引国际制造业转移的重要因素。比如,中国城市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和居民家庭纯收入分别由1978年的343.4元和113.6元,提高到2002年的7702.8元和2475.6元,分别增长了21.4倍和17.5倍。这是由潜在购买力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的基础和条件,同时也对正在寻找投资场所的国际资本和产业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因而,在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大潮中,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完善的产业集群是国际制造业成功转移的基础
一般说来,当产业集群形成后,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加剧竞争等,提升这个区域竞争力。这种竞争力是非集群和集群外企业所无法拥有的。近年来,在中国东部地区,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一带崛起的众多开发区、保税区、加工贸易区、园、科技园等,产业划分和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产业的集聚化特征越来越凸显,并由此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平台和新型的规模经济,形成了产品配套程度很高的企业群和产业群。既大大降低了成本,又促使同类型相关配套企业更大范围的集聚,形成举足轻重的生产基地,推动国际制造业向这些地区转移。
国际制造业转移的趋势
国际制造业转移波澜壮阔
当前,国际制造业转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主要发达国家中,制造业生产能力转移的比例在不断上升。例如,日本的出口额中,出口给海外制造业子公司的中间产品所占比例已经从1994年的20%上升到1999年的29%。美国跨国公司的出口中,出口给国外子公司以进一步加工的中间产品所占比例从1989年的57%增至1999年的68%。90%的美国公司中,其公司内部业务中至少有一项被外包。发达国家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方向是发展家。据联合国发展组织的一份报告估计,到2005年,发达国家所占全球制造业的份额将由1970年的86%下降至67.6%;而发展中国家所占份额,则从1970年的10.3%上升至30.6%。
制造业转移方式不断创新
国际产业结构已经突破原来单一的直接投资模式,逐步形成了独资、合资、收购、兼并等多样化投资和产业转移方式并举的格局。跨国间的收购和兼并迅速发展,并日益成为国际制造业转移的重要方式。据相关统计,1987~1993年,在发达国家企业间的相互投资额中,企业收购合并金额平均占66%。与在国外投资新建企业相比,收购合并国外企业时间短、见效快,能充分利用收购企业的资源、技术、设备和人才,因此它越来越受到跨国公司的青睐,正日益成为国际制造业转移的重要方式。近年来,OEM(Original EquipmentManufacturing)的外包形式也逐渐显露头脚,成为新兴主流的生产方式。OEM将供应方的制造优势和购买者的销售、品牌优势结合起来,构成了产品的整体竞争优势,给产品供求双方都带来了实际利益。中国接受国际制造业转移最多的地方是广东省,广东顺德至今仍然依靠OEM形式参与国际分工。比如世界白色小家电有70%是由顺德生产的,但是,出现顺德品牌的只占30%左右。
国际制造业转移结构不断向高端推进
在20世纪50年代,面对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欧美发达国家把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成衣、玩具、装配等,转移到墨西哥、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等新兴工业国和地区,以在海外寻找廉价劳动力装配地点。80年代以来,随着这些国家和地区工业化的推进,这些产业又逐步转移到东南亚其他国家和中国等。在这种国际制造业转移的过程中,不仅制造业转移的范围和规模都在不断增加,而且制造业转移的技术层次也在不断提升。据统计,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占国际制造业转移和国际投资总额的比重已由80年代的46%以下提高到90年代的50%以上。
区域之间争夺制造业转移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国际制造业转移对增长的拉动效应非常明显,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纷纷提出要建立世界工厂及制造业基地的目标。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一些国家,还有正在准备开放的不发达地区和国家,特别是像越南的开放地区,都可能成为这种制造业转移的承接地。中国并不是惟一的、或者必然的承接地,也就是说产业的转移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同样面临着选择和竞争。
中国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对策
当前,中国制造业仍然是大而不强:制造业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及工业增加值低;低水平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高水平生产能力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制造业的体制结构不合理等等问题成为困扰中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严重桎梏。
未来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进一步吸引国际著名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利用其先进的技术和资金加快发展具有高成长性和大市场空间的产业。同时,对于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产业,要大胆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使之尽快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全球性产业。
中国制造业必须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掌握科技发展的主动权,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实现产品质量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
中国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更要重视运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传统产业不等于就是夕阳产业,给传统产业注入朝阳技术和管理,传统产业也能变成朝阳产业。目前我国已经承接了部分包括微电子、信息资讯等行业在内的信息产业的国际转移,我们应借此机会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应用,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生产流程和管理模式,扶持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成长,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加速产业结构升级。
由于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缺乏符合要求的配套能力,国际制造业转移对于中国经济拉动的效应就是极其有限的。中国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应该在现有的各类工业园区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化进程,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经济和产业配套体系,这是加快外来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落地生根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