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理论及入世对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既是世界农产品生产大国,也越来越成为世界重要的农产品贸易大国,许多农产品的进出口都对世界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全世界的农产品的出口市场上,的份额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约是2.4%,2003年达到了3.2%,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农产品的出口国。中国农产品进口贸易近几年也较快,1992年进口额为96.6亿美元,到2002年则达到124.15亿美元,10年进口增加27.2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5%,到2003年,中国农产品进口额居世界第四位。
中国加入WTO已快5年时间,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中国的农业而言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如今,在农产品生产相对过剩,国内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农产品的对外贸易主要是为寻求农业发展和增加贸易收益,因此,必须遵循比较优势原则进行贸易。
二、理论回顾
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引擎,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和核心。
比较优势理论有外生与内生之分。外生比较优势理论以国家间先天赋予的生产条件差别为贸易基础,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一直是贸易理论的主流,为大多数经济学家信奉。
国际贸易理论的鼻祖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学说。认为各国间存在的生产技术上的差异,会造成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贸易各方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
李嘉图在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获得比较利益,因此,这一学说亦被称为比较利益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一个国家不拥有任何绝对优势,仍然可以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并获取比较利益,正好弥补了亚当·斯密绝对优势学说的理论缺陷。但是,其本身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李嘉图虽然解释了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如何引起国际贸易,但是没有进一步解释造成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二是李嘉图认为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将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这一点与现实有较大的出入。现实中,难以找到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进行完全专业化生产。一般来说,各国大都会生产一些与进口商品相替代的产品。
李嘉图虽然指出了比较优势的存在,却将之归结为由于技术的不同而产生的结果。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和他的老师赫克歇尔又进一步从生产要素比例的差别而不是生产技术的差别上,解释了生产成本和商品价格的不同,从而导致比较优势的产生。这一理论可概括为:“不同的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而不同的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比例是不同的。因此,各国在生产那些能够比较密集地利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时,就必然会有比较利益产生。因此,每个国家应该出口能利用其充裕要素的那些商品,以换取那些需要比较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
赫克歇尔和俄林克服了斯密和李嘉图贸易模型中的局限性,认为不仅仅是劳动力,资本、土地以及其他生产要素也都在生产中起了重要作用并影响到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他们还注意到,不同的商品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而各国生产要素的储备比例和资源禀赋不同,因此,产品生产的相对成本不仅由技术差别决定,也由要素比例和稀缺程度的不同而决定。一般来说,劳动力相对充裕的国家,劳动力价格会较低,因此,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成本会相对低一些。而资本相对充足的国家,资本的价格会较低,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则相对成本较低。因此,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禀赋上的差别。
外生比较优势理论在20世纪中期前风行一时,与当时产业还很粗糙,生产形态是劳动力密集型而非技术密集型相适合的。当时的国际贸易活动更显示国家的资源、资金与技术还处于发展中状态,这段期间国际贸易的主要产品有香料、丝绸、烟草和矿产等,贸易的区域也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外生比较优势理论并不足以解释丰富多元的贸易形态。
第一,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这使外生比较优势理论在解释现实上遇到了难题。依据H-O理论,一个国家应该出口较密集地使用其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商品。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丰富的国家专业化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贸易双方的要素禀赋差异越显著,贸易的潜力就越大,因此,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应主导国际贸易的流向。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
第二,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的比重迅速上升。在世界出口总额中,制成品出口所占比重一直在上升,其中技术密集度更高的工程产品,如汽车、飞机、仪器、产品和其他机械产品出口上升更为迅速,占总出口的比重由1963年的27%上升到1987年的39%。外生比较优势理论把技术作为一个外生的变量,显然无法解释这一现象。
第三,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迅猛增长,且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迅速增长。外生比较优势理论不考虑规模报酬,假定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因而没有实实在在的公司存在,这也就无法讨论范围限于公司内部的公司内贸易问题。
第四,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迅速取得国际竞争优势。战后,日本、韩国等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在汽车、消费性电子产品,半导体等技术密集型产品上迅速取得国际竞争优势,并逐步取代老工业化国成为这些产品的净出口国。新兴工业化国家成功的经验表明,一国的比较优势是动态可变的,比较优势可以通过国家政府有意识的培育和后天创造出来,这也就动摇了比较优势的理论基础,即把国家之间先天赋予的生产条件差别作为贸易基础。
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学术界出现了一个新的国际贸易理论群体。贸易学家们,如克鲁格曼(Krugman)、迪克西特(Dix?鄄it)、布兰德(Brander)及斯潘塞(Spencer)等开始以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为前提,对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基础、国际专业化分工的决定因素及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贸易政策等问题进行了重新探讨。在对这些问题讨论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比较优势可以通过后天的专业化学习获得,或通过投资创新与经验积累人为创造出来,比较优势的内生理论有了较大的进展。其理论含义在于:第一,成本不是决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唯一因素,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高低还与该产业的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交易成本、技术革新等多方面因素有关;第二,一国特定产业的不一定要拘泥于先天要素禀赋的情况,而应更注重后天的培育,其主要途径包括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增强人的素质和活动能力,促进研究和技术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有利于分工深化的各种制度安排等。
三、入世对我国农业比较优势的影响
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当非关税措施被取消和关税被削减之后,我国农业与国外农业的竞争就只能依靠自身的比较优势。一国的农业比较优势主要表现为价格优势,即农产品的价格水平越低,该国农产品就越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而价格优势又直接体现为成本优势和效率优势,也就是说,一国农业的生产效率越高,生产成本越低,则该国农产品的价格优势越强,农业的国际贸易竞争优势越强。从价格优势分析,我国农业的比较优势呈现出以下格局:
(一)粮食已经丧失了国际贸易竞争优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成本以年均10%的速度递增,国内粮食市场价格上升速度很快。入世前,我国大米、小麦、玉米、高粱等粮食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价格10%~70%。因此,我国80年代的那种粮食价格竞争优势已经完全消失,粮食作物已不再具备比较优势,入世后我国粮食生产所受的影响更大。另外,棉花的情况也是一样的。
(二)糖料生产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是受到食糖生产加工水平低的制约
我国具有发展甘蔗生产的和经济优势,但是食糖加生产工艺比较落后、成本高、品质差,食糖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高。因此,发挥我国糖料生产竞争优势的关键是提高国内糖业的生产加工水平。
(三)肉类生产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在畜牧业中,除牛肉外,其他肉类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我国是世界上肉类生产大国,生产优势突出。在价格方面,除禽肉外,我国肉类价格均低于国际市场价格,价格优势明显;在市场方面,世贸组织规则为我国肉类生产发展和贸易提供有利条件。但是我国畜牧业生产面临疫病频发和卫生质量控制体系薄弱的困扰,很难突破进口国以SPS和TBT管制措施为主的壁垒。
(四)羊毛不具有贸易竞争优势
由于我国的羊毛生产在效率、质量和价格上均无竞争优势,入世后,在大幅度降低关税和取消进口许可证的情况下,其不可避免地受到打击。
(五)水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我国是世界第一渔业大国,综合生产能力较强,特别是水产养殖和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从总体上讲,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我国水产业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水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同时有利于我国扩大水产品的出口市场,改变出口布局,实现市场多元化。
四、结论
(一)比较优势是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和基础,但不是唯一原则和基础。
(二)比较优势是动态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适当的技术、组织和制度变革,会根本改变农产品的比较成本。
(三)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不仅要靠产品结构的调整,还要靠科技进步。
(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重心应当在以农产品为基本原料的加工业,轻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决不应当在农业。
(五)大宗农产品的生产应当注重节约资源型技术进步,目前主要是机械工程技术进步。
五、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一)真正把农业作为产业来发展,并按产业发展的和市场经济的规律推动农业改革,让更多的现代化生产要素流入农业产业。
(二)在严格保护好耕地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充分利用好国际分工的优势,实施“新粮食安全战略”。
(三)调整农业支持结构,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通过提高农民收入的办法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四)在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实现区域间的合理专业化分工的同时,有效地防止地区差异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