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回合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基于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的初步评估
[关 键 词] 多哈回合 GTAP
[作者简介] 李众敏:中国社会院世界与研究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100732 信箱:lizhm@cass.org.cn;吴凌燕: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研究所 100081。
一 引言
世界贸易组织(WTO)新一轮农业谈判从2000年启动以来,根据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第20条,新的农业协议谈判在1999年前后启动,目前人们称之为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经历了五个阶段:2000年3月至2001年3月为第一阶段,由各成员国提交谈判提案;2001年3月至2002年3月为提案磋商阶段;2002年3月至8月为第三阶段,主要就市场准入、出口竞争和国内支持三大支柱确定谈判减让模式;第四阶段从2003年9月至2004年7月,主要目标是形成农业谈判模式框架;目前为正在进行的第五阶段,进行具体模式谈判。随着新一轮谈判启动、受挫和回归,各种研究关注的问题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般认为,坎昆会议上新一轮谈判受到重大挫折,而此后的多哈会议和香港会议则是自坎昆会议受挫以来的回归,此后,WTO新一轮农业谈判逐渐步入正轨。
第一阶段是在谈判启动之初,主要关注的是新一轮谈判面临的问题和各方的立场,包括部分关于谈判策略的介绍(Josling and Tangermann,1999;李众敏等, 2002;马有祥, 2005)。第二阶段主要体现在对坎昆受挫及美国、凯恩斯集团国家与日本、欧盟之间矛盾的分析(程国强,2003;姚新超,2005)。第三阶段是在多哈会议之后,许多研究开始探讨WTO新一轮谈判可能的影响。在Peters和Vanzetti(2003)的研究中,考虑到的因素包括价格影响、政府收入、出口收入和福利影响等。黄季焜等(2005)运用GTAP模型研究了“多种纤维协定(MFA)”和WTO新一轮农业谈判的进展,根据当时的进展,作者认为在WTO农业谈判提案中,各种方案对世界福利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凯恩斯集团提案、美国提案和欧盟提案。刘合光等(2006)在2004年8月1日框架协议的基础上,就多哈回合对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该文分析中运用的是联合国贸发会开发的ATPSM (Agricultural Trade Policy Simulation Model)模型。分析认为由于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在世界农业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农业改革将对全球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从已有的成果看,以前的研究主要是基于2004年8月以前所取得的阶段成果,香港会议后,多哈回合又取得了新的进展。笔者认为,在多哈回合以后,剩下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各成员国到底需要激进的削减方案,还是需要温和的方案?这也是新一轮谈判启动以来遭遇的最大分歧,是谈判中不可回避的焦点问题。因此,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分析实现各种削减力度的方案的可能性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并就多哈回合的进展进行简单评估。
......
四 政策建议与讨论
综合上面各部分的分析,笔者认为,在多哈回合以后的谈判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积极参与多哈回合农业谈判。尽管多哈回合屡屡受挫,谈判进展困难重重,但是,我们仍然对多哈回合农业谈判抱有乐观的态度,因为WTO不只是为了削减关税、降低贸易壁垒,更重要的是, WTO已经成为了世界范围内协调贸易政策、解决贸易争端的平台,这是任何区域性贸易组织所不能替代的。
当然,在对多哈回合农业谈判前景抱着积极、乐观态度的同时,也要客观地看到多哈回合农业谈判面临着严峻挑战,相比乌拉圭回合谈判而言,多哈回合更具雄心、规模更大、参与程度也要高很多,但这也同时决定了多哈回合谈判的难度要比乌拉圭回合大得多。尤其是欧盟与美国、日本和G20之间的分歧会进一步凸显,它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谈判将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并在最终得到一个相对温和的结果。
第二,努力争取获得更大程度的“新成员”优惠。从本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不管是达成具有雄心的协议,还是达成温和的协议,中国的福利改进都是有限的,只是对个别产品部门(如粮食、油料作物)的出口会有所促进。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入世时在农产品关税削减上做出了巨大的让步,中国应该在以后的谈判中强调这一点,以争取更大程度的“新成员”优惠,这对于中国在后多哈时期保持现有的农产品竞争优势、改善中国农产品贸易状况至关重要。
第三,推进区域贸易自由化进程。在多哈回合已经停滞,甚至有可能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世界各国正在积极推动区域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国也在这方面做积极地努力,并取得了一些成果,除了保持现有成果、继续推动东亚地区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进程外,还要积极推动以亚太为框架的区域贸易协定。
在本文的分析中还存在一些有待于改进的地方,如:没有考虑区域贸易自由化可能获得的进展及其对多边体制的影响;在模拟方案设定时,没有考虑“敏感产品”和国内支持“封顶”等细节的影响,这些都有待于在将来研究中做更细致的分析。
相关文章 |
潘金娥 “多哈回合”与WTO 的出路 《中国社会院院报》2006 年1月24日 (2007-6-12) 李众敏 东亚地区贸易自由化的福利影响及前景展望 《世界与》2007年1月 (2007-2-2) 书评:“中国的内外失衡:一些被忽视的因素——评《寻找内外平衡的战略》” 李众敏 (2007-1-25) WTO多哈回合谈判中止的原因及谈判前景展望/田丰(2006年) (2007-1-24) 新一轮非农谈判的进展、影响和前景/宋泓(2006年) (2007-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