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市场进入壁垒及其对MNC在华投资的影响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关键词 市场进入壁垒 原因 影响
市场进入壁垒是市场结构的主要变量之一,反映市场中现有厂商对潜在进入者的阻挡能力。对于进入壁垒产业组织理论的解释是:进入壁垒这一概念主要针对市场中潜在的竞争关系,而且作为一种竞争障碍,进入壁垒只存在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它揭示的是目前尚未发生,但可能发生的市场进入行为,相对于现有厂商的一种策略性劣势,后者因此获得一定的垄断租。
虽然我国已加入WTO,承诺开放国内市场,但在一定时期、特定行业和特定条件下,我国的市场进入壁垒还将继续存在。这些进入壁垒的存在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 我国市场进入壁垒分析
1.1 性进入壁垒
经济性市场进入壁垒,是指由于诸多经济因素导致潜在竞争者不能自由进入特定市场或有关产业的经济性障碍。产业内现有阻止新企业从潜在性进入变成明显新进入的经济因素,就是经济性市场进入壁垒。我国的经济性市场进入壁垒主要包括:
(1)规模经济性壁垒。我国大多数行业内的企业规模都很小,很少达到最小规模经济水平的,达到的也只是那些垄断性的行业,但与国外垄断大公司来比较经济规模上并不具有优势,因此规模经济性壁垒对大型跨国公司来说并不存在或很低,不过对小规模的跨国公司的投资还是存在一定影响的。
(2) 必要资金量壁垒。从有关行业的情况看,一方面资金占用在迅速增长,起点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业的发达程度还很低,资金市场刚刚建立,筹资和融资方式渠道都较单一,潜在企业或其它投资者往往由于无力筹集到进入该行业所需的必要资金量而被排斥在外。由于外商在自有资金和融资渠道上都较中国企业有优势,因此,必要资金量壁垒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也很小。
(3)资源占有壁垒。从总体上讲,土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这种人力资源以及机器厂房等人造资源,在一定时期内是有限的。某一企业要想进入某一市场,往往需要各种资源投入生产,如果这些资源为原有企业所垄断,或者原有企业已经同资源供应者(包括国家)建立了固定的联系,其它企业进入新市场就受到了资源的限制而被排斥在外。特别是在极少数特别优越的土地资源已被原有企业垄断经营的情况下,其进入壁垒程度更高。一般资源性的产业国家都有较多的限制,而且大多数为国有企业占有,所以对跨国公司投资的进入有较高的壁垒,这会影响其投资的进入方式。
(4)产品差别化壁垒。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生产模式决定了其产品的多样化。相比跨国的产品多样化,中国的产品差别化的市场进入壁垒很低。但是由于消费观念、消费习惯与文化的差异,跨国公司在我国的产品生产和销售还是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1.2 性进入壁垒
外商在华投资除了要受我国宪法及其他法律和地方法规的约束之外,还要受相应的外资法的约束。我国现行法律中,对外商在华投资进行管理和约束的法律主要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商独资经营企业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细则,以及其他相关部门法规。这些法律对外资的经营活动进行了规范,跨国公司必须严格遵守这些法律的规定。因此,法律性市场进入壁垒是跨国公司难以逾越的堡垒。
1.3 行政性进入壁垒
行政性市场进入壁垒是指政府及其行政职能机关运用权力排斥、限制或阻止潜在竞争者进入特定市场或产业的行政行为。行政壁垒的主体是各级政府主管机关,是一种政府行为,具有强制性、随机性和主观性,在很大程度上受长官意志的控制。
2 我国市场对MNC的投资存在进入壁垒的原因
2.1 现行经济体制形成的客观环境
在市场经济下,经济性进入壁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法律性壁垒和行政性壁垒起着重要作用;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行政性进入壁垒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国现在正处于体制大转轨时期,行政性壁垒、经济性壁垒和法律壁垒同时起着作用。在不同领域、不同机制下,各种壁垒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2.2 经济状况及国家安全需要
我国的部分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比较落后,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还不够。出于对国内企业市场份额的保护,必须设置行业壁垒,对外商的投资予以限制。另外,国家通过政策手段设置一些特殊行业的壁垒,以强行阻止其它行业进入的投资冲动。这类行政壁垒的典型是通讯业、铁路业、金融业等,这些行业关系到公共利益,而且投资是整笔的、巨额的,一般不适宜众多竞争厂商分散经营,或者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因此,行业壁垒是典型的国家政策的体现,它有利于保证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安全,符合国家的利益,某些特殊行业实行进入限制是必要的。
2.3 先进入的跨国公司提高了市场进入壁垒
跨国公司进入提高了我国行业的规模经济壁垒;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生产模式以及在我国进行的垂直一体化投资提高了我国市场的进入壁垒;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市场后提高了我国产品差别化壁垒;跨国公司进入后通过大量的广告活动提高了我国行业的进入壁垒;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的沉没成本高,提高了策略性进入壁垒。
3 我国市场进入壁垒对MNC在华投资的影响
3.1 影响MNC投资区位选择
改革开放初期,出于国家安全考虑,我国的外资政策只允许外商在沿海地区进行投资,所以一直以来跨国公司都选择在东南沿海一带进行投资。尽管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拥有更丰富的资源、更廉价的劳动力,但受政策性进入壁垒的限制,跨国公司只能选择在东部投资。截止2000年底东部直接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为86.3%,而中部、西部的比重分别为9.2%和4.5%。客观地反映了跨国公司在投资的区位选择。
3.2 影响MNC投资行业选择
首先 , 绝大多数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行业是制造业 , 行业的协议投资金额达到了全部协议金额的60% 左右。其次,是房地产业 , 该行业协议资金额达到了全部协议金额的10%。剩余不到30% 的外商直接投资分散在其余类别的行业领域中。对于当前我国急需的高新行业和资金短缺行业 , 如运输、电信通讯、科技服务业、文化业和农林牧渔业等 , 外资并未能给予积极的资金补充。
3.3 影响MNC投资方式选择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方式经历了从新建投资到并购投资,从合资到独资,从单个项目到产业链投资的变化。
1998年前,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方式主要是以合资、合作为主。合资经营和合作经营之所以成为这一阶段跨国公司投资中国的主要方式,是由于许多外商对中国的市场、制度、、人文等环境都不太熟悉,因此,需要借助中方合作者的力量减少进入中国市场的成本。有些行业是因为中国政府不允许外商独资经营而只能采取合资或合作经营方式。
在1997年允许跨国公司在华建立独资政策的激励下,许多跨国公司开始积极以独资方式开拓中国市场,甚至利用增资扩股时中方企业增加投资资金不足的机会逼抢中方的股份,以便集中管理财务、营销和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其内部化优势。1998年,我国独资企业的比重达到36.82%,首次超过了合资企业所占的比重(29.26%),并表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3.4 影响MNC投资规模选择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规模选择除了受规模经济的影响之外,还受法律性进入壁垒的影响。《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外商独资经营企业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细则对外商的出资比例进行了限定,《关于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中也对外商控股的比例予以限定。
受进入壁垒的影响,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也许不能完全从规模经济的角度选择投资规模,这样使得其生产能力无法得到充分的运用,其盈利能力也会受到影响,而无法实现跨国公司跨国生产与销售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4 政策建议
虽然我国的市场进入壁垒在逐步弱化,但是面对入世后外商投资环境的变化,以及国际上吸收外资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我国要努力减少市场进入壁垒,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完善吸收外资的产业政策,鼓励外资更多地投向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探索并购、风险投资、证券投资等多种方式利用外资;鼓励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办好现有外商投资企业;不断改善环境。
按照WTO 等的规则要求,制定完善透明的法规和政策,进一步完善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法律体系,根据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和对外开放新形势的要求,加快新法规的制定,加强有关外商投资的地方性法律规章和相关政策措施的清理工作,使其与国家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规则以及我国对外承诺相一致。注重保持外商投资政策法律的相对稳定性、连续性,为外商来华投资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简化审批程序,简化合同、章程的审批,实施规范的标准化的审批制度,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努力为外商创造良好的行政环境。
鼓励跨国公司到中西部进行投资,国家可建立各省或整个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信息库 , 通过对中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进行考察 , 根据市场供求关系 , 评估资源的开发价值 , 并将各种数据资料进行综合汇总。这不仅有利于我们掌握中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及现状 , 做到心中有数 ;而且在外商进行投资项目选择时 , 便于他们通过信息库获得信息资料 , 找到合适的投资项目。
1 张纪康.直接投资进入中的国际进入壁垒[J]. 国际贸易,1999(7)
2 李太勇.跨国公司投资对我国市场进入壁垒的影响[J].投资研究,1999(11)
3 李济.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市场进入壁垒[J].江苏社会,2001(5)
4 杨大楷,魏巧琴,彭晓播.跨国直接投资进入壁垒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 (5)
5 李太勇.市场进入壁垒[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经济全球化下的民间壁垒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中国吸收FDI的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