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综述(1986——1995)之三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明 根 时间:2010-06-25
   六、关于传统与近代化

(一)近代农业与不发展

学者们一般都认为在近代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一直存在并占优势地位,农业资本主义十分微弱,争议较多的是关于新式农垦的性质和地位问题。丁长青认为新式农垦企业从事商业性农业,引入新的劳动组织、经营方式和新技术,有着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刘圣宜、戴鞍钢、黄逸平、毛德鸣等也持相似观点。章有义等认为新式农垦企业不仅在数量上一直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性质上绝大多数都不是真正的资本主义企业;朱坚真认为在产业结构单一狭窄的条件下,生产要素内部固有的矛盾无法通过资本主义农场营形式解决。王玉茹指出农业落后于日本的原因在于中国没有出现类似日本式的农业资本主义革命,而政府对农业投入太少,农业生产能提供的剩余增量也很少。关于近代经营地主的情况,刘克祥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他分析了经营地主的经营方式和规模、资本构成及运营等,认为近代经营地主是具有某种资本主义性质的地主经济,由于近代中国城乡资本主义是建立在不断下降的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基础上的,这就从根本上堵塞了经营地主向资本主义农业企业演变的道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三卷考察了近代农业中经营地主、富农经济、农业公司和农场这三种形式后指出:经营地主的优越性在于规模经营,但在多数情况下经营地主并不比出租土地、个体生产能获得更高的产量,这除了是由于地主不善经营外,还因为中国集约化的小农经济有不可低估的生产效率,而规模经济在这种集约农业中并非重要因素;富农经营的主要优越性在于劳动力,富农以家工带领雇工,是传统农业条件下最有效率的劳动力组织。但富农经济极不稳定,其作用不大;农业公司和农场的主要作用在于把股份集资制度入农业,并部分地引入了新式生产工具和技术,在垦荒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上有所贡献,但因其数量很小,在整个农业中作用微乎其微。这些关于不同经营形式生产力状况的分析,对我们今后的进一步研究颇有启示意义。[43]

过去学术界多强调近代农业的不发展,并特别指出到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农村经济已面临危机。近几年强调不发展者仍有不少,例如章有义指出近代中国人口和耕地增加较快的时期是19世纪末至抗战前夕,但耕地增加而农业生产力实际在下降的情况在近代中国屡见不鲜;他认为,近代农业总产量有所增长的结论也许是可信的,但人均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论断难以令人相信。近代徽州、东北等地的实证分析表明农田单位面积产量下降;他认为中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于18世纪达到顶峰,并转入停滞状态;19世纪以后直至近代,农业中虽然出现一些新因素的萌芽,但所起作用微不足道,不可高估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力新因素中的作用。卢锋、王天奖、魏丽英、符长泉、万振凡、吴存浩、郑庆平……等也分别论述了近代农田单产下降、农业不发展及其原因。也有一些学者较为强调农业发展的一面,例如,吴承明指出20世纪以后粮、油单产都在下降,人均粮食占有量也在下降,但他也指出20世纪以来粮食总产量仍是增长的,于1936年达于高峰;他认为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力仍然有所发展,生产方法也有所变化,发展甚慢,但基本上还能适应人口增长的需要。吴柏均、邓亦兵、徐秀丽、庄维民、唐文起、刘克祥……等分别论述了无锡、北京、河北、山东、江苏、东北……等地农业的发展及局限。王方中通过对农村地价涨落的研究,指出在本世纪最初30年内,地价上涨,这与农业生产情况较好,农产品价格上涨有关;1931年开始,农村地价大跌,这主要是因为土地收益减低。徐秀丽等通过对近代冀鲁豫三省粮食生产的研究,认为19世纪中后期由于长期战乱和严重的灾害,粮食生产(包括总产和亩产)均趋减低;19世纪八九十年代后农业逐渐复苏;20世纪头30来年,由于若干新式农业技术的引进,及政府采取了一些鼓励农业发展的政策,……粮食生产持续增长,亩产逐渐回升,农业效益较好;20年代末以后,受世界经济危机和国内战乱及天灾的影响,农业生产全面萎缩,到1935年时才有所回复。[44]

(二)近工手

过去学术界较为强调近代洋货进口和国内新式工业的发展对传统手工业的摧残。吴承明等通过对30个传统手工行业的考察,提出了令人信服的修正意见。他们发现这些手工行业中只有8个(其中主要是手纺纱,别的产值比重不大)在洋货大量入侵后被摧毁或部分摧毁,其余22个行业都维持生产,并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到20年代初,所有被考察的行业都或多或少有了工场手工业形式,并且民族机器大工业发展最快的时候,也是工场手工业发展最快的时侯。鸦片战争后兴起的新手工业也大部分有工场手工业形式。汪敬虞认为,近代工厂与手工业的“长期共存”,不是发展中的共存,而是两者都得不到发展的共存。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工业资本主义发生和发展的性和独具的特点。陈庆德指出,直到1950年手工业生产仍在工业中占绝对优势,其原因是农村贫农经济的普遍化构成了近代手工业发展的庞大社会基础。史建云通过对华北地区手工业的实证研究,对过去用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以及农民家庭维生的需求来解释前近代农村家庭手工业发展的观点提出了修正意见,认为农民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的动机也是推动手工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关于手工业的分地区、分行业研究的文章有不少,这时不再一一列举。[45]

(三)传统经济与近代化的关系

按照“——传统模式”的观点,一切现代化的东西都是先进的、能动的,而一切传统的东西都是落后的,只能起惰性作用的。进入80年代以后,一些中国学者多次批评了这种把传统与近代(现代)化完全对立起来的观点。例如,吴承明等认为传统经济与近代化并非绝对对立,象传统文化有糟粕也有精华一样,传统经济中也有它能动的、积极的因素。发现、利用这些因素,就会形成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吴承明较详细地论述了我国传统农业和手工业的内部积极因素。他不同意那种把传统农业看成完全消极的二元经济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论二元经济》。他指出,以高度集约化耕作为特点、单产居世界之冠的我国传统农业,至今还是我国工业化的基础。他通过对近现代工场手工业的考察,指出了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发展工场手工业的必要性。他还进一步提出近代中国存在一条以南通为模式,土洋结合,以大工业为中心,以农村为基地,工业与农业,手工业有机结合的乡土经济发展路线,它比之那种以洋行为中心,以租界为基地,脱离农村以至对立于农村的口岸经济发展路线,应当有更广阔的前途,然而口岸经济发展路线却在帝国主义保护下取得优势。[46]

其他一些学者也就传统经济与近代化的关系发表了意见。例如,段本洛分析了苏南历史上各种形式的工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传统手工业与近代工业相适应的一央;陈惠雄、王翔等着重从生产角度强调了手工业与机器工业的协同性;史建云从市场角度论证了农村手工业对民族工业的促进作用是主要的,而竞争、对抗是次要的;谢放认为“南通模式”这种以农村传统经济为依托的近代工业,缺乏设备、技术和产品更新的动力,最终在竞争中失败;宫玉松从近代城乡经济相互依存的加深及城乡分离的扩大、城乡对立的加剧等方面论证了传统农业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汤可可认为传统经济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传统经济对近代化的制约主要来自传统生产关系,近代企业包括外资企业在管理方式中都带有旧的东西,如工头制、包身工制等,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彭通湖认为传统经济对近代化的制约不仅限于生产关系方面,生产力方面的制约也应重视,外来的东西之所以变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传统生产力的抵制;戴一峰认为“传统”包含生产力、生产关系、意识形态等等,家庭、文化对近代企业发展影响很大,不容忽视。[47]

近二十年来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内容很广泛,学者们提出的新见解,作出的新成果亦很多,本文无法一一列出。原拟专题介绍有关洋务运动的讨论,后因篇幅有限,又考虑到已有关于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综述等发表,几经反复,终于割舍。有关商会讨论的内容也出于同样原因被割舍。其他有关专题的讨论情况,打算以后利用其他机会再作评介。敬请读者原谅。
注:

[1]参见宓汝成:《近代史研究综述》,天津出版社1989年版,页27~38;
虞和平:《中国经济近代史学的和现状》,《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资料》1987年版;
黄逸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回顾》,《学术月刊》89.4。
丁日初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四十年》,《历史教学》91.9
[2]张仲礼、沈祖炜:《为经济实践服务: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新态势》,《中国经济史研究》96.1;杨国桢:《关于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史的思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96.2
[3]详见严中平:《研究方法十讲》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及吴承明:《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有关章节。
[4]刘佛丁:《经济史学创新的关键在于新理论和方法的引用》,《中国经济史研究》96.1
[5]彭泽益:《中国经济史研究的计量问题》,《历史研究》85.3;唐传泗:《关于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计量问题》,《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资料》:1985年看到。章有义:《关于近代农业生产计量研究的几则根据》,《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90.2
[6]陈振汉:《西文经济史学与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96.1
[7]蒂姆·赖特:《变动时期的近代中国经济史学》,《近代中国》(沪)第3辑1993年版。
[8]《求是》1996年第2期,页45~46;《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6期,页1~33。
[9]丁日初:《买办商人、买办与中国资本家阶级》,《文汇报》87.3.17;丁日初:《关于“官僚资本”与“官僚资产阶级”问题》,《民国档案与民国史学术讨论会集》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
[10]杨立强等:《“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研究”讨论会综述》,《历史研究》83.6;沈祖炜:《近几年国内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研究述评》,《历史研究》89.2。
[11]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的述略》,《中华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一卷,总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姜铎:《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学术月刊》93.10;孔经纬:《中国资本主义史纲要》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页134
[12]张国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黄逸峰、姜铎:《重评洋务运动》,《历史研究》79.2;徐泰来:《也评洋务运动》,《历史研究》80.4
[13]杨立强等:上引文;吴承明:上引《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述略》文;汪敬虞:《试论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中国社会科学》81.5;《论中国资本主义两个部分的产生》《近代史研究》83.3;《再论中国资本主义和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历史研究》83.5;章开沅:《关于改进研究中国资产阶级方法的若干意见》,《历史研究》83.5。
[14]汪敬虞:《中国近代社会、近代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革命》《历史研究》86.6;《论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中心线索》《中国经济史研究》89.2;《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心线索问题再思考》《中国经济史研究》90.2;张国辉:《论中国资本主义企业产生的历史条件》,《中国社会科学》86.3;《中国新式企业的发展和封建势力的阻挠》《历史研究》86.2;吴承明:《中国近代经济史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经济史研究》88.2;
[15]林增平:《近代中国资产阶级论略》《中华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章开沅等:《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杨立强等:上引文;朱英:《近代中国民族商业资本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华中师院研究生院学报》85.1;丁日初:上引文;黄逸峰:《近代中国经济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马敏:《早期资产阶级与近代中国社会结构演化》,《天津社会科学》93.3。
[16]聂宝璋:《中国买办资产阶级的发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黄逸峰等:《旧中国的买办阶级》,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汪敬虞:《唐廷枢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严中平:《试论中国买办资产阶级的发生》,《中国经济史研究》86.1、3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页367~421、1115~1165》;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页134~180、756~785;
[17]详见聂宝璋:上引书及《论洋行买办的本质特征》《近代中国》(沪)第3辑;黄逸峰:上引书;严中平:上引《试论中国买办阶级的发生》文;姜铎:《略论旧中国的两个阶段》,《学术月刊》83.1;严中平:《试论中国买办资产阶级的发生》,《中国经济史研究》86.1、2;汪敬虞:《唐廷枢研究》及《试论近代中国的买办阶级》,《历史研究》90.3;丁日初:上引文及其与杜恂诚合作的《虞洽卿简论》,《历史研究》81.3;夏东元:《郑观应传》,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年版;王水:《买办的经济地位和倾向》《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集刊》(7);刘宏:《试论买办商人对招商局早期发展的作用》,《江苏社会科学》93.1;胡愈越:《买办新论》《中国经济史研究》95.2;陶有伦:《试论早期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安徽史学》95.3。
[18]吴承明:上引《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述略》文;丁日初:《关于“官僚资本”与“官僚资产阶级问题”》文;《黄如桐谈对官僚资本的几种看法》,《经济学术资料》(沪);83.3;《抗日战争时期西南经济研究学术讨论会纪要》,《中国经济史研究》86.1;陆仰渊、方庆秋主编:《民国社会经济史》,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序、页774。
[19]沈祖炜:上引文;上引《黄如桐谈对官僚资本的几种看法》文;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前言”;
[20]张国辉:上引书,第四章;杨立强等:上引文;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述略》文;汪敬虞:《再论中国资本主义和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历史研究》83.5;丁日初:上引《关于“官僚资本”与“官僚资产阶级”问题》文;
[21]曾景忠编:《中华民国史研究述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页13、14;陆仰渊、方庆秋等上引书,绪论、第21章。
[22]吴承明:《中国近代经济史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经济史研究》88.2;例见黄韦:《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破产问题》,《学术月刊》82.2;张仲礼:《关于中国民族资本在二十年代的发展问题》,《社会科学》83.3;王玉茹:《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87.2;有关章节;江海:《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研讨会纪要》,《中国经济史研究》96.1;奥村哲:《中国最近对民国时期经济史研究述评》,《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资料》(3) 、(4)1985年版。
[23]李时岳:《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几点思考》,《历史研究》88.1;《论中国近代社会的畸形发展》,学术研究91.1;李时岳等:《近代中国社会性质讨论》,《学术研究》88.6;汪敬虞:《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历史研究》88.5;《论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中心线索》,《中国经济史研究》89.2;《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心线索问题再思考》,《中国经济史研究》90.2;王方中等:《关于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中心线索》,《中国经济史研究》89.3;严中平等:《关于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心线索问题的通讯》,《中国经济史研究》90.4;姜铎:《关于中国近代史发展经索之管见》,《社会科学》88.2;谢本书:《重评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云南民族学院学报》88.2;陈旭麓:《关于中国近代史线索的思考》,《历史研究》88.3;马敏:《过渡特征与中国近代社会形态》,《历史研究》89.1;张磊:《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几点思考——兼论近代社会性质》,《学术研究》91.2;聂希斌:《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新认识》,《学术研究》92.1
[24]吴承明:《谈封建主义二题》,《中国经济史研究》89.4
[25]参见《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资料》(七)、(八);章开沅等编:《对外经济关系与中国近代化》1990年版;及《中国经济史研究》92年2期有关文章。
[26]例见姚贤镐:《19世纪70至90年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87.1;《近代史研究》87年6期、91年第1期、《南开经济史研究》93年5期、……等及《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资料》(七)、(八);章开沅等编:上引书有关文章。
[27]例见《天津社会科学》89.5、《历史与档案》89.6、《近代史研究》91.1、91.4;及《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资料》(七)、(八);章开沅等上引书有关文章;郑友揆:《中国近代对外经济关系研究》1991年版;张仲礼、陈曾年:《沙逊集团在旧中国》1985年版;杜恂诚:《日本在旧中国的投资》1986年版,页64;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上引书第二卷页7~8;曹均伟:《近代中国与利用外资》1991年版,页427。
[28]例见《历史研究》82.4、84.3;《近代史研究》91.1;及《中国社科院经济所集刊》第10集有关文章;宓汝成:《近代中国外债》,孙健编:《中国经济史论文集》1987年版;章开沅等:上引书有关文章;曹均伟:上引书,页373、428~431。
[29]陈争平:《1895~1936年中国国际收支研究》第四章。
[30]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上引书第二、三卷有关章节;王相钦等:《19世纪末20世纪初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平准学刊》四,下;刘克祥:《1895~1927年通商口岸附近和铁路沿线地区的农产品商品化》,《中国社科院经济所集刊》第11集;从翰香主编:《近代冀鲁豫乡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杨光震:《论近代东北农产商品化的特点及其对城市经济的影响》,《经济纵横》86.4;《广西师大学报》95.1;曹幸穗:《旧中国苏南农家经济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及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版有关章节。
[31]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王水:《评珀金斯关于中国国内贸易量的估计——兼论20世纪初国内市场商品量》,《中国社会科学》88.3;许涤新、吴承明等上引书第二、三卷有关章节;吴承明:《近代国内市场商品量的估计》,《中国经济史研究》94.4。
[32]杜恂诚:《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市场商品流通量的一个估计》,《中国经济史研究》89.4;沈祖炜:《1895~1927年中国国内市场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近代中国》(沪)第4辑(1995年)。
[33]从翰香:上引书第二部分;乔志强等:《近代华北集市变迁略论》,山西大学学报93.4;谢放:《清末民初四川商品经济与社会变迁》,四川大学学报90.4;唐文起:《清末民初江苏农村市场述论》,《江海学刊》92.5;宾长安《广西师大学报》95.1;崔晓黎:《家庭·市场·社区——无锡清苑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的比较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90.1。
[34]张仲礼等:《近代上海市场发育的若干特点》,《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94.2;《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罗澍伟等:《近代天津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茅家琦等:《横看成岭侧成峰——长江下游城市近代化轨迹》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隗瀛涛等:《近代重庆城市史》;皮明庥等:《近代武汉城市史》;樊卫国:《近代上海市场特点与口岸经济的形成》,《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94.2。
[35]彭泽益主编:《中国社会经济变迁》,中国财经出版社1990年版;张利民:《试论近代华北棉花流通系统》,《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90.1;单强等:《关于江南丝茧市场研究》,1994年近代市场与沿江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徐正元:《中国近代四大米市考》黄山书社1995年版。
[36]参见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许涤新、吴承明等上引书第二、三卷有关章节;王相钦等:上引文;魏永理:《关于近代中国曾否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问题》。载于孙健编:上引书。
[37]沈祖炜:《中国近代商业市场的三重结构(1895~1927年)》,《中国经济史研究》94年增刊。
[38]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张仲礼等上引文;王玉茹:《相对价格变动与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1994年博士学位论文);洪葭管等:《近代上海市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赵津;《中国城市房地产业史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9]贾秀岩、陆满平:《民国价格史》,中国物价出版社1992版;孔敏主编:《南开经济指数资料汇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40]郑友揆:《19世纪后期银价、钱价的变动与我国物价及对外贸易的关系》《中国经济研究》87.2;汪敬虞:《浅议近代中外经济关系的评价问题》《近代史研究》91.1;赵津上引书;王方中:《本世纪30年代(抗战前)农村地价下跌问题初探》,《近代史研究》93.3。
[41]崔晓黎上引文;马鸿谟:《近代中国城乡改组初探》,《近代中国》(沪)第2辑(1991年)。
[42]陈其广:《中国近代工农产品交换比价及理论思索》(1988年博士学位论文);王玉茹上引学位论文。
[43]丁长青:《试论中国近代农业中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南开学报》84.6;刘圣宜:《张謇与通海垦牧公司》《江海学刊》83.5;戴鞍钢:《近代中国新式农垦企业述略》《中国农史》85.2;黄逸平等:《关于近代早期农业垦殖公司的性质》《东北资本主义发展史研究》1987年版;毛德鸣:《中国近代新式农垦企业初探》,《中国经济史研究》89.2;章有义:《中国农业资本主义萌芽史料问题琐议》及《天津开源垦殖公司1924年营业报告书摘要并序》,分别载于《中国经济史研究》87.4、89.2;朱坚真:《略论中国农业资本主义的不发展》《学术研究》91.4;王玉茹:《在近代化发展过程中日本和中国农业发展的比较研究》,《南开经济研究》92.2;许涤新、吴承明等上引书第三卷页379、380。
[44]章有义:《近代徽州租佃关系案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页334~335;《近代东北地区农田单位面积产量下降的一个实证》,《中国经济史研究》90.3;《近代中国人口和耕地的再估计》,《中国经济研究》91.1;《海关报告中的近代中国农业生产力状况》,《中国农史》91.2;郑庆平:《中国近代的农业危机》,《中国农史》85.4;《对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力的基本估计》,《晋阳学刊》94.6;卢峰:《近代农业的困境及其根源》,《中国农史》90.3;王天奖:《从单产看近代河南农业生产》,《史学月刊》91.1;魏丽英:《论近代西北农村经济的破产及其主要原因》《甘肃社会科学》92.5;符长泉:《30年代中国农业危机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93.2;万振凡:《江西近代农业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江西社会科学》93.6;吴存浩:《中国近代农业危机表现等试论》,《中国农史》94.3吴承明:《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力的考察》,《中国经济史研究》89.2;吴柏均:《无锡区域农村经济结构的实证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91.1;邓亦兵:《民国时期北京农业述略》,《北京社会科学》93.2;徐秀丽:《近代河北农地灌溉的发展》及庄维民:《近代山东农业科技的推广及其评价》,《近代史研究》93.2;唐文起:《江苏地区农业近代化述略》《学海》93.5;刘克祥:《清末和北洋时期东北地区的土地开垦和农业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95.4;王方中上引文;从翰香等上引书,页245、329。
[45]吴承明:《中国近代经济史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经济史研究》88.2;汪敬虞:《中国近代手及其在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中的地位》,《中国经济史研究》88.1;陈庆德:《论中国近代手工业发展的社会基础》《云南财贸学院学报》90.3;从翰香等上引书,页439~457。
[46]吴承明:《中国近代经济史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经济史研究》88.2;《论工场手工业》,《中国经济史研究》93.4。
[47]段本洛:《历史上苏南宝塔式工业结构》《苏州大学学报》89.2;陈惠雄:《近代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多元分解》《历史研究》90.2;王翔:《近代中国丝绸业结构与功能》《历史研究》90.4;史建云:《从市场看农村手工业与近代民族工业之关系》《中国经济史研究》93.1;宫玉松:《从我国近代城乡关系看农村的特殊经济意义》,《农村经济研究》90.6;《中国经济研究》93.4页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