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价格的供、需分析模型
说 明
这篇是我正在著述的《货币学中的疑问》一书第八章三部分内容的一部份,我的目的是推翻西方学,建立以劳动论为基础的正确的经济学理论/对该书的自我评价是,它的经济学理论价值是凯恩斯《通论》的十倍以上,看过该书后,若有人证实我所言不实,本人愿意无偿赠送有关它的所有权益。
借此诚征出版商合作
另附声明:本论文曾先后被国内两家经济学杂志退回,在对文字作少许文字上修改后,发表在这里,任何人若能证明该论文结论错误,本人愿支付1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但有一个看似荒谬的前提,即是本书能获得不少于此金额的收益。与我(笔名:亦难)联系的唯一方式是:E-mail:elanr@163.com或cufone@126.com。
商品价格的供、需分析模型—一个令人惊讶的错误①
(一)
在流行的经济学中,众多的曲线分析模型让每一个涉入者都眼花瞭乱,其实都不过是两根曲线在一个象限上移来移去的变幻。而所有的曲线分析模型,又无不是以商品价格的供给、需求分析模型为基础,或者说无不是以建立现有的商品价格的供给、需求分析模型所依据的理论逻辑为基础,建立各式各样的,如利率分析模型、汇率分析模型、成本分析模型,以及所谓的IS-LM分析模型等等。因此,无疑可以把商品价格的供给、需求分析模型视为最基本的经济学曲线分析模型。
一根代表商品数量的横轴OQ,与一根代表商品价格水平的纵轴OP构成一个象限,其上,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代表商品供给量变化的曲线S,和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着代表商品需求量变化趋势的曲线D相于点a(见8-1图),该点表示:它对应着的横轴上的Q1数量,是市场上该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相等的均衡商品数量,对应着纵轴上的价格水平P1,是该种商品供给、需求数量均衡时决定的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水平。
这样的基本模型,就像1+1=2那样,被灌输到每一个跨入现代流行经济学门槛(甚至远在门外的人也都听到了)的处子耳中,被普遍地接受,并被广泛地应用。
如果看完下面的一番论述后发现,正是这样最基本的理论模型却是错误的,相信你的反应会是和我一样的惊讶。
是的,在下面的论述中将要证明:现在被人们普遍地接受的,由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S和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D组成的商品价格的供给、需求分析模型是错误的,由此可推知以此为基础的其他曲线分析模型(如利息率理论分析模型,汇率理论分析模型等等)的分析均不能成立,这样的后果应该使所有的经济学者吃惊。
(二)
首先,我们都要非常清楚,这样由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和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组成的模型的用途或建立该模型的目的是什么,模型据以建立的基础又是什么?
上述设问似乎既简单又令人颇感奇怪:或许你会说,商品价格的供给,需求分析模型不就是要根据商品供给及需求数量相对的变动研究商品价格变动的吗?模型据以建立的基础是被人们普遍认可的,且在现实经济中确实普遍地存在的商品供给、需求数量的相对变动决定着商品价格水平的变动的客观事实。
我也一直这样认为,而且现在仍然保持这样的观点:商品供给量一定时,需求量的增加会促使商品价格的上涨,商品需求量下降会导致商品价格的下降;反过来,当商品的需求量一定时,供给量的增加会导致商品价格的下降,供给量的减少会导致商品价格的上涨。这既是普遍地存在着的客观事实,也是或隐或现地存在于大多数学者头脑中的观点,因此就有了商品价格的供给、需求分析模型的建立和运用。但这样的观点确实只是或隐或现地存在于在由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和另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组成的分析模型下思索着的人们的头脑中。之所以这样说,因为被我们普遍接受的由上述两条曲线组成的分析模型并不是以此为基础建立的,而只是在这样的模型中对上述现象进行了解释,比如:通过需求曲线向右方的移动来解释需求的增加,促使商品价格的上涨,通过供给曲线向右方的移动来解释因为商品供给量的增加,促使商品价格下降的事实等等,(当然,在后面的分析中将证明这些解释完全是错误)。
我们都知道,模型中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是根据满足所谓的需求规律的需求表的资料描绘出来的。需求规律,即是“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需求量减少的观点”②与此规律相一致的需求表的资料描绘在以商品数量为横轴、以商品价格为纵轴的象限上就成了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再根据满足所谓的供给规律(即“是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的上升,该物品供给量增加的观点”。)③的供给表资料,在上面同一象限中描绘出来,就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
很明显,被我们普遍接受和运用的由上述两条曲线组成的分析模型是以所谓的供给规律和需求规律表达的观点为基础建立的。
仔细对比一下会发现,前面表述的商品供给、需求量的变动引起的商品价格变动体现的商品数量与价格的关系,与所谓的供给规律,需求规律表述的商品价格与商品数量之间的关系恰好相反。
依前面的表述:在商品供给一定时,商品需求量增加会促使价格水平上升,商品需求量减少会促使价格水平下降。把这句表述简单地描述在以商品数量为横轴,商品价格为纵轴的象限上,就成了一条反映随着商品需求数量变动,价格水平相应变动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暂且假定它也是需求曲线(见图8-2D1)。
前面表述的另一部分:在商品需求一定时,商品供给量增加会促使商品价格水平下降,而商品供给量减少则会导致商品价格水平上升。同样依此在象限中简单地描述出来,就成了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该曲线正反映了随着商品供给量的变动,商品价格相应变动的规律,暂定假定它也是供给曲线,且定义为S1。
对比(8-2)与图(8-1),就会发现两者完全相反的事实:在图(8-1)中,需求曲线D向右下方倾斜,而在图(8-2)中需求曲线恰恰向右上方倾斜;在图(8-1)中,供给曲线S向右上方倾斜,而在图(8-2)中,供给曲线S1却向右下方倾斜。
问题就在这里,商品价格的供给、需求分析模型建立的基础,应该是供给规律及需求规律描述的事实(即是认为,这些现象在经济现实中也是客观存在的),还是应该是D1、S1曲线所依据的事实。或者说,究竟是商品的供给、需求数量的变动最终地决定商品价格的变动(如D1、S1的结果),还是商品价格的变动最终地或主要地决定商品供给、需求数量的变动。还是两者都存在,但哪一个是主要的变动力量,哪一个是次要的呢?
这就是我们要必须讨论清楚的问题,不同的结论就决定了商品价格的供给,需求分析模型中供给、需求曲线完全不同的变动趋势。
在作出明确回答之前,还是先来详细地考察被现在普遍接受和运用的,由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和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组成的分析模型中,暴露出的许多与客观现实不相符合及逻辑混乱的地方。
为了能够更为简单、明确、清楚地说明问题,我们选用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曼昆先生编著的那本优秀的《经济学原理》中对商品价格的供给、需求分析模型的阐述为代表,考察现行的商品价格的供给、需求分析模型。
在该书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中,从对需求的分析开始,逐步建立商品价格与商品供给、需求之间的分析模型。
书中把个人需求的决定因素简洁地概括为:价格、收入、相关物品的价格、嗜好、预期等。毫无疑问,这些因素都直接地影响或决定着某人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这在现实中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正是在这样认识的基础之上,就有了如此的结论:需求规律——“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需求量减少的观点”④。
与需求规律相符合,就有如下列举的“凯瑟琳的需求表”成立。
凯瑟琳的需求表⑤
把需求表中的数字描绘在以商品的价格为纵轴、商品数量为横轴的象限上,就形成了这样“把价格与需求量联系在一起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被称为需求曲线”。⑥如下图:
“……这条曲线是在假设凯瑟琳的收入,嗜好,预期和相关产品的价格都相同时画出来的。”“经济学家用‘其他条件相同’这个术语表明,除了正在研究的变量之外,所有相关变量都保持不变。这个拉丁文短语字面上的意思是‘其他条件相同’。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其他条件相同时,价格较低意味着需求量较多。”⑦
把对个人需求的分析扩展到对整个市场的需求分析,需求的决定因素就在决定个人需求的因素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买者数量”因素。所有决定需求的因素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会导致需求曲线发生怎样的变动呢?
“除了价格之外,任何一种决定需求的因素变动时,需求曲线移动。”“……简言之,需求曲线表示在其他所有决定需求的因素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变动,该物品的需求量会发生什么变动。当这些其他决定因素中的一种变动时,需求曲线移动”。⑧
也就是说,在所有决定需求的因素中,只有当价格因素变动引起的需求的变动,才会使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移动,而其之外的如收入,相关物品价格、嗜好、预期、买者数量等因素引起需求的变动,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即如下表:需求的决定因素⑨
用图形来说明需求量变动的不同情形下需求曲线变动的方式如下:
上图(a)中描述了当受价格因素的影响,商品需求变动的情况:当价格从一个单位调升到两个单位时,需求量就从20个单位减少为10个单位,两者之间的这种变动关系在分析模型中就表现为沿着需求曲线D从A点移动到B点,或者相反,当价格从2个单位下降到一个单位,需求量从10个单位增加到20个单位,则B点会沿着需求曲线移动到A点。模型理论家们强调,价格变动决定的需求量变动的这种关系,是假设决定需求变动的非价格因素:如收入、相关物品价格、嗜好、预期、买者数量等符合其他条件不变条件。即是在这些其他条件不变时,单纯的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变动,体现在模型中就是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但是细细地想一想,如果价格的下降,人们的收入水平、嗜好、购买该商品的人数都不变,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如何实现增加呢?都承认,价格下降会产生收入效益,通俗一点说,就是增加了人们的实际收入水平,但是既然嗜好不变,已购者增加的实际收入就不会增加需求,买者数量不变也不会因为未购者的参与消费而增加需求。那么,价格下降引起的需求增加部分的商品,是由谁购买或消费呢?肯定不会是货币这个万人诅咒的“魔鬼”。
b图描述的是受非价格的其他因素的影响,需求量变动在模型中的表现:当受收入、相关物品价格、嗜好、预期、买者数量等待的影响,使需求量从20个单位减少为10个单位,而商品的价格仍保持不变,A1点就平行地移动到B1点,这样,A1点代表的20个单位的需求量对应着相等的1个单位价格水平(需求量发生任何程度的增加,价格水平都能保持不变,可能吗?),需求曲线D1上代表的需求量都受非价格的其他因素影响发生类似变动时,D1曲线就会平行移动至D2曲线的位置,其含义就是由非价格的任何因素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动都不会导致商品价格的丝毫变动。提请记住这一点,它是需求曲线移动的本质:移动后的曲线上的每一点和原曲线上与之一一对应的每一点处在相同的价格水平上。
从上面所有的表述中很清楚地可以看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是以包括价格因素及非价格的其他类两类因素,分析需求量变动规律的模型,因此才有在两类因素不同的影响下,需求曲线作出不同的运动。价格只是以需求变动规律为研究主旨的内容中一部分。如此就完全可以肯定,这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是研究需求变动规律的模型,而不是研究商品价格变动规律的模型,尽管其中包括价格变动的内容。
而且,如果认为商品的价格是由市场上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需求、供给分析模型研究商品价格变动的规律。那么,上面分析中提到的决定需求的非价格因素,如收入、相关物品价格、嗜好、预期、买者数量等等,就不会是什么“其他条件不变”的内函,而是以商品需求量因素和商品供给量因素两大因素的变动,研究商品价格变动规律的需求量因素的具体内容,它们的变动是需求量变动的具体体现。也只有人们的收入、相关物品价格、嗜好、预期、买者人数的变动,需求才能够变动。想象不出把这些真实、直接地决定需求量变动的因素视为“其他条件不变”,需求量如何能变动,又如何进行以商品需求和供给变动研究商品价格变动的规律。
(三)
考察了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明确了一些事实,那些在需求曲线中推导已表露出的问题,在供给曲线的建立过程中都再次地体现了出来。
把个人供给的决定因素分为价格、投入价格、技术、预期等几类,再加上卖者数量,就是整个市场供给的所有决定因素。
根据供给规律—“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供给量增加的观点”。⑩就有了下面的供给表(也许应该是有了供给表,才有了供给规律):
把供给表的数据描绘在象限上,就成了右图“本的供给曲线”⑫
根据这样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模型理论家们认为:“除了价格以外,任何一种决定供给的因素变动都会使供给曲线移动”,“……供给曲线表示在所有其他决定供给的因素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变动,该物品的供给量会发生什么变动。当这些其他决定因素中的一种变动时,供给曲线移动”。⑬
意思是说,只有价格的变动才会使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沿着供给曲线的移动,而非价格的其他类因素,如投入价格、技术、预期、卖者数量等等的变动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都表现为供给曲线的移动。反过来,只有使供给量变动是沿着供给曲线移动的价格因素的变动才对应着价格的变动(这当然是毫无疑问的);而使供给量的变动只是导致供给曲线移动的非价格的投入价格、技术、预期、卖者数量等等其他类因素的变动,都不会对应着价格的任何变动,即“价格既定”。
归总起来如下表:
用模型描述如下:
对这样的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分析模型,理论家们的分析如上图所示:图(a)中表示,当商品价格从一个单位调高到2个单位时,商品供给量会从10个单位增加到20个单位,此时由价格因素导致的供给量的增加,表现为沿着供给曲线从C1点至D1的移动。而由非价格的投入价格、技术、预期、卖者数量等等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供给量从10个单位增加到20个单位的变动,只是使供给曲线S1平行地移动到S2的位置,即C2点平行移动到C3点的位置(如图b所示)。其真实含义就是由非价格的这些其他因素引起供给量的任何变动,都不会使价格水平发生丝毫变化。(这可能吗?)
从向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的建立和对其变化的分析同样明显地看出:这条曲线是以价格和非价格(包括投入价格、技术、预期、卖者数量等等)两类因素分析商品供给变动规律的模型,因此就有了两类因素不同的影响,供给曲线作出不同的变化,因此才有了以其中一个因素分析供给变动规律时,另一个因素被假定为不变。如分析价格因素对供给变动影响时,非价格的其他因素变动对供给变动的影响时,价格因素就被视为不变,也就有了其他因素变动时供给曲线的平行移动。这样解释完全合乎逻辑,不然,如果以只有价格因素引起的供给变动才会引起价格变动(这也是可以肯定的),而非价格的其他因素变动引起供给量的任何变动,都不会引起价格丝毫的变动和内涵去解释这条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模型,会是非常荒谬的。
与上面对需求曲线的分析类似:如果这样的供给曲线是以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为两大因素,研究在它们的相互作用下决定商品价格的规律。那么上面提到的决定商品供给量的非价格因素,如投入价格、技术、预期、卖者数量等等,也就是真实,具体地决定商品供给量的内容,只有这些非价格因素的变动,才能够增加商品的供给量,如果把这些因素视为其他条件不变的内容,任凭你价格如何变动,商品供给量也不会增加。因此非价格的这些其他因素就是进行商品价格的供给、需求两因素分析的供给因素的具体内容和全部体现。把它们都视为不变所反映出的价格与供给量的关系的模型,肯定不是商品价格的供给、需求分析模型的内容。
上面的分析表明:向右下方倾斜着被称之需求曲线的曲线,是分析商品需求变动的曲线模型,而不是分析商品价格变动规律的需求曲线;另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着被称之为供给曲线的曲线,是分析商品供给变动规律的曲线模型,而不是分析商品价格变动规律的供给曲线。那么这样两条曲线模型组合在一起是如何被人们进行商品市场均衡价格分析的呢?它们既然不是分析商品价格的模型,为什么会产生均衡价格的结论,并被人们广泛地使用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其中的玄机。
首先来分析由于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模型理论家们运用由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和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组成的模型对形成的均衡价格的解释。
如图(8-5)所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D1与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相交于a点,此点被用于表示当商品价格为P1时,商品供给量和需求量处于Q1的均衡量,或者被用于说明当前商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都保持在Q1的数量时,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为P1。这时,如果当非价格的其他因素(如收入、嗜好、买者数量等等)引起需求的变动时,需求曲线D1会移动到D2的位置,此时D2曲线与供给曲线S的交点C对应的价格水平P2,是由于需求量从原来的均衡量Q1发生变化决定的新的商品市场均衡价格。这样看来,由于需求量增加促使了商品价格水平的上涨,似乎就解释了随着商品需求量的增加,商品的价格会发生上涨的客观现实,似乎就阐释了商品价格的变动是由商品供给量和需求量变动相互作用而确定的观点。这里所分析的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变动的关系是现有理论模型基本内容之一。通过此例及别处对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引起价格变动在模型中的表现,都是也只能是依靠需求曲线的向左或向右的平行移动才能体现。因为只有需求曲线的平行移才可能与供给曲线产生被视为代表着新的市场均衡价格的交点(如此例中的C点)。如果需求量的变动是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如图8-5中沿着D1曲线移动到其上的任何一点,比如图中的a1点,此点虽然表示需求量增加了从a到c点相同的数量,但a1点并不对应着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确定的相同价格水平(即市场均衡价格)。很明显,C、a1都对应着相同的商品量Q2,但分别对应着P2和P0的价格。
既然现有模型对需求量的变动引起的价格变动的分析都是通过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来完成的,我们就来更仔细一些地考察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看看其中包含着的欺骗的本质。
在前面需求曲线的建立和变化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当需求量的变动是由非价格的收入相关物品价格、嗜好、预期、买者数量等等其他类因素的变动引起时,此时的需求曲线就会发生平行的移动,其意思是在任一既定的价格水平时,由非价格的其他类因素引起的需求量的任何变动都不会导致价格的变动—这是需求曲线(平行)移动的实质,也只有价格不变时的需求量变动,才会导致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
在上例中,当非价格的因素引起的需求量变动使需求曲线D1移动到D2曲线的位置时,这就意味着D2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比D1曲线上的点代表的需求量多出一个相同的数量,但D1、D2曲线上这样一一对应的点都处在相同的价格水平上。延伸P1a与D2曲线的交点b,就是D2曲线上与D1曲线a点的对应点,a、b点都对应着价格水平P1。而b点对应着横轴上的点Q3代表的需求量与a点对应着的Q1点代表的需求量之差(用Q3Q1表示)就是使D1曲线移动到D2曲线的需求量的变动量,D2曲线上任何一点在D1曲线上的对应点,两点分别代表的需求量都相差相同的Q3Q1量。这即表明,当D1曲线移动到D2曲线的位置时,市场对商品的需求量已由Q1增加到了Q3,也必须是,只有是如此,需求曲线D1才能移动到D2的位置,但此时的市场价格水平不会变动,仍是P1,但现有模型分析的结论却是P2。
需求量发生了这样的变动后,市场供给量是多少呢?在现有的模型分析中都没有交待。我们就在两种假设中进行讨论:一是当需求量从Q1变动到Q3时,商品供给量仍是Q1(即处在供给曲线S上的原供需均衡点a对应的均衡量),很明显,供给量和需求量不相等,即供、需不均衡,a、b对应的价格P1就不是均衡价格,这样的价格没有实际意义或在客观现实中不存在;二是当供给量也同时增加到了Q3量时,供给量就会落在供给曲线S的d点上,从图8-5上可直观地看到,依据供给规律,只有当价格水平从P1上升到P3时才能够实现Q3的供给量,因此,供给量增加到Q3时,价格水平必然是P3。这样一来,从供给和需求的均衡的a点处考察(此点对应着均衡的价格P1和供、需均衡的数量Q1),遵循需求规律,需求量增加到Q3时,仍对应着价格P1,而遵循着供给规律,供给量增加到Q3时,对应着价格P3。
分析的结果让人意外,遵循着供给规律和需求规律,非价格因素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运用现有的由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和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组成的模型,无法进行价格变动规律的分析,因此该模型无法分析出均衡的供、需数量对应着均衡价格的结果。
把需求曲线D1移动到D2时与供给曲线S的交点C对应的价格水平P2,看作是需求量受非价格因素的影响从Q1增加到Q2与供给量确定的均衡价格水平也是错误的。如果这样就意味着需求量和供给量同样增加了Q2Q1量,也就是当需求量和供给量都增加Q2Q1量时,确定了一个新的均衡价格水平P2。
但是我们单独地分析当需求量增加Q2Q1量时,同样是非价格因素的影响,当D1上的a点增加Q2Q1量时,价格水平也不会变动,仍是P1,a点就会移动到e点的位置。而e点所在的另一条需求曲线D3(见图8-5),其上的所有点代表的需求量,均比处于同一价格水平上的需求曲线D1上的对应点代表的需求量多出一个相同的Q2Q1量,也即是需求曲线D1因为非价格的因素使需求量增加Q2Q1量时,会移动到D3的位置,而不是D2的位置。很明显,需求曲线D3并不与S曲线相交于C点,它就不是需求量增加Q2Q1量时与供给量确定的均衡点,其对应的价格水平P2当然也不是所谓的均衡价格了。C点只是需求量由于非价格的因素影响增加到Q3Q1量时,需求曲线D1,移动到D2的位置与原供给曲线产生的“假交点”(即不具有实际意义的交点)。它是需求曲线D1上的f点代表的需求量Q0增加了Q3Q1量之后移动到D2曲线的位置,同时也“意外”地落在了供给曲线S上。需求曲线D3与供给曲线S的交点g与C点的性质类似,只是“意外”地形成的不具实际意义的“假交点”。
无论如何,随着非价格因素的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任何变动(这是需求曲线平行移动的前提),均衡点a都不会蹦到点g或C或供给曲线S上的任何一点的位置。这样“保证”了非价格因素影响的需求量任何变动,导致的需求曲线的任何移动,都不会与供给曲线产生实质性的交点,也就不会产生任何新的均衡价格水平。现有的理论模型关于需求变动的分析就是无效的。
(五)
上面的分析表明,由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和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组成的模型,对由非价格因素影响的需求量变动与价格的关系的分析是无效的、没有意义的。同样,运用这样的模型对由非价格因素影响的供给量的变动与价格之间的变动关系的分析也是无效的和没有意义的,其原因和对需求变动分析的考察结论相似。下面只利用图(8-6)作简单说明:
由于受非价格因素的影响,使得供给量发生变动,供给曲线从S1的位置(平行)移动到S3的位置,新的供给曲线S3与原需求曲线D形成一个新的交点b1。理论模型表示,点b1是供给量变动后与需求量决定的新的市场均衡点,其对应的价格P2是新的市场均衡价格,对应的数量Q2是供给和需求相等的新的均衡量。
从图(8-6)可直观地看出,从原均衡点a1到新的均衡点b1,供给量实际上增加了Q2量与Q1量之差的数量(用Q2Q1表示)。反过来讨论一下,当供给量由于非价格因素的影响增加Q2Q1时,a1点会移动到哪里呢?根据前面建立这样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时的分析结论:非价格因素变动只会使供给量在既定价格下增加,即非价格因素影响的供给量变动不会改变价格水平。因此,当由于非价格因素影响供给量从均衡点a1代表的均衡量Q1增加Q2Q1量时,均衡点就(只)会移动到点e1的位置。
e1所在的曲线S2,是满足了在既定价格水平下,比S2曲线上的所有点所代表的供给量都多出Q2Q1量的点的集合。明确地说,当受非价格因素影响使供给量增加Q2Q1量时,供给曲线S1只会移动到S2的位置,而不是S3。而S2与需求曲线的交点在f点,不是b1点。把b1点对应的价格水平P2看作是供给量和需求量在Q2量处均衡时的均衡价格显然是错的。S3曲线是供给量增加Q3Q1量后S1曲线移动到的位置。此时a1移动到了C1的位置,两点同处在P3的价格水平上。而需求量从均衡的Q1量增加Q3Q1量时,会处在d1的位置,对应的价格由P3降至了P1。相同的供给量和需求量Q3,却对应着不同的价格水平,没有形成相同的,均衡的市场价格的结论。b1点也只是一个没实际意义的“假交点”,S2曲线与D曲线的交点f也是一样。
这也表明,用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和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组成的模型对受非价格因素影响的供给量的变动,与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同样是无效的。
运用由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和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组成的模型对需求、供给量变动与价格变动之间的联系的分析之所以无效,这是由这两条曲线的本质决定了的。前面已经分析指出,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是针对需求变动规律的分析,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则是针对商品供给变动规律的分析。非价格因素决定的商品供给量和需求量的变动,只会使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发生(平行)移动的结论,使得运用这样的模型进行的商品数量与价格关系分析的无效性暴露了出来。
如果抛开所谓的供给规律和需求规律,直接依据商品的供给,需求量的变动与商品价格变动相互联系的普遍认识和客观事实,来对比考察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和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描述的事例会发现它们是多么的荒谬。图(8-7)
是遵循着需求规律的需求曲线,从曲线上的点E依次到F、G、H,对应着的价格,逐步从P4下降到P3、P2、P1,而需求量水平则相反地从Q1量逐步增加到Q2、Q3及Q4,反过来就是随着价格从P1依次上升到P2、P3、P4,需求量逐步从Q4减少到Q3、Q2、Q1,这就是需求规律。
但是,抛开需求规律来看待这条向右下方倾斜的供给曲线:当需求量从Q1增加到Q2时,对应着的商品价格水平会从P4下降到P3,依次下去,当需求增加到更高的Q4水平时,商品的价格水平则降低到更低的P1水平。反过来,当商品的需求量从很高的Q4水平逐步减少到很低的Q1水平时,而商品的价格却随之相对应地从很低的P1水平,逐步上升到很高的P4水平。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是作完全相反的运动。这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很明显地提示着这样的信息:对商品需求的增加,会逐步降低商品的价格;相反,减少商品的需求量,会提高商品的价格。这就像是在述说另一个世界—反物质世界的事情。在人类现在所处的世界中,恰恰是:商品需求增加,价格普遍会上涨;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价格普遍会下跌。
再来对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作类似的考察:遵循着供给规律,当商品的价格从低的P1水平依次提升到P2、P3、P4=的高水平时,商品的供给量逐步从Q1增加到Q2、Q3、Q4,这样就有了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S(参照图8-8)。
我们还是抛开供给规律来讨论这条向右上方倾斜着的供给曲线:如上图所示,当商品的供给量从Q1依次增加到Q2、Q3、Q4时,价格水平会随之逐渐地从P1上升到P2、P3、P4;相反,当供给量从Q4不断地减少至Q1时,价格水平也随之从P4降低到P1。这条供给曲线显然暗示着这样的含义:商品的价格与商品的供给量同向运动,商品供给量增加,商品价格就会上涨;商品供给量下降,商品的价格水平也就会下降。这又何尝不是述说着另一个世界的“故事”呢!我们生活中的现实明明是:当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增加时,该商品的价格水平普遍地会下降;当商品的供给量减少时,商品的价格会上涨。又是一个完全相反的“世界”。
怎么会这样呢?难道商品价格下降,人们不会增加需求量吗?当然会。难道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不会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吗?会,当然会。那么供给规律和需求规律描述的是这个世界客观存在的事实了?是的,当然是客观世界的事实。不过,需求量增加,会促使商品价格上涨;供给量增加,会促使商品的价格下降也是这个世界的客观事实。没看到过世界性的商品生产过剩引起的通货紧缩吗?没有体会过对石油需求量的增加导致的石油价格上涨吗?这些人类都经历过。
两种完全相反的客观事实都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这并不奇怪,就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能时存在一样正常。
只是要弄清楚的是:究竟是商品的价格影响商品的供给和需求量的现象是市场上运动的主要方面,还是商品的供给和需求量决定商品价格的现象是经济运行的主要方面。完全可以肯定,经济体内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是促使经济不断运行的主要力量,是市场活动永恒的动力。人为地对价格的主观调整产生的商品供给和需求的变动,只是商品供、给和需求决定价格“作用力”的反向促进作用的体现。
如果要运用模型对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数量的变动与商品价格变动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组成模型的曲线就必须依据两者关系中主要方面、基本变动规律为理论基础,而不应该是象现行的模型中两条曲线的是以两者关系中的次要方面变动规律为依据。这种做法的后果从运用现有的模型进行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变动与价格关系分析的无效性体现了出来。这也就是由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组成的现有曲线分析模型错误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