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欠发达地区科技服务业发展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于忠军 时间:2010-06-25
  摘要:欠发达地区的科技意识、科技资源拥有量与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不能采取与经济发达地区相同的策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科技服务业应分步构建三大平台:以孵化器等孵化机构为主的创业平台,以三中心一实验室为主的研发平台,以仪器设备等资源共享为内容的资源共享平台。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对策研究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技术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科技与经济更加紧密地结合,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科技服务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主要包括技术研发服务业、科技中介服务业、科技信息服务业、技术贸易服务业、生产力促进业、科技培训业、科技孵化业及其他技术服务业。
  经济发达地区或大中城市,由于科技资源相对丰富,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优势。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不同,科技意识、科技资源拥有量与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不能采取与发达地区相同的发展策略。本文认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科技服务业应分步推进三大平台的建设:首先应构建两大平台,即以企业孵化器等孵化机构为主的创业平台,以“三中心一实验室(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为主的研发平台;远期构建以仪器设备等资源共享为内容的资源共享平台。
  
  一、经济欠发达地区科技服务业问题分析
  
  (一)科技服务业发展基础方面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科技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一是发展结构不平衡,从行业看,社会急需的科技信息咨询、评估、科技风险投资、科技培训等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对产业的拉动作用不强。二是市场需求不足,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化一般处于初级阶段,科技服务需求的意识较为薄弱。三是专业人才匮乏,社会急需的信息、管理、咨询、评估等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严重短缺。四是科技条件平台的规范化运作程度不高,不能满足科技企业和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需要。
  
  (二)科技创新能力方面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资源相对匮乏,制约了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主要表现在:高等院校少,科研机构科研力量薄弱与分散,高水平科技成果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整体不强,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高层次人力匮乏,缺乏高水平的科研和技术创新的带头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少,若想从整体上提高本地的科技创新水平,成效不显著;科技资源挖潜不够深入,科技创新的整体效能不高,科技队伍建设和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尚不能满足科技发展要求。
  
  (三)资源配置体制方面
  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部分科研机构独立于企业之外,资源分配主体错位,一方面,科研机构与市场联系不紧,游离于企业之外,科技力量还没有真正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造成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双低。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激励机制不到位,科研人员比较注重课题的政府评价,科研工作也定位于获得相应职称评定、行政晋职等,而非成果转化,所以大多数科研人员注重纵向课题的申报,忽略了与企业的横向结合,很少从市场需求中确定科研选题。
  
  (四)科技成果推广方面
  经济欠发达地区存在严重的科研成果推广不足现象。一是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着重点放在了课题立项、审批、鉴定、评奖等环节,往往只注重课题的完成率、获奖率和获奖等级,忽视了成果的可应用性。二是科研人员的成果推广意识、商品意识也比较淡漠,往往也忽视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三是缺少一支既懂科技、又懂法规的复合型中介人才队伍,许多科技成果远远没能进入技术市场。四是科研经费的投入不足,使得科研经费一般在查新、科研、鉴定、报奖的过程中消耗殆尽,难以进行科技成果的深入推广。
  
  二、发展原则与思路
  
  从科技服务业及科技发展水平来看,笔者认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科技服务业,应采取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指导原则:
  一是坚持发展与规范相结合,加强科技服务业的宏观指导。把规范化运行作为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制定非营利科技服务机构的管理办法,形成按营利机构和非营利机构进行规范管理的分类格局,推动和扶持各类行业协会的建立和发展。二是坚持整体推进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突出重点的原则。根据科技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性质、特点及其经营管理、盈利水平等因素,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采取不同的政策导向,积极培育具有潜在优势的科技服务企业。三是坚持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政府推动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服务业的基础性作用,突出非公有制经济在推动科技服务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对市场潜力巨大的孵化、研发等行业进行重点推动。
  在具体思路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科技服务业应优先构建三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近期首先构建两大平台,即以创业中心等孵化机构为主的创业平台,以“三中心一实验室”为主的研发平台;远期构建以仪器设备等资源共享为内容的资源共享平台。这三大平台是科技服务业的基础平台,是建立与发展科技服务业其他方面的基础与前提,对此将重点论述。
  
  三、科技服务业基础平台的发展定位
  
  (一)创业平台定位于孵化培育
  以企业孵化器等孵化机构为主的创业平台目前已成为国内外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大都制定了发展本国孵化器的规划措施,以推动本国或本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我国,创业平台的主要形式有创业中心(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等,其中以孵化器的发展最为显著。据统计,截止2006年底,全国共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548个,在孵企业4l 434家,累计毕业企业数量19 896家,在孵企业共申请各类专利22 191项。孵化器作为创业平台的主要形式与内容,已经成为培育技术创新型企业的重要来源和有效手段,已经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助推器。
  创业平台的建设,旨在通过政策、资金及体制的建设,促进企业孵化、创业投资、人力资源、信息服务的有效结合,形成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构筑科技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创业平台的建设,力主打造创业平台的设施规模化、服务产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品牌化、资源化、运作市场化、发展专业化、功能效益化,创业平台将发展成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的重要载体,发展成为科技创业者的首选家园。
  
  (二)研发平台定位于科技创新
  科技自主创新,目的就是加强企业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创新,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而“三中心一实验室” (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是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与壮大的最有效的、最重要的载体。研发平台的建设,旨在加速企业技术中心的质量建设与数量建设,加速企业依托平台进行自主创新,加速企业产品研发、人才汇聚、成果转化的进程,科研平台将发展成为当地技术创新的源头。   地方政府应从政策与资金方面推动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的建设,引导已有的企业技术中心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一是引导企业技术中心形成超前研发、产品开发、科研管理和孵化的能力,形成职能互动机制,达成整体功能的优化;二是引导企业技术中心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实现国内外科技资源的全面整合,形成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相互转化,建立全方位资源整合机制;三是引导企业技术中心建立研发过程保证机制,即研发过程的管理要实行市场催化、成本控制和时间优化三者的有机统一,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四是引导企业技术中心建立完善多样化的激励机制,激活现有科技资源,留住优秀人才,吸引优秀人才,淘汰不合格人员,达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三)资源平台定位于信息共享
  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就是要基本破除科技条件的拥有者、经营者、使用者之间的种种壁垒,建立拥有同类科技资源的科研开发机构之间的一个相互构通、相互交流的有效机制与渠道,实现仪器设备资源共享,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促进创新要素的开放、共享和公益,使中小企业及时、便捷、高效地利用当地丰富的科技资源,形成与平台建设和相适应的资源共享服务机构、专业化人才队伍,以及之相适应的完善的制度建设。
  科技资源的共享使用历来受到发达国家与地区的高度重视。在美国,政府实施国有科学数据完全与开放共享国策,财政设立专项资金连续支持数据中心群的建设,利用手段保障其信息畅通,在数据共享国策实施的十年间,美国平均年增长率后五年比前五年增长了1.1%,其中0.5%是由于数据和信息的流通和应用所产生的。在我国,只有北京、上海、重庆等少数几个城市建成了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有力地提升了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涉及的单位与问题较多。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大型科学仪器较少,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可以先对当地的科学仪器设备进行前期的调查统计,做好规划研究,为后期全面建设科技共享、科学数据资源共享等平台奠定基础。
  
  四、政策建议
  
  (一)依托大学及科研院所,共建科技创业平台
  创业平台要重点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孵化器是科技资源的转换器。孵化器要充分利用大学和科研院所科技资源条件,特别注重与科技资源的聚集地建立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紧密关系,将孵化功能延伸到大学和科研院所,推动在孵企业与创业平台建立产业化合作关系,形成梯级孵化。
  
  (二)优化适合科技平台发展的资本运作环境
  一是本着“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实行投资项目的核准制和备案制,确立投资主体地位,以多种方式融资,增大平台建设的投资力度。二是畅通机构投资渠道,培育风险基金发展。争取财政设立科技条件平台发展专项资金,发挥产业导向作用,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三是积极争取和落实国家有关科技平台建设的优惠政策,利用税收优惠杠杆,促进平台建设与地区优势产业发展。四是鼓励创业中心等各创业平台积极探索投资制度的先期研究,在条件成熟时,以此为契机,构造适合孵化器特点的风险投资体制,力求在提升孵化器的服务功能上取得突破。除了自身设立风险投资体系以外,可积极寻求与国内外的风险投资机构的合作,建立合资的规范化的风险投资公司。
  
  (三)推动创业平台的市场化
  作为非盈利性机构,目前各地政府创办的孵化器等创业平台一般是靠财政来维持运行,内部缺乏激励机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要更加注重创业平台的体制与机制创新,探索、引导创业平台的产业化、效益化进程,适时推动创业平台的市场化改革。在具体操作上,可在适当时机引入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构建符合科技平台发展的激励机制,增强创业平台创造价值的紧迫感和相应的能力。一是运行机制市场化,使市场成为调动和配置科技资源的主要手段;二是平台运作实行政府主导与企业化运行相结合;三是服务对象社会化,研发平台将不再只满足研究的需要,而是面向研究、开发、产业化等不同环节的创新主体;四是资源条件共享化,破除科技条件的拥有者、经营者、使用者之间的壁垒,降低创新成本。通过上述措施,使得政府在推动科技平台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转换为创业政策与运作规则的制定者、科技服务行业的监管者,成为促进科技报务平台产业健康发展的宏观管理的角色。
  
  (四)建立一支管理和运作能力强的科技平台管理队伍
  科技平台的管理和运作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它不仅需要做好相关政策的上传下达及物业管理工作,更重要的是要有效降低企业创业风险的各项孵化工作,如创业计划重整、政策及信息咨询、管理咨询、提供风险投资等。这些工作的实施,需要在平台内部建立一个良好的机制,需要一批富有创业精神,具有良好经济管理知识和市场运作经验的人员。只有这样,科技服务平台才能围绕扶持企业发展的目标,根据经济有效的原则对各种社会资源进行统筹,低成本地将这些服务注入到企业中。
  
  (五)科技平台体系的共享建设
  科技服务所依托的主要载体是创业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业与研发平台,要通过建设资源共享网络,以门户网站的形式,利用化网络技术实现当地科技条件平台的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实现各载体的政策共享、孵化空间信息共享、孵化单元的价格公开共享、孵化空间的服务共享等,促进企业孵化器、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创业平台的网络联合,提供给创业者—个便捷、高效、可比较的信息空间。